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华泰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全球是否都会面临缺电挑战?-240516

    日期:2024-05-16 23:21:19 研报出处:华泰证券
    研报栏目:宏观经济 易峘  (PDF) 12 页 531 KB 分享者:bu***d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我们此前预测基准情形下,我国今年用电量增长可能在7%-9%,今年1季度用电量增长接近10%、再现高弹性,本篇报告我们在重申中国用电量呈现结构性增长的同时,加入全球视角的分析,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其他国家用电量增长也可能结构性跳升、面临电力供给瓶颈,本文具体分析中国和海外用电量上升的共同驱动因素以及各自特有因素,同时,若全球面临电力供给瓶颈及电网升级需求,相关投资品的需求也可能结构性上升。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一、中国1季度用电量增速接近10%、再现高弹性

      如我们此前分析,中国单位GDP用电量自2022年起进入上升通道,今年一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9.8%、明显高于同期实际GDP增速(5.3%),此前对电能增长的支撑因素仍在延续:

      出口量高增长:工业用电量呈现趋势性增长,尤其是出口量对用电量增长的解释力亦显著上升——如今年1季度出口量增长12%、对应工业用电量增长达到8%。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1季度公共充电桩耗电量同比增长近六成,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1%,对用电量增速贡献超0.2pct;数据中心及电能替代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强化。

      此外,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可能使得用电量增速从2021年起持续高于发电量增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规上工业发电量并不统计风光小型电厂,同期分布式较集中的省份用电量与发电量增速差走阔亦可佐证。

      二、美国用电量增长也面临结构性跳升

      中国以外,2019年以后全球单位GDP的用电量由降转升、目前已超过2015年(巴黎协会时)的水平,以美国为例,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预测北美未来9年的用电量增速将从此前的0.5%左右接近翻倍至1.4%,具体看:

      AI和电动车发展是推动电力增长的共同因素:虽然目前份额较小,但AI产业相关用电量指数型增长,对用电量的贡献可能迅速膨胀。据IEA测算,全球数据中心在2022年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2%,但保守估计到2026年用电量或将增长7成;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亦有望从2023年的17%提升至50%,对应充电需求将翻3倍。

      美国“再工业化”过程也可能边际推动用电需求:美国三大法案对本土产业投资进行支持和补贴,或对本土汽车、新能源、芯片等制造业产业有所回流,2023年美国工业用电量增速亦回升至1.2%。

      三、中外电力高增长周期共振、全球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或仍面临较大缺口

      全球能源转型叠加电力高增长,推升中长期电力基础设施需求。同时,新能源转型过程对电网来带更高需求,现有电力基础设施也可能亟待全面升级、包括储能及智能电网等。与此同时,电力投资的高速增长也可能结构性推升上游铜、铝等资源品需求。

      风险提示:外需回落拖累出口量增长;极端天气影响电力供需。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92124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