•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开源证券-百年变局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230905

    日期:2023-09-05 07:45:06 研报出处:开源证券
    研报栏目:宏观经济 何宁  (PDF) 62 页 2,696 KB 分享者:拽**拽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核心观点

      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2023年疫后经济非典型复苏,仍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地产投资驱动经济活动的研究范式趋于失效,那么,中国经济如何转型、新动能是什么?本文从百年之变、转型之路、政策之帆三条主线出发,与诸位探讨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一、主线一:百年之变,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大国角力

      1.百年之前:大西洋两岸国际力量对比调整变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国逐渐成为全球新的经济主导力量。各国之间关税壁垒高企,国内市场是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基础。美德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现代企业制度发端于此,促进了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促成各国综合实力消长。

      2.百年变局:太平洋两岸主要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当前世界局势与百年前相比较,既有相似(科技突破、贸易壁垒提升等),亦有不同(均重视科技研发、经济调控手段完善)。在百年变局下,我们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二、主线二:转型之路,服务业+产业升级打造“经济新均衡”

      1.逻辑与历史:服务业+产业升级的理论依据。我们认为“经济新均衡”需要服务业+产业双足并进。一方面,扩大消费和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从人口红利由量转质、老龄化加深、地产挤出效应削弱来看,未来5-10年居民消费支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产业的转移升级。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大规模产业转移具有一定共性,如劳动力成本具有收敛性;产业转移包含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第二阶段为中高端制造业转移,并对应“科技立国”战略。如有印度、东南亚等有足够体量、劳动力成本合适的经济体来承接我国产业外迁,将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

      2.现实与未来:转移升级,行则将至。(1)我国服务业保持扩张,但现代服务业的“量”与“质”均待提高。结构看,我国服务业扩张主要是金融、批零、房地产;质量看,2020年我国住宿餐饮、商务服务、信息业的增加值率与美国有较大差距。(2)我国制造业持续升级,但中高端制造技术与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伴随着“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迅猛,相关行业企业营收、利润加速增长。但生物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产品仍较依赖进口;中高端制造业总产值占比对比日本、韩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我国产业外迁进程:阶段Ⅰ稳步行进,阶段Ⅱ仍需提速。我国向东南亚转移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技术产业,同时保有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高技术产业的出口优势。挑战在于印度为我国进入阶段Ⅱ、突破2万美元的潜在重要助力,但中印关系复杂,替代方案在于“短期东南亚、关注中亚市场的发展潜能”。

      三、主线三:政策之帆,财政、产业、制度保驾护航

      1.发达国家转型时期政策复盘:财政和产业政策尤为重要。发达国家转型时期财政与产业政策发挥更重要作用,同时完善的教育和创新制度为结构切换提供基础。美国利用供给侧改革、减税与产业政策为新经济兴起提供条件;日本淘汰落后产能,政府扩大补贴与扶持新兴产业;德国依托产业政策与创新制度推动转型。

      2.国内政策仍有可为,积极财政与产业立法。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展望未来,可继续扩大财政支出,支持新兴产业;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优化税收来源;产业政策继续加大对科技和中小企业支持,加强产业立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

      四、经济数据预测和资产价格表现

      国内:短期股好于债,关注周期板块;长期关注科技、消费、债券。

      海外:资产价格波动性趋于收敛。短期美股>美债>原油>美元>黄金;再往后:美债>美股>原油>美元>黄金。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相关阅读
    2023-12-03 宏观经济 作者:何宁 17 页 分享者:godd******nda
    2023-12-01 宏观经济 作者:何宁 8 页 分享者:huji******nhu
    2023-11-28 宏观经济 作者:何宁 5 页 分享者:son****13
    2023-11-28 宏观经济 作者:何宁 8 页 分享者:dan****07
    2023-11-26 宏观经济 作者:何宁 13 页 分享者:bin****tw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61547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