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光大证券-银行业2024年4月份金融数据点评:“挤水分”和“减虚胖”下的社融 -240512

    日期:2024-05-12 23:31:39 研报出处:光大证券
    行业名称:银行业
    研报栏目:行业分析 王一峰  (PDF) 9 页 711 KB 分享者:vm1****53 推荐评级:买入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事件:

      2024年5月11日,央行公布了4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

      (1)M2同比增长7.2%,增速较3月末下降1.1个百分点;

      (2)M1同比负增1.4%,增速较3月末下降2.5个百分点;

      (3)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亿,同比多增112亿,同比增速9.6%,同3月末持平;

      (4)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987亿,同比少增1.42万亿,同比增速8.3%,较3月末下行0.4个百分点。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如何看待4月新增居民贷款、新增社融、M1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挤水分”与“去虚胖”的解释力有多强?“存款补息”的影响是开始还是结束?市场对于4月金融数据关切度明显提升,我们看法大体如下:

      点评:

      一、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小月不小”,但票据占比过大结构欠佳

      4月信贷新增7300亿,同比多增112亿,信贷投放“小月不小”。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4月是传统信贷小月,但在央行“合理增长、均衡投放”引导下,月内新增信贷实现同比多增,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亿,对应贷款增速9.6%,同3月末基本持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4月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0.2万亿,仍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4月新增信贷占3月比重为24%,明显高于去年同期19%,MPA考核要求下,信贷投放“大月过大、小月过小”情况有所改善,4月“小月不小”。

      信贷增量结构欠佳,零售类贷款负增长。从结构角度看,4月居民、企业贷款(不含贴现)新增规模分别为-5166亿、219亿,同比多减2755亿,少增5340亿,明显低于2019-2023年同期增量均值2526、6642亿。在1Q信贷投放“对公强、零售弱”,经济“生产强、消费弱”的基础上,4月零售贷款延续弱势,反映出从生产到消费传导循环需要进一步畅通,零售消费类信用活动需要更多提振。

      4月票据利率中枢下移,表内票据贴现规模高增,票据贴现占新增贷款比达到115%。4月1M期转贴利率自3.85%高位回落至1.8%附近,月内呈波动下行走势,均值中枢为1.72%,环比3月下行101bp。月内票据承兑、贴现发生额环比、同比均有提升,到期强度相对稳定情况下,银行体系内存量票源规模增长。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机构冲票填规模诉求较强。4月票据融资8381亿,同比多增7101亿,创历史新高。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表外未贴现票据负增4486亿,同比多减3139亿,负增规模亦接近历史低点;月内票据融资占新增信贷比重115%。4月表内外票据合计增3895亿,银行体系存量票据余额回升至15万亿。表内票据贴现显著多增与表外未贴现规模显著回落形成对比,跷跷板效应明显,未贴现票据萎缩对社融增长形成拖累,但根源仍在表内。

      二、对公贷款累计增量稳定,准财政尚未明显发力

      对公贷款投放强度季节性下行叠加“虚胖”瘦身。4月对公贷款新增8600亿,同比多增1761亿,占月内新增贷款比重118%,主要是票据融资贡献。结构层面,4月对公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4100亿和4100亿,同比多减3001亿、少增2569亿,票据融资月内新增8381亿,同比多增7101亿。对公贷款1~4月份合计新增8.6万亿相对稳定,同比少增1.04亿,占新增信贷比重85%,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对于4月单月的放缓,既有季节性下行因素、也有前期“虚胖”的瘦身,在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叫停“手工补息”政策和市场自发性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下,4月对公贷款(不含票据)增加219亿。

      准财政尚未明显发力,是未来信贷扩张的重要支点。1Q24政策行发力明显偏弱。进入4月份,PSL续作量较低,月内净偿还3431亿,偿还规模创历史新高。一方面由于,政金债利率持续下行,低于PSL资金成本。4月5Y国开债利率均值中枢降至2.2%,截至5月9日,5月中枢2.17%,低于2.25%的PSL利率。另一方面,4月减少PSL续作规模,增加政金债发行可改善债市长端利率过低情况,同央行政策意图相符。4月政金债净融资3647亿,环比3月多增2609亿,月内PSL+政金债合计新增融资216亿,环比3月少增500亿,年初以来二者合计减少373亿,同比少增6341亿,政策行负债端仍未出现明显扩容迹象,资产端投放料亦未明显发力。未来,为稳定基建投资,4.30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我们后续需观测政策行配套资金的落地强度。

      三、居民端信用扩张季节性回落,消费信用活动改善需重点加力

      4月零售贷款读数季节性回落。4月份居民贷款减少5166亿,同比多减2755亿,其中居民短贷减少3518亿,同比多减2263亿;中长期贷款减少1666亿,同比多减510亿。结合1~4月份居民信贷数据增长形势看,很难用“虚增瘦身”予以解释,现阶段居民端就业、收入等长周期变量预期稳定性较弱,居民扩表意愿不高,消费购房需求修复偏缓,零售端信用扩张仍主要依靠经营贷多增支撑。具体来说:

      一是4月按揭贷款净增规模或仍为负。房地产销售“小阳春”行情持续性较弱,克而瑞数据显示,4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122亿,环比3月下降12.9%,单月/累计同比降幅44.9%/46.8%,房地产销售数据未现明显改善迹象,新房按揭投放承压。在居民中长期贷款总量减少的情况下,按揭贷款净增规模大概率为负。

      二是4月非房类消费贷料也产生负贡献。1Q季内经营贷、非房消费贷分别新增1.29万亿、375亿,按揭贷款增加51亿,开年零售端消费类信贷投放强度一般,增量部分主要由经营贷支撑。1-4月居民贷款合计新增8134亿,同比少增6555亿,低于2019-2023年同期均值1.96万亿,其中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50亿、8084亿,同比少增6348亿、202亿。从1~4月份累计数据看,预估4月信用卡、综合消费贷等非房类短期消费贷也为负增长。而短期经营贷料也为负增。

      四、4月社融数据超预期转负,增速降至8.3%年内新低

      4月新增社融-1987亿,同比少增1.42万亿,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1.01万亿;1-4月份新增社融12.73万亿,同比少增3.04万亿,余额增速8.3%,环比3月末回落0.4pct。拆分来看:

      (1)表内信贷:4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3306亿,同比少增1125亿。外币贷款减少310亿,同比基本持平。月内非银贷款、境外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2607、1259亿,同比多增473、633亿,二者均呈超季节性回升。

      (2)未贴现票据:4月未贴现票据减少4486亿,同比多减3141亿,表内外票据跷跷板特点明显,表内票据贴现新增8381亿,同比多增7101亿,月内贴现力度提升加大票源消耗力度,未贴现大幅负增长。

      (3)政府债:年初以来政府债发行节奏偏慢,Wind数据显示4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435亿,其中国债、地方债净融资规模分别为-984、549亿,同比分别少增2817、1887亿。4月社融口径政府债减少984亿,同比少增5532亿,是拖累月内社融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年初以来部分高债务省份受化债等因素影响,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调降,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国债到期规模较大影响净融资读数表现,1-4月国债合计到期3.15万亿,较去年同期多增7278亿,其中4月单月到期1.18万亿,同比多增6149亿。

      (4)企业股债融资:4月信用债新增493亿,同比少增2447亿。股票融资方面,月内社融口径IPO、定增等合计融资186亿,同比少增807亿。1-4月份企业股债融资合计增1.26万亿,同比少增2090亿。

      后续伴随政府债供给放量,社融增速有望逐步上行。4月社融增速触及8.3%年内低点,主要受部分储备项目贷款投放后移、政府债发行滞后、存量票据压降、股债融资平淡等因素拖累。后续政府债供给将逐步提速,社融增速有望逐步上行。

      五、M1增速转负,M2扩张放缓,M2-M1剪刀差走阔

      4月M2同比增速为7.2%,较3月末下降1.1pct,较年初下降2.5pct;M1增速-1.4%,较3月末下降2.5pct,较年初下降2.7pct;M2与M1增速剪刀差8.6pct,环比3月走阔1.4pct,较年初走阔0.2pct。

      存款层面,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92万亿,同比少增3.46万亿,信用扩张放缓,存款派生速度有所下降。拆分细项看:

      1)居民存款4月减少1.85万亿,同比多减6500亿;1-4月居民存款合计新增6.7万亿,同比少增2万亿。从1Q数据看,居民活期、定期存款分别新增1.36、7.19万亿,同比多增1.1万亿,少增2.5万亿,个人储蓄存款定期化趋势出现一定边际放缓迹象。

      2)企业存款4月减少1.87万亿,同比多减1.73万亿;1-4月企业存款合计减少1.65万亿,同比少增4.69万亿。我们观察4月企业存款-(M1-M0)增速差3pct,环比3月走阔0.8pct,企业定期化态势不减。

      3)财政存款4月新增981亿,同比少增4047亿,1-4月合计减少1874亿,同比少增9876亿,开年以来财政开支强度不弱,政府债发行滞后,政府存款增长强度不及往年同期,财政因素对资金面形成正向贡献。

      4)非银存款4月减少3300亿,同比少增6212亿,1-4月合计新增1.23万亿,同比多增1401亿。开年以来,一般存款和非银存款间跷跷板效应明显。一方面,债市走牛有效提振理财等资管产品收益率,1-4月固收理财近1月收益率中枢明显高于国股行各期存款挂牌利率,“比价效应”下零售一般性存款加速脱媒。4月理财规模增长近2.5万亿,高于2021-2023年同期均值1.6万亿,实现超季节性增长。另一方面,叫停存款“手工补息”或推动部分企业存款资金流入非银体系,增量信用扩张自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移,表内贷款投放扩张强度减弱,导致货币派生节奏趋缓。

      六、如何看待金融数据三重负增?5月金融数据如何演化?

      通过对4月金融数据观察不难发现,新增居民贷款、新增社融、M1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市场上对这些数据变化多通过“挤水分”、“去虚胖”、“减浮沫”进行解释。以上理由解释力如何?如何评估水分有多大?虚胖多严重?浮沫有多高?这些都将影响对下一阶段信用扩张读数的评价。一些特定事件,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停止“手工补息”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吗?

      第一,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核心问题,与一些影响因素共同在“信贷小月”施加影响,前者是“源”、后者是“流”。4.30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要“避免前紧后松”。对于需求不足,中央有充分判断,反映在金融领域主要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正是因为需求不足,导致供需矛盾显现,价格体系呈现出反映明显。4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6%,基本同一季度持平;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3.7%,环比3月下行2bp,比上年同期低48bp;各类债券价格明显下行,市场利率持续低于政策利率运行,长期国债价格虽有所回调,但也处于历史低位。广谱利率下行趋势未见拐点,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持续让利效果明显。当前信用活动“量”的萎缩并未带来“价”的抬升,供需矛盾并未发生逆转。后续看,也尚未见到出现拐点的苗头,尤其是对于居民端信用活动来说。

      第二,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推动利益各方对规模扩张诉求减缓。中央要求“各地政府不能干预银行存贷款行为,不能靠人为增加存贷款来‘制造’增长”。今年以来,相关利益各方推动银行“以量换价”,规模扩张的动能放缓。(1)从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看,1Q季内统计局对金融增加值季度核算方式进行了调整优化,从原有参考存贷款余额增速的方式调整为参考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等收入指标方式。金融将更加重视金融业收入端的稳定,减少银行行为扭曲;(2)从“合意贷款”规模看,会修正对“量”的诉求从而减少“价”的扭曲,未来全年合意贷款增长规模可能下修;(3)从银行自身经营看,“价”的严重扭曲降低了商业可持续性,“规模情结”也得到了部分修正。主要上市银行1Q24加权平均NIM为1.57%,较2023年继续收窄13bp,沿用传统降价促投放策略则较难实现“量价平衡”。

      第三,政策导向强化“盘活存量金融资源”,防止“资金沉淀空转”,4月金融数据读数确有“挤水分”成分。(1)“盘活存量”方面,信贷资源优化使用,从传统房地产、基建领域转向“五篇大文章”,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本产出效率提高,有助于减少对于信用的需求。我国存量信贷超过250万亿,存量贷款投放领域和使用效率的小幅改善,对边际影响显著。(2)“防空转”方面,我们一直强调,当银行存贷利差过度收窄,在不同的机构、产品、期限上就容易发生资金空转套利,我们虽能够刻画部分表现,诸如高存低贷、转存转贷等,但很难穷尽、或者准确描述与评估“空转”。当前“挤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控制资产的最低价与控制负债的畸高价。资产负债表虚增减量确实会对新增信用读数产生拖累。但要注意,以上无论是“盘活存量”还是“防范空转”,都不是4月份单月影响,如果认可这种趋势,那么对信用活动的读数来说,一定时期内都会产生对应影响。

      第四,叫停“手工补息”实质性影响可能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市场对4月金融数据表现恶化,过多归于叫停“手工补息”的影响,我们对此看法存疑。叫停“手工补息”兹事体大,在协定、通知等“类活期”存款中占比不低,“手工补息”存款规模边际变化可能产生持续扰动。(1)“手工补息”不宜直接同“虚增”套利划等号,料与4月信用层面放缓关联度不大;(2)协定存款变化对M1扰动巨大,4月M1负增是季节性效应、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手工补息”边际变化的共同影响。从理财数据看,4月理财规模扩张主要是居民端“脱媒”,不是企业端“脱媒”,“手工补息”存款转化为其他资管产品需要响应时间,5月份及后续扰动或更明显。(3)叫停“手工补息”对银行是确定性利好,即便一些存款转变为其他形态,或者转入“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而言是付息率的确定性明显下行,相关影响见前期报告《叫停“手工补息”存款影响几何?——银行业周报(2024.4.15-4.21)》。

      第五,存款与贷款、货币与信用,在读数上剪刀差的矛盾恐将延续。年初以来信用扩张和货币派生分化程度拉大,贷款量增速降,存款受资金“脱媒”等影响派生放缓,4月末社融、M2增速分别为8.3%、7.2%,增速差较3月走阔0.7pct至1.1pct;贷款、存款增速分别为9.6%、6.6%,增速差较3月末走阔1.3pct至3pct。从增量存贷差看,1-4月增量存贷差-2.87万亿,缺口同比拉大6.48万亿,明显高于过去5年同期水平。存款“脱媒”背景下,新增信用扩张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倾斜,信用扩张与存款派生节奏均有放缓,M2统计原因导致读数偏低,伴随着后续叫停“手工补息”影响发酵,M1、M2增速或仍受一定影响。

      七、为什么不期待一下“降息降准”呢?

      首先,从市场自发运行看:4月末,银行体系受贷款月末冲量、债券利率回调、叫停存款“手工补息”的不确定性影响,机构融出行为明显谨慎。跨月后,前期备付的超额流动性有所释放,市场资金面整体并不紧张。同时存款“脱媒”,尤其叫停“手工补息”后企业存款持续“脱媒”所形成的一般性存款和非银存款跷跷板效应可能持续显效,对市场总的资金面会形成利好。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结构性不平衡、不匹配情况仍存,也会导致同业存单发行、债券投资增减的扰动。

      第二,政策表态来看:4.30政治局会议意外释放货币政策的积极信号,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虽然政策表态清晰,但目前市场对于降息和降准判断尚未形成共识,交易层面也未有体现。在我们看来,2Q货币政策具有保持“佛系”的基本面基础,但仍需要对政策新提法予以足够重视,尤其是4月金融数据披露后市场情绪或有所升温。

      (1)对降低准备金率来说,确定性强,只需要把操作时点前置即可。

      (2)对于利率工具来说,恐需要解决诸多协调性问题。MLF利率受制于境内外利差、存贷利差“双重约束”;LPR利率受制于银行NIM约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又受制于OMO、MLF偏高“脱媒”约束。可见利率工具使用并不顺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融资需求不足的矛盾可能是下一时期的关键问题,若信用“量”的扩张明显乏力、则“价”可能需要跟进调整,从而激发信贷需求,稳定投资和消费活动。因此,从价格工具看,如果需要的优化,我们倾向于在外部冲击较小的时间窗口,系统性调整整个利率谱系,实现整体利率的下降,5月可能是一个时间窗口。当然,对“利率”政策工具使用可以有更狭义的解释,比如只降低PSL、再贷款之类的定向性工具来改善银行体系向央行借款成本等。

      八、风险提示

      经济恢复节奏偏慢,货币政策操作超预期,政府债发行进程不及预期。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相关阅读
    2024-06-02 行业分析 作者:王一峰,董文欣,蔡霆夆 7 页 分享者:kary******222 买入
    2024-05-24 行业分析 作者:王一峰,董文欣 14 页 分享者:东**吹 买入
    2024-05-20 行业分析 作者:王一峰,蔡霆夆,董文欣 11 页 分享者:ivy_******gxj 买入
    2024-05-10 行业分析 作者:王一峰 5 页 分享者:ji***o 买入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55448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