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本篇作为【基金信用债投资行为系列专题】的第一篇,主要根据国债收益率曲线,挑选三个不同时期(转熊/震荡),观察内地公募基金持仓风格,并重点分析信用债投资行为。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三个时期分别为:
2020年4月份到2021年一季度(转熊);2016年底至2017年全年(转熊);2019年全年(震荡)。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总结来看:
从2020年4月份-2021年一季度和2016年底-2017年全年这两次熊市中基金持仓的变化情况来看,在熊市初期,公募基金机构倾向于小幅增持信用债,在熊市上半场,利率继续快速上行,机构选择减持信用债,尤其是产业债;在熊市后半场,利率放缓上行速度/先上后下(如17年三季度和20年四季度),机构选择增持利率债,继续减持信用债;在熊市末期,利率开始放缓上行速度/缓慢下行,如17年四季度和21年一季度,机构选择增持利率债和同业存单。而信用债持仓行为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主要与当时的信用环境有关。
具体来看信用债持仓行为:
16年底-17年:
在利率上行的初始阶段,17年一季度持仓中普遍选择减持利率债、增持同业存单,信用债持仓小幅上升,其中城投债持仓下降、产业债持仓上升(主要增持AAA级债、减持中低等级债);
17年二季度利率再次快速上行后在6月有所下行,机构在二季度持仓中选择增持利率债和同业存单,减持信用债,其中产业债减持规模更大;
17年三季度利率明显放缓上升速度,整体小幅抬升,机构在17年三季度持仓中减持的信用债以产业债为主(主要受民企违约潮影响);
17年四季度利率再次明显上升,机构在17年四季度持仓中减持的信用债仍以产业债为主。
2020年4月份到2021年一季度:
熊市初期,从所有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来看,机构选择增持利率债、金融债和可转债,减持同业存单;信用债持仓规模小幅增长,主要增持城投债,产业债持仓小幅下降;分省份看,城投债增持区域集中在天津、江苏、湖南、湖北和安徽等。这一时期市场更加偏好城投债,并有一定下沉意愿,城投债各个等级均有增持。
2020年8-10月份国债收益率继续上行,一直到11月下旬才开始震荡下行。从三季度持仓来看,机构选择继续增持利率债,转为增持同业存单,减持信用债;减持的信用债以产业债(集中在电力等行业)为主,反映煤价持续高位背景下市场对电力企业的担忧;此外,这一阶段地产销售增速明显放缓,叠加部分房企违约事件,机构对地产债更加谨慎。
2020年11月份,市场受“永煤事件”影响,信用债收益率急剧上行近半个月后逐步下降;四季度央行积极呵护资金面,资金利率明显回落。机构选择大幅增持利率债,小幅增持同业存单和金融债,继续减持信用债,反映“永煤事件”冲击了市场对高等级、大规模国企的信心,机构的风险偏好明显回落。
2021年熊市末期,从21年一季度持仓来看,金融债和信用债持仓规模变化不大。
风险提示:行业面临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基本面下行风险、信用风险蔓延。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