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格林國際控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業績公告

    日期:2024-03-28 22:52:00
    股票名称:格林國際控股 股票代码:02700.HK
    研报栏目:定期财报  (PDF) 585KB
    报告内容
    分享至:      

    – 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GREENINTERNATIONALHOLDINGSLIMITED格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700)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業績公告格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公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經審核綜合年度業績,連同2022年之比較數字如下:– 2 –綜合損益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3年2022年附註千港元千港元收益448,83147,236直接成本及營業費用(20,003) (21,089)毛利28,82826,147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淨額57,4452,779銷售費用(13,270) (12,647)行政開支(21,989) (23,821)商標使用權及專業技術減值虧損(4,369) (1,295)物業、廠房及設備之減值虧損(1,387) (651)使用權資產之減值虧損(2,340) (1,039)融資成本6 (2,278) (3,330)除所得稅前虧損7 (9,360) (13,857)所得稅抵免856943年內虧損(8,791) (13,814)應佔年內虧損歸屬於:—本公司權益持有人(10,626) (13,229)—非控股權益1,835 (585)(8,791) (13,814)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年內虧損之每股虧損—基本及攤薄(每股港仙) 9 (1.61) (2.00)– 3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年內虧損(8,791) (13,814)其他全面開支,扣除稅項—年內產生之匯兌差異(763) (966)年內全面開支總額(9,554) (14,780)應佔年內全面開支總額:—本公司權益持有人(11,283) (14,064)—非控股權益1,729 (716)(9,554) (14,780)– 4 –綜合財務狀況表於2023年12月31日2023年2022年附註千港元千港元資產非流動資產物業、廠房及設備25,7779,459使用權資產24,55645,302商標使用權及專業技術5,85010,219預付款– 3,91256,18368,892流動資產存貨5,7267,689貿易應收賬款113,0582,855預付款、按金及其他應收賬款4,4087,459銀行結餘及現金66,82681,74280,01899,745總資產136,201168,637權益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股本及儲備股本14131,979131,979儲備(90,815) (79,792)41,16452,187非控股權益2,4482,348總權益43,61254,535– 5 –2023年2022年附註千港元千港元負債非流動負債應付債券– 5,366租賃負債27,45349,754遞延稅項負債5851,02128,03856,141流動負債貿易應付賬款123,6394,599合約負債140189計提賬款及其他應付賬款1344,60440,589應付債券5,860 –租賃負債10,26712,581應付稅項41364,55157,961總負債92,589114,102總權益及負債136,201168,637流動資產淨額15,46741,784總資產減流動負債71,650110,676– 6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一般資料本公司於2006年3月8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為豁免有限公司。

    本公司的註冊辦事處地址位於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本公司股份於2006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

    其母公司為偉信國際有限公司(「偉信」),偉信由俞周杰先生(本公司執行董事兼主席)之母親周璀琼女士全資擁有。

    本集團主要從事提供(i)保健及醫療服務;及(ii)美容及健身產品及相關服務。

    本綜合財務報表乃以本集團之功能貨幣港元(「港元」,亦為本公司功能貨幣)為單位列賬,除另有說明者外,所有數值皆捨去至最接近之千位數(「千港元」)。

    2.重大會計政策資料概要編製本綜合財務報表採用之主要會計政策載於下文。

    除另有說明者外,此等政策於所呈報之所有年度內貫徹應用。

    2.1合規聲明本綜合財務報表乃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包括所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會計準則(「香港會計準則」)及詮釋)以及香港普遍採納之會計準則而編製。

    此外,綜合財務報表包括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的適用披露規定及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有關編製綜合財務報表的適用披露規定。

    為編製符合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之綜合財務報表,管理層需要作出可影響政策應用以及資產、負債、收入及開支之呈報金額之判斷、估計及假設。

    該等估計及相關假設乃根據以往經驗及多項在當時情況認為合理的其他因素而作出,所得結果構成就未能從其他途徑實時得知之資產與負債賬面值時作出判斷之基礎。

    實際結果或有別於該等估計。

    – 7 –2.2應用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本年度強制生效之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年度強制生效之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於本年度,本集團首次應用以下由香港會計師公會(「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以下強制生效的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以編製綜合財務報表,首次應用於2023年1月1日起的年度報告期: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包括2020年10月及2022年2月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修訂本))保險合約香港會計準則第8號(修訂本)會計估計的定義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本)與單一交易產生的資產及負債有關的遞延稅項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本)國際稅項改革—支柱二示範規則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本)及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實務報告第2號會計政策的披露除下文所述外,於本年度期間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多項修訂及修訂並無對本集團的目前及過往年度的財務狀況及表現及╱或該等綜合財務報表所載披露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應用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及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事務聲明第2號(修訂本)的影響本集團已於年內首次應用該等修訂。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財務報表的呈列經修訂,以「重大會計政策資料」取代所有「重大會計政策」一詞。

    倘會計政策資料與實體財務報告所載額外資料一併考慮時,可合理預期會影響一般用途財務報告的主要使用者根據該等財務報告作出的決定,則有關會計政策資料屬重大。

    該等修訂本亦闡明,即使金額不大,但會計政策資料亦可能基於相關交易、其他事件或狀況之性質而成為關鍵。

    然而,並非所有與關鍵交易、其他事件或狀況有關之會計政策資料本身均屬關鍵。

    倘實體選擇披露無關重要之會計政策資料,該等資料不得掩蓋關鍵會計政策資料。

    – 8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實務說明第2號「作出關鍵性判斷」(「實務說明」)亦經修訂,以說明實體如何將「四步關鍵性程序」應用於會計政策披露及用以判斷有關會計政策的資料對其財務報表而言是否屬關鍵。

    實務說明已附加指引及範例。

    應用此修訂預計不會對本集團的財務狀況或業績產生重大影響,但可能會影響本集團會計政策的披露。

    應用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之修訂與單一交易產生的資產及負債有關的遞延稅項的影響本集團於本年度首次應用該等修訂。

    該等修訂將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所得稅第15及24段對遞延稅項負債及遞延稅項資產之確認豁免範圍收窄,使其不再適用於初步確認所產生的等額應課稅及可扣減暫時差額之交易。

    根據過渡條文:(i)本集團已就2022年1月1日或之後發生的租賃交易追溯應用新會計政策;(ii)於2022年1月1日,本集團亦將就與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相關的所有可扣稅及應課稅暫時差額確認遞延稅項資產(以可能有應課稅溢利可用於抵銷可扣稅暫時差額為限)及遞延稅項負債。

    應用該等修訂對本集團的財務狀況及表現並無重大影響。

    因應香港會計師公會就香港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與長期服務金(「長期服務金」)對沖機制的會計影響所發出的指引而作出的會計政策變動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於香港經營業務,於某些情況下必須向僱員支付長期服務金。

    同時,本集團亦向負責管理以信託形式持有資產的受託人支付強制性強積金供款,該等資產僅用於支付各僱員的退休福利。

    僱傭條例(第57章)容許僱員以僱主的強積金供款累算退休權益抵銷長期服務金。

    於二零二二年六月,香港特區政府於憲報刊登二零二二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修訂條例」),取消使用僱主的強制性強積金供款累算權益抵銷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廢除機制」)。

    廢除機制將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一日(「過渡日期」)正式生效。

    此外,根據修訂條例,計算長期服務金的金額時,會以緊接過渡日期(而非僱傭終止日期)前最後一個月的薪金計算過渡日期前的僱傭期。

    – 9 –香港會計師公會於二零二三年七月刊發「取消香港強積金抵銷長期服務金機制的會計影響」,就對沖機制的會計方法及取消香港強積金抵銷長期服務金機制的影響提供指引。

    有見及此,本集團已追溯實施香港會計師公會就長期服務金責任發佈的指引,以便就對沖機制及廢除機制的影響提供更可靠及更恰當的資料。

    本集團將已歸屬於僱員並可用於抵銷僱員長期服務金權益的僱主強積金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視為僱員對長期服務金的視作供款。

    一直以來,本集團採用香港會計準則第19號第93(b)段中的可行權宜方法,將視作僱員供款作為提供相關服務期間服務成本的扣減入賬。

    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指引,由於廢除機制,該等供款不再被視為「僅與僱員在該段期間的服務掛鈎」,乃由於過渡日期後的強制性僱主強積金供款仍可用作抵銷過渡前的長期服務金責任。

    因此,將該等供款視為「與服務年數無關」屬不恰當,而香港會計準則第19號第93(b)段中的可行權宜方法亦不再適用。

    相反,該等視作供款應與應用香港會計準則第19號第93(a)段的長期服務金權益總額一樣歸入服務期。

    根據管理層的評估,有關變動對本集團之財務狀況及業績並無重大影響。

    2.3已頒佈但尚未生效之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及香港會計準則第28號(修訂本)投資者與其聯營公司或合營企業之間的資產出售或注資1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修訂本)售後租回之租賃負債2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本)將負債分類為流動或非流動及相關經修訂香港詮釋第5號(2020年)2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本)附帶契諾的非流動負債2香港會計準則第7號及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7號(修訂本)供應商融資安排2香港會計準則第21號(修訂本)缺乏流動性31於待定日期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2於2024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之年度期間生效。

    3於2025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之年度期間生效。

    董事預計,應用所有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將不會於可見將來對綜合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

    – 10 –3.收益及分部資料本集團主要於香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經營業務。

    本集團經營之業務乃按照經營之性質及所提供之產品或服務個別地組織及管理。

    本集團各項業務單元代表提供產品或服務之戰略性業務單元,而每個業務單元均須承擔及可獲取與其他業務單元不同之風險及回報。

    本集團業務單元如下:(a)保健及醫療分部從事經營其血液透析中心及醫院之保健及醫療相關業務;及(b)美容及健身分部從事銷售美容及健身產品以及相關服務。

    用於財務報告用途之經營分部按照向主要經營決策者提供的內部報告一致之方式而確定。

    董事會已獲確定為本集團之主要經營決策者。

    分部間收益於合併時抵銷。

    分部間銷售及交易乃按相關現行市價進行。

    分部業績以經營溢利或虧損呈列。

    3.1本集團之收益及按分部及地理位置劃分收益分析如下:保健及醫療業務美容及健身業務總計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國—在某一時間點31,21217,61948,831保健及醫療業務美容及健身業務總計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國—在某一時間點31,80615,43047,236保健及醫療業務與美容及健身業務之地理位置收益分析分別按客戶所處地理位置及營運地理位置而劃分。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無來自任何單一客戶之收益佔本集團總收益逾10%。

    – 11 –3.2按經營分部劃分之業績如下: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保健及醫療業務(附註(i)) 6,897658美容及健身業務(附註(ii)) (7,510) (2,399)按經營分部劃分之總經營虧損淨額(613) (1,741)未分配企業開支,淨額(7,934) (7,610)其他應收賬款預期信貸虧損撥回╱(撥備)淨額1,465 (1,176)融資成本(2,278) (3,330)除所得稅前虧損(9,360) (13,857)所得稅抵免56943年內虧損(8,791) (13,814)附註:(i)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健康及醫療業務分部計入其他收益約5,066,000港元(2022年:零港元)。

    (ii)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商標使用權及專業技術、物業、廠房及設備及使用權資產之減值虧損分別約4,369,000港元(2022年:1,295,000港元)、1,387,000港元(2022年:651,000港元)及2,340,000港元(2022年:1,039,000港元)已計入美容及健身業務分部。

    – 12 –3.3其他分部資料如下: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分部業績所計入之金額:折舊及攤銷:—保健及醫療業務5,2345,215—美容及健身業務3,4284,4418,6629,656—未分配9601,0059,62210,661非流動資產添置:—保健及醫療業務23,6535,417—美容及健身業務2078323,8605,500—未分配1,8671,18425,7276,684非流動資產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

    3.4本集團之總資產按經營分部及地理位置劃分如下:保健及醫療業務美容及健身業務未分配公司資產總計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於2023年12月31日香港– – 68,67268,672中國51,96415,565 – 67,529分部總資產51,96415,56568,672136,201– 13 –保健及醫療業務美容及健身業務未分配公司資產總計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於2022年12月31日香港– – 81,65581,655中國57,60429,378 – 86,982分部總資產57,60429,37881,655168,6373.5本集團之非流動資產(不包括金融工具)按經營分部及地理位置劃分如下:保健及醫療業務美容及健身業務未分配公司資產總計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於2023年12月31日香港– – 1,1021,102中國44,24210,839 – 55,081分部總非流動資產44,24210,8391,10256,183保健及醫療業務美容及健身業務未分配公司資產總計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千港元於2022年12月31日香港– – 188188中國46,14922,555 – 68,704分部總非流動資產46,14922,55518868,892– 14 –4.收益本集團所呈列之收益乃以保健及醫療業務以及美容及健身業務劃分。

    按服務類別劃分之收益分析如下: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保健及醫療業務31,21231,806美容及健身業務17,61915,430於某一時間點確認之總收益48,83147,236本集團所有源於客戶合約之收益均來自中國(即銷售貨品或提供服務的地點)。

    所有收益合約為期一年或以下,而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所准許之實務權宜方法,分配至該等未獲滿足合約的交易價格並未披露。

    5.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淨額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銀行利息收入2,624960政府補貼(附註(a)) 422693雜項收入1,007198其他收益(附註(b)) 5,066 –租賃修改之收益1,659 –租金優惠– 947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之虧損(3,333) (19)7,4452,779附註:(a)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就中國政府稅收政策確認的政府補貼約422,000港元。

    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就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相關,乃由香港政府提供的「保就業」計劃及中國政府稅務政策相關確認的政府補貼約693,000港元。

    (b)經與一名獨立第三方友好協商,在終止本集團若干廠房及機器的若干租賃安排後,獲其豁免支付其他應付款項約5,066,000港元。

    – 15 –6.融資成本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利息開支:—應付債券494469—其他借款428316—租賃負債1,3562,5452,2783,3307.除所得稅前虧損除所得稅前虧損經已扣除╱(計入)下列各項: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核數師酬金1,2001,250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2,5872,514使用權資產折舊7,0358,147已購買商品及存貨變動13,38615,436僱員福利開支22,72822,188其他應收賬款預期信貸虧損(撥回)╱撥備淨額(1,465) 1,1768.所得稅抵免根據利得稅兩級制,合資格法團首2,000,000港元的應課稅溢利將按8.25%之稅率繳稅,超過2,000,000港元的應課稅溢利將按16.5%之稅率繳稅。

    不符合利得稅兩級制資格的公司的應課稅溢利將繼續按16.5%的統一稅率繳稅。

    根據中國企業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及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國附屬公司的稅率由2008年1月1日起為25%。

    – 16 –於綜合損益表之所得稅抵免╱(扣除)金額如下: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即期稅項中國企業所得稅—本年度133 (87)遞延稅項43613056943由於本集團於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在香港概無產生任何應課稅溢利,故並無就香港利得稅計提撥備。

    9.每股虧損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乃基於以下數據計算: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虧損就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而言之虧損(10,626) (13,229)千股千股股份數目已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目659,895659,895每股虧損每股基本虧損(港仙) (1.61) (2.00)攤薄由於2023年及2022年均無潛在已發行普通股,每股基本虧損與每股攤薄虧損相同。

    – 17 –10.股息於應屆股東週年大會上將不會建議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股息(2022年:無)。

    11.貿易應收賬款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貿易應收賬款3,0582,855本集團貿易應收賬款之信用期一般為90日。

    於報告期末之最高信貸風險為貿易應收賬款之賬面值。

    本集團並無持有任何抵押品作為擔保。

    本集團已制訂政策和程序以確保向擁有良好信用記錄之客戶銷售產品或服務,以盡量降低信貸風險。

    賬齡分析於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來自保健及醫療業務與美容及健身產品及相關服務之貿易應收賬款基於發票日期之賬齡分析如下: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30日內2,4612,22031至60日16519261至90日16511791至180日110135超過180日1571913,0582,855管理層參照該等客戶之還款記錄評估並未逾期及減值金額約2,791,000港元(2022年:2,529,000港元)之貿易應收賬款之信貸質量。

    12.貿易應付賬款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貿易應付賬款3,6394,599– 18 –賬齡分析於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來自保健及醫療業務與美容及健身產品及相關服務之貿易應付賬款基於發票日期之賬齡分析如下: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30日內1,9342,15431至60日7031,43561至90日47378291至180日39463超過180日1351653,6394,59913.計提賬款及其他應付賬款2023年2022年千港元千港元計提賬款6,6655,493其他借款(附註(i)) 7,1794,816其他應付賬款(附註(ii)) 30,76030,28044,60440,589附註:(i)於2023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為來自獨立第三方的無抵押貸款,按利率7.0%-7.2%(2022年:8%)計息且須按要求時償還。

    (ii)於2023年12月31日,應付租賃機器出租人賬款約10,802,000港元(2022年:14,923,000港元)已計入其他應付賬款。

    – 19 –14.股本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股本變動詳情載列如下:股份數目面值2023年2022年2023年2022年數目數目千港元千港元法定股本:於1月1日1,000,000,0001,000,000,000200,000200,000於12月31日1,000,000,0001,000,000,000200,000200,000已發行及繳足:於1月1日659,894,693659,894,693131,979131,979於12月31日659,894,693659,894,693131,979131,979– 20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業務回顧概覽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回顧年度內(「本年度」),本集團繼續主要從事提供(i)保健及醫療服務及(ii)美容及健身產品及相關服務。

    保健及醫療業務本集團保健及醫療業務分部(「保健及醫療業務」)透過澧縣鳳凰醫院有限公司(「鳳凰營運公司」)及益陽子仲腎臟病醫院有限公司(「子仲營運公司」)於中國湖南省經營其醫院業務。

    上述兩間營運公司均已取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地方部門授出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可經營(其中包括)獲許可醫療及血液透析治療。

    自2021年起,中國啟動了深化醫藥卫生體制改革,要求按照完善的定價制度提供優質服務,以保證中國地方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合理。

    於本年度,本集團的保健及醫療業務一直面臨來自市場競爭對手的挑戰。

    此外,由於為減輕疫情威脅而落實其他衛生措施及其他患者醫護程序,保健及醫療業務的經營開支有所增長。

    於2023年,子仲營運公司已完成搬遷,配備更大更佳的工作場所,因而具備更強的運營能力。

    美容及健身業務本集團之美容及健身業務(「美容及健身業務」)在中國深圳以瑪莎(Marsa)品牌經營美容院,向當地客戶銷售美容及健身產品及相關服務。

    美容及健身業務的表現於本年度仍然低迷,原因是疫情後消費模式發生改變及美容健身行業持續低迷。

    – 21 –前景過去幾年,2019冠狀病毒病造成的影響持續時間較長,令經濟及營商環境存在變數。

    隨著2022年12月中國解除疫情相關措施,本集團將密切關注最新業務和市場發展。

    由於受到202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影響,除上述醫院搬遷外,本集團醫院業務的收購及擴張計劃已放緩。

    2023年下半年醫療改革的重點任務亦已明確,包括持續開展醫療服務價格指數編製及相關監測工作,評估五個試點城市的價格改革形勢以及啟動省級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項目。

    在市場對改革的反應穩定前,本集團無意制定具體時間安排,過早承諾實施任何重大收購或擴張計劃。

    財務回顧收益於本年度,本集團收益約為48,831,000港元(2022年:47,236,000港元),較去年增加約3.38%。

    儘管面臨眾多挑戰,本集團仍通過營銷努力和提供優質服務以增加收益。

    直接成本及營業費用於本年度,本集團直接成本及經營開支約為20,003,000港元(2022年:21,089,000港元),較去年下降約5.15%。

    直接成本及營業費用總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貨品成本減少。

    毛利及毛利率於本年度,本集團收益約為28,828,000港元(2022年:26,147,000港元),較去年增加約10.25%,主要由於收益增加但商品成本減少所致。

    於本年度,本集團的毛利率為59.04%(2022年:55.35%)。

    – 22 –銷售費用於本年度,本集團的銷售費用約為13,270,000港元(2022年:12,647,000港元),較去年增加約4.93%。

    銷售開支的增加與收益的增加基本一致。

    行政開支於本年度,本集團的行政開支約為21,989,000港元(2022年:23,821,000港元),較去年減少約7.69%。

    行政開支減少主要歸因於成本控制措施的落實。

    保健及醫療業務現金產生單位之減值測試管理層將保健及醫療業務視為一個單獨可識別現金產生單位。

    管理層對保健及醫療業務進行了減值評估,包括具有減值跡象的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

    於報告期末,管理層經參考獨立估值師作出的估值就保健及醫療業務現金產生單位進行減值評估。

    估值根據以下各項因素進行:(a)使用折現率10.32%計算之折現五年現金流量預測;(b)使用折現率3%計算之終值;及(c)鳳凰營運公司及子仲營運公司管理層考慮了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的長期衝擊及最新市場發展對保健及醫療業務表現的潛在不利影響後,提供的最新財務預測數字。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概無於綜合損益表中確認之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

    – 23 –美容及健身業務現金產生單位之減值測試管理層將美容及健身業務視為一個單獨可識別現金產生單位。

    管理層對美容及健身業務進行了減值評估,包括具有減值跡象的商標使用權及專業技術、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

    於報告期末,管理層經參考獨立估值師作出的估值就美容及健身業務的現金產生單位進行減值評估。

    估值根據以下各項因素進行:(a)使用折現率12.4%計算之折現五年現金流量預測;(b)使用折現率3%計算之終值及(c)美容及健身業務管理層考慮了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的長期衝擊及最新市場趨勢和環境對美容及健身業務表現的潛在不利影響後,提供的最新財務預測數字。

    本年度之綜合損益表中確認之商標使用權及專業技術、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分別為約4,369,000港元(2022年:1,295,000港元),1,387,000港元(2022年:651,000港元)及2,340,000港元(2022年:1,039,000港元)。

    融資成本於本年度,本集團的融資成本約為2,278,000港元(2022年:3,330,000港元)。

    融資成本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6)。

    本年度虧損本集團於本年度錄得淨虧損約為8,791,000港元(2022年:13,814,000港元)。

    股本集資活動所得款項用途本集團於本年度內並無進行任何股本集資活動。

    – 24 –結轉自過往財政年度發行股本證券(包括可轉換為股本證券的證券)的所得款項金額,以及該等所得款項所作用途的詳情載列如下:於2020年9月25日,本公司宣佈進行一對一供股(「2020年供股」),涉及按認購價每股供股股份0.06港元發行及配發本公司1,649,736,733股普通股。

    每股供股股份認購價0.06港元:(i)較股份於2020年9月25日在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0.0730港元折讓約17.81%;及(ii)較股份於2020年9月25日(不包括該日)前連續五個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收市價之每股平均收市價0.0834港元折讓約28.06%。

    供股於2020年12月9日成為無條件,籌集所得款項淨額約95.9百萬港元。

    截至2020年12月16日,即供股股份配發日期,供股股份的總面值約為65,989,469港元。

    誠如本公司先前公告及財務報告所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1財政年度」),2020年供股所得款項淨額的15百萬港元已按原計劃用作本集團的企業開支及雜項開支。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2年財政年度」),原計劃用於本集團醫院業務的潛在收購事項、擴充及設備購置的餘下80.9百萬港元中,僅約人民幣3.1百萬元(3.5百萬港元)按照原定用途用於搬遷本集團位於益陽的由益陽營運公司(本公司的附屬公司)擁有及經營的醫院(「益陽醫院」)。

    誠如本公司日期為2023年8月11日的公告所披露,益陽醫院搬遷的全部資本開支預算計劃約為人民幣17.3百萬元(19.5百萬港元),包括翻新勞工成本、服務費及材料採購、為擴大產能而購買新設備及其他雜項成本。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約人民幣15.3百萬元(17.3百萬港元)已用於搬遷益陽醫院,餘下搬遷預算2.2百萬港元目前預期將於2024年第三季度悉數動用。

    誠如本公司日期為2023年8月11日的公告所披露,除益陽醫院搬遷外,本集團無意制定具體時間安排,過早承諾實施任何重大收購或擴張計劃,理由是本集團於2021年因應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而採取更保守的擴張策略,醫療體制改革對醫院投資項目的預期回報率造成不利影響。

    – 25 –誠如本公司2022年年報所披露,於2022財政年度期末後,董事會議決將2020年供股的餘下所得款項淨額中的19百萬港元改變用途,用作本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及支付本集團到期的負債及開支(如雜項開支及租金、員工成本、專業費用)。

    董事會認為,有關變動符合本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因為擁有充足營運資金維持本集團業務的持續經營至關重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約8,900,000港元用於本集團的間接開支。

    本公司預期餘下10,100,000港元將於2024年底悉數動用。

    根據本集團目前的預算計劃,一般預期本公司財政年度上半年及下半年平均應計的管理開支約為7百萬港元及5百萬港元。

    誠如本公司日期為2023年8月11日的公告所披露,倘未能於適時物色合適的收購目標,本公司擬改變2020年供股的所得款項淨額的餘下42.4百萬港元的擬定用途,亦用作本集團的管理開支。

    假設半年度管理開支預算於上文所估計者相同,預計餘下所得款項淨額42.4百萬港元將於2028年前後悉數動用。

    流動資金及財務資源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擁有總資產約136,20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168,637,000港元)及債務約50,75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72,517,000港元),槓桿比率(定義為債務對總資產之比率)約為37.27%(2022年12月31日:43.00%)。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擁有流動資產淨額約15,46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41,784,000港元),即流動資產盈餘約80,01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99,745,000港元)除以流動負債約64,55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57,961,000港元),流動比率約為1.24(2022年12月31日:1.72)。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66,82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81,742,000港元)。

    – 26 –資產負債比率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資產負債比率(即債務佔權益的比例)約為123%(2022年12月31日:139%)。

    就此而言,債務包括應付債券、其他借款及租賃負債(如適用)。

    所持有的重大投資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並無持有任何重大投資。

    收購及出售本集團於本年度內並無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的重大收購或出售。

    資產抵押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並無抵押任何資產以作為本集團獲授任何信貸及借款之擔保。

    或有負債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並無任何重大或有負債。

    外匯風險本集團之業務交易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幣進行。

    於本年度內,本集團並無採取任何對沖措施。

    本集團將定期檢閱其狀況並將會於其認為風險重大時使用財務措施對沖其外幣風險。

    資本架構除本段之披露外,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本報告日期之資本結構並無任何變動。

    – 27 –(A)股本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關股本變動之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4)。

    (B)購股權舊購股權計劃本公司於2006年9月2日採納之舊購股權計劃(「舊購股權計劃」)已於2016年9月2日根據舊購股權計劃之條款失效。

    新購股權計劃於2019年6月26日本公司舉行的股東週年大會上,獲本公司股東批准一項新購股權計劃(「新購股權計劃」)。

    新購股權計劃有效期為10年。

    於2019年6月26日本公司舉行的股東週年大會上,計劃授權限額獲批准,容許本公司向購股權持有人授出購股權,以供認購最多147,326,614股股份(股份合併時調整前),佔於計劃獲批准日期已發行股份之10%。

    有關新購股權計劃之詳情載於本公司日期為2019年5月24日的通函。

    截至本年度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無根據新購股權計劃授出任何購股權,並且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概無尚未行使的購股權。

    於本公告日期,根據新購股權計劃可授出的購股權最高數目為29,465,322股合併股份(相當於五股合併為一股之股份合併於2021年1月22日生效前的147,326,614份購股權),佔本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的4.47%。

    (C)可換股債券於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概無未轉換的可換股債券。

    – 28 –股息董事不建議就本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無)。

    人力資源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在香港和中國僱用了179名僱員。

    本集團根據個人和本集團之表現、專業和工作經驗以及參照現行市場慣例和標準評估僱員之薪酬、晉升及加薪。

    重大訴訟於本年度及直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及本集團任何其他成員公司概無牽涉據董事所知針對本集團任何成員公司之尚未了結或威脅向其提出之任何重大訴訟或申索。

    其他資料董事、公司秘書及授權代表資料變動自2023年8月1日起,俞周杰先生由非執行董事調任為執行董事,劉東先生由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

    自2023年7月31日起,曾國偉先生辭任本公司聯席公司秘書,余向進先生取代陳漢鴻先生擔任本公司授權代表(根據聯交所上市規則第3.05條,以及根據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例在香港送達法律程序文件及通知書為目的)。

    購買、出售或贖回股份於本年度內,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於聯交所上市的任何證券。

    – 29 –企業管治本公司及董事確認,就彼等所深知,於本年度內本公司已遵守上市規則附錄C1企業管治守則(「企業管治守則」)所載之守則條文,惟下段所披露的偏離事項除外:根據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第D.2.5條,發行人應具備內部審核職能,無內部審核職能的發行人應按年度基準檢討其需求,並於其企業管治報告披露缺少該職能之原因。

    由於營運規模及程度,於本年度本集團並無內部審核職能。

    本公司已委聘國富(香港)風險顧問有限公司為外部顧問,於本年度設立內部審核職能。

    外部顧問已協助審核委員會就本集團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的充足性及有效性進行獨立檢討,並定期向審核委員會匯報其檢討情況。

    本集團已制定一套內部審核約章,其定義內部審核部門的範圍、職責及責任與其報告政策。

    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之標準守則本公司已遵循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之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標準守則」),作為董事買賣本公司證券之操守準則。

    經本公司進行特定查詢後,全體董事確認,彼等於本年度一直遵守標準守則所載之規定準則。

    審核委員會本公司已根據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規定成立審核委員會,並書面訂明職權範圍。

    目前,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分別為蔡大維先生(主席)、吳洪先生及王春林先生。

    審核委員會三名成員之一蔡大維先生,擁有公認的會計專業資格,在審核及會計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 30 –本集團本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已經由本公司審核委員會審閱,認為此等報表乃遵照適用會計準則及上市規則編製,並且已作出充分披露。

    審核工作範圍此初步業績公告內所載本集團於年度內的綜合財務狀況表、綜合損益表、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及相關附註所涉及數字已經由本集團核數師國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國衛」)與本集團於本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所載金額核對一致。

    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香港審計準則、香港審閱聘用準則或香港核證聘用準則,國衛就此所履行之工作並不構成核證聘用,因此該核數師並無對初步業績公告作出任何核證。

    刊發年度業績公告及年報本年度業績公告已於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之網站() 及本公司網站()(通稱為「網站」)刊發。

    本公司2023年年報載有上市規則所規定之所有資料,並將於2024年4月30日或之前寄發予本公司股東,以及於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網站及本公司網站刊發。

    本公司將刊發進一步通告,通知本公司應屆股東週年大會(「股東週年大會」)的建議日期及為釐定股東出席股東週年大會及於會上投票的資格的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期間。

    – 31 –致謝本人謹此感謝各位董事及全體僱員的寶貴貢獻。

    本人亦謹代表董事會衷心感謝股東、客戶、供應商、銀行及業務夥伴一直以來的支持。

    承董事會命格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俞周杰香港,2024年3月28日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為俞周杰先生(主席)及余向進先生;非執行董事為陳漢紅先生及劉東先生;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吳洪先生、蔡大維先生及王春林先生。

    点击浏览阅读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