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东方证券-宏观伴读系列(1):技术进步催生新职业吗?-240313

    日期:2024-03-13 17:19:49 研报出处:东方证券
    研报栏目:宏观经济 陈至奕,孙国翔  (PDF) 3 页 254 KB 分享者:溢**金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研究结论

      今起推出“宏观伴读”系列,话题聚焦宏观经济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内容上结合海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旨在从细微处去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变。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系列之首期聚焦新型就业。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去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等文件,其中给出了“新就业形态”的定义,主要指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如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钟点工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群体规模已经相当之大——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23年的数据,目前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占比约21%。考虑到这些行业多数与互联网平台有关,可以说成为了技术改变社会、改变职业形态的观察窗口。

      技术发展对职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研究话题,著名经济学家David Autor及其合作者曾以美国为例进行这一研究(详见New Frontiers: The Origins and Content of NewWork,1940-2018),其利用普查职业分类和劳动力替代有关的专利数据构建了长达80年的新职业数据库,发现大多数当下存在的职业都始于1940年以后,但不同阶段产生的新职业不同,1940-1980年产生的是中等薪酬的生产工人和文员,1980年以来则是高薪酬的专业人士和低薪酬的服务业岗位,这一现象被称为“就业极化”(job polarization)。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并非所有的技术都有助于新职业的产生,也不是所有技术都会导致职业的消亡,取决于技术冲击是否能助力该职业的产出或提振对该职业的需求,而在过去四十年中,自动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侵蚀有所加剧,需求增强型的创新却没有跟上。

      也有国内研究者做类似的考察,去年年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王永钦、董雯(2023)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整理了中国的职业分类变化,与普查数据相结合统计各职业从业人员数量,研究发现,在2020年的就业人数中约有20%的就业是由1999年之后出现的新职业贡献的,新职业贡献最大的大类是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约为52%),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角度,作者发现,2004-2006时期中国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职业是工资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等高技能职业,其次是非技术工人(一般从事常规型、程序化任务),工资增长最慢的是服务和销售人员。而2013-2019年数据显示,与2004-2006年相同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等高技能职业仍然是工资增长最快的职业,但从事常规型任务为主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工资增长明显低于其他职业。作者通过计量进一步发现——当职业的常规任务密集度越高时,其新职业产生相对较少,制约了新工作创造效应对相关职业就业增长的贡献。

      从青年就业动态来看,技术对国内岗位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今年3月新华社报道“促进青年就业,怎样打开新空间”曾引用一个案例,一家制造业企业转向智能制造后,减少了一线普工数量,但同时又产生了供应链管理、精密模具制造成型等数百个新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相应提高,“亟待补充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这与前述文献的结论高度一致。相对技术的采用来说,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更慢的变量,这可能是当下就业压力的来源之一,短期之内,财政给予吸纳就业补贴、稳定机关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改善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水平等等依然会成为对冲就业压力的手段。

      风险提示

      海外文献的结论不契合国内实际情况的风险;

      引用的学术研究、计量模型所需假设与现实存在偏差的风险。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我要评分:
    暂无评价
    相关阅读
    2024-05-15 宏观经济 作者:陈至奕,孙国翔 3 页 分享者:nash******001
    2024-05-15 宏观经济 作者:陈至奕,孙国翔 4 页 分享者:0**8
    2024-05-13 宏观经济 作者:陈至奕,孙国翔 3 页 分享者:wa***o
    2024-05-13 宏观经济 作者:陈至奕,孙国翔 5 页 分享者:wesl******an1
    2024-05-12 宏观经济 作者:陈至奕,孙国翔 3 页 分享者:cic****02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77892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