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华鑫证券-医药行业周报:零售渠道监管趋严加速行业集中-240610

    日期:2024-06-10 16:43:39 研报出处:华鑫证券
    行业名称:医药行业
    研报栏目:行业分析 胡博新  (PDF) 33 页 860 KB 分享者:w**s 推荐评级:推荐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1.零售渠道监管趋严,加速行业集中

      近期,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对部分连锁药房进行了约谈。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在门诊统筹推开之前,零售渠道购药主要是个人医保支付,随着门诊统筹的推开,统筹支付比例提高,强化对定点零售渠道的监管是大势所趋。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此次约谈也指出一些定点零售药店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包括虚假开药、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我们认为大型连锁药店在管理上更容易规范化,其盈利基础在于规模和品牌优势,而小型连锁会更可能通过违规操作获得竞争优势,强化对零售渠道的医保监管实际更有利于推动行业公平竞争。短期来看,规范整改可能带来部分冲击,长期来看,大型连锁药店在获得医保统筹的增量的优势更为突出,行业并购整合的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2.资源型品种更能应对不确定性,关注新版基药目录进度

      6月3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正式发布,重点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强化探索“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药品和耗材集采扩面加速。面对降价等不确定风险,资源型品种更能有效的应对。独家中药品种属于资源型品种,虽然中成药联采已探索将部分独家品种纳入带量采购,但品牌和治疗上差异,中成药的独家品种的降价幅度依然好于化学药和生物药。在医院渠道,独家中药目前主要是的瓶颈主要是进院和销售问题,尤其是对新批的创新中药。202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于新版基药制定落地我们认为有望加速,对于新纳入目录的独家中药,未来进院销售将更为高效。

      3. GLP-1的市场潜力有望继续拓宽,国产口服GLP-1快速推进

      6月5日,礼来以EASL国际肝脏大会摘要形式公布了替尔泊肽在MASH患者中进行的II期研究的积极结果,此前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也在MASH的II期临床也获得积极的结果,除了已经审批降糖和减重适应症,未来GLP-1在MASH、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等新适应症方面有望获得持续突破,市场潜力继续拓宽。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GLP-1产品销售额为1467.55亿丹麦克朗,约合238.53亿美元,其中,GLP-1类糖尿病产品收入约为1231.32亿丹麦克朗(约合1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肥胖护理产品收入约为416.32亿丹麦克朗(约合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礼来的替尔泊肽销售额也达到51.63亿美元,2024年Q1诺和诺德与礼来的GLP-1的均保持高速增长。礼来和诺德诺德均增加了GLP-1产能的建设投入,但是多肽类原料药的产能建设周期较长,目前司美格鲁肽仍在美国的短缺药物目录中,为中国原料药出口提供了机遇。国产GLP-1创新药研发方面,已陆续进入临床数据读出阶段,对比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国产注射GLP1的早期临床数据在减重降糖给药次数展现更强的优势,更大人群的II期和Ⅲ期临床数据读出值得持续关注。国产口服GLP-1也在快速递进,目前华东医药口服GLP-1新药HDM1002已完成中国Ⅱ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考虑各家口服设计方案差异,未来潜在超越海外的可能,国产新药更值得期待。

      4.医药国企改革潜力持续,关注效率提升趋势

      2023年年报和2024年1季报发布,医药国企整体增速显著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医药央国企,2023年扣非净利润依然保持了同比增长,同期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扣非增速为-26.11%,2024年Q1医药央企扣非增速为14.65%,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自2022年以来,医药央国企改革效率提升趋势已形成,考虑到医药央国企涉及细分领域包括医药商业、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多系列领域,国药系资产整合仍在推进中,股权激励等措施尚未推出,未来的改革的潜力仍将持续释放,净利率水平有望继续提高。

      5.关注部分原料品种的价格周期,需求转变增加向上弹性

      2023年医药原料药出口整体承压,根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出口额下降20.68%,出口均价单价下降24.7%,供给端过剩是导致价格承压的主要因素,但原料药各品种之间供需相对独立,依然有部分原料药品种供应格局优化,价格处于景气阶段,如硫氰酸红霉素等中间体,5月6日,有生产企业继续提升报价。2022-2023年,多数原料药品种处于降价和出清产能阶段,梳理主要的维生素品类中,VB1和VK3已经从2023年Q4开始涨价,2024年有望迎来供给的新变化,预计供给端会进一步收缩产能,提升价格;其他维生素品种近期企业停报或者提价的信息增加。需求方面,下游猪肉价格呈恢复趋势,若下游生猪养殖景气恢复,作为主要面向养殖需求的维生素品种,下游企业更有主动性去准备库存,拉动需求。

      6.呼吸道检测国内市场具有壁垒,市场渗透率稳定提升

      国内企业万孚生物和九安医疗先后获得甲乙流+新冠的家庭快检试剂的FDA许可,2024年将是国内企业进军欧美呼吸道联检市场的重要开端,其产品平均定价有望高于国内,市场值得期待。国内市场方面,圣湘生物和英诺特已发布2024年1季报,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再次验证了检测渗透率的提升是支撑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市场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增长具有延续性。竞争格局方面,快速增长的市场必然会吸引新企业加入,但联检产品对技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要求更高,未来呼吸道联检市场不会快速进入红海竞争阶段,而且先发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满足医院筛查需求方面,更多样化的检测项目组合更能切合医保控费和呼吸道流行疾病谱变化。

      风险提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3.竞争加剧风险

      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4.政策性风险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相关阅读
    2024-06-25 行业分析 作者:胡博新 34 页 分享者:235****34 推荐
    2024-06-17 行业分析 作者:胡博新,吴景欢 34 页 分享者:chen******981 推荐
    2024-06-07 行业分析 作者:胡博新,吴景欢 60 页 分享者:wei****lv 推荐
    2024-06-03 行业分析 作者:胡博新,吴景欢 33 页 分享者:王康***6 推荐
    2024-05-27 行业分析 作者:胡博新 33 页 分享者:cw***7 推荐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66212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