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中国建筑: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

    日期:2024-04-18 23:35:07 来源:公司公告 作者:分析师(No.19181) 用户喜爱度:等级969 本文被分享:982次 互动意愿(强)

    中国建筑: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

    1. 楼号3院号5路定安区阳朝·京北·国中:址地中建财富国际中心电话:(8610)86498888邮编:100029拓展幸福空间ExpandingaHappyLivingEnvironment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ustainabilityReport2023股票代码:601668.SH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建筑环境社会治理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本报告采用进口高级专业性环保纸。

    2. 源自100%环保林(PEFC)并经以非氯漂白(ECF)技术制造的环保化学纸浆。

    3. 涂料所使用的各种添加剂成分,不含重金属、二噁英、甲醛等致癌物质,可回收分解。

    4. 020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03Governance治理篇企业治理董事会有效性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多元化72合规与风险管理74商业道德及反腐败76727474AbouttheReport报告说明CONTENTS目录附录ESG关键绩效表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内容索引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列表读者意见反馈787881858802Social社会篇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文化及培训产品责任质量管理创新赋能知识产权保护客户服务4040464749495055556161626366666768585860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管理体系可持续供应链员工发展员工管理员工权益人才培养社区共建乡村振兴社区参与社区投资01Environmental环境篇专题以“应对气候变化”筑敢为人先16191920212426292631273336372629排放控制废水管理废气管理废弃物管理绿色发展绿色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产品研发绿色建筑认证清洁能源使用绿色办公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风险管理绿色管理生态保护报告说明董事会声明关于中国建筑2023ESG领域年度荣誉040505030607091106ESG治理ESG治理架构利益相关方管理重大性议题矩阵UNSDGs响应0203报告目的:本报告为中国建筑发布的第一份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以下简称“ESG”)报告,旨在披露公司ESG工作的战略、管理体系、管理政策、行动和关键绩效,对各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重点ESG议题予以回应。

    5. 编制标准:本报告的编制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SDGs)、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Standards)、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并兼顾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四个披露原则。

    6. 报告范围:以中国建筑及所属分、子企业为主体。

    7. 报告时间:本报告为年度报告,覆盖的时间范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以下简称“报告期间/内”),为增强报告可比性及前瞻性,部分内容有所延伸。

    8. 数据来源:本报告的信息数据来自公司的正式文件、统计报告、公开资料信息及内部相关数据收集系统,并经由公司汇总与审核。

    9. 本报告所涉及货币种类及金额,如无特殊说明,均以人民币列示。

    10. 表述说明:为方便表述和阅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报告中简称“中国建筑”“公司”“本公司”或“我们”。

    11. 其他常用表述包括: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集团/集团/集团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至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一局至中建八局)、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中海集团)、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海外发展)、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国际)等。

    12. 获取方式:本报告以印刷版和网络版形式发布,欢迎登陆中国建筑网站获取。

    13. 本报告提供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版本,当两种语言文本有冲突时,以中文版内容为准。

    14. 联系部门:董事会办公室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五号院3号楼中建财富国际中心37层电话:86-10-86498888E-mail:ir@cscec.com040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tatementoftheBoardofDirectors董事会声明AboutCSCEC关于中国建筑2023ESG领域年度荣誉ESGRecognitionsin20230413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位中国建筑董事会高度认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对公司长久稳健经营的重要性,严格遵循上市地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的各项要求,持续完善公司ESG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

    15. 董事会重视ESG治理风险可能对公司产生的重大影响,基于外部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公司发展战略,定期开展ESG全面评估工作,将评估发现作为ESG重点工作,进行管理与提升,并将其纳入公司整体战略加以考虑,监督管理改善情况与绩效表现。

    16. 董事会及其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战略,研究决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事项,确保ESG理念与公司战略的有机融合,实现更独立、高效、专业的董事会ESG管理,探索ESG与公司业务相结合的新模式。

    报告期内,中国建筑关注利益相关方期望与诉求,通过全面系统的利益相关方调研、内部访谈及专项会议,明确18项战略议题,并评估、判断其优先顺序,最终形成重大性议题分析矩阵(详见本报告“ESG治理”章节)。

    中国建筑不断强化气候风险应对韧性,成立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推动落实公司“双碳”及相关工作。

    未来,我们将在寻求自身降碳的同时,关注产业链碳减排情况并做出积极贡献,发挥行业影响力,带动供应链价值链绿色低碳发展。

    本报告详尽披露中国建筑2023年ESG工作的进展与成效,由第三届董事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本报告具备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国建筑的控股股东为中建集团。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国内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

    2009年,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建筑,股票代码601668.SH)正式上市,募集资金总额501.6亿元。

    中国建筑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3位,《财富》中国500强第4位,连续八年稳居ENR“全球承包商250强”榜首,持续保持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

    中国建筑的经营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布局涵盖投资开发(地产开发、建造融资、持有运营)、工程建设(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勘察设计、新业务(绿色建造、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领域,形成了设计、房建、基建、地产、海外“五位一体”发展。

    中国建筑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致力公司“一创五强1”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一六六2”战略路径,坚持走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协同共赢的发展之路,加强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奋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一创五强”即指“以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牵引,致力成为价值创造力强、创新引领力强、品牌影响力强、国际竞争力强、文化软实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

    ”1“一个提高、六个塑强、六个致力”,其中,“一个提高”即提高政治站位;“六个塑强”即塑强房建首位优势、塑强基建支柱优势、塑强地产卓越优势、塑强设计领先优势、塑强海外深耕优势、塑强业态融合优势;“六个致力”即致力现代企业治理、致力资本资产运营、致力科技创新驱动、致力组织机构建强、致力人才智力支撑、致力低碳数字转型。

    2荣誉奖项评奖机构中央企业董事会评价中获评优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次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年度考核A级评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入选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入选2022、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最佳实践案例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度ESG卓越实践报告》案例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入选2022年福布斯中国ESG50强福布斯连续位居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可持续发展价值“义利99”榜单前10强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入选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证券时报》2023ESG先锋践行者案例《证券日报》最佳ESG奖卓越IR第四届新财富“最佳ESG实践奖”新财富060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SGGovernanceESG治理中国建筑结合公司“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与业务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完备的ESG治理体系,强化董事会ESG监督与治理,完善ESG管理制度和行动策略。

    2023年,公司在“一六六”战略路径中增加ESG内容,承诺以ESG作为企业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创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深度融入运营地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上下协同的ESG建设机制,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中国建筑设立ESG短中长期工作目标,旨在逐步实现公司内部管理与ESG的深度融合,探索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将安全、环保、企业管理等ESG相关指标纳入经理层的薪酬考核之中,激励经理层积极履行职责,确保ESG工作有效推进,为行业、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中国建筑于报告期内制定《中国建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工作方案》,其中涵盖工作原则、治理架构、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进一步健全ESG治理架构、明确各责任部门的工作内容,系统性推进ESG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公司董事会及其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战略,研究决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事项,以高标准推动ESG相关实践,报告期间共召开ESG相关决议事项会议6次,审议ESG相关议题8项。

    ESG治理架构ESGGovernanceStructure中国建筑深知利益相关方对业务运营的重要影响,坚持与股东、政府及监督机构、客户、供应商及分包商、社区代表及合作伙伴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携手各方助力建筑地产行业实现环境、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利益相关方管理StakeholderManagement为提升公司董事会对于ESG工作的认识,公司定期为全体董事安排ESG培训课程。

    2022年,全体董事参与2次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的ESG培训班,针对“全球ESG投资趋势与交易所实践”“碳中和下的ESG”“ESG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上市公司ESG实践分享”“对话国际投资者:ESG如何赋能上市公司”等主题内容接受了在线培训,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内外的ESG治理和实践。

    中国建筑ESG治理架构管理层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副组长:总裁、ESG工作分管领导成员:纪检监察组、总部各部门负责人执行层ESG工作组组长:ESG工作分管领导成员:纪检监察组、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各单位ESG负责人中国建筑ESG工作目标时间期限目标内容短期目标2023-2024初步建立ESG治理和管控体系,全面诊断、摸清家底,出具ESG现状诊断报告,完成首份ESG报告编制,实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的目标任务。

    中期目标2025-2027进一步健全ESG治理和管控体系,完善ESG报告发布机制,推动ESG倒逼管理提升,将ESG评级提高至A级,树立行业标杆。

    长期目标2028-2032持续完善ESG治理和管控体系,实现ESG工作与发展战略、治理架构、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ESG生态圈建设,积极参与国际ESG规则标准制定,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利益相关方对中国建筑的期望中国建筑的沟通与回应股东/投资者稳健经营良好的经济绩效和市场表现分红回报与增长完善信息披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召开股东大会与业绩说明会定期报告及公司公告路演及反路演投资者及分析师会议持续增长的良好业绩稳固现金分红回报政府/监管机构遵纪守法响应国家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助力当地发展依法合规经营工作汇报和业务沟通参与政府主导的工程项目项目实地考察员工员工合法权益发展空间与晋升机会薪酬与福利健康与安全平等沟通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加强员工培训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障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健全员工沟通机制员工满意度调研工会活动与员工座谈会中国建筑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董事会治理层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长委员会成员:各位董事080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08中国建筑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利益相关方对中国建筑的期望中国建筑的沟通与回应客户(业主)保障产品质量客户需求响应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加强安全质量检查提高服务品质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拜访与会议沟通招投标与商业谈判业务函电沟通合同执行供应商公平、公正采购可持续的供应链稳定的合作关系阳光采购、绿色采购加强资质审核供应商行为管理招投标与商业谈判业务函电沟通合同执行、按期履约承包商保障合法权益健康与安全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承包商员工合法权益保障承包商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行为管理招投标与商业谈判业务函电沟通合同执行社区关注社会民生支持社会公益合作项目与社区代表定期沟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捐赠倡导员工投身志愿活动参与社区项目合作伙伴遵纪守法恪守商业道德优异的业绩和市场表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法履行合同项目合作与商业谈判日常业务沟通走访与高层互访战略合作协议执行多渠道合作及研究引领行业发展媒体完善信息披露加强合作沟通公司公告媒体活动新闻稿学术机构合作与沟通产学研项目科研评审招聘宣讲员工进修学术交流联合研发技术攻关2022年5月15日,公司正式上线“中国建筑投资者关系”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促进公司ESG信息与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投资者可通过公众号获取公司最新公告、董事会会议信息、投资者沟通动态、ESG管理前沿、投资者保护等最新资本市场新闻,第一时间掌握公司价值动态。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投资者关系公众号运营扎实有序推进,发布内容涵盖经营业绩推介、最新研报、热点主题、ESG管理、投资者保护等内容,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优质信息获取渠道,也荣获了多项国内资本市场荣誉。

    截至报告期末,公众号共发文529篇,总阅读数15万次,整体运营情况良好、读者群体稳定、阅读量稳步提升。

    中国建筑上线投资者关系公众号CSCECLaunchesanIRWeChatOfficialAccount案例中国建筑致力于聆听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加强ESG管理工作。

    我们连续两年面向公司管理层、员工、投资者、供应商、合作伙伴、社区代表等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发放调研问卷,并回收1,555份有效问卷,最终形成中国建筑2023年ESG重大性议题矩阵,以针对性回应各利益相关方对公司ESG管理的关切和期望。

    重大性议题矩阵MaterialityMatrix问卷回收情况份份2022年2023年6179382022年,中国建筑修订投资者关系管理规定,优化调整制度框架,新增“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作为投资者沟通内容之一,并首次举办特定类别国际投资者专场推介活动,重点聚焦ESG、国内市场形势等内容与新加坡投资者开展沟通交流,让更多国际投资者、合作方了解和关注中国建筑ESG表现。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面向全球投资者举办共计6场业绩说明会,采取“现场+电话+公告征集问题+文字直播+音视频直播”形式,累计吸引超34万人次在线参与。

    1011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建筑2023年度ESG重大性议题矩阵重大性议题识别与评估工作流程公司业务实际和建筑地产行业导向ESG相关指引规范资本市场关注重点,例如MSCI、DJSI评级指数重大性议题识别相关方调研问卷结果分析公司管理层审核重大性议题分析0102030405以不记名形式,面向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发放调研问卷,2023年共收集938份有效问卷处理并分析调研问卷结果从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重要性的两个维度,对ESG议题进行评估排序由公司管理层审核ESG议题重要性评估结果披露ESG重大性议题矩阵,并以矩阵为导向,在ESG报告中重点披露相关议题的ESG管理工作UNSDGs响应ResponsetoUNSDGs中国建筑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SDGs),根据自身业务特性回应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在ESG工作中不断践行合规性、创新性及前瞻性。

    11对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对中国建筑的重要性中度重要议题低度重要议题社会议题环境议题治理议题高度重要议题社会公益与社区参与乡村振兴平等机会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产品安全与质量商业道德与反腐败绿色机遇及可持续建筑ESG治理资源使用与效益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员工福祉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员工培训与发展降污减排与生态保护职业健康与安全利益相关方沟通应对气候变化章节名称重大性议题对应SDG我们的行动2023年关键绩效——以“环保”筑持续环境篇应对气候变化降污减排与生态保护资源使用与效益绿色机遇及可持续建筑中国建筑持续优化废水排放措施,规范配备废水处理设备设施,确保废水合规达标排放,采用技术手段加强废水的处置和回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建筑持续优化废水排放措施,采用技术手段加强废水的处置和回用,在水利环保、抽水蓄能领域持续发力,引导子企业创新模式,全方位推动绿色发展。

    报告期内未发生因污水排放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

    中国建筑大力推广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使用,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的新选择。

    2022年,中国建筑旗下中国海外发展有58%的新拿地项目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

    2023年,中国建筑积极布局清洁能源、水务环保领域项目,全方位推动绿色发展。

    2021年度至2023年度,中国建筑在清洁技术研发领域研发投入分别为236.64亿元、300.60亿元和322.69亿元。

    中国建筑高度重视绿色建筑认证推广与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大绿色建筑投资建设,提高超低能耗建筑开发比例。

    我们积极开展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以推动土地资源再优化。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建筑共计完成绿色建筑认证项目2,000余个,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215个。

    2023年,公司共计立项10个投资建设运营类项目作为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示范工程。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施近零能耗建筑项目建设80余个,已完工项目50余个。

    2023年,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承建了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特别是在广州接续投资三个代表性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过650亿元。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中国建筑锚定“双碳”目标,不断强化气候风险应对韧性,合理规划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在寻求自身降碳的基础上,关注外部产业链碳减排情况并做出积极贡献,全方位展现企业低碳发展的信心。

    中国建筑成立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小组,负责全面推动“双碳”及相关工作。

    中国建筑编制出台《中国建筑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过部署九大重点任务,明确中国建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战略路线。

    2023年,中国建筑正式启动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程,共梳理117项碳达峰碳中和的先进科技成果,立项50个绿色低碳科技示范工程。

    中国建筑参与建筑领域碳排放标准编制工作,参编国家标准《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计量核算标准》、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标准《工业化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标准》。

    中国建筑开展并完成2022年度碳盘查工作,初步确定不同类型项目差异化减排路径。

    121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121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章节名称重大性议题对应SDG我们的行动2023年关键绩效中国建筑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从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共建共享生态回报。

    湖北枝江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湿地保护与修复668公顷,水系清淤疏浚510,016立方米,栽植水生植物152,607平方米。

    中国建筑承诺避免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或开发绿地,以保护当地自然生态和珍稀动植物物种。

    2022年,中国建筑旗下子企业中国建筑国际香港地区自行购买的木材中,99%获得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2023年该比例提升至99.8%。

    ——以“责任”筑和谐社会篇产品安全与质量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中国建筑致力于为社区带来积极影响。

    公司建立并维护开放、透明和持续的沟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与社区利益相关方广泛合作,共同促进社区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度,中国建筑持续向公司定点帮扶的甘肃康乐县、康县、卓尼县,对口支援的福建省长汀县等30余个帮扶地区投入无偿帮扶,普惠人数达317,175人,总投入超1.58亿元。

    2023年度,公司发布全球志愿服务地图,围绕助老助残、防汛救灾、海外公益等,1,800多个志愿者组织、12万中建青年志愿者开展“建证未来”志愿服务活动超1万次,超11万小时。

    公司把“零责任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终极目标,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坚持开展安全监督检查与安全文化建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员工因工死亡数连续三年为零。

    为员工提供各项基本社会保险,积极推进成员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建立企业年金,提升福利保障水平。

    公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建证幸福书屋”“鲁班工匠计划”等系列活动,出版《建证丝路》《建筑在说话》等中英文书籍,增进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文化交流与当地的教育发展。

    在阿联酋、斯里兰卡等10个国家实施“鲁班工匠计划”,覆盖学员2万余人与当地青年学子6,000余人,促进当地建筑行业与经济发展。

    中国建筑秉持公平、公正、包容的员工聘用原则,在招聘、培训、晋升等环节中,绝不因地区、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区别对待员工。

    报告期内,未发现就业歧视和非法用工事件。

    承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工作座谈会”,促进女性员工在职业生涯中实现全面发展。

    中国建筑建立了完善的薪酬分配机制,秉持公正的薪酬分配原则,确保业绩与薪酬双重对标,科学设定薪资水平,并实施中长期激励。

    灵活运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分红激励等多种方式,激发核心骨干队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2013年起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累计激励超8,000人次。

    章节名称重大性议题对应SDG我们的行动2023年关键绩效——以“责任”筑和谐社会篇平等机会员工福祉员工培训与发展社区公益与社区参与乡村振兴中国建筑持续完善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组建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平台,构建“2+6”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达460.74亿元。

    新增26家“专精特新”资质企业,包括国家级2家,荣获国资委“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称号,于报告期内初步完成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构建。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建筑持有有效专利68,519个,其中发明专利6,177个,实用新型专利61,865个。

    中国建筑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持续围绕慈善、教育、文化和环境保护、员工保护、健康、体育等方面开展社区投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援建中国·巴新友谊学校——布图卡学园,解决了3,000多名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架起联通中巴新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建筑以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为基础,持续完善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将质量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要求深化到业务管理流程中,层层落实质量目标,全面保障产品质量。

    截至报告期末,共计189家公司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证。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在建项目岗位质量责任协议书签订率达100%。

    报告期内,公司竣工项目合格率达100%,未发生一般以上质量责任事故。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客户质量满意度调查分别为95.94%和95.86%,整改完成率均为100%。

    公司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履行社会责任,打造诚信合规、公开透明、绿色健康的可持续、负责任供应链,加快构建互相信任、合作共赢的供应链生态圈。

    针对全体供应商开展各类评估和考核。

    监督供应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动供应商依法缴纳安全生产保险。

    召开公司项目管理大会暨项目经理大会,不断提升精益建造水平,全面推进项目降本增效,切实将服务社会融入到项目实施当中,打造更多更优质的建筑产品和环境友好型施工现场。

    ——以“诚信”筑稳健治理篇ESG治理利益相关方沟通商业道德与反腐败中国建筑设立权责分明的企业治理架构,建立健全反腐败及风险管理体系,奋力实现公司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董事会独立董事占比超过50%,具备多元的专业能力与从业经验。

    成立ESG工作组,覆盖总部17个部门和子企业。

    面向全球投资者举办6场业绩说明会,吸引超34万人次在线参与。

    2022年度,廉洁培训达20次。

    并连续两年开展廉洁谈话超10万人次。

    141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PromotingSustainabilitywith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vironmental以“环保”筑持续环境篇中国建筑始终将环境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严格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积极落实减污降碳协同推进要求,深入挖掘自身节能减排潜力,以绿色转型助推可持续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履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责任。

    141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山林田湖草沙生态项目161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推进零碳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运营、低碳管理、智能建造和智慧城市技术等研发,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新型建材(如用于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韧性涂层等)、低碳以及碳中和建材(如固碳混凝土等)研发,形成低碳材料支撑;推进新能源合同管理(如公路光伏、城市路灯等)、碳中和智慧社区、碳中和智慧城市(新能源智慧交通充电基础设施、智慧立体停车库等)以及碳中和片区、园区、社区多层级解决方案;实施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改造,创新生产体系,实现生产方式升级;应用绿色金融理念,借助绿色债券获取低成本资金,用于绿色项目建设、业务投资和技术研发,形成“双碳”跨界融合发展新模式。

    中国建筑应对气候变化机遇贵州正习高速公路项目BeingaPioneerinRespondingtoClimateChange以“应对气候变化”筑敢为人先Feature专题1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中国建筑锚定“双碳”目标,不断强化气候风险应对韧性,合理规划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在寻求自身降碳的基础上,关注外部产业链碳减排情况并做出积极贡献,全方位展现企业低碳发展的信心。

    中国建筑致力“一创五强”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一六六”战略路径,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将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引领建筑行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为妥善应对各类气候风险事件,中国建筑要求子企业建立气候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并定期开展环境风险排查治理工作。

    在日常管理中,公司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联动总部多部门针对具体的气候风险采取适当应对或缓解举措,为推动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气候变化给中国建筑带来风险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机遇,这些机遇将成为中国建筑创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中国建筑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全流程,对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进行精细中国建筑成立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小组,负责全面推动“双碳”及相关工作;各二级机构明确“双碳”分管领导、负责部门及专职人员,有效指导各单位“双碳”指标目标纳入子企业考核体系中,并与相关责任人薪酬绩效相关联。

    中国建筑编制出台《中国建筑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过部署九大重点任务,明确中国建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战略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气候应对工作。

    公司结合自身业务现状及未来规划,启动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程3,将“双碳”这项系统性工程分解成了可量化、可评价的任务清单,全面推进《中国建筑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实,助推公司“双碳”工作落地可执行。

    2023年,中国建筑共梳理117项碳达峰碳中和的先进科技成果;立项50个绿色低碳科技示范工程;筛选58项施工现场绿色低碳成果;立项10个低碳零碳重点示范项目;50家企业成功入驻中建绿色低碳产品自营专区;发布了包含290项公司自营“双碳”产品及服务的目录。

    化管理,全力摸清减碳点,通过低碳科技创新、低碳产品研发、绿色建筑认证、清洁能源使用等减排路径,全力降低气候变化与自身运营的相互影响。

    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程:“个”为一个行动方案——《中国建筑碳达峰行动方案》、一个管理平台——中国建筑碳排放监测管理平台、一个行为倡议——中国建筑员工绿色低碳行为倡议书;“十”为十大低碳/零碳重点示范项目、十大“双碳”新赛道企业;“百”为百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百个绿色建造示范工程、百项绿色低碳国际合作项目;“千”为千个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千亿绿色金融带动、千个绿色低碳办公场所;“万”为万个绿色低碳工地、万家绿色供应链企业、万名“双碳”专业英才。

    3Environmental环境181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EnvironmentalManagement环境管理中国建筑严格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负责、损害担责、依法合规”的环境管理原则,依托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全面强化环境风险管理,关注生态保护并推进生态修复项目,在生态环境领域紧抓建筑企业发展新机遇。

    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中国建筑遵守最新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要求,制定了《中国建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国建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管理规定(试行)》《中国建筑项目管理手册》等制度文件并不断完善。

    公司成立由董事长担任组长,总裁、分管项目履约工作领导担任副组长,总部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组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各层级环保人员配备,强化对各层级单位及项目环境管理的规范、约束和指导,夯实环境管理体系。

    19中国建筑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方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职责及工作机制绿色科技创新中国建筑不断推动绿色科技创新,依托于设立专项科技创新平台、科技研发课题投入、技术优化等方式,积极研究与推广绿色低碳建造以及绿色建筑等技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公司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产品研发中国建筑将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纳入企业科技发展整体规划,积极开展绿色低碳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推进相关科技成果产品化,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贡献中建产品。

    绿色建筑认证中国建筑加大绿色建筑投资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认证推广,不断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行业标杆的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灯塔项目;深耕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态价值。

    清洁能源使用中国建筑把握低碳转型带来的清洁能源发展机遇,规划布局光伏、地热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全面助力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推进等工作的开展。

    中国建筑积极参与建筑领域碳排放标准编制,参编国家标准《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计量核算标准》、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标准《工业化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标准》,探索完善建筑领域碳数据统计与核算方法学。

    中国建筑持续跟踪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健全碳排放统计、监测、核查、报告等体系,成立由公司12家技术单位组成的碳盘查工作营,发布公司碳盘查工作指南、碳盘查工作问答手册等技术文件,并邀请具备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针对公司开展温室气体核查,全方位摸清碳排放数据,寻找减碳点。

    中国建筑已完成2022年碳盘查工作,明晰房建、基础设施等6个领域碳排放特点,基于碳盘查结果对各领域碳排放现状的分析,初步确定不同类型项目差异化减排路径,为中国建筑后续对比多个气候区项目碳排放水平、构建内部碳排放数据库、针对性制定减碳措施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为我国建筑企业碳排放国际对标提供了重要数据模型和算法基础。

    中国建筑利用碳资产开展减排,积极参与市场交易,通过购买绿电、绿证、碳减排信用抵消碳排放。

    针对自持运营项目,公司积极开发CCER碳资产;针对投资建设的水电站、蓄能电站、光伏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公司积极向业主争取环境权益资产,包括绿电、CCER等。

    中国建筑对内部碳定价机制进行持续研究,不断探索虚拟碳交易模式,推动建筑业早日纳入碳交易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架构组员组员组员副组长副组长分管项目履约工作领导总裁部门主要负责人部门主要负责人部门主要负责人组长董事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向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组织落实领导小组各项决策部署。

    起草和修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制度,指导下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的制定。

    指导监督下属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培训、工作检查。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表彰和奖励建议。

    领导小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统筹谋划部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

    研究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重大事项。

    研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表彰和奖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

    具体职责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全体会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及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如遇到紧急重大事项,经组长同意后进行书面会签审议。

    领导小组会议由组长主持,形成会议决议并分工落实。

    领导小组会议由小组办公室负责召集组织、收集提出会议议题、督办决策事项等。

    工作机制具体内容请参见【绿色科技创新】章节具体内容请参见【绿色低碳产品研发】章节具体内容请参见【绿色建筑认证】章节具体内容请参见【清洁能源使用】章节2021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中国建筑中建壹号大厦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积极采纳光伏发电、光储直柔、地泵热源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其中光伏面积约7,000平方米,年发电量约106万千瓦时,年减碳量约557.24吨。

    该项目总计采用6大类,近50项低碳建筑技术,在综合节能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减碳率方面全面达到近零能耗、近零碳建筑标准。

    中国建筑中建壹号大厦近零碳建筑设计方案案例Near-zero-carbonDesignSchemeforCSCEC’sChinaConstructionNo.1Tower环境风险管理EnvironmentalRiskManagement中国建筑将环境风险识别与管理工作贯穿投资、施工建设、运营的全过程。

    公司识别出的主要环境风险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及其所引起的相关风险事项。

    公司要求所有项目建立完备的环保责任体系,将生态环保责任细化至生产经营全流程和各环节,强化风险防控。

    对于投资项目,公司要求强化过程监督与后评价,避免于环境脆弱地区开展投资项目。

    对于施工项目,公司明确子企业和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风险的管理风险并融入整体合规管理体系。

    各项目须开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并做好实施策划,按环评报告和属地政府要求落实各项措施。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绿色管理GreenManagement中国建筑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生命周期。

    公司明确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监测依据和标准,优先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设计方案、建筑材料、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以绿色管理推进绿色发展。

    设计阶段中国建筑以绿色低碳为设计目标,研发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等技术,鼓励项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和选用能源消耗和排放降低的施工工艺,充分融入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等新理念,全方位优化设计。

    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要求;认真履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定义务,及时办理各类环保合规手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5”要求;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策划,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建立风险台账,制定应对方案;定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风险点排查及隐患治理工作,妥善应对各类环保风险事件,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完成整改消除;积极配合国家和地方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督查、检查等外部执法监管活动。

    中国建筑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与应对举措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5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识别与应对工作,提升全员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排除风险带来的隐患,公司开展以下一系列工作:强化工作统筹部署:通过生态环保专题会议等方式,总结工作进展及问题,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工作;强化风险排查整治:通过环保专项排查整治、综合整治、专题领域能力提升,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加强培训宣贯与示范引领:组织生态环保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对标学习、现场观摩等方式,提升各层级管理人员环保意识及履职能力。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累计组织环保培训3,800余场,覆盖13.4余万人次。

    公司进一步细化环境管理责任,鼓励各级企业及下属单位开展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工作,将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与相关责任人绩效挂钩。

    中国建筑积极推进第三方环境认证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包括公司、二级单位总部及三级单位总计189家公司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内4。

    2023年度环保投资及支出总计6.98亿元。

    6.98环保投资及支出总计亿元中国建筑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认证范围主要为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总承包及设计与施工,人防与地下空间工程设计与施工,道路桥梁、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城市规划,工程勘察,工程咨询及相关管理活动等。

    4222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中建绿色产业园屋顶光伏实景运营阶段在项目运营阶段,中国建筑明确能源精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加强对于能耗的监测与考核。

    针对部分自持项目,公司在商业协议中加入了环境保护相关运营管理要求,子企业中海物业发布《中海物业集团有限公司节能考核细则》等相关政策,将项目水、电等能源消耗情况纳入企业考核目标。

    公司在众多项目采用高效能源系统,部分建筑通过使用温湿独立控制冷梁空调、磁悬浮高效机房、数据机房余热回收、新风全热回收、高效智能照明、屋面太阳能光伏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系统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碳。

    施工阶段中国建筑积极采用以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为主的新型建造方式,不断加强“四新”技术的应用,优先采用节能减排的施工技术、工艺及设备设施,推广信息化技术,加大绿色新能源的使用力度,实现各项资源的科学使用,深入开展绿色施工。

    公司编制《中国建筑绿色工地评价认定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积极开展绿色工地评价认定和绿色供应链建设工作,推动提升项目绿色建造整体管理水平。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作为“光储直柔”引领建筑,将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

    项目运行一年多以来,实现节电超10万度,节约标准煤约33.34万吨,减少碳排放超47%,相当于植树16万平方米。

    CSCECGreenIndustrialPark中国建筑中建绿色产业园23案例中国建筑施工现场节能降耗举措在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采用节水器具使用智能水表对施工现场用水量进行计量、分析,逐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现场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循环利用路面冲洗、车辆冲洗等用水在项目上建立奖惩制度,对分供商进行用水限额使用管理水资源项目运用充电桩、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设施,降低用电量项目运用光伏、空气源热泵等新能源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进行分区用电计量在施工现场的生活区,采用电磁灶替代燃气灶能源精细化材料采购强化现场保管和周转使用施工材料通过更完善的操作工艺,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耗建筑材料300个58个中国建筑共打造首批绿色示范工地形成施工现场绿色低碳成果2023年度22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建西部建设美兰厂获评中国建筑首批绿色示范工地242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生态保护EcologicalConservation中国建筑将生态保护理念纳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之中,坚持保护优先,积极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同时,公司加强可持续材料的使用,进一步减少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建筑关注运营地的生态影响情况,承诺避免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项目建设或绿地开发,以保护当地自然生态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因投资、施工与运营活动而产生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

    中国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公司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紧抓生态环保机遇,积极参与外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承建实施了一系列典型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2023年,湖北枝江金湖湿地、内蒙古乌梁素海、重庆广阳岛等3个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

    公司密切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资项目,参与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修复工程,从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共建共享生态回报。

    可持续材料中国建筑广泛采用可持续物料,推动建筑材料的可持续采购和再利用。

    公司已发布《中国建筑绿色供应链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导项目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选择绿中国建筑旗下子企业中国建筑国际香港地区自行购买的木材取得森林委员会(FSC)认证证书(左)和森林认证体系认证计划(PEFC)认证证书(右)施工阶段设计阶段竣工后阶段开展包括临时项目在内的环境评估工作,通过环评报告了解施工对于周边生物的影响,对于生态敏感点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开展项目策划和施工方案比选,尽最大限度不占用林地;对于供应商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毁林等方面要求,检查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并进行奖惩。

    监督子企业和项目环境保护方案执行情况,加强资源的投入;开展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从源头防范生物多样性破坏风险;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开展分供商的环境保护教育交底。

    在项目施工完成后进行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积极开展环保验收工作。

    中国建筑湖北枝江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湿地保护与修复668公顷、湿地水系连通26,869立方米,辖区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持续提高,完成水系清淤疏浚510,016立方米,栽植水生植物152,607平方米,以及鸟类栖息地营建等工作,促进了生态资源恢复。

    CSCEC’sEcologicalRestorationProjectintheZhijiangJinhuNationalWetlandPark,Hubei中国建筑湖北枝江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案例重庆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色材料,优先选用具有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供应商。

    2022年,中国建筑旗下子企业中国建筑国际香港地区自行购买的木材中,99%获得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2023年该比例提升至99.8%。

    262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废弃物管理WasteManagement中国建筑始终坚持以“源头分类、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为基本原则,并将废弃物管理要求融入项目投资、设计、施工及运营各个阶段。

    EmissionControl排放控制中国建筑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要求,依据公司《中国建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将环境污染防治贯穿项目投资、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各个环节。

    公司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监测并分析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影响,持续降低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现场废弃物减量化举措自主研发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减量化等建筑垃圾减量技术,提出适用性及可行性较强的施工固废源头减量方法框架;研发提供针对金属类、混合类固废等源头减量作用显著的数字化源头减量工具;基于BIM技术研发固废综合管控平台;研发并推广装配式建筑;推广现场周转材料的使用,注重临时设施与永久设施相结合;采用BIM等信息模型技术,审核施工图、优化设计、核对工程量、处理施工关键技术等,减少返工和整改;利用智慧工地系统对废弃物定期进行监测、统计、分析,实时掌握废弃物排放情况。

    废弃物减量化成果列举中国建筑国际研发混凝土MiC6和钢结构MiC7两大结构体系,相较传统建造技术减少70%以上建筑垃圾;中建五局建设装配式机电工厂“中建奇配”,中建科技运营众多“PC构件厂”,推动建筑材料、构件的工厂化、模块化、装配式进程;中建一局承建的深圳观澜文化小镇项目入选全国首批30个“无废工地”建设试点项目。

    中国建筑废水排放管理举措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废水处理站等废水处理设施,有效处置后达标排放;针对施工现场与生活区隔油池、化粪池废水,委托专业公司定期进行清掏;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采用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同时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对于机修含油废水,一律不直接排入水体,集中后通过油水分离器处理;建立循环用水装置,对废水进行合理循环使用。

    废水管理WastewaterManagement中国建筑持续优化废水排放措施,规范配备废水处理设备设施,确保废水合规达标排放。

    同时,公司采用技术手段加强废水的处置和回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废气管理WasteGasManagement中国建筑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气体排放物包括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颗粒物、硫化氢以及臭氧消耗物质(ODS)等。

    公司强化废气排放监测与检测,加强对重点排放设备设施的清洁化改造,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影响。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防止施工运营中污水排放对周边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项目开工前,公司制定污水管控措施并交底,开工后强化巡查。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污水排放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

    MiC(Modularintegrated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通过工厂预制和集成建筑的主要构件,包括结构、装修、机电系统等,大幅减少现场作业量。

    该项技术具有建造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集成化程度高、废弃物排放等优点。

    混凝土标准模块具有与现场浇筑等同的受力性能,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模块化的内装和管线预装在工厂完成,现场仅需进行连接和装配,可极大缩减工期。

    6钢结构标准模块由钢柱、钢梁、顶部钢板以及混凝土组合楼板组成,外围护结构采用轻钢龙骨墙体或波纹钢板。

    轻钢龙骨墙体安装便捷,且外装饰面可以灵活设计;波纹钢板可增强主体框架刚度,防止吊运过程产生较大变形。

    7深圳湾区会展国际酒店项目Environmental环境282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中国建筑积极探索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新设备的研发运营,持续提升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在自身开展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公司鼓励供应商参与材料回收行动,并制定激励措施。

    公司在合同或协议中明确要求供自主研发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设备介绍:用于处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无机非金属固体废弃物,通过破碎、整形、筛分,转化为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既节省外运处理费用,又满足施工现场骨料需求,显著减少固废排放。

    应用: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在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北站TOD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废弃混凝土的破碎、再生骨料的检验改良、再生混凝土试验配比、再生混凝土的成分分析与绿色评价的研究,解决了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制备难题,提升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效减少和缓解自然资源匮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环境风险。

    再生混凝土体系构件/建材关键技术介绍:提出废弃混凝土再生技术方案,开发专用复合型外加剂,调节再生混凝土性能,扩大再生材料使用范围,减少二次污染,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应用: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开发零排放机制砂、再生骨料、再生砖、流态固化土等再生建材,废弃石粉利用率可达到100%。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海龙科技通过对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生产再生新型饰面材料无机人造石,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95%以上,再生新型饰面材料获得中国绿色建材三星级产品认证。

    工业固废大掺量制备装配式预制结构构件关键技术介绍:能够实现固废堆场、构件工厂、工程现场“三场同城”,推进固废循环利用,减少运输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应用:该技术成果在北京和东北多地广泛应用,总面积已推广至60万平方米以上。

    2928绿色科技创新InnovationinGreenTechnologies中国建筑坚持绿色创新引领,强化低碳科技支撑,将绿色科学技术研究纳入公司的核心战略。

    公司持续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举措,深度挖掘创新优质项目,全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从课题研发、科技示范工程、科创平台、先进成果等方面共同发力,实现科学技术迭代升级。

    中国建筑深刻认识到,积极探索减碳路径、研发高效减排技术、采取有效减排措施是实现自身绿色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业务运营全流程,通过绿色科技创新、研发绿色产品、开展绿建认证、挖掘清洁技术、推行绿色办公等方式全面降碳,展现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韧性,彰显负责任企业的使命担当。

    GreenDevelopment绿色发展应商按公司标准分类废弃物,优先使用可回收材料,并对达到材料控制指标的供应商给予奖励。

    伊拉克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3031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中国建筑绿色科技创新举措结合建筑领域能源消耗、碳排放监测与计量技术研发活动,中国建筑立项绿色低碳领域科技示范工程。

    公司于2022年开始建设“中国建筑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办公、房建、基建、自持物业、勘察设计及新业务”六大业务板块,推动绿色低碳新能源、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科技示范工程中国建筑全面梳理并不断推广评价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的科技成果,于2022年发布了包括“大型公共建筑输配系统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内的首批77项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先进科技成果名录,于2023年发布了包括“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实践”在内的第二批117项成果名录。

    先进成果课题研发中国建筑于2022年布局了首批碳达峰碳中和科技研发任务,以“1个碳平台建设+10项超低能耗建筑与园区示范项目+100项碳平台应用示范工程”为框架,开展了首批公司级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课题立项。

    2023年,公司根据“双碳”技术图谱在“低成本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既有建筑零碳与近零能耗改造技术”“新型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等方向立项了公司级碳达峰碳中和科研课题,全方位持续推动公司绿色低碳技术发展。

    科创平台中国建筑积极推进科创平台搭建,于2022年与2023年参建了“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与污染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大国家级科创平台:由中建科技联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在工业化建筑产品、智能建造装备和绿色低碳产品集成等方面开展研发、示范及推广,是我国绿色建筑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由中建八局参与建设的“土壤养分管理与污染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23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了共建单位揭牌仪式,公司依托该中心持续加快布局土壤修复领域,积极攻关多项关键技术。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模块化集成建筑(MiC)设计、生产与应用关键技术”,拥有“模”方七大产品体系,适用于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涵盖住宅、医院、学校、酒店、公共建筑、展馆、办公建筑、加装电梯、文旅配套等多品类应用。

    相较传统建造方式,MiC技术可以缩短工期、降低固废排放并减少现场用工量,其模块化集成建筑可以成为建筑空间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的标准载体,以科技赋能住宅,改善人民居住体验。

    该技术成功入选全国“2022年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榜单和2022年“科创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先导技术榜单。

    案例中国建筑自主研发的模块化集成建筑(MiC)ModularIntegratedConstruction(MiC)IndependentlyDevelopedbyCSCEC绿色低碳产品研发R&DofGreenandLow-CarbonProducts中国建筑将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纳入企业科技发展整体规划,发布包含建筑材料、建筑部品、设施设备、设计图集等低碳技术产品的《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名录宣传册》,积极开展绿色低碳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近采用自主研发的免脱水固化制备建材技术,将膏状盾构渣土在不脱水情况下,直接制备成各种类型渣土再生产品及多种低碳建材,其过程无废水废气排放,低碳环保;该产品已进行产业化应用,处理盾构渣土2万余方,制备的浇筑砖、流态固化土、同步注浆料在长沙地铁七号线等项目上应用,减碳效果显著。

    通过光谱设计以及电池片设计,可以高效节电,一面100平方米的Light-A光伏墙平均每年可发电12,000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吨,等同植树35棵,可满足约6户居民每年所需电量。

    30年来,公司在装配式建筑、绿色低碳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设备、建筑固废利用四大方面持续发力,不断研发绿色低碳技术与产品,致力实现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将“变、配、用、光、储、充、放”各系统进行融合,实现经济用电、消纳光伏发电、平抑峰谷差、提高能效以及需求侧响应,光伏转化效率达98%,降低绿电损耗5%以上;产品获得碳足迹认证、DA美国国际设计奖,并应用于中建科工绿色科技办公楼等项目。

    中国建筑绿色低碳产品及应用示例LightA轻质仿铝板幕墙组件模块化光储直柔综合智慧能源箱造石机(盾构渣土原位资源化利用生产线)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323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中国建筑旗下中建西南院研发的自清洁制冷涂料,具备超疏水超疏油的自清洁性能,在实现表面温度恒低于环境气温的被动制冷效果基础上,还保障了涂料的长期制冷性能,并可实现免维护效果。

    此涂料已应用于大数据中心、电力设施、通讯基站、民用建筑、生活设施等八大领域,总应用面积超过20万平米,综合制冷节电效率50%~80%。

    该产品在央企熠星创新创意大赛获奖,并于2022年注册“中建绿涂”商标进行大规模推广。

    案例中建绿涂超双疏自清洁被动辐射制冷涂料制冷灌顶对比灌顶CSCECGreenCoatingSuperamphiphobicSelf-CleaningPassive-RadiationRefrigerationCoating中建绿涂在液氨储罐应用效果对比图为推动绿色技术更迭创新,加速低碳产品推广普及,中国建筑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为绿色产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023年,中建绿色建筑认证GreenBuildingCertification中国建筑高度重视绿色建筑认证推广与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大绿色建筑投资建设,提高超低能耗建筑开发比例。

    公司持续构建“双碳”综合服务能力,参与制定了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零碳社区等多项国家、地方以及社团标准,研发一系列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形成系列超低能耗、零碳建筑技术体系与创新产品,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近零能耗、零碳建筑标杆项目。

    中国建筑持续推进绿色建筑认证工作,大量新建及运营项目获得国内绿色建筑评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计完成绿色建筑认证项目2,000余个,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215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认证体系LEED、英国建筑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AM等国内、国际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82023年,公司共计立项10个投资建设运营类项目作为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示范工程,为子企业开展新建绿色建筑和自有建筑节能改造做好示范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施近零能耗建筑项目建设80余个,已完工项目50余个,初步形成了整体性综合解决能力。

    中国建筑旗下中海集团已发布《中海地产绿色建筑技术手册》,深圳中国海外大厦获评住建部零碳建筑科技示范商业项目,呼和浩特河山大观项目成为国内严寒地区规模最大的近零能耗建筑集群。

    西部建设以绿色建材产品为依托,发行10亿绿色债券,用于绿色建材产品制造,全方位支持公司下属预拌混凝土生产线的生产运营。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工新能源充电桩绿色建筑承诺:到2025年,中国建筑投资开发的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8,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超过30%。

    2,000余个充电桩已成为国家新基建七大板块之一,中建科工聚焦新基建领域关键问题,自主研发7.5kW--360kW新能源充电桩系列产品,并推出“充美”充电桩品牌,获得了美国IDA大奖。

    该充电桩通过将新能源汽车充电与大数据平台结合,实现与其它智能终端和智能管理平台数据共享、有机联动,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充电方式。

    同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必要电力补给,全方位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

    案例CSCECScienceandIndustry’sNewEnergyChargingPile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343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中国建筑旗下金安中海财富中心与金安环宇荟项目位于北京西部,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获得了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最高认证——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和LEEDCS铂金级认证。

    项目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秉持节能、低耗及减排三个重要方向,致力打造绿色建筑标杆,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态价值。

    在低碳建造方面,项目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采用一体化设计,使用绿色环保建材,建筑外墙采用钢化中空双银Low-E双层玻璃幕墙,具备遮光、调节采光、隔热隔声等功能。

    在能源管理方面,空调冷源采用冰蓄冷技术提高制冷效率,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办公层采用变风量空调机组,大幅度减少送风机能耗,并采用无动力太阳能热水系统,为淋浴间和食堂提供集中式生活热水,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设置自建中水站,以收集经消毒、过滤等措施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卫生间冲厕、车库冲洗等,室内节水率高达45%。

    中国建筑旗下金安中海财富中心与金安环宇荟项目获得国内、国际绿色建筑最高级别认证中国建筑积极开展城市更新9改造项目,在经理层层面成立城市改造专项工作协调机构,推动土地资源再优化,改善社会经济环境。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投资、设计、建造、运营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参与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投资建设,为城市更新贡献中建方案。

    公司召开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业务推进会,探索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模式与方法创新,推动了公司城市更新业务提质增效。

    2023年,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承建了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特别是在广州接续投资三个代表性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过650亿元。

    CSCEC’sChinaOverseasFortuneCenter(JinAn)andUniEliteProjectReceivestheHighestGreenBuildingCertification案例LEED铂金级认证证书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项目采用钢结构主体、单元式幕墙、架空地板、装配式机房等技术,综合应用多种被动节能方法,实现高效节能。

    项目采用可周转光储直柔模块化临建、建筑外立面光伏幕墙,年发电量高达65万度。

    塔楼高区大部分区域照度可达到8小时/天以上,配合照明日光感应控制,大大降低了照明能耗。

    该项目探索了超高层建筑的节能低碳技术路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超高层近零能耗建筑推广实施提供了示范案例。

    2023年10月,项目获得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近零能耗建筑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个获得近零能耗建筑认证的超高层写字楼项目。

    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在全部47个项目中,位列建筑领域第一。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四局科创大厦成为我国首座超150米近零能耗建筑CSCEC’s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Sci-TechInnovationTowerBecomesChina’sfirstNear-zero-EnergyBuildingover150m案例城市更新是通过对城市存量建筑资源的维护、改造、拆建、扩充等方式,促进城市功能升级,与绿色建筑聚焦建筑节能降耗的方向不同,城市更新更关注于实现居住条件改善和生活品质提高。

    9中国建筑积极开展国际绿色建筑认证工作,多个项目获得LEED、BREEAM等国际绿色建筑标准认证,全面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363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清洁能源使用UtilizationofCleanEnergy中国建筑大力推广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使用,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的新选择。

    2022年,中国建筑旗下子企业中国海外发展有58%的新拿地项目在当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

    2023年,公司在水利环保、抽水蓄能领域持续发力,引导子企业创新模式,积极布局清洁能源、水务环保领域项目,全方位推动绿色发展。

    该项目积极采取绿色低碳办公举措。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项目在地下室设置雨水收集池,用于植物灌溉和场地冲洗,并采用智慧灌溉系统,每年可减少用水约1,700吨。

    在能源管理方面,该项目应用光储直柔技术,光伏铺设面积达865平方米,每年可节省用电186万度,年减少碳排放约1,027吨。

    CSCECLow-CarbonSmartDemonstrationOfficeBuilding,ChinaConstructionBinhuDesignHeadquartersofCSCEC'sCSWADI中国建筑旗下中建西南院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案例绿色办公GreenOffice中国建筑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勤俭办企”行动,在节水、节电、节材方面推进办公场所能效提升。

    公司发布《员工绿色低碳行为倡议书》《致中国建筑职工倡议书》等制度文件,推进员工环保与低碳意识提升。

    公司通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并组织数据整理分析,掌握传统能源及办公用品消耗使用情况,明确降碳减排计划,全面打造绿色低1,027吨项目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建筑规模约20万平方米,运营体量18.56万平方米。

    项目通过对陶阳里历史街区的里弄改造、老房屋修缮、环境整治及保护更新工作,将老城区打造成5A级“陶阳里”陶瓷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为公司城市更新业务推动打下良好基础,达到增强城市文化活力的发展目标。

    中国建筑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CSCEC’sTaoyangliHistoricalBlockPreservationandRenewalProjectinJingdezhen,Jiangxi案例本项目是中国建筑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

    子企业依托中建机械厂房及中建二局钢构厂房屋顶进行分布式光伏建设,光伏铺设面积约3.19万平方米,建设总装机容量5兆瓦。

    本项目年发电量2,994.86万度,折合节约标准煤0.9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74万吨。

    CSCEC(Langfang)’s5-MWDistributedRooftopPVPowerGenerationProject案例中建(廊坊)5兆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3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年至2023年,中国建筑在清洁技术研发领域10研发投入分别为236.64亿元、300.60亿元和322.69亿元。

    清洁技术研发领域包括生态环保与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绿色建造关键技术、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既有建筑及基础设施功能提升与改造关键技术和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等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

    10碳办公场所。

    中国建筑对于办公总部中建财富国际中心积极采取绿色管理举措,中建财富国际中心先后通过了LEED金级认证以及包括“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在内的BOMA中国建筑管理卓越五项认证,在低碳和可持续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83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Environmental环境PromotingHarmonywithResponsibilitySocial以“责任”筑和谐社会篇383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建筑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构建文化深化“133”工作体系,编制企业文化手册《中建信条》、行为规范手册《十典九章》及海外文化融合版,培育责任文化。

    公司成立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障产品质量、优化供应链管理、助力人才发展、投身社区建设、推进品牌引领行动,推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与利益相关方共筑和谐社会。

    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中国建筑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构建文化深化“133”工作体系,编制企业文化手册《中建信条》、行为规范手册《十典九章》及海外文化融合版,培育责任文化。

    公司成立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障产品质量、优化供应链管理、助力人才发展、投身社区建设、推进品牌引领行动,推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与利益相关方共筑和谐社会。

    4041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中国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示意图中国建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公司把“零责任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终极目标,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坚持开展安全监督检查与安全文化建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安全生产SafeProduction中国建筑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目标与规划,通过智慧、特色的安全管理筑造安全生产的根基。

    安全管理体系中国建筑始终将员工、供应商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动安全管理规范化、智慧化,全方位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公司修订发布“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安全生产工作清单”,成立安全生产考核小组,对各子企业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并对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进行追责,考核结果与各子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薪酬挂钩。

    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直接关联国资委对公司的考核评级,与公司总部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薪酬挂钩。

    安全管理SafetyManagement中国建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切实保障安全运营。

    公司将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承包商及作业人员,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或《安全管理协议》,监督子企业及承包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动承包商依法缴纳安全生产保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权益。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取得GB/T45001、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23年,公司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落实生产安全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强化从源头消除、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安全管理理念。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员工因工死亡数连续三年为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阿联酋伊提哈德铁路项目董事会子企业生产单位承包商安全生产委员会定期听取和决策公司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工作安排等重大事项汇报安全生产管理议事协调机构制定中长期安全生产专项规划与下级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组织考核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定期评价由与生产单位有业务往来的合作方组成由各工程局、专业公司、设计院等组成由施工项目、制造厂、搅拌站等生产单位组成职业健康安全实践的最高责任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其他各职能部门制定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及工作清单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424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安全管理目标与规划中国建筑编制并发布《“十四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明确中长期安全管理目标。

    “十四五”期间,中国建筑构建并实施“1312”安全生产治理模式,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致力于成为安全生产标杆企业。

    供应商健康与安全中国建筑将安全生产管理延伸到供应商,监督供应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公司建立安全考核制度和黑名单制度,从风险管理、安全检查、应急处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监督与评价。

    智慧安全管理公司组织开发数字化平台“中建智慧安全平台”,集开发、运行、运维监控于一体,形成了由八大模块、94个子版块组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2023年,公司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结合“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和“狠抓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工作安排,印发了《中国建筑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六个强化,制定了22项举措、40项工作要点,全面推进实现公司安全目标。

    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围绕“一”个核心思想中建智慧安全平台建设“一”个智慧平台专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11提升“两”项治理能力全员化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科学化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规范化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健全“三”个治理体系中国建筑“1312”安全生产治理模式4243“行为安全之星”在各生产单位全面推广开展“行为安全之星”活动,通过向一线作业人员发放“行为安全表彰卡”、评选“行为安全之星”等活动,变说教为引导,变处罚为奖励,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

    “三铁六律”行为安全准则制定并发布《作业人员“三铁六律”行为安全准则》,编制《现场作业人员“三铁六律”行为安全准则口袋书》,涵盖土建、安装、机械、装饰及制造类五大类49个工种、三条铁律,以及各工种均应执行的现场六大纪律,规范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施工与作业行为。

    13128到2025年末,中国建筑将实现以下目标:健全全业务领域、全产业链全员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全业务领域、全产业链科学化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全业务领域、全产业链规范化、专业化安全监督体系,全面实施企业安全总监管理制度,推动各级企业安全总监进修,注册安全工程师占比达到19%;通过“中建智慧安全平台”实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和管理措施的实时监管和管理提升;健全全业务领域应急救援体系;健全全业务领域系列安全生产治理标准,引领行业安全治理水平提升,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司积极对接安全生产专业监督机构,通过第三方测评、安责险评估等方式,融入社会监督。

    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咨询及监测评估机构,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安全技术团队,在对内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社会输出安全生产企业标准和安全评估服务产品。

    11大模块安全生产治理模式444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特色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在报告期内制定了应急管理、科技兴安和职业病防治三个方面的特色安全管理措施,全面提升公司安全水平。

    安全指数自主研发了安全管理履职量化评价模型,自动抓取企业各级领导及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情况、生产单位的安全运行状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习惯等数据,一键生成各级企业及员工个人的安全指数及评价报告。

    安全检查通过项目定位、自动导航功能,更好服务于各级子企业“四不两直”12检查。

    体系建设直观展示各级机构安监人员数据库,统计全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为人员招聘、结构调配、薪酬调整等提供依据。

    危大工程全面覆盖重大风险施工的全流程线上管理,开展塔吊、深基坑等全公司各类物联网的全面接入工作,进一步实现运行参数可视化、风险预警即时化。

    统计分析实现了对各类管理数据的实时归集与自动分析,同时支持地方性要求表单的定制化导出。

    学习强安整合行业资讯、国家、行业部委及企业安全生产重要信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公司内部安全培训资源,为各级企业对标学习提供全面贯通的交流平台。

    模块名称主要功能中建智慧安全平台子模块44应急管理建立了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发布《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制作发行《施工现场人员急救口袋书》,生产单位应急演练覆盖率达100%。

    科技兴安通过安全防护标准化、安全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科技化等手段,拓展安全管理方式,提升安全管理品质和本质安全水平;主持编制《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等国家标准,编制《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图册》等内部图册,主编了装配式建筑技术规范,用装配式建筑取代传统建筑,减少劳动用工,降低人员安全风险;积极推进超高层低位顶升模架安全系统等安全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职业病防治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组织作业人员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前的职业病健康体检,全力做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多项职业病防治保障措施:中国建筑特色安全管理措施危害因素监测识别并管控作业场所中涉及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定期开展对施工场所的粉尘、噪声、高温作业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和管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1施工环境改善为施工场所员工配置适宜的劳动防护用品,指导员工正确佩戴及使用;对高噪声施工设备采取隔声、消声、隔振降噪等措施,将噪声源与员工分隔;定期检查维护安全防护设备。

    2健康档案建立根据体检情况妥善调动和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人员,并将检查结果存入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开展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保障体检覆盖全体员工。

    3职业健康培训向员工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的作业流程;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危害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

    4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平台驾驶舱将各基础模块的汇总性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和综合性展示,包含项目地图、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多项功能,为各级安全管理统筹决策提供有力抓手。

    应急指挥中心分设气象预警和灾情响应两大板块。

    气象预警在灾前对项目部一线人员进行精准预警;灾情响应在灾情发生过程中和灾后,快速集散受灾信息,实现应急物资跨单位调拨及社会应急资源共享。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丰富平台应用、优化模块建设,推出安全教育、安全验收、危险作业等新功能版块,对危大工程、安全指数、数据看板等模块进行全面优化升级。

    “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12在国内9,910个生产单位上线应用,海外194个施工项目试运行,荣获第八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一类成果第一名。

    464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2022年度3,6241971,9363.5万1.3万2022年度2023年度3,7002002,1683.8万1.5万2023年度中国建筑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致力消除安全隐患与不安全因素,切实改善从业人员的生产条件与作业环境。

    安全监督检查SafetySupervisionandInspection外部安全监督中国建筑积极接受政府监管部门对各生产单位安全管理情况的不定期抽查,以及监理单位常驻现场对施工过程中危大工程、危险作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专项检查和验收。

    报告期内,公司对具有施工难度大、群死群伤风险高、作业环境复杂等特点的重点工程,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核查,强化安全生产外部监督。

    安全监督体系中国建筑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综合研判安全风险特点,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时段及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管控。

    公司建立了层层落实的纵向分级安全监督机制,由各级子企业对下级企业及所辖生产单位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其中,各直接上级企业对所辖生产单位月度检查全覆盖,各生产单位组织开展日常安全巡查、周综合安全检查及其他专项检查。

    报告期内,公司安全风险管控体系运行平稳、风险可控。

    1,651项2022年度和2023年度内部安全检查结果2022年度和2023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2022年度和2023年度安全获奖情况2022年度246个3,522个7份2023年度316个1,651个4份内部安全检查2023年度,公司组织开展了机械安拆、有限空间、大型桥梁、复杂地质隧道施工等领域的大排查、大整治,共计完成316个项目督查,排查风险隐患1,651项,针对不合规项目,发布局部停工令4份,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确保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

    督查项目数排查风险隐患下发局部停工令安全咨询日(场次)省级及以上安全观摩交流(场次)安康杯知识竞赛(场次)安全专项培训(场次)应急演练(场次)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交流项目”英国安委会颁发的“ISA国际安全奖”中国安全生产协会颁发的“安全科技进步奖”16个项目37个项目176个项目239个项目133个项目275个项目中国建筑致力于强化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和全员安全生产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理念、知识与技能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安全文化及培训SafetyCultureandTraining安全文化公司大力弘扬“我安全、你安全、安全在中建”的安全文化,不断丰富安全文化载体,打造多元安全文化因子,以先进安全品牌倡导文化润心,以先进安全理念引领行业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以点带面、以月促年,通过多元化的安全活动促进安全意识提升,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2023年度排查风险隐患484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安全培训管理要求各层级人员安全培训开展情况中国建筑质量体系架构管理对象安全培训及要求各级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安全总监应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并持证上岗。

    新员工安全岗位见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培训、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等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学习培训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

    作业人员参加入场三级安全教育,不少于72学时;参加专项安全培训,每年不少于20学时;参加每日班前活动并保留教育记录;参加安全技术交底并保留交底记录。

    48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安全培训中国建筑建立了全员覆盖的安全培训模式,要求内部员工与供应商作业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安全生产专项培训,并针对不同岗位属性制定不同的培训要求,多措并举保证全体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持续加强全员安全生产能力建设。

    围绕“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中国建筑持续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以科技创新赋能项目及产品质量,聚焦建造技术创新和管理,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产品责任中国建筑以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为基础,持续完善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将质量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要求深化到业务管理流程中,层层落实质量目标,全面保障产品质量。

    截至报告期末,共计189家公司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证。

    中国建筑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发布《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等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为工程质量提供统一、合规的制度保障。

    公司制定工程质量分级管控原则,定期开展工程质量风险识别,更新风险识别清单,健全质量风险管控体系,为各项目建立预控预防机制提供依据,有效防范质量风险。

    质量规划与目标为高效落实质量管理工作,中国建筑要求所有项目均制定质量目标,编制《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对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策划,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公司根据中长期目标与规划,制定并层层分解年度质量目标,并要求在建项目全体质量管理人员签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量化指标、考核机制与奖罚措施。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在建项目岗位质量责任协议书签订率达100%。

    ProductResponsibility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质量管理决策体系中国建筑子企业均需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作为决策机构,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任主任委员,并保障体系有效运行质量保证体系负责保障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质量监督体系负责对企业及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行监督管理,保障其有效执行监督和监控功能确保产品在交付验收前达到合格标准培训对象覆盖情况主要培训形式企业管理人员(包含各层级的董事长、总经理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等)每年度100%覆盖安全第一课、主要负责人讲安全、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学习、第一议题学习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包含安全总监、分供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等)每季度100%覆盖安全讲师大赛、安全工程师实训营、三类人员取证及继续教育、注册安全工程师取证及继续教育等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包含项目经理、厂站长、车间主任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等)每月100%覆盖周安全例会、安全领导小组月度例会、安全警示教育等作业人员(包含分供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每周100%覆盖班组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每日班前喊话等5051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项目质量管控中国建筑不断提高质量管控能力,通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过程等维度对旗下施工业务的子企业开展质量管理考核工作,持续优化各环节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有效防范质量风险,打造安全、健康的优质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竣工项目合格率达100%,未发生一般以上质量责任事故。

    科研能力建设中国建筑持续完善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科学有序规划公司科研人才建设、科技研发投入和科研项目发展。

    中国建筑积极探索可持续建筑和科技建造领域,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绿色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组建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平台,构建“2+6”科技创新平台体系13,驱动中国建筑各业务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中国建筑新增26家“专精特新14”资质企业,包括国家级2家,荣获国资委“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称号,于报告期内初步完成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构建。

    中国建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为策略,强化重点产品创新研发,推动建造技术持续进步。

    公司通过创新链引导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持续推进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相融合。

    我们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基地,赋能公司发展。

    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依据《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具体要求,分别开展质量管理考核评价工作,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程质量过程管理、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效果等方面对项目直属公司质量管理进行评价,深入了解质量体系运行情况,防范质量风险,促进中建系统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2022年,考评共覆盖了所属20家三级单位,涉及2,273个项目;2023年,考评共覆盖了所属20家三级单位,涉及2,201个项目;自评项目覆盖率均为100%。

    案例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开展质量管理考核评价QualitymanagementassessmentandevaluationbyChinaConstructionEighthEngineeringDivision,asubsidiaryofCSCEC2022年度,中国建筑研发投入总额为497.53亿元。

    2023年度,中国建筑研发投入总额为460.74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2%以上。

    中国建筑“2+6”科技创新平台体系51两大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高性能工程结构试验分析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六大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建造装备及先进技术钢结构智能制造及先进技术数字建造应用技术绿色建筑围护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能源化工低碳清洁技术健康人居建筑建筑机电与装饰产业化技术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水环境技术与装备中国建筑智能建造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生态环境工程中心中国建筑基础设施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智能运维建筑健康诊治地下空间竖向建造装备核电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海拔地区人居环境11352中国建筑绿色建造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建筑城市更新与运维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极端条件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246创新赋能InnovationEmpowerment2022年度覆盖286家三级单位,涉及9,276个项目,考评结果A级以上占比87.8%2023年度覆盖293家三级单位,涉及11,347个项目,考评结果A级以上占比91.2%技术引领公司相关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质量管理策划,在设计图纸依据充分、完整的前提下,系统考虑利益相关方需求,开展设计工作;将采购融入设计阶段,开展可施工性分析,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安排设计代表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与设计符合性,参加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协助解决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设计图纸的可行性。

    过程管控坚守“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推行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手册与图集,规范项目质量管理流程,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紧抓“事前预控、事中管控、事后检验”全过程管控,落实质量责任标识制度,实现质量行为规范化、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程序化与管理标准化,验证交付产品质量100%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考核评价按照《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每年开展考核与评价工作,并将考评结果与年度目标挂钩。

    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控举措即两大重点实验室和六大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

    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企业。

    1314460.74亿元525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从国家战略、行业变革和培育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定位出发,明确“找准研发方向、培育关键技术、打造科技品牌、培育新兴产业”四个基本目标,推动公司科研能力提升,形成了一批具备行业竞争优势的科技创新成果。

    中建三局历时十余年研发,经不断创新迭代形成的系列化超高层施工装备产品,可以为高层住宅至500米级以上摩天大楼结构施工作业平台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作为唯一一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成果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荣登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栏目。

    经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积累,中建三局开展平台支点轻量化、构件标准化研发,开发形成第五代(轻量化、通用化)造楼机“通用型轻量化集成平台”,将安装周期缩短40%,整体造价降低35%。

    该产品在住宅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改善作业环境、提升作业工效,被誉为“住宅造楼机”。

    中国建筑旗下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是我国最高最大的模块化建筑群,采用模块化永久性建筑方式建设而成。

    该项目依托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储存、云计算等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为装配式建筑EPC工程总承包的设计、生产、施工和运维提供了全链条的支持。

    通过自由视角,从任意角度直观浏览项目视图信息,实时有效地把控项目各环节质量及完成情况,提高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项目高效履约。

    该项目整体装配率高达92%,荣获北京市AAA级超高装配率模块化示范工程,全国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一等奖,并成为北京地区智能建造重点观摩项目。

    案例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造楼机)IntelligentConstructionEquipmentIntegratedPlatformforHigh-riseBuildings(TowerCrane)案例基于中国建筑智慧建造平台的代表项目——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技建设北京亦庄蓝领公寓RepresentativeprojectbasedonCSCEC’sIntelligentConstructionPlatform:BeijingYizhuangBlueCollarApartmentbuiltbyChinaConstructionScience&Technology,asubsidiaryofCSCEC数智化建造管理中国建筑使用数字化管理手段规范公司产品质量管控流程与标准,提升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公司建立核心经营管理系统和管控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引领与鼓励各子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积极推进BIM15、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过程质量管控的集成应用,形成满足各层级日常质量管理、经验共享、数据集成、智能化的信息应用平台。

    武汉泰康金融中心项目正在使用的新一代空中造楼机中国建筑智慧建造平台界面智慧建造平台应用流程53即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

    15Social社会545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创新施工技术中国建筑秉持自主研发的科研精神,持续探索施工技术发展路径。

    公司构建了以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绿色建造技术和超高层、大跨度建造技术为代表的专业先进技术体系,积极推动案例钢筋工程工业化数字化技术Industrializationanddigitalizationtechnologiesforrebarengineering城市轨道交通和路桥建造技术的创新应用,持续加强海洋工程领域的超大型桥梁和隧道工程领域的技术研发。

    我们积极应用智能建筑机器人,开展数字化创新项目,推进尖端技术成果普及,为强化建造主业优势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中建三局针对传统钢筋翻样技术的粗放和不足,开展了钢筋BIM深化设计、集约化加工、信息化管理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钢筋作业模式。

    该模式将钢筋翻样、加工、配送及绑扎等工序通过BIM技术协同联合作业,提高了钢筋加工效率、原材的利用率,降低工人的需求以及现场原材的积压库存。

    该技术在武汉及周边地区以集中建厂和单项目建厂的形式应用于多个建筑工程项目,原材有效利用率达到99.5%以上。

    该技术应用于武汉天河机场T3项目停车楼建设,总共地下两层,基础形式为独立筏板基础。

    项目钢筋工程采用集约化加工配送模式,钢筋加工配送应用面积11,040m2,应用钢筋工程量1,506吨。

    中国建筑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中国建筑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建立健全专利和著作权保护机制,针对专利开展成果认定、发布、转化及奖励等工作,加强境内外商标布局,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全面提升公司知识产权工作水平,有效维护中建品牌及商标权益。

    公司面向知识产权管理责任部门及创新成果申请人员,对商标、字号、版权、知识产权概念及知识产权风险等基本知识开展培训宣贯,强化业务人员知识产权风险意识,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水平和技术创新热情。

    2023年,我们开展5次知识产权保护培训课程,覆盖超300人。

    知识产权保护IPRProtection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建筑持有有效专利68,519个,其中发明专利6,177个,实用新型专利61,865个。

    68,519个中国建筑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策略,修订《中国建筑招投标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要求子企业建立健全客户满意度调查机制,以多元化方式与客户沟通交流,关注客户隐私和信息保护,共同构建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

    客户服务CustomerService客户满意度中国建筑不断完善客户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重视客户需求,在项目招投标、前期准备、建造、交付等各环节了解客户实际需求,确保提供贯穿项目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服务。

    知识产权指标专利类型单位2022年度2023年度专利申请量总计个10,69914,550发明专利个3,1374,456实用新型专利个7,5629,494专利授权量总计个8,29112,276发明专利个8571,965实用新型专利个7,43411,130商标申请及授权商标申请数量个98155商标登记数量个9923累计商标登记数量个1,1561,179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及高架桥项目中国建筑2022年度和2023年度知识产权获取情况54565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为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公司及各子企业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

    公司采用随机抽选与定向客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面访、电话访问、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定期开展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满意度调查。

    公司每年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开展追踪、反馈和改进工作,并开展客户回访调查,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中国建筑坚守信息安全底线,重视客户隐私安全,在董事会层面及高级管理层明确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治理责任,成立了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中国建筑数字化和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公司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研究并安排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工作方案和落实举措,听取工作进展汇报,并督促指导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负责任营销中国建筑持续完善合规管理机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中国建筑市场营销“十条禁令”》等制度文件,建立权责分明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全面强化营销风险的管控,规范市场营销行为,提高营销质量。

    环节保障措施项目交付后提供详细的交付质量保证书与使用说明及时对客户后续诉求进行回复与指导组织专家与管理团队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项目设计开展各节点的考核工作及时应对异常事件的发生项目建造公司严格把控广告与营销宣传物料的审核,倡导子企业共同签署《中国建筑市场行为自律公约》,确保在建筑施工、地产开发业务的营销过程中无欺骗、隐瞒、夸大、贪污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守营销底线和红线,维护中建品牌形象和声誉。

    我们积极推进负责任营销培训教育,持续强化合规营销理念和公平营销意识。

    中国建筑为持续提升数据安全管理和系统建设能力,明确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存储、处理和销毁等环节的控制措施,规定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和应急预案管理要求,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工作。

    公司制定员工网络安全培训规定,并要求公司派出机构及子企业参照执行。

    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中国建筑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公司总部信息系统开展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及外部信息安全审计工作。

    公司总部完成新上线系统的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并获得备案证书,完成在线运行系统的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并获得了第三方测评报告,等级保护三级系统测评覆盖率保持100%。

    同时,公司鼓励子企业开展第三方测评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未收集到侵犯客户隐私权及遗失客户资料的投诉。

    公司各级开展客户质量满意度调查12,463次,平均满意度95.94%,整改完成率100%。

    公司各级开展客户质量满意度调查14,238次,平均满意度95.86%,整改完成率100%。

    2023年度2022年度召开2次市场联络员营销培训会议,规范了营销系统日常联络机制,增强子企业间的互动交流。

    开展4次培训,对1,500多名负责基础设施业务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了相关政策、法规、公司管理制度的营销培训。

    2022年度2023年度智慧安全平台云平台财务一体化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大数据与技术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电子邮件系统三重一大系统对外网站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集中采购系统劳务实名制系统中国建筑各类信息系统Social社会585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中国建筑高度重视分包商与分供商(以下统称“供应商”)管理工作,建立由总部项目履约管理部统筹管理,各级子企业采购管理部门承担具体管理工作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我们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以平台为抓手,制定《中国建筑分供方资源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并通过集采平台开展供应商管理工作。

    我们设置了完备的供应商管理和审查流程,从供应商的筛选与准入开始,逐步进行分类与评估,并对不达标的供应商进行惩罚或要求退出。

    筛选与准入阶段中国建筑要求所有准入的供应商具备国家有关部门、行业或公司要求获得的质量、计量、安全、环保认证及其他经营许可。

    公司优先选择信誉良好、制度健全、获得权威绿色建材认证的供应商,并避免与有严重不良记录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供应商管理体系SupplierManagementSystem分类与评估阶段按供应商资质类别及其专业性质,中国建筑将供应商分为物资供应类、设备供应类、专业分包类、劳务分包(施工劳务)类、专业服务类及租赁服务类六个大类。

    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常态化考评体系与评价机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供应商开展全方位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将供应商按照优质、合格与不合格进行分级。

    公司尊重供应商的利益诉求,搭建畅通高效的沟通渠道。

    供应链管理中国建筑致力现代企业治理,持续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优化。

    供应商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我们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履行社会责任,打造诚信合规、公开透明、绿色健康的可持续负责任供应链,加快构建互相信任、合作共赢的供应链生态圈。

    SupplyChainManagement供应商评估方式2022年度和2023年度供应商数量875家2022年度优质供应商722家2023年度优质供应商875家惩罚与退出阶段中国建筑建立了不良行为供应商名单,对包括产品质量不合格、发生安全质量事故、不诚信履约、造假、贪污腐败等履约不合格的供应商,采取一年内不得进行交易、两年内不得参与区域联采、启动退出机制等措施。

    5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线上评价评估线下跟踪管理采取“一单一评”的实时评价制度。

    每年组织至少一次供应商评价,针对年度全部已合作的供应商,对其在企业资质、诚信经营、质量与服务、安全生产、ESG责任履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细致评估。

    事前:采购前实地考察,采购合同中约定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及处罚机制。

    事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进行货品现场验收,如发现不合格物资,立即退场,并及时进行考核记录。

    事后:在供应商动态考核和定期考核中,重点对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

    地区2022年度2023年度东北地区4,2434,001华北地区18,33516,147华东地区42,13540,452华中地区19,79317,243华南地区14,80613,808西南地区13,38612,952西北地区8,7408,222总计121,438112,8256061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中国建筑坚信员工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支柱。

    公司始终遵循“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关注个体”的基本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战略性整合人才发展资源,确保企业与员工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公司充分尊重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搭建公平、透明的薪酬激励体系,提供完善的培训平台,打造平等、包容的工作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证。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人才工作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与统筹,中国建筑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战略规划、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等工作。

    通过建立完整的员工合法权益保障体系,使薪酬激励兼具公平性和竞争力,创新和优化福利保障措施,丰富并赋能培训课程,始终把人才发展置于核心位置。

    员工发展EmployeeDevelopment中国建筑秉持平等、包容的员工聘用原则,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公开招聘指引》等制度文件,坚定维护员工及应聘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在招聘、培训、晋升等环节中,公平、公正地对待不同地区、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员工。

    同时,中国建筑禁止招用未成年人,从源头杜绝违规聘用的现象发生。

    报告期内,中国建筑未发现就业歧视和非法用工事件。

    中国建筑有序开展员工招聘工作,充分发掘、引进和使用人才资源。

    公司积极把握招聘机遇,选择符合岗位需要和企业文化特质的员工,提升人员与岗位、企业的匹配度,有效规避员工流失风险。

    同时,我们持续落实人才调研和培训工作,关注人才管理动态和业务发展需求,增强员工的满足感与对企业的信任度。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校园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吸引优秀人才。

    截至本报告期末,中国建筑全职员工总数为382,894人。

    员工管理EmployeeManagement中国建筑致力于建设可持续供应链,将ESG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确保公司供应链符合高标准的质量、环境、合规、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可持续供应链SustainableSupplyChain供应链ESG管理举措社会依据OHSMS18000、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制定《中国建筑分供方资源管理办法》,并针对劳动力密集的劳务与专业分包,制定了《中国建筑劳务及专业分包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将劳动力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等因素纳入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

    治理将“项目廉洁合同书”作为合同必要附件,保证合同双方高效廉洁地履行项目合同;将发生造假、行贿、串标等行为以及被国家或地方专业机构披露有违法行为或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供应商,列入不良行为供应商名单并予以清退。

    环境下发《关于发布绿色供应链建设要求的通知》,将绿色、节能、环保管理体系等因素充分融入供应商筛选流程,完善绿色采购管理制度,建立节能减碳的高品质绿色供应商储备库;在招采过程中,根据应用场景与招标类型,增设“双碳”指标;对合作供应商的绿碳认证情况、绿色工厂建设进程、资源与能源节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取证与实地考察;通过供需见面会、业务对接等方式,向合作方发起“绿色、环保、低碳”的共建倡议,加深与环保企业的合作,推广绿色产品的应用。

    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中国建筑校园招聘员工数量2022年度2023年度3.23万万约约60中国建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推进会626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中国建筑以关爱员工为导向,依法合规地做好薪酬保障及民主管理工作,致力于为员工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员工权益Employees’RightsandInterests民主沟通中国建筑持续健全民主管理机制,重视民主沟通,以实现良好的企业治理与员工参与。

    公司内部建立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并积极组织召开劳模座谈会等,为员工搭建民主沟通平台,积极听取员工的各项建议和诉求,确保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报告期内,各级工会建会率和员工入会率均达到100%。

    公司始终将员工权益放在首位,合法、公正、及时地开展员工协商和劳动争议协调工作。

    我们通过访谈和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倾听员工心声,竭力满足员工诉求,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营造民主开放的企业氛围。

    员工关爱中国建筑关注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坚持员工需求导向,构建以员工为中心的关爱服务体系。

    公司持续开展丰富的员工活动,持续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员工工作与生活平衡。

    我们积极推动健全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和保护设施,始终致力于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劳动困难,保护女职工身心健康。

    公司开展各项针对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活动,承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工作座谈会”,促进女性员工在职业生涯中实现全面发展。

    薪酬福利中国建筑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在为员工提供各项基本社会保险、年假和法定节假日外,积极推进成员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机制,提升福利保障水平。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薪酬分配机制,秉持公正的薪酬分配原则,确保业绩与薪酬双重对标,科学设定薪资水平。

    我们实行全员绩效考核,逐步搭建市场竞争力强的核心人才薪酬制度,优先向高绩效员工和关键一线岗位倾斜薪酬分配。

    公司实施中长期激励,灵活运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分红激励等多种方式,激发核心骨干队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建筑自2013年起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累计激励超8,000人次。

    中国建筑员工构成员工关爱服务员工培训中国建筑重视员工个性化成长与长远发展,全面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等制度要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公司着力建设完善的培训体系,紧密结合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持续加强培训品牌建设,形成“书香中建”大讲堂、“筑贤”讲师大讲堂、内部讲师大赛和微课大赛等具有中建特色的培训项目,实现知识和经验有效传递。

    中国建筑将人才培养工作与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关注重点领域,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

    公司持续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支持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升,为员工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与透明的晋升通道,培养建设高水平团队,实现人才与公司共同发展。

    人才培养TalentDevelopment中国建筑总部统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精心打造覆盖中高层管理人员、青年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国际人才、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等重点人才的培养体系,帮助各层级员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需求。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牵头开展“领导力、专业力、职业力”培训项目275期,覆盖147万人次。

    各子企业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员工需求开展专项培训,例如职业技能培训、安全培训、新业务培训等,全方位提升员工能力,实现团队整体效能提升。

    日常关怀开办员工健康管理训练营,提供职工体检、疾病帮助等服务在员工退休时提供规划建议,并举办退休仪式开展职工家庭日活动员工服务设施建设职工书屋、爱心母婴室、户外劳动者驿站、工友村、工匠学院、健康驿站等设施文娱活动建立体育文化协会打造30余支职工文艺团体举办主题书画摄影展、职工艺术节、新春嘉年华、集体生日会等活动中国建筑生态环保培训指标名称单位2022年度2023年度员工总数及类别员工总数全职员工总数人382,492382,894按性别划分的全职员工数量男性员工总数人302,136309,540女性员工总数人80,35673,354按年龄划分的全职员工总数30岁以下员工总数人163,865153,96830-50岁员工总数人187,414198,73850岁以上员工总数人31,21330,188按职级划分的全职员工数量高级管理层员工总数人1717其他员工总数人382,475382,877646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中国建筑以人才强企战略为核心,出台《项目经理能力素养提升方案》《内部人才流动管理指导意见》《设计院人才梯队建设指导意见》等内部指导方案,明确人才规划制定方法和落实举措,全力发展“7项重点人才工程”,在领导人员、高端人才、科技人才、青年人才、国际化人才、新业务人才等方面开展不同程度的人才管理,致力于打造“高端引领有力度、中坚支持有强度、基础人才有厚度”的人才梯队。

    2023年,我们开展人才专项调研,全面掌握人才发展现状,为人才体系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领导人员:中国建筑持续开展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制定《中国建筑领导人员管理工作常见工作问答》《中国建筑推进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等制度。

    2023年,我们举办公司春季、秋季领导人员进修班,共计106人参加。

    高端人才:中国建筑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力度,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建立香港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院士、全国大师培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研究部署院士、全国大师培养工作方案和落实举措,加大对中国建筑员工培训情况指标单位2022年度2023年度员工培训投入亿元9.247.41员工培训人次人次逾600万534.42万中国建筑2022年度和2023年度培训课程(部分)公司治理组织开展履职合规培训班、子企业外部董事工作专题培训班,覆盖8,583人次。

    工程、商务等业务领域组织开展项目管理示范培训班、项目关键岗位网络专题培训班、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培训班和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培训班,覆盖6万余名员工。

    财务领域组织开展子企业总会计师高端研修班、财务关键岗位专题培训班,实现财务系统关键岗位100%全覆盖。

    新业务领域16组织2期城市运营专题培训班和1期生态环保管理培训班。

    青年企业家17组织开展8期培训课程,通过集中培训、实战分享和名师讲座等多种方式,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领导力的未来企业家。

    培训分类课程详情新业务领域指:生态环保、数字产业、金融、资产运营、新基建、建筑业新材料等各类新业务。

    青年企业家培训项目面向在关键岗位表现卓越并展现出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

    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项目分为三个类别:青年企业家孵化营、青年企业家成长营、青年企业家提升营。

    1617于候选人的培养力度和资源投入,培养符合时代和企业要求的高端人才。

    实现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实现“零的突破”。

    引进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4人,获评光华工程科技奖1人,新增特贴专家9人、省级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2人。

    常态化开展中国建筑专家评审。

    新增中国建筑科技研发序列首席专家3人、专家14人;新增中国建筑首席大师4人、大师13人;新增商务序列专家8人。

    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2人入选第二批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支持计划,新增“全国技术能手”8人,国家级技能人才增至41人,并且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等荣誉。

    科技人才:中国建筑进一步明确公司科技人才画像,包括科技研发人员、科技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勘察设计人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创新业务发展管理人员。

    建立各专业领域高潜力人才库,形成分专业、分层级的人才梯队。

    青年人才:中国建筑致力于建立健全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全链条成长体系,帮助内部青年人才成长。

    深入推进“建证未来”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中建青年说中建”系列宣讲3,300余场,依托216个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基地等,举办开放日46场。

    我们举办青年设计师大赛,坚持以赛育人理念,持续提升勘察设计业务人员的原创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联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组织实施“建证未来青春护航”行动,开展覆盖11.75万人的青年调研,持续构建青年发展友好型企业和项目。

    国际化人才:中国建筑编制了《海外人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海外回国人员安排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海外人才薪酬激励指导意见》等内部政策文件,建立海外人才流动保障机制,设立针对海外人才的薪酬激励措施,进一步发挥海外平台在培养干部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推进海外干部队伍建设。

    新业务人才:中国建筑积极培养和引进“双碳”、数字化等方面的稀缺人才,助力公司实现创新业务的突破与转型。

    人才管理队伍:中国建筑开展人力资源系统人员网络人才梯队建设中国建筑在内部制定《中国建筑职称评审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我们在公司管理层层面设立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常态化职称评审,持续完善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不断为专业技术人才拓展未来发展空间。

    中国建筑利用广阔的平台资源优势,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建立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公开、公正地开展各层级员工的晋升工作,为员工搭建全面的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员工和企业一起实现价值最大化。

    公司重视各专业序列人才成长,建立覆盖整体、层级分明的专业序列职级体系,将专业序列根据复杂程度、业务特点与专业要求等,进一步细分为科技研发、工程设计、投资管理等专业序列,把握各专业序列人才成长规律,为员工打造丰富的职级发展通道,畅通各类人才职业成长路径,促进员工持续成长和发展。

    人才晋升专题班、人力资源序列专业力提升培训班,覆盖17,240人次,实现人力资源专业序列从业人员100%覆盖。

    2022年度至2023年度,中国建筑举办“建证未来”首届青年设计师大赛。

    作为公司在勘察设计板块举办的首届综合类专业赛事,大赛以“建证美好时代,筑梦城乡发展”为主题,立足原创设计,聚焦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汇集勘察设计板块各专业领域的设计精英,力求促进广大青年设计人才展现才华、脱颖而出。

    自大赛启动以来,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市政交通、勘察与岩土设计和创新技术等5个专业领域青年设计师热情参与。

    大赛成立由张锦秋院士担任名誉主任,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首席大师领衔,勘察设计业务各领域的大师、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竞赛题目和评审标准。

    决赛过程中,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首席大师,省级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行业内知名专家,组成决赛终评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决赛终评选手现场专业点评,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选手,其中,金奖选手列入公司设计序列青年设计拔尖人才和专项培养计划。

    后续公司拟适时开展青年设计师培训项目,进行跟踪培养。

    “建证未来”中国建筑首届青年设计师大赛案例TheFirstCSCECYouthDesignerCompetitionof“BuildingaCertificatefortheFuture”666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中国建筑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中国建筑“十四五”战略规划》《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任务清单》《中国建筑文化融合指导手册》等制度文件,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全面振兴,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乡村振兴RuralRevitalization中国建筑打造“建证未来”志愿服务品牌。

    2023年度,公司发布全球志愿服务地图,围绕助老助残、防汛救灾、海外公益等,1,800多个志愿者组织、12万中建青年志愿者开展“建证未来”志愿服务活动超1万次,超11万小时。

    其中,公司在防汛救灾工作中投入1.2万多人次,参与150多项抗洪救灾任务,助力各地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彰显央企担当。

    2023年,公司获评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1项,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2项、个人3项,获评首都“五个100”4项。

    中国建筑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融入属地发展,以“建证幸福”为价值核心,打造“建证幸福书屋”“鲁班工匠计划”等系列活动,开展“一带一路”十周年主题宣传,在25个国家(地区)组织“建证世界更美好”主题传播,出版20万字的《建证丝路》年刊、《建筑在说话》中英文书籍,制作大型纪录片《共同的建造》、专题片《丝路上的新征程》等融媒产品150余个,收获全网播放量2.2亿次,展现有温度、有内涵、有情怀的品牌形象,增进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交流与互信。

    社区参与CommunityEngagement社区共建JointEffortsinCommunityDevelopment2023年度,中国建筑持续向公司定点帮扶的甘肃康乐县、康县、卓尼县,对口支援的福建省长汀县等30余个帮扶地区投入无偿帮扶,普惠人数达317,175人,总投入超1.58亿元。

    1.58亿元2023年度总投入超过产业振兴:充分发挥建筑行业资源优势,向甘肃省康乐县、康县、卓尼县和福建长汀县投入8,152.5万元产业帮扶资金,捐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水厂、集成箱房等23个产业帮扶项目,助力当地社区产业振兴,为振兴乡村经济奠定基础。

    人才振兴:借助高校力量,联合“甘肃三县”举办挖掘机驾驶、乡镇干部等专题培训47期,帮助培训乡村基层干部2,185人、致富带头人420人、专业技术人员1,215人,为农业农村发展厚植人才根基。

    文化振兴:在“甘肃三县”打造20个村级文明实践示范点,建设乡村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创作《锦绣康乐》《汀水悠悠诉乡愁》等县歌,组织各类文化专题培训,弘扬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态振兴:完成卓尼县旅游发展规划、大峪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规划,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绿色建设项目,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

    组织振兴:与全国48个村(镇)开展结对共建,建设长汀同仁村预制菜生产项目等13个村集体经济,订单扶持卓尼县上卓腾达车间等70个帮扶车间,帮助当地社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2022年度2023年度普惠人数113,655人317,175人资金15,783.2万元15,496万元物资折款352.6万元353.9万元总投入16,135.8万元15,849.9万元中国建筑致力于为社区带来积极影响。

    公司建立并维护开放、透明和持续的沟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与社区利益相关方广泛合作,共同促进社区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66斯里兰卡SHININGSTARS儿童公益学校的孩子们收到捐赠的图书中建志愿者参与联合国文化遗产修复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中国建筑“五大振兴”具体成果:686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ocial社会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援建中国·巴新友谊学校——布图卡学园。

    布图卡学园作为南太平洋岛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学校,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解决了3,000多名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架起了联通中巴新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建筑助力解决中小学生上学难题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中国建筑社区投资与公益投入中国建筑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持续围绕慈善、教育、文化和环境保护、员工保护、健康、体育等方面开展社区投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社区投资CommunityInvestment案例Addressingtheproblemofdifficultaccessto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forstudents68对外捐赠、公益项目总投入教育投入文化投入志愿者组织数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活动次数志愿服务总时长2022年度21,882万元1,375万元341万元超1,600个11万超1.3万次超18万小时2023年度15,989.9万元998万元140万元超1,800个12万超1万次超11万小时社区投资公益项目多国开展“鲁班工匠计划”画笔下的中非友谊中国建筑秉持“赋能人才创新成长,共建共赢建筑未来”的愿景,整合中国建筑全球优质资源,为所在国打造建筑行业人才发展平台。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建筑已在阿联酋、斯里兰卡等10个国家实施“鲁班工匠计划”,按照一国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导师带徒、走进高校、研讨交流等形式,开展培案例中国建筑向海外发起“鲁班工匠计划”(UPWEBUILD)CSCEClaunchestheUPWEBUILD训、交流、实习240余场,技能竞赛类活动292场,覆盖学员2万余人与当地青年学子6,000余人,为促进当地建筑行业和经济发展贡献中建力量。

    多国开展“鲁班工匠计划”687071Governance以“诚信”筑稳健治理篇中国建筑设立权责分明的公司治理架构,持续推进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建设。

    公司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发布“崇德善建尚廉筑基”廉洁文化理念,始终将笃诚守信、清正廉洁作为立足之本,不断巩固廉洁文化建设成果、推动商业道德实践、提升员工道德素养,奋力实现公司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PromotingRobustnesswithIntegrity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727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Governance治理72中国建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文件,明确了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范围与董事和高管提名、委任、重选、罢免等程序,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上市公司治理。

    公司持续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推动董事会规范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共有7名成员,包括3名非独立董事和4名独立董事,保障董事会决策科学有效。

    中国建筑制定并组织实施《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考核管理办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津补贴管理办法》,鼓励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长期创造价值。

    同时,公司建立薪酬追回及没收机制,防止高级管理人员出现不当得利的情况,保障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特别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报告期内中国建筑董事任职情况董事职务年龄任职起始日专业背景专门委员会环境维度社会维度治理维度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监督委员会郑学选董事长572021-11-26可持续发展公益慈善安全生产薪酬福利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张兆祥董事总裁602020-12-07可持续发展公益慈善安全生产薪酬福利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委员委员///单广袖董事532023-08-21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改革战略规划委员委员///马王军独立董事592023-05-19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公益慈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投资决策战略规划委员委员主任委员委员委员贾谌独立董事682018-01-09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公益慈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战略规划委员委员委员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孙承铭独立董事642021-05-13可持续发展公益慈善安全生产战略规划委员委员委员委员委员李平独立董事702021-05-13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公益慈善技术研发传播与沟通战略规划委员委员委员委员委员中国建筑以“打造与世界一流企业相匹配的董事会”为目标,强化董事会顶层设计、优化董事会工作机制、持续提升董事履职服务保障。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共计5个专门委员会。

    企业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中国建筑公司治理架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监事会董事会有效性ValidityoftheBoardofDirectors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司监事会负责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公司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共同形成了一套合规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夯实公司稳健运营基础、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各专门委员会会议召开情况2022年度2984召开会议次数审议议题数量2023年度3265747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Governance治理中国建筑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制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规则》,针对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和更换流程、独立董事职责及发表独立意见情形、独立董事的培训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在诚信公平的原则下选聘独立董事,推动更好实现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功能。

    公司特别关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资格审核,要求其与公司及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以保障董事会决策符合公司与股东的整体利益。

    报告期内,中国建筑根据《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对董事长与总裁执行权责分离,并坚持独立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成员结构。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董事会由3名非独立董事和4名独立董事组成,其中3名非独立董事均仅在中建集团担任董事,4名独立董事均为专职,所任职董事企业数量(含本公司)均不超过3家。

    董事会独立性IndependenceoftheBoardofDirectors中国建筑持续打造多元化、专业化的董事会,要求被提名董事具有5年以上法律、经济、财务、管理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验,以保障董事会决议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报告期内,公司4名独立董事分别来自不同业务领域,其专业能力与从业经验具备多样性。

    2023年,公司董事会包括一名女性董事,以及一名曾任职于财政部的会计专家作为独立董事,有效推动董事会决策的多元有效和公司的稳健发展。

    董事会多元化DiversityontheBoardofDirectors合规与风险管理ComplianceandRiskManagement中国建筑全面落实《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要求,高质量完成“合规管理强化年”“合规管理深化年”工作,坚定健全“一个领导责任体系”,坚定夯实合规管理“三道防线”工作格局,合规管理的系统性、集成性明显增强,合规经营能力明显提升,并在国资委第一轮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价中获评A级。

    公司超过30万员工签署《合规承诺书》,法治、合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工作机制不断夯实。

    中国建筑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将法治、合规、风险“三位一体”建设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风险管理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公司制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规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不断优化组织保障,做强风险管控指挥中枢,明确各层级风险管理责任,推动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公司制定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规定》,明确了关联交易管理流程,确保关联交易公允、合规。

    公司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公司风险管理的监督机构,履行“第三道防线”职责,负责监督公司法治、合规、风险“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审议公司法治、合规、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及年度工作报告。

    公司风险与合规管理委员会公司风险管理实行归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法律事务部,履行“第二道防线”职责,负责根据董事会的决策建设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协调相关业务部门紧密合作,识别、评估、监测和化解相关风险。

    总部业务及职能部门、各子企业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履行“第一道防线”职责,负责职能领域或本单位内的风险管理制度、团队建设,并开展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处置等管理动作。

    中国建筑“三道防线”风险管理架构中国建筑建立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机制,由二、三级子企业董事长主管各级企业的审计工作,并持续加强总审计师配置,各级子企业总审计师达40人。

    公司推动经责审计变革,首次试行经责审计报告问题定责,对披露问题明确界定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并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聚焦主责主业重点领域开展审计监督,系统完成审计项目共计1,665项和2,184项,累计组织召开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3次,审议议案49项,向党组会汇报议案34项,向董事会及其审计与风险委员会汇报议案42项。

    中国建筑高度关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每年开展公司重大风险评估工作;结合公司战略目标,深入识别分析可能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针对性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并推动落实,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中国建筑大力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管理纳入各级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或业务系统考核指标,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融入了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管业务必须管风险”理念不断塑强。

    公司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风险管理宣贯学习工作,加强管理人员、重点人员和新员工风险培训,增强全员关键岗位风险驾驭能力,提升全员风险意识。

    组织总部及各级子企业风险管理人员1,100余人报名参加国资监管部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风险防控专题网络培训班”,培训共包括11门课程,涵盖境外经营、债务风险、实践案例等内容。

    2022年度举办第一届首席合规官履职培训班,通过组织合规述职、召开联席会议,提升员工合规管理能力水平。

    举办合规知识竞赛、合规文化进项目、合规管理交流会等主题文化活动,共开展合规培训5,600余场,覆盖在建项目1万余个、基层管理人员23万余人,累计近40万人次参与,持续强化公司合规文化品牌,获人民日报、中国网、法治网等多家中央媒体大力宣传。

    2023年度中国建筑合规与风险管理培训情况75Governance治理767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Governance治理77中国建筑持续强化舆情联防联控管理体系,建立信息报送、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并开展风险排查整改工作,确保舆情事件早发现、早研判、早应对、早消除。

    我们充分利用公司官网、官方微信等国内外新媒体平台,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反馈大众意见、保障新闻发布质量,推动品牌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持续提升公司舆情事件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中国建筑高度重视依法纳税工作,努力做到“应缴尽缴、应享尽享”,开展依法纳税专项行动,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

    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分别缴纳各项税费810亿元和770亿元,实缴税费占利润比率超80%,其中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略高于法定税率,税收缺口较小,纳税遵从度高。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税务争议。

    中国建筑制定处理检举控告工作实施办法,实行举报“周登记”制度,以制度为指引、以信息化系统为手段,持续健全违规问题举报流程,规范举报受理、转办程序,提高举报处理效率。

    中国建筑为公司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多元化的举报途径,在公司官网公开举报受理的详细地址、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便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监督举报,由纪检监察组负责进中国建筑廉洁培训情况组织完成20次各类廉洁培训,覆盖10,274人次,其中组织“超英清风讲堂”6期,累计8,598人次参加。

    开展反腐败工作大会和3次警示教育大会,带动各层级、各系统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共计23,856场,实现各层级员工反腐败培训及警示教育全覆盖。

    举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规模最大业务培训班,覆盖培训人员300余人。

    联合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培训办班,全年轮训反腐败工作人员630人,带动全公司组织开展反腐败业务培训2,471场次,组织开展纪检监察系统业务培训78,010人次,全年警示教育累计参与人数66万人次。

    各级纪检机构开展党章党规教育学习培训共17,408场次,累计402,270人次参加。

    全年各级纪检机构共开展党章党规教育学习培训16,654场次,累计477,349人次参加。

    反腐败培训与宣贯党纪教育与考试2022年度2023年度中国建筑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塑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

    中国建筑以最严格标准开展商业道德及反腐败治理,对一切腐败行为零容忍。

    公司持续强化商业道德监督顶层设计,由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列席董事会,听取重要事宜汇报,并进一步履行对监督工作的责任。

    2022年,中国建筑成立追责委员会,按照《中国建筑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实施违反商业道德人员的追责问询机制,共组织召开追责委会议2次,审议议案4项,制定24项追责重点任务,追责问责142项违规问题。

    商业道德及反腐败BusinessEthicsandAnti-corruption中国建筑以笃诚守信作为事业发展的根基,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十典九章》18《中国建筑市场营销“十条禁令”》《中国建筑境外反贿赂反腐败指南》等制度,2023年,公司编制纪检监察工作监督清单,将商业道德及反腐败作为重点监督内容,明确总部部门和二级单位的监督要求。

    中国建筑编制年度廉洁培训计划,积极推动全员培训工作,并坚持“逢培必考”,培训结束后及时组织应知应会测试,保障培训工作的全面覆盖与质效达标。

    公司开展员工廉洁谈话,并按季度收集廉洁谈话统计表,连续两年开展廉洁谈话超10万人次。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廉洁培训,有效强化全员反腐败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

    公司发布“崇德善建尚廉筑基”廉洁文化理念,并发布廉洁文化标识,旨在强化文化驱动,完善制度体系,扎实合规经营。

    76行公平、公正的调查,并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公司遵循实名举报优先处理的原则,提倡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实名举报,并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处理相关事宜,确保举报人信息完全保密。

    同时,公司承诺在必要时对举报人提供法律援助,保障举报人免受任何形式的威胁或侵害。

    通信、来访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5号院3号楼中建财富国际中心纪检监察组邮编:100029电子邮箱:jubao@cscec.com举报电话:010-86498176中国建筑监督举报渠道《十典九章》由两部分内容组成,“行为十典”是对管理行为和员工习惯的倡导和要求,包括关注企业商业伦理、明确底线规范;“礼仪九章”是员工的礼仪规范,是树立个人和企业形象的礼仪遵循。

    18中国建筑参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十届缔约国会议7879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附录ESG关键绩效表ESGKeyPerformanceAppendices维度二级标题指标名称单位2023年度2022年度社会绩效安全生产员工因工死亡人数人00内部安全检查结果督察项目数个316246排查风险隐患个1,6513,522下发局部停工令份47安全获奖情况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交流项目”个239176英国安委会颁发的“ISA国际安全奖”个275133中国安全生产协会颁发的“安全科技进步奖”个3716“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安全咨询日场次3,7003,624省级及以上安全观摩交流场次200197安康杯知识竞赛场次2,1681,936安全专项培训场次3.8万3.5万应急演练场次1.5万1.3万产品责任研发投入总额亿元460.74497.53专利申请量总计个14,55010,699发明专利个4,4563,137实用新型专利个9,4947,562专利授权量总计个12,2768,291发明专利个1,965857实用新型专利个11,1307,434商标申请及授权商标申请数量个15598商标登记数量个2399累计商标登记数量个1,1791,156供应链管理供应商数量总数家112,825121,438优质供应商家875722按地区划分的供应商数量东北地区家4,0014,243华北地区家16,14718,335华东地区家40,45242,135华中地区家17,24319,793华南地区家13,80814,806西南地区家12,95213,386西北地区家8,2228,740该数据统计时间口径为截至2023年末。

    2223212019维度二级标题指标名称单位2023年度2022年度环境绩效专题:以“应对气候变化”筑敢为人先碳达峰碳中和先进科技成果项11777绿色低碳科技示范工程立项个5062环境管理环保投资及支出亿元6.986.8公司、二级单位总部及三级单位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认证家18919新建项目环评通过率%100100环保培训次数场2,000余1,800余环保培训覆盖人次人次73,000余61,000余绿色示范工地首批绿色示范工地个3002022年不涉及施工现场绿色低碳成果个582022年不涉及绿色发展投资建设运营类项目作为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示范工程个102022年不涉及近零能耗建筑项目建设在施项目个80余20已完工项目个50余21绿色建筑认证项目绿色建筑认证项目个2,000余22三星级绿色建筑认证项目个21523清洁技术研发投入亿元322.69300.608081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内容索引GlobalReportingInitiativeGRIContentIndex维度二级标题指标名称单位2023年度2022年度社会绩效员工发展校园招聘员工数量万人约3约3.2员工总数全职员工总数人382,894382,492按性别划分的全职员工数量男性员工总数人309,540302,136女性员工总数人73,35480,356按年龄划分的全职员工总数30岁以下员工总数人153,968163,86530-50岁员工总数人198,738187,41450岁以上员工总数人30,18831,213按职级划分的全职员工数量高级管理层员工总数人1717其他员工总数人382,877382,475员工培训投入亿元7.419.24员工培训人次人次534.42万逾600万员工入会率%100100工会建会率%100100社会保障覆盖率%100100合同签订率%100100社区共建乡村振兴普惠人数人317,175113,655总投入万元15,849.916,135.8资金万元15,49615,783.2物资折款万元353.9352.6社区投资对外捐赠、公益项目总投入万元15,989.921,882教育投入万元9981,375文化投入万元140341公益项目志愿者组织数个超1,800超1,600志愿者人数人12万11万志愿服务活动次数场次超1万超1.3万志愿服务总时长小时超11万超18万治理绩效企业治理董事会召开次数次2318股东大会召开次数次32董事人数人76独立董事人数人44女性董事人数人10合规与风险管理完成审计项目项2,1841,665缴纳税费亿元770810使用说明使用的GRI1中国建筑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参照GRI标准报告在此份GRI内容索引中引用的信息GRI1:基础2021GRI2:一般披露2021组织及其报告做法2-1组织详细介绍关于中国建筑2-2纳入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实体报告说明2-3报告期、报告频率和联系人报告说明2-4信息重述/2-5外部鉴证/活动和工作者2-6活动、价值链和其他业务关系供应链管理2-7员工员工发展2-8员工之外的工作者供应链管理管治2-9管治架构和组成企业治理2-10最高管治机构的提名和遴选企业治理2-11最高管治机构的主席企业治理2-12在管理影响方面,最高管治机构的监督作用企业治理2-13为管理影响的责任授权企业治理2-14最高管治机构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作用董事会声明2-15利益冲突风险管理2-16重要关切问题的沟通企业治理、ESG治理架构2-17最高管治机构的共同知识企业治理、ESG治理架构2-18对最高管治机构的绩效评估企业治理2-19薪酬政策企业治理2-20确定薪酬的程序企业治理2-21年度总薪酬比率/战略、政策和实践2-22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声明ESG治理2-23政策承诺员工发展、商业道德及反腐败2-24融合政策承诺员工发展、商业道德及反腐败2-25补救负面影响的程序商业道德及反腐败2-26寻求建议和提出关切的机制利益相关方管理2-27遵守法律法规/2-28协会的成员资格/披露议题/披露项披露项标题章节索引8283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利益相关方参与2-29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方法利益相关方管理2-30集体谈判协议员工发展实质性议题GRI3:实质性议题20213-1确定实质性议题的过程重大性议题矩阵3-2实质性议题清单重大性议题矩阵GRI201:经济绩效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201-2气候变化带来的财务影响以及其他风险和机遇专题:以“应对气候变化”筑敢为人先201-3义务性固定福利计划和其他退休计划员工发展GRI204:采购实践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供应链管理GRI205:反腐败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商业道德及反腐败205-1已进行腐败风险评估的运营点/205-2反腐败政策和程序的传达及培训商业道德及反腐败205-3经确认的腐败事件和采取的行动/GRI206:不当竞争行为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206-1针对不当竞争行为、反托拉斯和反垄断实践的法律诉讼/GRI207:税务2019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合规与风险管理207-1税务方针合规与风险管理GRI301:材料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环境管理301-1按重量或体积计算的材料使用量/301-2循环使用材料/301-3再生产品及其包装材料/GRI302:能源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绿色发展302-1组织内部的能源消耗量/302-3能源强度/302-4减少能源消耗量绿色发展302-5降低产品和服务的能源需求绿色发展GRI303:水资源2018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排放控制303-1按源头划分的取水/披露议题/披露项披露项标题章节索引303-2因取水而受重大影响的水源/303-3水循环与再利用排放控制GRI304:生物多样性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环境管理304-1在保护区内或邻近保护区以及保护区外具有高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地区拥有、租赁、管理的运营场所环境管理304-2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影响/304-3保护或恢复的生物栖息地环境管理304-4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物种和国家保护名录中的物种,其栖息地位于受运营影响的区域内/GRI305:排放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排放控制305-1直接(范畴1)温室气体排放/305-2能源间接(范畴2)温室气体排放/305-4温室气体排放强度/305-5温室气体减排量/305-7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其他重大气体排放/GRI306:废弃物2020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排放控制306-1废物产生及与废物有关的重大影响排放控制306-2管理与废物有关的重大影响排放控制306-3产生的废物/306-4从处置中转移的废物/306-5引导处置的废物/GRI308:供应商环境评估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供应链管理308-1使用环境标准筛选的新供应商/308-2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采取的行动/GRI401:雇佣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员工发展401-1新进员工和员工流动率员工发展401-2提供给全职员工(不包括临时或兼职员工)的福利员工发展401-3育儿假员工发展GRI402:劳资关系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员工发展GRI403:职业健康与安全2018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安全生产40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403-2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事件调查安全生产披露议题/披露项披露项标题章节索引8485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403-3职业健康服务安全生产403-4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工作者的参与、协商和沟通安全生产GRI404:培训与教育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员工发展404-1每名员工每年接受培训的平均小时数员工发展404-2员工技能提升方案和过渡协助方案员工发展404-3定期接受绩效和职业发展考核的员工百分比员工发展GRI405:平等机会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员工发展405-1管治机构与员工员工发展、企业治理GRI406:反歧视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员工发展406-1歧视事件及采取的纠正行动员工发展GRI408:童工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员工发展GRI409:强迫或强制劳动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员工发展GRI413:当地社区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社区共建413-1有当地社区参与、影响评估和发展计划的运营点社区共建GRI414:供应商社会评估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供应链管理414-1使用社会标准筛选的新供应商/414-2供应链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采取的行动/GRI416:客户健康与安全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产品责任416-1评估产品和服务类别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产品责任416-2与产品和服务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有关的违规事件产品责任GRI417:营销与标识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产品责任417-1对产品和服务信息及标签的要求产品责任417-2与产品和服务信息及标签有关的违规事件/417-3与营销传播有关的违规事件/GRI418:客户隐私20163-3实质性议题的管理产品责任418-1与侵犯客户隐私和丢失客户资料有关的经证实的投诉产品责任披露议题/披露项披露项标题章节索引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列表ListofLaws,Regulations,andInternalManagementSystems维度对应二级标题法律法规内部管理制度环境专题:以“应对气候变化”筑敢为人先《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计量核算标准》《工业化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标准》《中国建筑碳达峰行动方案》环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国建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国建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管理规定(试行)》《中国建筑项目管理手册》《中国建筑绿色工地评价认定工作实施方案》《中海物业集团有限公司节能考核细则》《中国建筑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办法》《中国建筑绿色供应链建设实施方案》《中国建筑绿色建材评价标准(试行)》排放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国建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定》绿色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名录宣传册》《中海地产绿色建筑技术手册》《员工绿色低碳行为倡议书》《致中国建筑职工倡议书》安全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中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中国建筑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手册(2018版)》《中国建筑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国建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管理办法》《中国建筑城市公园运营安全管理指引(试行)》《中国建筑综合管廊运营安全管理指引(试行)》《中国建筑城镇供(排)水厂安全管理指引(试行)》《中国建筑医养业务运营安全管理指引(试行)》8687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维度对应二级标题法律法规内部管理制度社会产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字〔2010〕111号)《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国建筑住宅工程常见问题防治手册》《中国建筑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指南》《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中国建筑优质工程评价办法》《中国建筑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办法》《关于推进中国建筑专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建筑科技成果管理办法》《中国建筑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办法》《中国建筑法治建设管理规定》《中国建筑商标管理办法》《中国建筑招投标管理办法》《中国建筑人员网络安全管理细则》《中国建筑网络安全建设管理细则》《中国建筑网络安全运维管理细则》《中国建筑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细则》《中国建筑市场营销“十条禁令”》《关于加强基础建设项目源头风险要求》《关于规范工程投标中投诉行为的通知》供应链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分供方资源管理办法》《中国建筑劳务及专业分包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中国建筑项目管理手册》《中国建筑绿色供应链建设实施方案》员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暂行规定》《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工作指引》《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中国建筑领导人员管理规定(2022版)》《中国建筑领导人员管理工作常见工作问答》《中国建筑推进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实施细则》《中国建筑项目经理能力素养提升方案》《中国建筑内部人才流动管理指导意见》《中国建筑设计院人才梯队建设指导意见》《中国建筑项目薪酬分配指导意见》《中国建筑设计院薪酬分配指导意见》《中国建筑公开招聘指引》《中国建筑校园招聘面试行为规范》《中国建筑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国建筑总部员工管理办法》《中国建筑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考核管理办法》《中国建筑培训管理规定》《中国建筑职称评审管理规定》《中国建筑“十四五”人才专项规划》《中国建筑海外人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建筑海外回国人员安排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建筑海外人才薪酬激励指导意见》《中国建筑高端人才薪酬福利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维度对应二级标题法律法规内部管理制度社区共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任务清单》《对口支援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帮扶方案》《社会责任工作指导手册》《中国建筑文化融合指导手册》《中国建筑品牌引领实施方案》治理企业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监督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考核管理办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津补贴管理办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规则》《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合规与风险管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合规管理规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规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合规审查管理办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议事规则》商业道德及反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国建筑境外反贿赂反腐败指南》《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实施细则》《重大工程建设廉政风险联防联控监督管理办法》《十典九章》《纪检监察工作2023年监督清单》《纪检监察处理检举控告工作实施办法》读者意见反馈Feedback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尊敬的读者,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中国建筑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

    欢迎您对本报告和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您的关注与支持是我们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管理与实践的重要动力。

    期待您的回复!选择性问题(请在相应的位置打√)您的工作单位属于中国建筑的哪一类利益相关方:股东□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社区□学术机构□其他(请说明)□您所关注的信息在报告中是否都有所体现?是□部分□否□您对《中国建筑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综合评价:可读性(表达方式通俗易懂,设计美观,容易找到所需信息)高□中□低□可信度(报告信息真实可信)高□中□低□信息完整性(正负两方面信息兼顾,并且满足您对信息的需求)高□中□低□您在报告中能否方便地找到您所关注的信息?是□部分□否□您未来期望看到纸质版还是电子版报告?纸质版□电子版□您对《中国建筑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其他意见与建议,欢迎提出。

    88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楼号3院号5路定安区阳朝·京北·国中:址地中建财富国际中心电话:(8610)86498888邮编:100029拓展幸福空间ExpandingaHappyLivingEnvironment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SustainabilityReport2023股票代码:601668.SH2023年度环境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建筑。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