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中國生物製藥:2023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日期:2024-04-29 16:28:00
    股票名称:中國生物製藥 股票代码:01177.HK
    研报栏目:公司公告  (PDF) 22528KB
    报告内容
    分享至:      

    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023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香港總部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大樓4109室聯繫電話:(852) 28029886傳真:(852) 28800847公司郵箱:info@sino-biopharm.com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關於本報告本報告是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對外公開披露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旨在向股東、員工、監管機構、客戶、合作夥伴及公眾等重要利益相關方全面真實地展示中國生物製藥2023年在ESG領域的管理實踐和成效。

    本報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和一致性原則。

    編製依據本報告依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規則》附錄C2《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以下簡稱「ESG報告指引」)編製,並參照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GSSB)《GRI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GRI Standard)、《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聯合國全球契約(UNGC)十項原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其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有關2023年度企業管治工作的詳細內容,請參見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023年度報告「企業管治報告」章節。

    報告範圍如無特殊說明,本報告披露範圍與《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023年度報告》披露範圍一致。

    信息來源本報告關鍵財務數據摘自中國生物製藥於香港聯合交易所和集團官方網站披露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其他信息及數據來自集團內部管理文件及相關記錄。

    如無特殊說明,本報告所提及金額,均以人民幣為貨幣單位。

    我們綜合考量成員企業營收佔比、集團控股比例等因素,重點選取了以正大天晴為代表的6家主要成員企業,作為各項ESG議題相關制度、工作機制及具體案例的呈現主體。

    6家成員企業名稱詳見「稱謂說明」章節。

    本報告已委託獨立第三方認證機構英標管理體系認證(北京)有限公司對本次報告進行鑒證,並提供獨立鑒證聲明,詳細信息請見附錄一。

    報告週期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部分內容適當追溯歷史信息。

    稱謂說明為便於表述和閱讀,報告中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及其合併報表範圍內企業描述為「本集團」、「集團」、「中國生物製藥」或「我們」。

    本報告中,中國生物製藥控股子公司描述為「成員企業」,主要包括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天晴」)、北京泰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泰德」)、南京正大天晴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正大天晴」)、正大製藥(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製藥(青島)」)、江蘇正大豐海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豐海」)及江蘇正大清江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清江」)。

    報告獲取您可以在中國生物製藥官方網站或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瀏覽或下載本報告的中、英文版本。

    如對各版本理解存在差異,請以中文版本為準。

    關於本報告 1董事會主席致辭 4首席執行長致辭 6關於中國生物製藥 8目錄CONTENTS董事會聲明14ESG管治架構162023年ESG重點工作進展18ESG重要性議題分析20ESG管治創新研發68知識產權保護74醫藥可及74健康普惠04董事會職責履行24企業風險管理26公司治理01質量管理體系84生產質量管理86經營質量管理90質量文化建設92產品責任05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30商業道德36信息安全44合規運營02附錄 130員工權益保護96人才管理體系100員工溝通112員工關懷與福利115職業健康安全118責任僱主06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50專題二:廢棄物管理專項56環境管理體系60污染物防治63資源使用管理64生物多樣性保護65環境保護03社會公益122回饋社會07董事會主席致辭2022年,中國生物製藥正式發佈「CARE」ESG策略,明確以「疾病治療、醫藥可及、共贏關係、環境友好」為核心的四大ESG領域,推動ESG理念與集團發展戰略的有機融合,期望攜手各界夥伴,共同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模式。

    2023年,是中國生物製藥全面踐行「CARE」策略的第一年。

    我們圍繞疾病治療需求、患者用藥需求、夥伴成長需求與環境改善需求,系統推動多項ESG管理實踐的落地。

    欣喜的是,我們的一系列行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階段性成果,不僅取得了國際多項重點ESG評級的持續提升,同時引起了各界夥伴與利益相關者的廣泛關注、響應與認同。

    借此機會,我很高興與大家分享中國生物製藥於本報告期內在ESG領域所取得的進展,以及在此過程中我們的思考、實踐與承諾。

    我們深刻理解,對於ESG意義的認知,決定著我們能否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對於中國生物製藥而言,使命與願景是公司發展的主軸,構成了我們存在的核心價值與長期目標。

    而ESG,則是圍繞這一主軸構建向心之力的重要紐帶,它將我們與環境和社會緊密聯繫,平衡這三者間的和諧,從而共同迸發出持續的活力。

    謝其潤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我們期待,伴隨著「CARE」策略的持續落地,中國生物製藥能夠與各方夥伴攜手成長,踐行企業使命,以健康科技,溫暖更多生命。

    」 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4我們踐行對患者的承諾,全面創新戰略迎來密集收獲。

    「提升生命質量,維護生命尊嚴」是中國生物製藥對廣大患者的承諾。

    通過持續創新滿足臨床需求,則是我們踐行承諾的核心路徑。

    2023年,集團成功上市27款藥品,包括利馬前列素、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等重點產品。

    這些產品不乏一類創新藥或首仿藥,及時填補國內患者用藥空白。

    同時,我們致力成為跨國藥企最佳中國合作夥伴,BD業務發展迅速,多個重磅項目落地,與全球的創新藥企建立了更廣泛的合作網絡。

    此外,我們與國內多家知名醫療機構和高校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係,全球研發中心、海外醫藥創新中心先後落戶上海和廣州,為科技成果轉化、臨床研究拓展和產業迭代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踐行對自然的承諾,低碳轉型目標得以穩步推進。

    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堅持綠色發展,推動低碳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投身生物多樣性保護,是我們對於自然與子孫後代的承諾。

    2023年,集團低碳轉型逐步實現向「研發端」及「產業鏈」的深化,形成了「綠色研發、綠色採購、綠色製造、綠色銷售」的「全生命週期綠色轉型」。

    年度環保投資達9,700餘萬元,溫室氣體排放密度較基準年下降13%,清潔能源使用量較上一年度提升76.64%,包裝材料用量較上一年度下降5%。

    在此基礎上,我們全面完成兩個「碳中和試點單位」的碳盤查及減排機會識別工作,為集團碳中和目標路徑的科學規劃奠定良好基礎。

    我們踐行對員工的承諾,人才梯隊持續優化完善。

    對中國生物製藥而言,員工不僅是最寶貴的財富,更是能夠與我們在未來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共同奮鬥的戰友。

    「打造卓越員工體驗,不斷賦能員工成長」是我們對員工的承諾。

    2023年,我們提出了以「傳承」為核心的人才發展理念,正式發佈《中國生物製藥員工發展政策》,鼓勵新老員工在知識、技術、經驗與文化等領域的全面傳承,在切實保障全體員工權益的基礎上,持續加強人才團隊年輕化建設,讓正大「利國、利民、利企業」的企業宗旨不斷延續。

    我們踐行對社會的承諾,時刻心系國民福祉。

    企業的價值源於社會的需要與認可,企業的成長源於社會發展與支持。

    積極、長期且堅定的回饋,是中國生物製藥對社會的承諾。

    2023年,集團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積極參與、厲行擔當。

    甘肅地震、京津冀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向受災地區捐款、捐藥,用實際行動踐行企業責任。

    報告期內,中國生物製藥公益總投入金額為5,677.74萬元,公益活動員工參與4,196人次,公益投入總時間5,195.5小時。

    對歷史最好的致敬,便是續寫新的篇章。

    這一份ESG報告,是中國生物製藥與25,880名員工對於2023年使命踐行的年度答卷。

    我們用報告回顧過去,用行動承諾未來。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同的旋律,中國生物製藥將始終堅守使命,攜手各界夥伴共同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為推動中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更多力量。

    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5首席執行長致辭中國正在由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轉變,中國的醫藥創新生態正在加速邁向下一個台階,走向世界舞台。

    這催促著企業的發展思路也要以海納百川的魄力,不斷進行認知迭代。

    ESG與企業戰略的逐步融合,就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一個有益探索。

    近幾年,從聚焦四大治療領域,到全面實施四大核心戰略,再到逐步踐行ESG「CARE」策略,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鍛造更加蓬勃可持續的組織生命力,打造百年品牌。

    我們希望,在為企業構築更長週期的核心競爭優勢的同時,不斷沉澱可持續發展經驗,使ESG管理成為企業健康運行的一大助力,推動企業創新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生共榮、共同成長。

    2023年,是「CARE」策略與企業經營同頻共振、深度融合的一年。

    中國生物製藥深入推進「組織整合、全面創新、國際化、數字化」四大戰略,在運營機制、組織文化、發展路徑等方面,為ESG「疾病治療、醫藥可及、共贏關係、環境友好」領域多項管理實踐的落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和肥沃的土壤。

    謝承潤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6組織整合全面推開,促進ESG管理效率加速提升。

    組織整合,並非單純的架構調整,而是通過整合促進集團資源共享,實現更好的資源協同和業務聚焦。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陸續在BD、數創、知識產權、零售、採購、審計等業務領域進行了集團化整合,通過統一管理與深度協同,打破組織藩籬,釋放最大效能。

    這為集團自上而下地推進「碳中和目標及路徑規劃項目」、「負責任供應鏈建設」等管理實踐奠定良好基礎。

    基於此,2023年,集團全面完成碳中和試點單位減碳機會識別,以及供應鏈ESG風險管理在成員企業端的深化落地。

    聚焦創新與國際化,滿足患者需求,推動醫藥可及。

    中國生物製藥不斷擴大創新版圖,圍繞腫瘤、肝病、呼吸、外科/鎮痛四大重點治療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快速佈局新靶點、新技術、新平台。

    2023年,研發投入金額達44億元,研發管線規模躋身全球第15位,多項臨床急需的創新產品將迎來密集收獲期。

    中國生物製藥也是最早一批佈局海外的中國龍頭藥企,很早就確定了「In China for Global」、「In Global for Global」的雙循環發展佈局。

    2023年,集團秉承「開放共贏」的合作態度,達成了F-STAR等多個項目的交易。

    我們希望通過與全球最頂級的合作夥伴資源互補,推進「疾病治療、醫藥可及」核心議題,讓中國患者更快、更好地享受全球創新成果,造福億萬家庭的健康。

    全面推廣數字化戰略,助力業務發展與管理變革。

    新一輪科技革命使產業變革的步伐大大加快,5G、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數字技術,正在快速改寫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進程。

    2023年,集團將數字化技術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通過合理配置資源,在營銷、供應鏈、研發、生產、企業管理、ESG等關鍵經營環節持續深耕,不斷增強數字化的業務支撐能力。

    在該戰略的推動下,中國生物製藥ESG管理加速進入數字化階段。

    「ESG智慧管理平台」全面覆蓋集團與各下屬企業,通過引入數字化技術和工具,實現對各下屬企業ESG數據的精準管理,優化管理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ESG決策能力。

    萬里路遙,且歌且行。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同的旋律,中國生物製藥將繼續秉持「利國、利民、利企業」的經營宗旨,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與企業核心戰略的深度融合,推動各級管理者將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並重,攜手各界夥伴,在創新突破、醫藥可及、上下游產業鏈整合、人才培養、公益實踐、環境友好等方面扎實行動,共創可持續未來。

    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7中國生物製藥以「提升生命質量,維護生命尊嚴」為使命,恪守對生命的承諾,致力於加速研發創新,用突破性科技為病患提供多元化、更優質、可負擔的治療方案,提升病患的生命質量,以實際行動維護病患的生命尊嚴。

    我們相信,堅守服務病患的初心,專注創新研發,貫徹企業使命,終將引領我們向成為全球領先製藥企業的願景不斷邁進。

    公司價值觀關於中國生物製藥企業文化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8正直誠信協作共贏務實高效責任擔當開拓創新遠見卓識「健康科技,溫暖更多生命」公司願景專注創新,服務病患,成為全球領先的製藥企業北京泰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研發、製造及銷售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研發、製造及銷售InvoX Pharma Limited(英國)研發集團概況集團核心架構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及附屬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生物製藥」或「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創新研究和研發驅動型醫藥集團,業務覆蓋醫藥研發平台、智能化生產和強大銷售體系全產業鏈。

    產品包括多種生物藥和化學藥,在腫瘤、肝病、呼吸系統、外科╱鎮痛四大治療領域處於優勢地位。

    中國生物製藥致力於成為世界級創新醫藥集團。

    為推動集團目標有效達成,2022年起,集團確立「全面創新、國際化、組織整合、數字化」的四大核心戰略。

    2023年,集團進一步圍繞四大核心戰略,推動企業發展變革。

    我們堅持對原創新藥的研發投入力度,加速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及海外醫藥創新中心,加快在研重磅品種上市。

    本年度,集團成功上市27款藥品,其中創新藥2款、生物類似藥4款,包括利馬前列素、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等。

    集團國際化戰略持續取得重磅進展,與全球創新藥企合作網絡進一步拓展,加速國際化佈局。

    在集團內部,我們持續優化組織架構,拓展數字化系統建設與場景應用,為公司發展轉型提供新動能。

    9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ESG發展歷程2016年,集團首份ESG報告正式發佈2017年,明晟(MSCI) ESG評級首次獲評BB級2020年,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2021年是集團ESG系統化管理的「鑄基之年」,集團可持續發展戰略正式確立,明確以ESG管理為核心抓手,全面提升集團可持續發展水準建立「集團董事會-集團管理層-成員企業執行層」三級ESG管治架構,作為ESG系統化管理的核心保障明確「2022-2024」三年階段性ESG工作規劃及目標,為集團戰略發展提供有效支撐,重點包括: 建立健全ESG管治體系,保證董事會、管理層及執行層的全面覆蓋,為ESG工作的有效推進與持續發展提供體系保障; 將ESG風險納入集團整體風險管理框架,全面識別潛在影響並制定針對性應對方案,保證ESG重大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充分回應社會各界利益相關方關注,結合企業發展的階段性需要,開展針對性ESG管治提升專項,保證ESG關鍵議題管治水平達到同業優秀水準; 與內外部重要利益相關方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充分理解與回應相關方之關注,持續提升以投資者、政府監管機構、員工及國際重點ESG評級為代表的內外部認知認可。

    榮獲「2021年度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獎項2016-2020 2021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10提出以「疾病治療、醫藥可及、共贏關係、環境友好」為四大重點領域的ESG治理策略「CARE」發佈《中國生物製藥ESG工作管理辦法》,作為集團及成員企業ESG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中國生物製藥ESG數字化管理平台」上線,集團ESG管理進入數字化階段系統啟動「中國生物製藥碳中和目標及路徑規劃項目」、「中國生物製藥有害廢棄物減排轉型」,「中國生物製藥負責任供應鏈(一階段)項目」,「中國生物製藥員工發展規劃管理項目」,全面完善相關議題管理體系,制定明確的短期及中長期工作目標及實施方案MSCIESG評級提升至BBB級標普可持續發展評估(CSA)評分進入全球前9%榮獲怡安集團「2022中國最佳ESG僱主」集團成員企業正大清江榮獲「2022年江蘇省綠色工廠」榮譽稱號集團「中國生物製藥碳中和目標及路徑規劃項目」有序推進,完成董事會及管理層聯交所氣候變化培訓及試點單位碳盤查工作「負責任供應鏈(二階段)項目」完成,實現供應鏈ESG風險管理在成員企業端的深化落地MSCIESG評級提升至A級標普可持續發展評估(CSA)連續兩年位列全球前9%CDP氣候評級提升至B級入選央視聯合國務院國資委發佈的「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榜單第57位入選標普全球首份《可持續發展年鑒2023(中國版)》獲評「2023福布斯中國ESG創新企業」獲評「2023福布斯中國最佳僱主」集團成員企業南京正大天晴榮獲「2023年江蘇省綠色工廠」榮譽稱號2022 2023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11國際評級展示CDP氣候評分持續提升至BC2022B2023F2021標普(S&P)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CSA)評分持續提升,蟬聯行業前9% 45 2022行業前9% 55 2023行業前9% 12 2021行業後10%明晟(MSCI) ESG評級連續三年提升至ABBB2022A2023BB20212023年經營績效營業收入261.99億元已付所得稅金額7.47億元支付員工薪酬、福利等金額43.53億元研發費用44.03億元創新藥及生物藥研發投入佔比77%新增上市產品數量27個12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ESG類2023所獲獎項(部分)頒獎單位:Pharm Exec(美國製藥經理人雜誌)2023年全球製藥企業TOP50頒獎單位:港股100強研究中心第十屆港股100強最具投資價值獎頒獎單位:中国证券报2022年度港股金牛奖頒獎單位:《財富》雜誌2023年《財富》中國500強頒獎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節目中心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頒獎單位:標普全球入選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 2023》頒獎單位:福布斯中國2023福布斯中國ESG創新企業頒獎單位:立信德豪(BDO)BDO最佳ESG報告大獎優異認證頒獎單位:E藥經理人2023中國醫藥上市公司ESG競爭力TOP20頒獎單位:彭博商業週刊彭博綠金2023ESG50之年度受關注治理市場價值類13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回饋社會董事會聲明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董事會審閱並確認本報告不存在任何虛假信息、誤導性闡述或重大遺漏,並基於報告期內董事會ESG相關事宜監督及管理職責發佈以下聲明: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董事會作為本集團ESG最高責任、決策及監管機構,授權董事會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委員會,代表董事會履行ESG相關事宜的監督及管理職責。

    本報告期內,集團ESG重大風險已納入集團整體風險評估及管理框架。

    集團高級管理層、主要業務負責人及關鍵內外部利益相關方,就重大ESG風險及新興ESG風險的可能性、影響程度以及風險趨勢進行全面考慮並制定應對計劃。

    董事會已就ESG風險評估結果及應對計劃進行審閱並給予指導意見。

    本報告期內,集團著力推動「CARE」ESG策略的發展與落地,圍繞Cure(疾病治療)、Accessible(醫藥可及)、Relationship(共贏關係)、Environmental(環境友好)四大ESG核心領域開展管治提升專項並持續取得階段性成效,包括且不限於節能降碳目標的逐步達成、醫藥可及性的持續拓展、人才吸引與發展機制的創新完善、負責任供應鏈的深化建設等。

    本報告期內,集團組織召開董事會ESG委員會會議2次,審閱通過「中國生物製藥2023年度11項ESG工作任務」,並檢討其達成情況。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年度11項ESG工作任務已全面高質量完成,各項ESG年度目標均已達成。

    本報告詳盡披露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023年ESG工作的進展與成果,並於2024年4月25日經由董事會審議通過。

    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14我們的ESG願景我們的ESG策略謀求社會福祉把握可持續發展機遇保護生態環境創造長期價值社會環境商業我們追求實現商業、環境與社會的平衡發展SGE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ESG願景,是通過高質量的ESG管理,切實踐行集團「利國、利民、利企業」的運營宗旨,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支持健康中國戰略,為更多患者謀求健康福祉,讓更多疾病得以治療。

    同時,應對風險,把握機遇,促進企業、員工、社會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為企業使命的切實貫徹提供堅實保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自身和各界夥伴創造長期價值。

    為保證中生ESG願景的達成,集團制定了以「CARE」為核心的ESG治理策略,以「疾病治療,醫藥可及,共贏關係,環境友好」為四大重點領域,促進ESG願景與發展戰略的有機融合,推動集團業務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Relationship (共贏關係)促進藥患互動,收獲患者信任關係打造多元職場,激發人企共進關係堅守商業道德,深化相關方責任關係投身社會公益,共建社區和諧關係Cure (疾病治療)堅持創新研發驅動,不斷拓展治療領域嚴控質量安全管理,保障治療安心有效推動前沿科技產業化,持續提升治療效果Environmental (環境友好)節能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降本增效,打造良性發展產業基礎應對气候風險,面對人類共同挑戰Accessible (醫藥可及)降低患者負擔,提供經濟的用藥選擇擴展渠道覆蓋,創造便捷的購藥途徑普及用藥知識,傳播科學的用藥方法關注罕見病藥物研發,保障平等健康權益CRAEEnvironmentalCRAE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15ESG管治架構董事會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決策層)決策及管理ESG工作領導及推進ESG工作工作匯報工作匯報ESG工作管理委員會(管理層)集團ESG執行小組(相關部門負責人)ESG工作管理委員會辦公室(ESG部)ESG最高責任、決策及監管機構經董事會授權、監督ESG相關重大事宜,並就ESG風險、機遇、政策和行動向董事會提供建議完善ESG風險內部監管,組織落實董事會ESG策略,審視ESG風險與機遇,定期審閱ESG年度工作報告及ESG相關信息披露內容ESG工作執行與落實成員企業ESG工作委員會(執行層)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16中國生物製藥以董事會為ESG最高責任、決策及監管機構,下設董事會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委員會,集團董事會副主席鄭翔玲女士任ESG委員會主席,集團執行董事、資深副總裁李名沁女士,及獨立非執行董事李國棟醫生任委員會委員,以監督本集團ESG相關重大事宜,並就ESG風險、機遇、政策和行動等向董事會提供建議。

    決策層面各成員企業在集團引領及督導下,分別組建成員企業ESG工作執行委員會,由成員企業高級管理層及各ESG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委員,承接董事會及集團ESG工作要求,結合成員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及發展需要,制定與落實具體的ESG工作計劃,並結合ESG工作計劃的進展,及時向集團ESG管理委員會進行匯報,並根據集團指導意見完善工作質量。

    執行層面本集團成立ESG工作管理委員會,遵循《中國生物製藥ESG工作管理委員會章程》及委員會相關運行機制,由集團副總裁靳松先生擔任組織職責,集團高級管理層擔任常務委員,集團ESG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部分主要成員企業負責人擔任委員,負責持續完善ESG風險的內部監管,組織落實董事會ESG策略及要求,及時根據宏觀環境及業務變化等因素審視ESG風險與機遇,定期審閱ESG年度工作報告及ESG相關信息披露內容。

    為配合ESG管理工作的落地,集團設立ESG專職管理部門——ESG部暨ESG工作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協調、統籌、組織及推進各項ESG工作任務的推進。

    管理層面本報告期內,集團嚴格遵循《中國生物製藥ESG工作管理委員會章程》《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ESG工作管理辦法》,保證ESG治理體系持續有效的運行。

    在此基礎上,為促進ESG工作系統化全面提升,集團結合內外部環境變化,持續完善ESG相關管理制度,在有效體系保障下,深入落實以「CARE」為核心的ESG治理策略,組織推進多個ESG重點議題治理專項,不斷提升集團整體可持續發展水準。

    ——中國生物製藥ESG工作管理委員會主任、副總裁靳松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172023年ESG重點工作進展2023年,集團對上一年度ESG工作成果進一步延伸,在ESG管治架構全面建立、ESG重大風險全面覆蓋、ESG工作機制與管理制度基本完善的堅實基礎上,以國際同業領先管理水平為目標,以ESG策略為指導,結合自身發展需要,於集團和成員企業端針對性開展多個ESG關鍵議題管治提升專項,並取得積極成效:ESG管理體系持續深化落地:以《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ESG工作管理委員會章程》為綱領,集團各成員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於本報告期內全面制定並完善《成員企業ESG工作委員會章程》及《成員企業ESG工作管理辦法》,指導ESG工作進一步滿足企業管理運營的切實需要,促進ESG理念與企業發展戰略的進一步有機融合。

    員工發展政策正式發佈:集團以全面人力資源戰略為綱領,制定並發佈《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員工發展政策》,系統化規範人才發展規劃,明確涵蓋崗位技能培訓項目、輪崗項目、領導力發展項目、繼任者計劃、員工持續深造支持、績效管理等多個員工發展專項,確保為員工知識和技能的發展投入必要資源,促進人才吸引與保留,豐富集團人才儲備,促進人才梯隊發展。

    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1818碳中和目標及路徑規劃項目一階段工作完成:負責任供應鏈建設項目二階段工作全面完成:在董事會前瞻性引領下,中國生物製藥於2022年在行業內率先啟動碳中和規劃項目。

    2023年,集團已完成兩個「碳中和試點單位」的全面碳盤查及減排機會識別(具體內容請詳見《中國生物製藥碳中和試點盤查報告》及本報告「氣候變化應對專項」章節)。

    中國生物製藥負責任供應鏈建設項目二階段工作,以完善管理機制,培養審核能力,加強供應商認知為階段性目標,並於本報告期內重點完成以下工作: 正式發佈《中國生物製藥供應商ESG分級管理規範》,針對供應商類型及關鍵ESG風險識別情況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集團供應商ESG管理審核小組初步組建,首期組員60人,初步接受ESG相關法規要求及管理實踐培訓,初步建立供應商ESG管理審核能力;全面開展供應商ESG理念及要求宣貫,重點供應商《供應商ESG行為守則》及《供應商ESG分級管理規範》宣貫率100%,簽署率超90%,關鍵二級供應商宣貫率達70%。

    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1919ESG議題重要性分析流程:ESG重要性議題分析集團定期與利益相關方通過多樣化渠道進行溝通,瞭解其對集團ESG表現的期望與意見。

    我們的利益相關方包括但不限於政府與行業監管機構、投資者、客戶、供應商、員工、社區、同行業者、媒體與社會公眾等。

    報告期內,集團於日常營運決策中充分考慮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及時採取行動響應其訴求。

    識別ESG議題清單:識別內外部利益相關方關注問題,並參考聯交所ESG報告指引、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建議(TCFD)、GRI標準及可持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準則等報告框架關注議題。

    利益相關方溝通:與各利益相關方群體開展溝通,瞭解利益相關方重點關注議題。

    重要性評估:結合利益相關方溝通結果,開展重要性評估與優先級排序,確定重要性議題並形成ESG重要性議題矩陣。

    利益相關方溝通渠道政府與行業監管機構政府參觀考察、工作報告、政策諮詢、參與政策制定、行業交流與協作投資者董事會、股東大會、投資者交流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日常來訪、電話及郵件溝通客戶學術研討會、新產品上市會、定期走訪、座談會、電話及郵件查詢、官網投訴渠道、滿意度調查供應商供應商交流考察、供應商培訓、供應商評估、採購招標流程員工工會、職工代表大會、員工活動、滿意度調查、意見申訴與反饋社區公益活動、公益組織合作、志願者活動同行業者交流活動、行業論壇與會議媒體與社會公眾信息披露、輿情監測、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平台、電話及郵件查詢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所識別高度重要性議題11項,包括產品創新與研發、產品質量與安全、醫藥普惠、負責任營銷、商業道德、員工健康與安全、客戶信息與隱私保護、員工權益保障、應對氣候變化、員工薪酬與福利、反腐敗。

    高重要性議題中重要性議題低重要性議題應對氣候變化1 1排放物管理2 2能源使用3 3水資源使用4 4員工權益保障5 5員工多元化6 6員工健康與安全7 7員工薪酬與福利8 8員工發展與培訓9 9供應鏈可持續管理10 10產品創新與研發11 11產品質量與安全12 12客戶信息與隱私保護13 13負責任營銷14 14醫藥普惠15 15知識產權保護16 16社區投資1717行業發展18 18商業道德19 19反腐敗20 20合規經營21 21風險管理22 22對集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對利益相關方的重要性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21貢獻SDGs目標01公司治理我們的理念與目標中國生物製藥相信高水平的企業管治能夠引領集團的穩健發展。

    我們致力於構建權責分明的治理機制,持續提升董事會專業性、獨立性、多元化水平,推動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切實履行責任,為股東權益與集團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2023年度關鍵績效榮譽與認可頒獎單位彭博綠金、彭博商業週刊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彭博綠金 2023 ESG 50 榜單」 之「年度受關注治理」董事平均會議出席率93%董事會獨立董事佔比42%女性董事佔比33.3%2023年,集團榮獲彭博商業週刊聯合主辦「彭博綠金2023ESG 50榜單」之「年度受關注治理」獎項。

    本集團董事會獨立董事佔比42%提名委員會獨立董事佔比67%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執行董事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董事會2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董事會職責履行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以及運營所在地相關規定,持續完善治理結構,形成了權責分明、相互協調與相互制衡的治理機制,保障了企業管治高效合規。

    報告期內,集團召開股東大會1次,董事會4次,審核委員會2次、薪酬委員會1次、ESG委員會2次,董事平均出席率93%。

    所有會議召開、表決程序均符合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議事規則的相關規定,所有表決結果均合法有效。

    董事會績效評估中國生物製藥建立考評及激勵機制。

    薪酬委員會依據當年度的公司主要財務及營運指標,並按照工作職責要求,遵循績效評價標準和流程,對董事和高管人員進行評估並向董事會建議薪酬方案。

    方案綜合考慮市場的薪酬水平、公司經營情況及董事及高管人員的績效表現,以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強化責任目標約束。

    董事會獨立性董事會獨立性對於監督公司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方面有著關鍵作用。

    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董事會獨立董事佔比為42%。

    審核委員會與薪酬委員會全部由獨立董事組成,提名委員會獨立董事佔比達67%。

    中國生物製藥的獨立董事均為資深專業人士,具備會計、金融、風險及業務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及豐富經驗。

    提名委員會負責每年定期評估董事獨立性並進行確認。

    環境保護職務獨立非執行董事5人執行董事7人年齡45歲以下2人74歲以上1人55-64歲4人45-54歲2人65-74歲3人董事會服務期限12個月或以上12人學歷碩士學位5人學士學位5人博士學位2人性別男8人女4人數字化管治作為中國生物製藥核心發展戰略之一,我們積極擁抱數字化時代浪潮,大力投入數字化能力建設,從而持續提升董事會決策能力以及企業經營能力,鞏固市場核心競爭力。

    2023年,集團實現了生產、採購、銷售等關鍵經營環節的全面數字化覆蓋,通過引入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和工具,實現對各環節的實時監控和精準管理,優化生產流程,加強資源整合,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庫存周轉率,降低運營成本。

    在提升運營管理水平的同時,數字化轉型為集團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嶄新的驅動力。

    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挖掘,我們更加深入的洞察市場需求、患者行為和疾病趨勢。

    新藥研發、臨床試驗和市場推廣得到更加精準的指導,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得到進一步推動。

    我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將進一步成為公司治理的核心輔助,支撐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實現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

    信息化平台為員工與決策層之間搭建了暢通的溝通橋樑,幫助董事會及時、全面了解員工意見,為董事會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為集團發展注入活力。

    25回饋社會董事會多元化在當下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企業面臨諸多可持續性挑戰的時代,多元化的組成,是董事會保持高水平決策能力的關鍵因素。

    集團制定《董事會多元化政策》,並結合集團發展需要對其內容進行適時修訂,保障董事會在技能、經驗及觀點多樣性方面取得適當平衡,提高重大決策的效益和質量。

    提名委員會負責審核董事會多元化政策有效性及執行情況,並每年定期開展多元化評估。

    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董事會成員共12人,其中,女性董事4人,佔比為33.3%。

    董事會的人員構成中,性別、年齡、專業經驗比例均衡。

    董事會成員均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並擁有財務、風險、醫學、藥學、法學、經濟學、工商管理學等多領域專業能力及背景。

    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企業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架構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風險管理。

    集團建立了涵蓋「治理層-管理層-業務層」的三級風險管理架構,並通過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以保證有效的風險防控。

    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醫藥行業合規管理規範》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指導性文件,內部制定了《中國生物製藥合規管理制度(試行)》及《中國生物製藥風險合規委員會章程》等制度,集團及其成員企業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及內部制度落實風險合規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潛在風險並及時應對危機。

    報告期內,風險合規委員會對本集團及成員企業風險合規管理情況開展多次審核,各責任部門根據審核結果進行及時整改。

    集團亦聘請外部專家開展外部審計工作,發現潛在的重大內控缺陷,持續強化潛在風險管控,提升整體風險管理水平。

    我們將風險管理指標納入個人績效評定,並進行嚴格考核,以保障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董事會負責集團整體風險管治並監督內控系統的有效性。

    審核委員會在董事會授權下,負責定期審閱內控政策,監督內部審計政策及其有效性,並評估外部審計機構的工作開展情況。

    董事會亦授權其他委員會(如ESG委員會等)在其各自的專業領域開展風險管理具體工作。

    治理層本集團及成員企業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成立風險合規委員會,並由董事會主席擔任負責人,制定並嚴格執行風險合規管理制度,推動風險評估、管控、審核及整改的閉環管理。

    管理層集團審計監察中心及成員企業各業務部門基於業務性質與流程,負責識別包括合規風險、運營風險、ESG風險等在內的現有及潛在風險和發展機遇,評估優先級並制定管控措施。

    審計監察中心及合規部門亦負責監督本公司關鍵風險管理情況。

    業務層2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新興風險管理集團及時跟進宏觀政治經濟環境、行業政策、科技發展、氣候變化等與經營密切相關的外部變化,識別潛在的新興風險並制定應對方案,將風險降低至可承受範圍。

    目前,集團識別的可能對業務產生長期影響的新興風險如下:風險類型潛在影響應對方案全球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傳染性疾病突發、氣候變化引發的人類健康問題等引起全球藥物市場需求變化,且可能影響業務連續性及運營穩定性。

    關注全球公共衛生情況,及時跟進市場動向,積極推動藥物研發創新;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國家集採政策國家集採政策的推行下,部分仿製藥品陸續納入集採項目,價格明顯下降,產品利潤率降低。

    集團仿製藥板塊集採影響基本出清;夯實優勢治療領域,針對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提高研發、臨床轉化的效率,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優化生產工藝流程,降低生產運營成本。

    地緣政治地域性衝突使得世界各國制裁動作持續,引起能源及部分原材料價格波動,技術引進及國際戰略合作受限,長期對於企業經營及投資產生風險。

    針對總體經濟、政治趨勢進行持續評估,並與供應商及合作方在內的利益相關方維持緊密互動,建立行動預案,以強化公司運營韌性及可持續性。

    風險文化建設中國生物製藥致力於建設負責、誠信、合規的風險管理環境,形成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文化。

    集團及成員企業合規、審計監察部門定期組織風險管理培訓與審計,並對為風險識別和管理工作做出重大貢獻的員工提供包括公開表彰、獎金激勵和內部晉升等在內的獎勵措施。

    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對新興風險的識別與前瞻性治理,是集團風險治理工作長期有效的重要保證。

    ——中國生物製藥風險合規委員會27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02合規運營貢獻SDGs目標我們的理念與目標建立誠信合規的營商環境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作為行業領先企業,我們希望以身作則,攜手推動行業合規、穩健發展。

    「誠信正直」、「責任擔當」、「協作共贏」是中國生物製藥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致力於踐行最高水平的商業道德準則,與各界合作夥伴攜手打造合規運營環境,保障各利益相關方的長期利益。

    關鍵進展與績效核心供應商重大ESG負面事件0發生供應商反腐敗審計計劃完成率100%《供應商行為準則》核心供應商宣貫率100%集團網絡安全及數據隱私洩露事件0發生《供應商行為准則》核心供應商簽署率超90%董事及員工反貪污培訓覆蓋率100%管理層及關鍵崗位員工反貪污培訓時長20,433小時關鍵二級供應商宣貫率70%合規管治體系完善的管理體系,是集團全面合規風險管理的核心保障。

    董事會作為集團整體風險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下設審核委員會與ESG委員會,負責推動、監督並指導集團整體合規管理工作。

    集團總部及成員企業層面,由審計監察、合規及法務等部門根據職責章程協同業務部門共同推進合規管理體系的落地。

    《中國生物製藥合規管理制度(試行)》是中國生物製藥合規管理的綱領性文件,為集團合規管理提供原則性指導。

    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供應商管理,秉持「正直誠信」「協作共贏」的合作理念,致力於建立誠信、陽光、公平、共贏的合作關係。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正式啟動「負責任供應鏈建設項目(二階段)」,期待與供應商攜手共建負責任的商業環境。

    供應商管理體系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制定並完善集團《供應商管理規程》《採購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為合規採購管理和可持續供應商管理提供有效指導與依據。

    2023年度,集團完成重點成員企業採購業務和供應商管理的組織整合,統一規範化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效率,防範供應鏈風險,建立統一化的供應商管理體系和採購流程。

    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綜合考量採購金額、物料類別、ESG風險、可替代性等因素,集團對供應商採取分級化管理。

    我們通過資質確認、風險評估、審計監督、考核評價等措施,在供貨商的篩選與准入、使用、維護、評估、審計、淘汰等各階段進行全生命週期的風險把控和管理。

    中國境內3,576港澳台地區1其他國家或地區46供應鏈管理策略供應鏈合作可持續採購質量優先價值考慮多元化供應整合供應商資源與能力,推動價值鏈共同進步在符合質量管理要求的必要前提下,選擇質量最佳的供應商產品與服務獲得最具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綜合考慮供應鏈整體價值提升供應商經濟、環境與社會層面的可持續績效關鍵物料匹配至少兩家合格供貨商,以確保供應穩定性供應商總數3,623 3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供應商審計頻次及審計要求一類物料供應商(不含包材類)每3年不少於1次現場審計一類物料供應商(包材類)每5年不少於1次現場審計其他物料供應商每5年進行一次信函審計中國生物製藥依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要求,制定並嚴格執行《供應商審計管理規定》《供應商現場審計管理規程》等規章制度,並根據供應商類別制定相應審計頻次及審計方式要求,按計劃對供應商開展審計,從源頭保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集團共完成超過600次的供應商審計供應商准入中國生物製藥堅持嚴格的供貨商准入審核機制,審查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質、競爭力、生產狀況、產品質量管理情況、ESG管理情況等,並通過持續優化供貨商審核及評估流程,進一步規範供貨商准入管理。

    供應商審計2023年度,集團共完成超過600次的供應商審計。

    審計圍繞質量安全、供應保障、ISO體系、環境、反腐敗等多個維度開展,整體審計計劃完成率超100%。

    對於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我們為供應商提供改善指導,並持續跟進整改進度。

    整體審計計劃完成率超100%供應商評估考核集團根據採購業務執行情況,建立科學的考評和有效的激勵措施,通過供應商年度評估考核、大項目評估考核、供應商行為準則簽署、供應商異常事件處理機制等多個維度篩選優質供應商,提升供應鏈效率,以保證集團供應商可持續發展。

    考核由採購部門、生產部門、質量部門、EHS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等協同開展,從而保證考核的全面有效。

    覆蓋供應商資質、質量、服務水平、供應及時性、財務狀況、商業道德、EHS等多個維度。

    我們對於考評結果,制定不同的供應商後續措施,對於優質供應商我們實施獎勵性政策;對考評不合格的供貨商,我們將視其具體的管理差距,通過培訓、整改等提升供應商能力,對於存在惡劣行為的供應商,將採取懲罰措施,從而保障供應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集團提供優質產品及更具競爭力價格。

    31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可持續採購管理中國生物製藥主動發揮價值鏈核心企業價值,期望引領產業鏈上下游共同踐行可持續發展。

    2023年,集團正式發佈《中國生物製藥供應商ESG分級管理規範》,針對供應商類型及關鍵ESG風險識別情況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集團持續深化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管理在成員企業端的落地實施。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重點成員企業均完成供應鏈ESG管理體系建設,成立供應商ESG管理工作組,並制定和完善供應商ESG管理制度文件,推動供應鏈可持續管理工作規範化開展。

    供應商行為準則本年度,在《中國生物製藥供應商行為守則》基礎之上,各重點成員企業基於業務開展情況及ESG風險識別與評估情況,進一步細化完善企業端《供應商行為守則》(《行為守則》),在商業道德、勞工權利、業務連續性、動物福利、數據隱私、健康安全、環境與管理體系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同時,集團向關鍵供應商開展《行為守則》宣貫與簽署,截至報告期末,核心供應商《行為守則》宣貫率100%,簽署率超90%。

    同時,集團鼓勵供應商將《行為守則》要求傳達給下級供應商,並監督其遵行情況,截至報告期末,核心二級供應商宣貫率70%。

    截至報告期末核心供應商《行為守則》宣貫率100%簽署率超90%核心二級供應商宣貫率70%本年度,集團識別的關鍵供應鏈ESG風險包括反貪腐,環境、健康與安全(EHS)以及產品質量。

    供應鏈建設是集團應對市場競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風險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

    對於中國生物製藥而言,穩定且有韌性的供應鏈是企業持續穩定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基本保障。

    ——正大天晴採購中心負責人顧佳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3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供應商ESG管理能力建設2023年,集團完成首期「供應商ESG管理工作組」組建,並重點開展能力建設工作。

    我們組織開展負責任供應鏈系列培訓,內容覆蓋ESG各領域法規要求、領先管理實踐及審核技能等,幫助工作組瞭解國際及行業供應鏈ESG管理新趨勢,深化對集團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理解,提升專業技能。

    截至目前,中國生物製藥重點成員企業「供應商ESG管理工作組」成員約60名。

    供應商廉潔管理集團制定供應商反貪腐政策,並與供應商簽署《供應商廉潔協議》,對雙方廉潔合規責任進行明確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賄賂、回扣、非法付款和其他腐敗事件發生。

    集團不定期開展供應商反貪腐審計,如若發現違反本協議的相關案件,集團將視嚴重程度給予內部公告、進入供應商黑名單等多項處理措施。

    本年度,集團共開展供應商反貪腐審計210次,年度審計計劃完成率超100%。

    我們通過微信公眾號、現場培訓等多種途徑對供應商宣貫本集團商業行為準則、反腐敗政策等,強化供應商廉潔合規意識,提升廉潔管理能力。

    本年度,集團開展供應商反貪腐培訓共計364次。

    本年度集團共開展供應商反貪腐審計210次年度審計計劃完成率超100%集團開展供應商反貪腐培訓共計364次33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天晴速暢(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的包材原採用德國進口巴塞爾3020D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粒子(LDPE)。

    2023年,該製劑包材的國產化替代成功推進。

    目前,按照年採購200噸測算,預計節省年度採購成本230萬元。

    同時,國產化採購亦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當地經濟增長,並減少長距離運輸產生的環境影響。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天晴速暢(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包材進口採購轉本土化採購供應商EHS風險管理我們與關鍵供應商签订《供應商環境健康與安全(EHS)協議書》,明確對供應商生產運營環節中的環境保護、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在供應商准入與篩選階段,集團將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與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45001)的獲取情況作為優先選擇條件之一。

    指標單位2023年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數量家233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比例% 28通過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數量家179通過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比例% 212023年集團中國境內供應商數量佔比98.7%本地化採購中國生物製藥原物料採購優先選擇來自運營所在地或附近區域的供應商,以促進運營所在地經濟發展,支持所在地就業率,降低運輸成本,減少因運輸產生的環境及產品安全等問題。

    2023年,集團中國境內供應商數量佔比達98.7%。

    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3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供應鏈可持續能力建設中國生物製藥希望攜手供應鏈夥伴共同成長,積極賦能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集團以《供應商行為守則》為基礎,長期組織面向供應商的反貪腐、質量管理、環境保護等主題的培訓和研討會等,旨在培養供應商ESG主動管理能力,共築創新、可持續的供應鏈。

    正大天晴組織供應商現場參觀,分享先進生產管理經驗2023年,集團成員企業針對新增18家原輔料及包材供應商進行了系列培訓,包括行為守則、反貪腐、企業文化等內容。

    通過本次培訓,供應商集團管理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認同。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南京正大天晴。

    新增供應商系列培訓35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我們嚴格遵循運營及業務所在地法律法規及其他監管機構要求,制訂並持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及審計機制,以實現對反舞弊、負責任營銷、臨床倫理、反壟斷及反洗錢等商業道德事宜的有效監督,防範商業道德風險,積極建設長效生態治理體系。

    反舞弊中國生物製藥在反舞弊領域秉承「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

    我們堅持以「正直誠信」作為企業價值觀的首要原則,對貪污舞弊行為持「零容忍」態度,堅決一查到底。

    對於經查實的違規人員,集團對其進行教育整改,對於真心悔過的員工,給改過自新的機會。

    報告期內,集團已審結涉及貪污舞弊的訴訟案件數為0。

    商業道德「在當今充滿競爭、瞬息萬變的全球商業環境中,中國生物製藥深明堅守商業道德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要素,並承諾遵循最高道德標準開展經營活動,攜手合作夥伴打造陽光、誠信、道德的商業生態。

    」 報告期內集團已審結涉及貪污舞弊的訴訟案件數0起集團下屬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加入「中國企業反舞弊聯盟」及「陽光誠信聯盟」,定期參與其組織的線上線下培訓課程,瞭解反舞弊相關動態,切實踐行商業道德合規理念。

    加強企業廉正文化建設,有助於營造公平公正氛圍,形成高效團結的職工隊伍,有利於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競爭力。

    長期以來,中國生物製藥都高度重視企業廉正文化建設與宣導,不斷加強舞弊腐敗打擊力度,建立「不敢腐」的冷威懾;通過舞弊腐敗案例根因分析,優化閉環制度機制,堵塞管理漏洞,建立「不能腐」的防範機制;持續強化廉正宣貫,構築「不想腐」的思想防線。

    ——中國生物製藥審計監察中心負責人,趙維納3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反舞弊管理架構集團董事會作為集團最高責任及決策機構,負責審查與監督集團反舞弊與廉潔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法律法規遵守情況、管理體系運行情況、政策制度完善情況等。

    2023年度,為進一步加強集團反舞弊風險管理,提高整體審計監察工作效率,集團對總部及成員企業端審計職能進行整合,設立審計監察中心作為全集團反舞弊管理的內審機構。

    審計監察中心負責將審計發現、風險提示、改進措施及實施進展向董事會審核委員會匯報。

    審核委員會通過定期審閱內、外部審計工作報告等方式協助董事會監管並檢討本集團的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系統的有效性。

    董事會審閱並檢討商業道德和反腐敗相關事宜。

    反舞弊管理制度本年度,集團迭代完善《中國生物製藥反舞弊政策》《中國生物製藥舉報及舉報人保護政策》等多項反貪污舞弊管理制度,明確要求全體員工以及所有與本集團進行業務往來的商業夥伴,不參與任何賄賂、貪污、欺詐、勒索、洗黑錢及支付或接受任何形式的便利費等一切不當行為,並接受各利益相關方監督。

    37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廉潔天晴公眾號宣傳文章2023年9月,中國生物製藥邀請行業專家對集團營銷體系內的高級管理人員展開醫療醫藥反腐政策專題培訓。

    培訓內容覆蓋政策解讀、管理要求明確及典型案例分享等,以強化集團高層反貪腐及合規管理意識,形成自上而下的理念認知與管理迭代。

    反貪腐政策高管培訓廉潔文化建設「人」是廉潔文化建設的核心,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對全體員工廉潔意識的培養,幫助員工將「不敢腐」的被動意識轉化昇華為「不願腐」的主動意願,從思想根源凝聚廉正文化。

    集團通過微信公眾號文章、宣傳視頻、線上線下專題培訓等多種方式,對集團反舞弊、反商業賄賂文化、賄賂行為處罰、舉報流程、舉報人保護等內容進行宣貫,提高全員反舞弊意識,營造全集團廉潔氛圍。

    本年度,集團董事及員工反貪污培訓覆蓋率為100%,管理層及關鍵崗位員工受訓時長20,432.8小時。

    本年度集團董事及員工反貪污培訓覆蓋率100%管理層及關鍵崗位員工受訓時長20,432.8小時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針對2023年入職新員工開展《入職廉正第一課》專題培訓,培訓覆蓋廉潔從業的意義、集團規定要求等內容出發,教育引導新員工存敬畏之心,認真走好職場每一步。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入職廉正第一課3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舉報處理與舉報人保護中國生物製藥堅持「對投訴舉報線索100%分析,對實證線索100%調查核實」工作原則,堅決打擊受賄、行賄、索賄、收受回扣等違反商業道德的行為。

    我們公開發佈集團反舞弊舉報渠道及舉報受理流程,集團內外部利益相關方均可以通過郵箱、微信公眾號、電話等渠道進行實名或匿名方式舉報。

    對於需展開調查的舉報及投訴,我們將立即啟動調查程序,成立調查小組開展調查工作,調查流程及處理結果直接向管理層和董事會匯報。

    2023年度,集團共計查實涉及舞弊、貪腐案例40餘起,均已按照集團反舞弊政策要求調查核實,處理涉及87個人,解除勞動合同6人,其餘人員在懲處及教育悔過後保密並留用。

    在查處後,集團就相關案件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嚴格排查與認真整改。

    中國生物製藥尊重並保護每一位舉報人。

    我們嚴格控制集團內部舉報信息知悉範圍,並嚴格保密調查過程中涉及的材料。

    除非舉報人同意,我們不會公開舉報人個人信息。

    當出於法律要求需要披露舉報人身份時,我們將嚴格限制披露範圍。

    本集團對打擊報復行為持零容忍態度。

    相關行為一經查實,我們將按照相關規定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若收到舉報或作證人受到打擊報復的申訴,我們將及時跟進處理,依法依規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舉報人、證人的合法權益。

    針對實名舉報,審計監察中心收到舉報、投訴後,第一時間聯繫舉報人瞭解情況;針對匿名舉報,及時同步信息,進行初步核實並形成下一步工作開展計劃上報集團管理層。

    經批示後需展開調查的舉報、投訴,按照被舉報人崗位的不同,基於迴避原則,成立調查小組以不同層級的調查主體進行調查。

    及時將調查報告(含處理建議、整改計劃)呈報集團管理層及董事會,獲取處理意見。

    針對個別典型案例,以警示教育為目的在集團內部發文公開。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對反舞弊管理機制進行針對性完善整改。

    舉報受理專項調查匯總報告公示處理機制完善39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負責任營銷管理體系建設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等運營所在地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開展市場宣傳及營銷活動。

    本集團基於合規管理架構實施負責任營銷管理。

    同時,集團內部制定《中國生物製藥負責任營銷政策》《中國生物製藥反商業賄賂規定》《業務合規指南》《與醫療衛生人士的交流互動合規管理制度》等負責任營銷制度,管理及規範本集團及成員企業全體員工的營銷行為,確保營銷活動合法合規。

    本集團建立嚴格的審核流程。

    任何形式的營銷活動需符合法律法規要求,並與監管機批文一致,做到真實準確,無歧義、不誤導,且必須經過本集團許可證管理人員的審核和批准方可發佈實施。

    2023年,隨著中國生物製藥「數字化」戰略落地實施,我們在營銷活動領域推行數字化管理。

    通過對營銷人員、醫療系統對接活動及費用等進行線上管控並分析,及時發現潛在營銷違規風險,提高營銷活動效率。

    報告期內,本集團未有接獲任何關於宣傳信息內容誤導或欺騙消費者的投訴或法律訴訟。

    審計監察集團定期開展營銷及銷售業務審核,每年開展至少一次覆蓋全集團的負責任營銷審計,確保廣告和營銷活動的準確性及合規性,以及銷售及營銷實踐的合法合規。

    負責任營銷審計內容包括銷售人員是否遵守本集團的負責任營銷政策和制度、營銷的合規性、誠信交易等。

    對於發現的審計問題,我們會監督相應單位及時整改,並對相關政策、制度進行完善。

    我們亦會定期對負責任營銷活動進行工作總結,發現總結潛在問題並及時改進完善。

    對於違規行為,我們依據情節性質和嚴重程度對違規人員給予通報批評、績效考評扣分、扣除獎金等處分。

    4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針對集團全體員工開展負責任營銷通識培訓線上培訓。

    培訓內容涵蓋負責任營銷基本要求解析、優秀實踐分享、集團內部管理制度要求等,旨在提升全員對於負責任營銷的認知,在集團內部強化負責任營銷文化。

    負責任營銷通識培訓2023年,集團成員企業面向所有業務板塊的營銷人員,以各辦事處/省區為單位,每月施行2次「學習日」制度,進行產品知識、宣傳規範、營銷技能等銷售業務相關內容的培訓和學習,增強員工在實踐過程中的學術運用能力和負責任營銷意識。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豐海。

    營銷「學習日」活動2023年,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開展年度合規大使特訓,培訓內容涵蓋外部監管及規則解讀、負責任營銷意識和管理實操等維度。

    合規大使特訓完成後,在各負責的區域內,針對一線營銷人員,全面開展營銷合規培訓,覆蓋人數超過5,000人,全面提升員工負責任營銷意識。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合規大使下沉培訓負責任營銷培訓我們制定了全面的負責任營銷培訓體系,為不同層級、不同業務領域的員工提供負責任營銷法律法規政策培訓、合規營銷理念宣貫、公司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訓,提升全員負責任營銷意識,確保每位員工知道並嚴格遵守公司營銷、廣告和銷售制度。

    在課程設計方面,本集團充分考慮不同崗位員工的工作職責以及市場變化,針對不同業務或崗位的員工設計針對性培訓內容。

    本年度,集團負責任營銷培訓員工受訓總時長50,322小時,受訓員工佔比88%,人均受訓時長較上一年度提升28%。

    集團負責任營銷培訓員工受訓總時長50,322小時受訓員工佔比88%人均受訓時長較上一年度提升28% 41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藥物研發倫理藥物研發倫理是中國生物製藥商業道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和倫理道德標準,保護受試者合法權益,保障實驗動物福利。

    受試者保護中國生物製藥重視受試者權益保護。

    我們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世界醫學大會赫爾辛基宣言》等各項法律法規及相關倫理規範,全方位保護臨床試驗受試者的知情權、隱私權及用藥安全。

    知情權保護中國生物製藥尊重受試者知情權。

    我們的業務開展過程不涉及受試者的直接接觸,且我們要求合作機構遵循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及臨床倫理,保障臨床試驗在受試者知情同意的基礎之上合規開展。

    隱私權保護對於受試者信息,集團堅持「非合規不獲取、非必要不獲取」原則。

    同時,對於委託第三方所開展的臨床試驗,我們通過指派項目專員的形式監督試驗過程,確保該臨床試驗的研究者、第三方檢測機構、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等經手人員均無法接觸到受試者的個人數據。

    用藥安全保護中國生物製藥建立了涵蓋臨床試驗全過程的臨床試驗質量管理體系,並開展臨床藥物試驗安全評價。

    本公司臨床研究管理中心、質量管理部門和第三方機構對臨床試驗的風險進行持續的監控、稽查和反饋,堅決保障受試者用藥安全。

    為提升員工的臨床倫理道德及責任意識,我們面向臨床研究相關人員開展合規及操作流程相關培訓工作,並通過辦公系統、合規例會等途徑宣貫最新監管要求,確保員工及時瞭解並遵守相關規定。

    我們對培訓結果及績效進行評估,持續提升員工臨床倫理意識及技能。

    4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動物福利對於動物試驗,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守《實驗動物管理條例》《關於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等相關規定,嚴格遵循《中國生物製藥生物倫理道德原則》,依法維護動物福利,保障生物安全,防止環境污染。

    集團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是實驗動物倫理審查的核心機構,對實驗動物倫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保證實驗動物的使用符合倫理要求,促進動物實驗的標準化和規範化。

    同時,本集團鼓勵開展動物實驗替代方法的研究與應用,儘量減少動物的使用量。

    在試驗開展中,我們使用符合相應等級標準的實驗動物、實驗設施設備及飼料、籠具等相關產品,以多個措施保障實驗動物的福利。

    我們定期組織實驗動物福利倫理知識培訓,強化福利倫理觀念。

    反壟斷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關於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指南》等境內外反壟斷法律法規要求,嚴格執行《中國生物製藥反壟斷規定(試行)》,持續優化反壟斷管理體系建設,提高全員反壟斷合規意識,防範壟斷風險。

    43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中國生物製藥數字化轉型領域重要保障和治理方向。

    2023年度,集團圍繞「合規治理、賦能業務、積極預防、持續改進」原則,開展相關專項工作。

    報告期內,中國生物製藥未發生重大信息安全、數據及隱私洩露事件。

    管理架構中國生物製藥將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企業合規運營的重要環節。

    集團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及所適用的歐盟及英國《通用數據保護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個人數據(隱私)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嚴格執行《中國生物製藥信息安全管理辦法》及相關制度文件,持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信息安全作為合規管理的重要議題之一,由董事會下屬審核委員會承擔風險管理及內部監督職能,監督本集團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在信息安全戰略制定和流程架構管理等方面擁有專業經驗的執行管理層擔任信息安全體系管理者代表。

    同時,指派專業的信息安全團隊承擔本集團信息安全管理、數據與開發及信息化建設工作。

    2023年度,集團持續、全面強化數據安全及權限管理保障制度,在全公司層面發佈《數據權限管理規範(試行)》《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數據與個人信息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內部管理規範,為數據安全治理提出明確要求和指導。

    針對第三方數據安全管理,我們在《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供應商行為守則》中規範了供應商數據隱私保護要求,並對全體重點供應商進行宣貫。

    網絡安全防護在保障系統聯動及數據流轉的情況下,集團為整體網絡安防建立防禦縱深,基於業務類型層次劃分區域管理,對區域間邊界實施隔離。

    2023年度,我們完成研究及質量方向的分離治理,在提升網絡健康度的同時,加強接入終端的網絡安全防護可靠性。

    我們參考最新信息安全技術發展及動態,依託縱深防禦體系,為集團網絡設備統一部署或更新企業級防病毒軟件、終端安全管理系統、網絡准入管理系統等,並配備防火牆、入侵防禦系統、漏洞掃描系統等安全措施。

    我們持續開展雲端WEB安全、終端安全、病毒及惡意代碼防護、邊界防火牆、網絡安全准入控制能力的更新加固,保障雲、網、邊、端全方位安全防護能力,實現資產可管,風險可控,威脅可見,為企業的安全穩定運營提供堅實保障。

    4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數據安全治理集團持續關注員工、客戶、財務、業務等數據信息和資產的管理與保護,特別是在個人信息收集過程中,集團充分尊重相關方的知情、訪問、更正、刪除等權利,基於「最小化」的原則進行數據採集,並告知相關數據使用途徑。

    我們對已獲取的個人數據實施合規管理,嚴格限制數據存儲的時間週期、使用途徑等。

    在技術層面,集團對數據進行加密存儲,並通過權限控制、屏幕水印、合規審計等方式,加強信息管理,防範隱私信息外洩的事件發生。

    本年度,集團全面審視數據採集、存儲、獲取、使用、銷毀的全生命週期,梳理風險場景並進行了全方位治理。

    針對敏感信息的識別、業務系統中敏感信息無序使用等問題,完成了7,000餘個敏感字段的安全分級,並且對20多個應用系統的數據庫以及頁面進行了脫敏、加密工作。

    針對權限管控,我們搭建權限線上化管控平台,並將52個應用系統改造完成接入。

    45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集團內部建立有網絡安全風險監管體系並實施風險分類、分級管理,依據風險等級制定安全事件響應程序,根據事件的潛在後果和影響程度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我們對上線系統建立了安全評估機制,面向上線部署的50餘個系統,全年開展超過290次安全評估,提前識別高危安全漏洞,並指導修復,保障上線系統安全性。

    審計與認證我們建立信息安全合規審計支撐機制,由獨立團隊對網絡設備運行狀況以及信息安全事件發生和處置情況等進行分析,並依據最新網絡安全動態和技術情報,發現風險漏洞並持續改進,不斷優化網絡安全管理和技術策略。

    報告期內,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完成主要系統的三級等保測評工作。

    我們亦開展供應商入圍信息安全合規評估評審工作。

    報告期內,共完成55家入圍供應商信息安全評估。

    4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應急管理我們建立網絡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制定正式的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至少每年一次組織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演練,以保障本集團應急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及可執行性,降低重大網絡安全事件風險。

    網絡安全意識宣貫集團下屬重點成員企業持續開展各層級信息安全意識培訓活動,包括安全意識、勒索病毒和釣魚郵件防範培訓等。

    同時,集團建立信息安全宣傳線上渠道,結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等熱點事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常態化信息安全知識及防護態勢宣傳,提升員工信息安全風險意識及識別能力。

    本年度,微信公眾號發佈信息安全專題通報20餘期。

    我們積極組織開展線下信息安全意識培訓活動,將信息安全意識培訓納入新員工入職培訓第一課,通過劃定安全紅線、強化提升員工信息安全意識,將企業的信息安全責任與個人的工作職責相關聯,防控信息安全風險。

    47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03環境保護貢獻SDGs目標我們的理念氣候變化、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污染和廢棄物等問題對地球造成的破壞性影響持續加劇。

    追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氣候挑戰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中國生物製藥堅持高標準的環境管理要求,持續完善環境管理體系,以科學的方法應對氣候變化、緩解環境壓力,多措並舉,為推動企業與環境的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2023年度關鍵績效較2022年,通過能源管理及包材回收實現的減碳量38.44千噸環保投入總金額9,700萬元能源消耗密度較基準年下降15%溫室氣體排放密度較基準年下降13%成員企業ISO14001認證覆蓋率66.7%可再生能源使用量7,504兆瓦时榮譽與認可我們的目標20% 10%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以2021年為基準年,至2025年實現每百萬元營收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进行中有害廢棄物減排目標:以2021年為基準,到2025年,每百萬營收有害廢棄物排放量減少——进行中頒獎單位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獎主體正大天晴連雲港潤眾製藥有限公司2023年度綠色發展領軍企業頒獎單位國家工業化和信息部獲獎主體正大天晴國家級綠色工廠頒獎單位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獎主體正大豐海南京正大天晴江蘇省綠色工廠頒獎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中國海外上市公司ESG和低碳排名100強第36名頒獎單位新浪財經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2023金責獎·環境責任優秀企業氣候變化帶給我們的挑戰是現實的、嚴峻的、長遠的。

    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繼續深化「共同落實」的主題,推動各方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生物製藥深刻理解應對氣候挑戰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共同行動。

    集團將氣候變化納入企業戰略考量,全面識別潛在氣候變化風險,並建立有效的內控機制,以最大程度減少氣候相關風險對集團的負面影響,同時探索與把握新的機遇。

    2023年9月22日,中國生物製藥召開三季度ESG工作管理委員會例會。

    會議中,董事會主席及各委員對集團上半年度環境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審議,共同學習探討ISSB氣候準則要求,並明確了集團氣候風險應對及碳中和規劃實施方案,以響應國家低碳發展戰略,推動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為了確保各項措施得以有效執行,我們將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定性及定量指標納入相關人員的薪酬體系考核範疇,並對其年度業績進行考核,通過激勵機制表彰其對本公司氣候風險應對所做出的貢獻。

    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氣候變化應對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氣候變化風險的應對工作。

    2023年,依託ESG管治架構基礎,集團正式發佈《氣候風險管理政策》,明確氣候管治架構及管理要求。

    對集團應對氣候變化相關事宜負最高責任。

    董事會在董事會授權下檢討和確認氣候變化應對策略和目標,監督和指導氣候相關事宜執行情況及目標達成情況。

    ESG委員會全面領導、管理集團及成員企業範圍內的氣候風險管理工作,包括設定氣候相關目標並制定工作規劃,定期討論氣候變化相關事宜並監控氣候風險;組織實施氣候變化應對工作。

    ESG工作管理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集團日常氣候風險管理及執行工作。

    集團ESG部 成員企業中國生物製藥ESG工作管理委員會就氣候議題進行討論5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氣候風險識別與評估中國生物製藥結合集團內外部環境,參考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建議,主動識別對集團業務運營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實體及轉型風險。

    2023年,為進一步明確氣候變化對中國生物製藥可持續發展的潛在影響,集團參考香港聯交所《氣候信息披露指引》建議,選擇具有高對比性的嚴格路徑和高排放路徑,開展定性的初步氣候情景分析,並以此為基礎,綜合考量短、中、長期氣候風險,從而制定更具系統性的氣候應對策略。

    情景選擇與集團運營相關的主要情景參數嚴格氣候變化政策干預下的低排放情景,全球升溫被限制在1.5℃ -2℃以內(SSP1-2.6、NGFS 2℃以下路徑)。

    氣候相關政策趨嚴,企業運營面臨更多來自外部社會經濟環境及政策的限制或因技術進步帶來的機遇。

    在此情景下,集團更加專注於轉型風險/機遇。

    國家出台越來越嚴格的氣候政策,碳排放權市場需求大幅增加,到2030年,碳價格可能上漲至33美元/噸,到2050年,約100美元/噸。

    能源轉型挑戰增加,清潔能源將在總能源消耗中佔絕大多數,工業電價、天然氣價格上漲。

    無氣候變化政策干預下高排放情景,本世紀末,全球升溫高於4℃ (SSP5-8.5、NGFS當前政策路徑)。

    繼續依賴化石燃料推動經濟增長致使大氣中溫室氣體持續升高,氣候變化帶來的實體風險顯著加劇。

    極端天氣頻率及強度明顯增加,到2050年,中國因颶風、熱帶氣旋造成的損失可能增加超10%,因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可能增加44%。

    到2050年,全年極端高溫天數將有明顯增加。

    51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基於情景分析結果,我們進一步識別並評估集團的主要氣候變化風險/機遇如下:風險/機遇類型可能造成的影響影響週期轉型風險政策與法律碳排放相關法律法規和碳稅、強制碳交易、信息披露等監管政策和要求,可能增加集團合規風險,進而增加合規運營成本。

    短期技術應政策要求開展低碳轉型過程中,對於工藝流程的低碳化改進和節能降耗設備的引進導致資本開支或運營費用增加。

    中期市場氣候變化引起的藥品原材料、物流或包材等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提高。

    中期聲譽無法滿足利益相關方期望,包括但不限於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不作為或應對遲緩、以及氣候變化應對信息披露不充分或行動不一致等,均可能造成聲譽損害,影響集團收益、機構評級結果和公眾信譽,進而影響長期發展。

    長期實體風險急性實體風險颱風、極端降水等極端天氣,可能導致停產、供應鏈斷裂等情況影響產能;可能引發生產設備、廠房原材料等固定/流動資產損失;可能威脅員工的健康安全。

    短期慢性實體風險平均氣溫上升導致生產、倉儲、辦公區域等溫度控制所需能耗增加,增加運營成本。

    長期機遇新興技術數字化及其他新興技術的興起有機會幫助集團提升運營/研發/生產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降低運營成本。

    中期能源來源提高清潔能源佔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參與碳交易市場,有機會降低運營成本,降低碳排放風險,提高集團聲譽。

    中期市場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氣候變化正在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對於現有藥物或創新藥物的需求可能進一步增加,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長期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5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氣候風險應對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中國生物製藥基於氣候風險與機遇識別情況,制定氣候目標及風險應對策略,推動集團向更低碳和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轉型。

    節能降碳管理生產運營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是中國生物製藥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

    因此,集團致力於通過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推進節能降耗專項、提高清潔能源佔比等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集團依據能源管理體系(ISO50001)標準,持續提升整體能源管理水平。

    我們完善《能源管理規定》等相關制度與操作規程,明確能源管理要求。

    成員企業端設置能源管理專職部門,生產、研發環節亦設立能源管理專崗人員,分工明確、高效推進各項節能工作。

    2023年,集團2家成員企業取得ISO50001認證。

    集團積極推進節能降耗專項。

    我們持續推動設備升級和工藝流程優化,以減少研發、生產運營各個環節的能源消耗;我們制定年度節能降耗目標,通過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實時監控和精細化管理,確保年度節能目標的有效達成。

    1 為保證數據準確性及可比性,中國生物製藥基於截至報告日前生態環境部及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2021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核算2023年外購電力產生的範圍2溫室氣體排放,並追溯調整2021及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數據。

    2 截至報告日,中國生物製藥已出售正大製藥(青島)有限公司及上海正大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權,2023年度環境密度類指標統計口徑與年報保持一致,不包含上述兩家企業。

    為保證數據可比性,我們對2022年數據進行同口徑下的追溯調整。

    對應指標請參見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

    數據(噸/每百萬元營收)溫室氣體排放強度2021年(基準線)10.232022年10.402023年(當前年度)8.89以2021年為基準年,至2025年實現每百萬元營收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20%目標進展进行中1,2下降13%中國生物製藥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能源效率管理集團以持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為目標,制定分工明確的管理架構確保能源管理舉措得以有效實施。

    同時,我們通過推進節能降耗專項、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等途徑提高能源管理及使用效率。

    可再生能源應用集團積極探索並拓展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以替代傳統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碳足跡測量集團梳理能源消耗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源使用情況,並使用科學標準的溫室氣體核算方法計量並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

    通過溫室氣體數據的盤查與分析,為中國生物製藥節能減排工作提供指引與方向。

    53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中國生物製藥積極探索並拓展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集團多家成員企業逐步推進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並取得了顯著成果。

    截至2023年,正大天晴3個廠區、北京泰德、正大豐海三家成員企業均建立有光伏發電系統並投入使用。

    集團成員企業北京泰德於生產廠房樓頂架設162kWp光伏發電系統,系統於4月底正式運行,截至報告期末,項目發電約138,000千瓦時。

    集團成員企業正大豐海二期光伏項目於4月正式啟用,年發電量增加680,000千瓦時,公司清潔能源使用佔比提升至25%。

    中國生物製藥2023年度光伏發電項目2023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總量7,504,186千瓦時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較2022年提升76.64%通過可再生能源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4,178.33噸CO2e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5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溫室氣體排放盤查2023年,在集團年度常規碳排放統計的基礎之上,中國生物製藥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江寧廠區、北京泰德為試點,開展2022-2023年範圍1、範圍2及部分範圍3的碳盤查專項。

    本次專項碳盤查旨在進一步明確集團重點成員企業碳排放詳情,為碳中和目標及規劃路徑方案提供數據支持。

    未來,中國生物製藥將進一步擴大碳盤查專項範圍,並制定集團層面碳中和目標及路徑規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讓我們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溫室氣體排放。

    每當陽光照耀在公司整齊排列的光伏板上,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澎湃的綠色能量。

    看著我們一步步將太陽能發電技術付諸實踐,我為能成為這個綠色創舉的一員而倍感自豪。

    未來,我期待與同事們攜手合作,共同繪就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正大豐海生產部主管,吳繼烽公司的環保舉措讓我深感自豪,從節能減排到綠色辦公,每一個細節都展現了對環境的關愛。

    這不僅是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更讓我明白每個人都能為保護環境貢獻力量。

    我充滿了使命感,願意與同事們一起,為創造更美好的環境努力。

    ——正大清江安環部,環保管理員,劉紅兵66.27%外購電力2.17%採購(原輔包材)0.53%垃圾處理1.00%員工通勤1.01% 逸散(製冷劑、化糞池等)0.22%車輛化石燃料消耗16.71%固定設施化石燃料消耗9.63%外購熱力2.46%商務差旅範圍一範圍二範圍三2023年試點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活動組成55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有害廢棄物中國生物製藥的有害廢棄物主要來自研發和生產環節,主要類型包括醫療廢物、醫藥廢物、廢有機溶劑、廢藥物/藥品等。

    集團制定了嚴格的有害廢棄物管控流程,覆蓋生產、儲存、標籤、登記和處置全流程,盡最大可能降低有害廢棄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確保符合運營所在地標準要求。

    同時,集團所有有害廢棄物均交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最終處置。

    集團致力於推動有害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設立了有害廢棄物減排量化目標,並制定了相應的減排規劃和實施舉措。

    本年度,我們持續探索綠色生產技術,通過超臨界技術應用、工藝優化、低/無毒化學品替代等舉措從源頭減少有害廢棄物產生。

    同時,我們積極推動廢化學試劑回收、廢試劑瓶無害化處理等,進一步減少有害廢棄物的產生。

    中國生物製藥嚴格落實運營所在地法律法規要求,制定並實施《危險廢物污染管理程序》《一般廢物排放管理程序》等制度與操作規程,規範廢棄物的收集、分類、儲存、轉移與處置。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集團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及提高回收利用比例等方式,減少廢棄物產生。

    專題二:廢棄物管理專項74.58%HW02醫藥廢物5.86%HW06廢有機溶劑與含有機溶劑廢物8.46%HW03廢藥物/藥品11.10%其他有害廢物(包含HW01醫療廢物、HW45含有機鹵化物廢物、HW49其他有害廢物等)中國生物製藥有害廢棄物主要類型及佔比5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研發團隊在製備藥物製劑過程中應用超臨界流體技術,有效減少了廢有機溶劑的產生。

    在密閉容器中,純物質隨溫度與壓力的變化會呈現出不同物理狀態。

    當溫度和壓力達到某臨界點以上時,液體與氣體的界面會消失,二者合併為均勻的流體,這就被稱為「超臨界流體」。

    利用超臨界流體技術製備藥物製劑具有生物活性高、純度高等內在特徵,且相對傳統藥劑製備技術,平均可減少有害廢棄物約60%。

    2023年,正大天晴通過超臨界技術的應用,約減少有害廢棄物10噸。

    2023年,集團成員企業多次開展有害廢棄物專項培訓,內容覆蓋法規學習、有害廢棄物辨認及分類、危險廢物標籤填寫等。

    培訓共計34人次參與。

    通過專項培訓,進一步提升負責人員對於有害廢棄物管理及處置的專業水平,為公司有害廢棄物合規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北京泰德。

    應用超臨界技術減少廢有機溶劑危險廢棄物專項培訓3 2022-2023年度,中國生物製藥報告範圍內新增多個試生產項目,故不產生收入的情況下有害廢棄物總量增加,導致有害廢棄物排放密度較2021年略有上升。

    2023年,集團重點開展有害廢棄物專項工作,在實際運營場所增加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有害廢棄物總量,2023年度有害廢棄物密度較2022年度無增長。

    數據(噸/每百萬元營收)2021-2023年有害廢棄物排放強度32021年(基準線)0.272022年0.282023年(當前年度)0.28以2021年為基準,到2025年,每百萬營收有害廢棄物排放量減少10%目標進展進行中我們的有害廢棄物減量目標57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2023年集團每百萬元營收無害廢棄物排放量為0.12噸較上一年度下降25%專題二:廢棄物管理專項無害廢棄物集團產生的無害廢棄物主要包括金屬、塑料、紙張、廚餘垃圾、辦公垃圾等。

    各成員企業基於生產運營情況,通過優化生產工藝、替換一次性耗材、循環利用等方式,持續推動無害廢棄物減量化,助力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於最終產生的無害廢棄物,我們統一交由當地環衛部門進行處理。

    5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55.10%其他一般廢棄物排放量7.88%紙張廢棄物排放量8.24%塑料廢棄物排放量1.06%金屬廢棄物排放量13.22%廚餘廢棄物排放量14.50%辦公垃圾排放量中國生物製藥無害廢棄物主要類型及佔比59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體系認證中國生物製藥持續推進環境管理體系建設,推動集團環境管理規範化、系統化。

    我們參考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綠色工廠等的認證要求,制定並持續完善環境管理相關制度,設立環境目標,開展各項節能減排專項工作,並監督審核各項環境管理指標情況,全面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

    2023年度,集團6家成員企業中有4家獲得ISO14001認證,成員企業ISO14001認證覆蓋率66.7%。

    自2020年起,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2023年度,憑藉在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方面的優異表現,協同子公司連雲港潤眾製藥有限公司一同入選江蘇省「2023年度綠色發展領軍企業」名單。

    同時,潤眾製藥並於本年度獲評江蘇省首個「企業環境保護質量獎」。

    本報告期內,集團成員企業南京正大天晴榮獲「2023年江蘇省綠色工廠」榮譽稱號。

    集團將環境管理績效納入集團及成員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績效的考核範圍,作為高級管理人員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

    成員企業EHS及設備部負責人及部門人員的個人績效中分別設置ESG與EHS相關考核指針,包含環境目標(比如碳減排、能耗節約、廢棄物減排)及目標達成情況、EHS績效表現等,相關績效考核結果將影響年度獎金的數額。

    環境管理體系管理架構為保障集團環境管理水平持續提升,中國生物製藥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環境管理架構。

    集團逐項分解環境管理任務,落實各層級主體責任,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管理目標順利達成。

    董事會授權ESG委員會作為最高決策監督機構,負責制定環境相關政策、制度及目標,定期監督工作執行情況及目標進展,並就該等事宜向董事會匯報;ESG工作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落實環境管理的執行工作,制定環境管理工作計劃,推進相關環保工作落地實施,並定期向ESG委員會匯報。

    集團各成員企業EHS及設備部,負責節能減排工作的落地實施,包括但不限於三廢(指廢水、廢氣、廢渣)排放管理、碳排放管理、環保技術提升等。

    6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自成立以來,南京正大天晴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按照「用地集約化、生產潔淨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持續推行綠色工廠建設。

    2023年12月14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佈《2023年江蘇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擬入圍名單公示》,南京正大天晴獲評「2023年江蘇省綠色工廠」。

    本次獲評,標誌著公司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再上新台階。

    南京正大天晴榮獲「2023年江蘇省綠色工廠」環保合規審計中國生物製藥嚴格管控環境合規風險,建立環保合規審計機制,每年至少一次開展環境內部審計,並不定期接受外部檢查及審計,確保環境治理規範化。

    本報告期內,集團審計部組織內部環境專家成立審計團隊,對各成員企業開展環保合規專項審計,審計項目包括且不限於生產能耗、環境檢測、危廢物處置、環保設備等。

    針對發現的風險點,成員企業在審計團隊指導下制定年度整改計劃及方案,並嚴格落實,全面防範環境合規風險。

    當我身處生機勃勃、鬱鬱蔥蔥的廠區中,深感公司在綠色環保發展領域的成果豐碩又來之不易。

    如今,綠色低碳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位員工的心,扎根環保工作,同事間的配合讓我更加熱愛這裡。

    ——南京正大天晴安全環保部,經理助理,時燕妮61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2023年6月5日環境日期間,集團成員企業結合「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主題,通過天晴大學推送《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培訓資料,開展全員培訓。

    同時,正大天晴利用公司櫥窗、刊物、懸掛橫幅、發放宣傳材料形式等對全體員工進行節能、節水宣傳,提高全員環保意識。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環境日主題培訓2023年2月,集團成員企業開展專項環保應急預案演練活動。

    通過本次活動,應急小組進一步提升了應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公司應急環境下各部門協調配合機制進一步完善。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豐海。

    環保專項培訓與演練環保文化建設中國生物製藥注重提升全員環保意識。

    我們通過環保專題培訓、知識競賽、環保演練、環保文化宣傳活動等多種形式,在集團內部營造低碳環保文化、提升全員環境認知與管理能力。

    環保培訓指標單位2023年2022年環保培訓員工佔比% 2413環保培訓員工受訓總時長小時18,1199,200環保培訓人均受訓時長小時0.850.41 6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污染物防治中國生物製藥持續加強廢氣、廢水、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噪聲等各類污染物管理,並開展多種舉措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企業運營所造成的環境影響。

    同時,集團定期聘請有專業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監測,按要求公示環境監測信息,接受監管部門審查及公眾監督。

    廢水管理中國生物製藥的廢水主要來自生活污水、研發生產廢水、循環冷卻系統排水等。

    集團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制定並實施《水污染防治管理程序》《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規定》等廢水排放相關制度文件,規範污水處理與排放要求,並不斷提高廢水回用比例,節約水資源。

    各成員企業均建立污水處理站並持續完善站內設備設施,設置污水在線監控系統及報警系統,對污水排放進行實時監測,確保廢水在處理後且水質參數達標的前提下排入市政管網。

    同時,集團持續通過優化生產工藝等方式,從源頭減少廢水產生。

    廢氣管理中國生物製藥的廢氣排放主要來自於生產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及顆粒物等。

    為保障排放合規,集團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大氣污染管理程序》《廢氣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規定》等管理制度文件並嚴格執行。

    在日常管理中,集團一方面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從源頭減少廢氣產生;另一方面不斷改善廢氣收集、監測與治理設備設施,確保廢氣穩定達標排放。

    63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資源使用管理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資源使用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的資源管理體系,開展節水、減量化包裝、綠色辦公等資源,減少企業運營過程中的資源消耗。

    水資源管理中國生物製藥用水主要來源於市政供水,水耗主要集中在研發和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工業冷卻水、洗滌與清洗用水等。

    集團重視水資源管理,以持續提升用水效率為目標,積極開展水風險評估及水資源節約工作。

    我們定期評估水資源短缺風險,並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防範措施。

    集團各成員企業制定《節約用水管理規章制度》等相關制度,建立用水節水管理小組,對用水實行總量控制,將用水計劃分解至各部門車間,並根據計劃達成情況實施獎懲。

    2023年,集團各成員企業開展水資源消耗相關設備改造、工藝優化及回收利用等多項節水舉措,用水強度較2022年下降2%。

    包材使用中國生物製藥致力於從源頭減少資源浪費,積極推動產品包裝減量化。

    我們通過優化包裝設計、優先選用環保包材,提高包材回用率等多種措施,減少包材消耗,降低環境影響,提高經濟效益。

    每百萬元營收包材使用量40.69噸較2022年度下降5%包材循環利用總量295.90噸水資源使用強度較2022年下降2%4中國生物製藥對2022年度集團包材使用總量進行數據更正,具體指標更正請參見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

    2023年2023年6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集團成員企業持續推進產品說明書內印工作,將原有是獨立紙質說明書內容印在產品包裝紙盒內側,實現包裝輕量化,並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實現澤普思(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得百寧(利多卡因凝膠貼膏)及凱紛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等多個產品的說明書內印,平均每年節約用紙118.95噸,減少包材成本約154萬元。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北京泰德。

    減少紙質說明書,實現包裝輕量化綠色辦公中國生物製藥持續推進智能化、無紙化辦公。

    針對跨地區協作,我們推行線上會議等在線辦公工具,減少商務差旅頻率,提升辦公效率,降低碳排放。

    我們持續推動業務數字化轉型,利用業務系統、雲文檔等,減少紙張使用,並倡導員工減少不必要的打印或其他辦公用品浪費。

    我們持續優化辦公區域照明、空調、衛生設施等使用效率,節約能源與水資源消耗。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退耕還林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協同供應鏈及其他相關方,避免和減少運營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抵制對森林、水體、土地等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不當行為,踐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

    我們嚴格遵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等生物多樣性有關的法規及原則,將「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可利用的自然資源」等生物多樣性相關風險納入集團風險管理體系,評估風險等級並制定防範與監控措施。

    65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04健康普惠我們的理念與目標中國生物製藥認為健康福祉是每位公民平等享有的基本權益。

    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中國生物製藥秉承「專注創新,服務病患,成為全球領先的製藥企業」的發展願景,始終致力於加速研發創新,用突破性科技為患者提供多元化、更優質、可負擔的治療方案,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維護患者的生命尊嚴,為人類健康福祉的持續提升貢獻力量。

    貢獻SDGs目標2023年度關鍵績效研發費用金額44.03億元新產品獲批上市數27個產品進入上市申請階段54個新增專利授權264件產品覆蓋患者人數1.5億餘人研發費用佔收入比16.81%研發費用增長5.7%創新藥及生物藥研發投入佔比77%榮譽與認可頒獎單位E藥經理人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2023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頒獎單位2023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獲獎主體正大天晴、北京泰德2023中國化藥研發實力排行榜TOP100頒獎單位2023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獲獎主體正大天晴2023中國藥品研發綜合實力排行榜TOP100頒獎單位新浪財經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年度創新藥企業頒獎單位E藥經理人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2023中國醫藥上市公司最具研發創新力10強頒獎單位人民日報社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一帶一路」建設案例頒獎單位2023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獲獎主體正大天晴2023中國生物藥研發實力排行榜TOP50創新研發創新戰略與佈局中國生物製藥致力於以創新研發驅動醫藥可及性的發展,期望通過對健康科技的持續創新和卓越追求,緩解和治癒更多病痛,關愛更多生命,為推動中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集團將「全面創新」與「國際化」作為集團戰略,持續加速差異化創新、國際化創新。

    集團打造以科學委員會為核心、國內外兩大創新研發平台為支柱的創新管理體系,專項推進國內與海外創新項目,形成了以「走出去」與「引進來」為兩大路徑的國際化佈局。

    在中國,集團積極佈局腫瘤、肝病、呼吸、外科/鎮痛四大重點治療領域,建立由北京正大創新醫藥有限公司、重點成員企業正大天晴與北京泰德所屬研究院為核心構成的國內創新研發平台,其中正大天晴聚焦肝病、腫瘤領域,北京泰德聚焦鎮痛、呼吸領域,持續加大自主研發資源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在海外,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invoX作為國際創新研發平台。

    近三年來,集團通過invoX海外併購初步實現了全球多研發中心的戰略佈局,搭建了擁有100多位研發精英的海外研發中心,獲得了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潛力的產品管線。

    未來,集團也將通過invoX實現自主創新資產的海外授權,造福全球病患。

    目前中國生物製藥擁有的主要技術平台:小分子、單抗、雙抗、ADC、CAR-T、mRNA北京正大創新醫藥有限公司正大天晴所屬研究院北京泰德所屬研究院中國創新研發平台國際創新研發平台InvoX集團科學委員會6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3年4月,中國生物製藥核心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全球研發總部開工儀式在上海舉行。

    全球研發總部是集團面向全球吸引高端人才,引進、轉化國際先進技術和品種,實現海外優質創新產品和技術平台轉化落地而進行的重磅佈局。

    該項目佔地58.2畝,總建築面積18.6萬平方米,未來將建成技術水平一流的3個生物實驗室與5個技術開發平台,預計2026年初建成投入使用。

    未來,全球研發總部將整合藥物臨床、醫學服務資源,承接各子公司創新藥項目的臨床運作,具備國外創新藥物落地孵化能力。

    預計從2028年起,研發總部將每年獲得2個以上創新或首仿生物產品的生產批件。

    中國生物製藥核心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全球研發總部在上海正式落地研發投入自主研發是中國生物製藥「全面創新」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近年來,集團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能力建設與研發人才引入等方面,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研發費用達44.03億元,佔總收入比例提升至16.81%,同比增長5.7%,其中創新藥及生物藥研發投入佔比超過77%。

    隨著集團創新轉型逐漸步入收穫期,中國生物製藥未來將有多個創新藥陸續上市,以更優的治療方案惠及更多患者。

    億元研發費用52023年44.032022年41.642021年38.25 截至報告日,中國生物製藥已出售正大製藥(青島)有限公司及上海正大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權,2023年度研發投入數據統計口徑與年報保持一致,不包含上述兩家企業,為保證數據可比性,我們對2022年度數據進行同口徑下追溯調整。

    全球研發總部效果圖69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研發進展與成果過去三年,中國生物製藥實現了創新藥收入的快速增長,創新產品收入達到98.9億元,同比增加13.3%。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迎來了創新藥的密集收穫期,億立舒(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凱立通(利馬前列素片)、安恒吉(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等多款重磅新藥獲批上市,為患者帶來更多的用藥選擇。

    本年度新產品獲批上市數27個本年度創新藥獲批上市2個產品進入上市申請階段54個創新藥處於臨床與上市申請階段60+個2023年,集團有多個新藥品種進入申報上市階段。

    集團自主研發的抗PD-L1單克隆抗體貝莫蘇拜單抗(TQB2450注射液)已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用於聯合鹽酸安羅替尼膠囊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子宮內膜癌。

    集團聯合開發的KRASG12C抑制劑D-1553片已被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名單,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此外,集團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安奈克替尼和依奉阿克自2022年申報上市,也有望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在臨床階段,集團研發的中國首個兼具降糖和保護心血管適應症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已啟動III期臨床研究。

    此外,公司聯合開發的1類創新藥GMA106(GIPR拮抗/GLP-1R激動劑)已提交Ib/II期臨床試驗申請並獲得受理,用於治療成人超重和肥胖症患者。

    未來三年,公司預計有超過10個創新藥上市,還有40多個在研創新藥有望在2030年或之前上市。

    7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3年獲批上市新藥(部分)億立舒 (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俗稱白細胞減少症),可能導致化療藥物劑量降低、化療時間延遲,並容易引起發熱和感染,從而增加治療費用、降低化療效果,影響癌症患者生存質量。

    億立舒作為第三代長效升白藥物,適用於成年非髓性惡性腫瘤患者在接受容易引起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骨髓抑制性抗癌藥物治療時,降低以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為表現的感染發生率。

    億立舒的獲批上市,將為中性粒細胞減少治療增加新的選擇,為腫瘤患者高質量長生存保駕護航。

    凱立通 (利馬前列素片) 腰椎管狹窄症是中老年常見的骨科疾病,中國中老年患者人數超3,000萬,保守治療為首選治療方案,但國內現行治療藥物不能全面改善臨床症狀,患者治療滿意度低。

    利馬前列素可直擊腰椎管狹窄症病理機制進行治療,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症(直腿抬高試驗正常,有間歇性跛行)患者的主觀症狀(腰部和下肢疼痛及麻木感),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得利妥 (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當前我國淋巴瘤的發病率約為6.68/10萬人,每年新發病例已超過10萬,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約佔所有淋巴瘤病例的90%,發病率逐年升高6。

    得利妥(利妥昔單抗注射液)被批准用於非霍奇金淋巴瘤三大適應症的治療,將進一步領拓生物類似藥應用,豐富淋巴瘤患者的治療選擇,增強高品質生物藥的可及性。

    安恒吉 (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血友病是X染色體連鎖的隱性遺傳性出血性疾病,臨床表現以關節、肌肉、內臟和深部組織自發性或輕微外傷後出血難以停止為特徵,反復關節出血可導致患者逐漸出現關節活動障礙而致殘。

    安恒吉(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被批准用於12歲及以上血友病A患者(先天性凝血因子VIII缺乏)出血的預防,有望為國內約14萬血友病患者帶來優質經濟的國產治療方案。

    6 数据来源: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抗淋巴瘤聯盟,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抗白血病聯盟.白血病·淋巴瘤,2020,29 (02): 65-72.李小秋,李甘地,高子芬,等.中國淋巴瘤亞型分佈:國內多中心性病例10002例分析[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2(2):111-115.71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國際化合作進展中國生物製藥聚焦「國際化」戰略,致力於建立全球領先的創新研發平台的同時,不斷深化醫藥健康領域的合作創新。

    集團充分發揮自身強大的研發、生產能力和廣闊的銷售覆蓋網絡,與海內外藥企達成戰略合作,將創新產品推向全球市場,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多的用藥選擇。

    截至2023年,集團通過全資海外平台invoX收購了三個國際先進的技術平台——F-star雙抗技術平台、pHion的mRNA遞送平台和Softhale的軟霧吸入平台,實現全球多研發中心的戰略佈局。

    中國生物製藥全資子公司invoX旗下F-star與日本知名藥企武田訂立戰略合作及許可協議,該合作將利用F-star專有平台,研究及開發針對癌症免疫療法標靶的雙特異性抗體和多特異性抗體,造福全球的癌症患者。

    F-star與武田在一年內先後訂立三份許可協議,是F-star多抗平台的巨大潛力的進一步展現,也是中國生物製藥國際化創新模式的成果體現。

    F-star與武田訂立許可協議2023年3月,中國生物製藥通過海外子公司invoX成功收購位於英國的F-star Therapeutics(F-star),進一步加強集團全球免疫腫瘤學管線,提升集團自主研發能力,並為全球患者提供創新腫瘤藥物,以解決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2023年6月,旗下invoX完成對下一代mRNA疫苗公司pHion Therapeutics的第二筆投資。

    pHion Therapeutics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疫苗開發公司,致力於開發一系列專注於腫瘤領域和傳染性疾病領域的治療性及預防性疫苗。

    目前,pHion所有臨床前項目已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建立了用於生產mRNA疫苗的實驗室。

    此次投資將支撐pHion專有的RALA平台的發展,並著重於將pHion的領先項目推進到臨床試驗階段。

    F-star (雙抗技術平台)pHion (mRNA遞送平台) 7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4年1月31日,中國生物製藥南方總部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開業儀式。

    這是中國生物製藥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通過引進全球領先藥品管線,實現國內臨床轉化和產業化,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體系的重要舉措。

    南方總部目前已引入包括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拉尼蘭諾、軟霧吸入藥械平台Softhale和新一代腫瘤免疫療法等海外臨床項目。

    未來,中國生物製藥將以南方總部和海外子公司invoX為雙核心,一方面引進全球領先的藥品管線,另一方面在南方總部實現臨床轉化和產業化,通過「一體雙翼」建立海內外雙循環體系,打造「國外引進—國內研發轉化」新模式。

    中國生物製藥南方總部正式開業運營,建立海內外雙循環體系中国生物制药南方总部73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知識產權保護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國家法律法規。

    集團設立知識產權部負責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並制定《中國生物製藥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手冊》,在積極開展專利申請與維護的同時,時刻防範專利侵權風險。

    中國生物製藥積極開展專利挖掘與申請,及時將集團科研成果轉化為知識產權,並對已申請專利開展維護工作。

    報告期內,集團與成員企業提交專利申請共841件,獲得專利授權共264件。

    2023年,集團成員企業均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優勢企業覆核,其中正大天晴、正大製藥(青島)、正大清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認定,北京泰德、南京正大天晴、正大豐海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認定。

    報告期內集團與成員企業提交專利申請841件獲得專利授權264件醫藥可及醫藥可及管理體系中國生物製藥建立完善的醫療可及管治架構,由董事會負責制定集團的醫藥可及戰略和目標,董事會主席謝其潤女士作為集團醫藥可及管理議題的董事會級別代表。

    承接董事會要求,董事會ESG委員會負責對集團醫療可及工作方向提供指導建議,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負責督導醫療可及管理工作落實。

    集團制定了以「拓展治療領域,減輕患者負擔,擴展渠道覆蓋,罕見病藥物研發」為核心的醫藥可及策略,為提高公眾健康水平與患者用藥可及性貢獻力量。

    瞄準腫瘤、外科/鎮痛、肝病、呼吸四大重點治療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療效確切的新產品堅持公平定價原則,積極參與醫保談判,提升在醫療機構的藥品覆蓋率,用更好的價格惠及民生持續拓展遍佈全國的營銷網絡,同時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惠及全球患者堅持罕見病藥品研發生產,為罕見病患者提供更多選擇,保障罕見病患者平等健康權益我們的行動醫藥可及策略拓展治療領域減輕患者負擔擴展渠道覆蓋罕見病藥物研發7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截至報告期末重點產品累計治療患者1.5億餘人產品惠及患者中國生物製藥多年來持續深耕腫瘤、肝病、外科/鎮痛、呼吸疾病治療領域,充分發揮自身創新研發能力,不斷拓展藥品治療的疾病覆蓋,致力於為更多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選擇。

    截至報告期末,中國生物製藥重點產品累計治療患者1.5億餘人。

    福可维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速畅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泽普思/得百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晴可舒醋酸阿比特龙片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盖三淳骨化三醇软胶囊70萬3,000萬890萬7,500萬11萬350萬4,000萬重點產品累計治療患者數我們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致力於通過深化醫藥研發,優化生產流程,降低用藥成本,持續推動醫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全民健康目標不懈努力。

    我們支持《TRIPS協定與公共健康多哈宣言》,認可該模式在特殊情況下對於幫助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獲得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75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公平定價中國生物製藥致力於提供高質量且可負擔的藥品,讓更多患者享有優質的治療。

    集團制定《公平定價政策》,明確以合法合規、公平公開與可及性為核心的公平定價原則,確保藥品定價策略公平公開,並依據實際成本投入、臨床價值和患者負擔能力合理制定和調整價格,持續提升藥品可及性。

    在中國市場,中國生物製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持續推動產品進入醫保目錄,用更好的藥品價格惠及民生。

    報告期內,集團共7個產品成功新增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3年)》,其中包括集團2023年上市的一類新藥億立舒(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藥品銷售收入過億元人民幣的產品中,納入醫保目錄的藥品覆蓋率達86.5%。

    此外,中國生物製藥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

    報告期內,集團共6個產品中標第九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項目。

    自國家集採政策推行以來,集團累計中標國家集中帶量採購品種數量達54個,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藥品可及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海外市場,中國生物製藥採取差異化定價方式,充分考慮各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醫療體系政策、患者支付能力等因素,對同一水平國家、地區或市場,藥品定價相對一致;同時,亦根據不同國家/地區患者的需求及支付能力,制定更具可及性的藥品定價策略,服務全球更多患者。

    針對部分出口至非洲、東南亞地區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集團充分考慮當地患者支付能力,按照覆蓋成本、低毛利的原則進行定價。

    產品新增納入國家醫保目錄7個納入醫保目錄的藥品覆蓋率86.5%產品中標第九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項目6個累計中標國家集中帶量採購品種54個7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新興市場拓展中國生物製藥堅定貫徹「國際化」戰略,加速新興市場拓展,推動醫藥資源普惠,助力構建全球人類健康共同體。

    在東南亞國家,中國生物製藥與當地政府、院校、產業方深入合作,推動產品的快速落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集團充分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協同發展的大機遇,與中東等國家推進戰略性合作,幫助當地建立生物醫藥技術的基礎能力,在守護民眾生命健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同時,也為當地新增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目前,集團已有10餘個產品銷往24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未來將積極拓展東南亞、中東、北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進一步推動更多自主創新產品走向海外,將研發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10餘個產品銷往24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德國奥地利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烏茲別克斯坦斯里蘭卡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厄瓜多爾俄羅斯巴拉圭巴西沙特土耳其以色列約旦南非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意大利「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化為像中國生物製藥這樣的中國藥企走出去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集團將全力響應國家號召,推動旗下公司在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多個方面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推動當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進步,造福更多患者,真正做到「健康科技,溫暖更多生命」。

    ——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謝其潤銷往24個國家和地區包括:77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之際,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2023年10月在北京舉行。

    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謝其潤受邀出席大會,並與集團下屬海外平台invoX簽署合作備忘錄,承諾合作推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創新產品研發。

    中國生物製藥旗下企業此前已經將產品出口至多個中亞國家,並獲得當地市場的肯定。

    此外,公司已著手與東南亞國家的政府、高校和研發機構展開交流合作,並正在與中東地區的國家探討合作方式和機遇,希望推動集團產品惠及海外更多患者。

    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謝其潤出席「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並簽署合作備忘錄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謝其潤女士(圖左)、中國生物製藥全資海外平台invoX首席執行官Ben Toogood(圖右)2023年10月19日,人民日報社邀請中國生物製藥作為中國創新藥企業代表出席「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集團副總裁靳松代表企業參會並進行主題發言。

    集團介紹了在深入貫徹落實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中的企業實踐,同時倡議中國醫藥企業積極參與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中,在推進生物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爭取成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更為緊密的紐帶與橋樑。

    中國生物製藥榮獲「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獎項*主辦單位人民日報社授予中國生物製藥「一帶一路建設案例」榮譽獎項。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持續拓展產品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覆蓋。

    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研發的產品氟維司群注射液面向五個新興市場國家進行供應和銷售共計5.5萬支,在緊急情況下為墨西哥、南非和斯裡蘭卡等國家進行及時供應,為患者提供高品質藥品。

    在中亞地區,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旗下兩款保肝產品——苦參素和甘草酸二銨進入當地醫保產品目錄,產品的療效得到了當地患者和健康工作者的持續認可,惠及更多海外患者。

    此外,集團成員企業正大豐海旗下產品複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出口至烏茲別克斯坦共10萬餘瓶,為當地患者帶來更優質的治療方案。

    中國生物製藥持續拓展產品在新興市場覆蓋7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擴展渠道覆蓋中國生物製藥致力於通過拓展銷售渠道與覆蓋範圍,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用藥渠道,滿足更多患者的用藥需求。

    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政策,持續拓展與頭部電商平台的合作,通過搭建線上品牌旗艦店、電商自營大藥房合作等形式,借助電商平台的配送網絡擴大產品覆蓋範圍,滿足偏遠地區患者的用藥需求。

    同時,集團積極構建線上服務體系,在線上品牌旗艦店推出患者教育科普版塊,為患者提供疾病和用藥知識科普;為患者提供不良反應線上監測和處理服務,提升患者用藥體驗。

    2023年,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搭建了全網首家處方藥旗艦店直播間「醫路相伴」直播間,並已通過直播間開展10餘場科普患教直播,涵蓋了肝病、呼吸、內分泌、腫瘤等疾病領域,獲得了患者與醫生的一致好評。

    79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品種適應症所處階段依必坦(依達拉奉氯化鈉注射液)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上市豐海依(依達拉奉注射液)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上市泰舒樂(安立生坦片)有WHOII級或III級症狀的肺動脈高壓患者(WHO組1)上市安恒吉(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血友病A(先天性凝血因子VIII缺乏)上市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VIIa出血性疾病在研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特發性肺纖維化在研TDI01移植物抗宿主病在研氯苯唑酸葡胺軟膠囊遺傳性罕見致死性神經退行性疾病(ATTR-PN)在研氘丁苯那嗪片與亨廷頓病(HD)有關的舞蹈病及成人遲發性運動障礙(TD)在研FHND1002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在研2023年8月31日,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研發的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商標名:安恒吉)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核准簽發的《藥品註冊證書》,被批准用於12歲及以上血友病A患者(先天性凝血因子Ⅷ缺乏)出血的預防。

    血友病是一種X染色體連鎖的隱性遺傳性出血性疾病,於2018年5月被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納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作為一種終身性疾病,目前血友病以替代治療為主,患者只能通過長期補充外源性的凝血因子來減少出血時的不良預後。

    長期以來,由於八因子藥物供應不足和價格高昂等原因,中國血友病患者的治療需求遠遠得不到滿足。

    安恒吉的上市,有效解決了臨床治療供應不足的問題,同時減輕了血友病患者的經濟負擔。

    此外,正大天晴的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Ⅶ a(重組七因子)也已進入Ⅲ期臨床階段。

    重組七因子主要用於治療血友病患者因凝血因子Ⅷ或Ⅸ的抑制物導致的出血發作,以及先天性七因子缺乏症患者安全有效止血等。

    該產品有望成為首個國產重組七因子產品,進一步提高血友病患者的用藥可及性,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中國生物製藥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獲批上市,惠及14萬血友病患者 罕見病研發中國生物製藥始終關注罕見病患者的臨床需求,將提升罕見病藥物治療可及性作為藥物研發的重點考慮方向之一。

    2023年,集團針對罕見病血友病的藥物安恒吉(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獲批上市,為廣大血友病患者帶來優質經濟的治療方案。

    截至報告期末,中國生物製藥已上市罕見病藥物共4個,在審在研罕見病藥物項目共6個。

    8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抗生素耐藥性應對全球性耐藥菌問題日益加重,新型抗生素開發難度不斷加大,中國生物製藥對此問題保持高度關注並持續開展應對行動。

    我們響應開展對於耐藥細菌的基礎研究和藥物開發倡議,不斷加大對新藥和新診斷技術的投入,持續開展抗生素耐藥監控,結合產業優勢,廣泛傳播科學的用藥理念。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已有多款抗生素產品上市並有多個抗生素項目在研或申報生產中。

    2023年12月27日,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豐海自主研發的First-in-Class新藥FHND1002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開展藥物臨床試驗,獲批適應症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LS,俗稱漸凍人症)和缺血性腦卒中。

    此外,藥物ALS適應症也已在美國申報臨床,其他適應症臨床前研究和申報工作均在同步進行中。

    FHND1002的獲批,有望在未來改善ALS患者乏藥可用的局面,提升ALS患者生存質量。

    中國生物製藥1類新藥神經保護劑FHND1002獲批臨床項目/產品名稱研究進展簡介天韻(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鈉)已上市適用於碳青黴烯耐藥革蘭陰性病原體所致感染、醫院獲得性肺炎天冊(注射用比阿培南)已上市適用於由敏感細菌所引起的敗血症、肺炎等天銘(注射用醋酸卡泊芬淨)已上市抑制真菌細胞壁合成,適用於可疑真菌感染及侵襲性曲黴菌病天禮(利奈唑胺片)已上市惡唑烷酮類抗菌藥,用於治療由需氧的革蘭氏陽性菌引起的感染注射用頭孢他啶阿維巴坦鈉在研β內醯胺酶抑制劑,用於治療腹腔膿腫、尿路感染、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泊沙康唑在研抑制真菌細胞壁關鍵組分的合成,用於治療侵襲性曲黴菌和念珠菌感染德拉馬尼在研分枝菌酸合成酶抑制劑,用於治療抗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甲苯磺酸奥馬環素在研氨甲四環素類廣譜抗菌藥81健康普惠回饋社會產品責任責任僱主05產品責任貢獻SDGs目標我們的理念與目標中國生物製藥始終堅持負責任的運營理念,嚴守質量安全生命線,將「質量安全事故及產品召回事件為零」作為堅定不移的管理目標,堅決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我們致力於持續優化生產與經營質量,不斷提升藥品品質和服務水平,以向患者提供高品質的藥品和服務為己任。

    生產線GMP 符合性-原料藥99個質量培訓員工受訓覆蓋率90.1%質量培訓人均受訓時長4.7小時/人供應商質量審計計劃完成率99%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供應商數量409家生產線GMP 符合性-製劑102個年度國內藥監機構GMP檢查通過率100%成員企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數量3家2023年度關鍵績效榮譽與認可頒獎單位2023醫藥工業競爭力百強榜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2023醫藥工業競爭力百強榜頒獎單位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獲獎主體正大天晴、北京泰德2022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頒獎單位江蘇省人民政府獲獎主體正大天晴江蘇省省長質量獎頒獎單位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獎主體正大天晴2023年江蘇省「質量標桿」頒獎單位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獲獎主體南京正大天晴全國醫藥行業質量信得過班組頒獎單位2022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系列榜單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2022年度中國化藥企業TOP100排行榜頒獎單位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獲獎主體正大天晴、北京泰德2023年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中國生物製藥始終堅守質量安全底線,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運營所在地的質量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以及新施行或修訂的相關法律法規,堅決以最高標準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報告期內,本集團及成員企業未發生任何重大質量違規事件。

    中國生物製藥以「知識管理、持續改進」為質量管理方針,嚴格遵循藥品生產質量規範(GMP)標準,並對標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及國際質量管理要求,構建了從產品開發、技術轉移、商業化生產到退市的產品全生命週期質量管理體系,涵蓋質量保證系統、實驗室控制系統、生產系統、設施與設備系統、包裝與標籤系統、物料系統六大方面。

    2023年,集團持續完善與提升質量管理體系,在委託生產、數字化、國際化與風險管控四方面出發,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效率與效果:制定委託生產管理程序,從委託、受託的職責出發,明確質量保證事務的分級審批管理方式,規範技術、管理文件的審批和移交流程。

    實現文件管理系統(DMS)和培訓管理系統(TMS)並線運行,確立了覆蓋整個文件生命週期的數字化管理模式,實現了生產質量管理文件準確性、完整性、可追溯性的跨越式提升。

    委託生產持續拓展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在質量管理業務中的應用,推進實驗室信息化進度。

    生產基地建立完善的B證質量管理體系,規範與受託生產企業的質量事件、資料交接的管控流程。

    數字化國際化建立法規查詢制度,持續跟進國外法規市場動向,及時更新管控要求,確保符合法規要求。

    結合質量量度指標與FDA近兩年年度缺陷匯總報告,開展差距分析,通過法規跟進、文件核對、人員培訓、糾正和預防措施(CAPA)等方式改進提高。

    提升電子數據完整性,增加成品放行電子數據審核流程,提高數據的可靠性及合規性。

    細化變更管控措施實施要求,完善變更管理流程,降低變更管理風險。

    風險管控8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全生命週期質量管理體系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榮獲江蘇省人民政府設立的全省質量領域最高獎項—2023年「江蘇省省長質量獎」。

    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始終注重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優化,並基於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構建了獨特的「數智天晴」質量管理模式。

    公司建設智慧工廠、智能車間,將數字技術的創新能力與工藝技術、生產製造能力深度融合,確保藥品質量穩定並持續提升。

    「數智天晴」質量管理模式強調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的應用。

    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化平台和工具,實現了質量數據的實時採集、分析和可視化,從而提高了質量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通過數據趨勢及關聯關係分析,實現了質量風險的識別、預警和干預,降低了質量風險。

    數智天晴質量保證系統實驗室控制系統生產系統設施與設備系統物料系統包裝與標籤系統85產品責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責任僱主生產質量管理生產質量風險管理中國生物製藥將患者用藥安全放在首位,構建貫徹藥品全生命週期的質量風險管理和知識管理體系,建立量化質量控制指標,並將質量風險管理融入工藝性能和產品質量監測、偏差與糾正預防措施、變更管控等質量管理流程中,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質量風險管理流程充分運用質量風險管理工具,科學管控產品生產和質量監測過程的變量,並通過開展產品持續工藝確認、季度管理評審等週期性復盤工作,監控工藝及質量指標變化趨勢,前瞻性預防產品質量風險事件的發生。

    工藝性能和產品質量監測針對產品偏差,發現後立即上報,如實準確記錄,快速啟動應急處理方案。

    組建技術專家小組,從人員、設備、物料、操作方法、生產環境、文件等方面開展根本原因調查,制定並實施針對性的糾正預防措施,追蹤措施執行有效性,形成偏差發現-應急處置-根因調查-CAPA措施-CAPA追蹤-CAPA有效性評價的閉環管理。

    偏差與糾正預防措施以質量風險管理為基礎,從生產工藝、物料、設施、設備、質量標準、法規符合性、EHS合規性等方面,評估變更事項對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質量可控性的影響程度,通過融入項目管理理念,制定變更實施計劃,追蹤變更實施效果,消除變更對產品質量的潛在不良影響,在有效管控質量風險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優化生產工藝。

    變更管控識別風險啟動風險管控分析風險影響程度制定並實施風險管控措施評估控制措施實施效果定期回顧風險控制情況質量認證是一個持續改進、全員參與的過程。

    公司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開放包容的討論環境,為我們順利通過每一次質量認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是我們在藥品質量保障道路上持續前進的重要推動力。

    ——正大天晴潤眾生產基地,質量保證一部,經理助理,史紅萍8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質量認證中國生物製藥嚴格按照國家各項規定開展質量管理工作,集團成員企業均符合國家GMP要求。

    同時,集團將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作為評價質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積極推動成員企業獲取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歐美及海外各銷售運營所在地質量管理體系認可。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GMP符合性、國際認證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情況如下:為進一步保障產品質量,集團在生產與研發單位均設立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對藥品質量進行全面預防性測試。

    集團成員企業研究院實驗室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符合ISO/IEC 17025:2017《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國家認證標準。

    2024年1月,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全資子公司連雲港潤眾製藥以「零缺陷」通過FDA的現場檢查,集團質量管理體系再次得到國際權威藥監機構認可。

    此前,潤眾製藥於2014年、2018年已兩次零缺陷通過FDA現場檢查。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連續三次「零缺陷」通過FDA現場檢查成員企業取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3家成員企業ISO9001認證覆蓋率50%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國內藥監機構GMP符合性檢查通過率100%FDA認證6項CE認證9項國際GMP認證19項國際認證情況符合GMP要求原料藥產線99條符合GMP要求製劑產品線102條生產線GMP符合性87產品責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責任僱主質量審計中國生物製藥構建並持續完善內審與外審結合的質量審計機制。

    集團內審團隊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GMP自檢,100%覆蓋集團全部成員企業,並按季度開展質量專項審計;同時,集團成員企業在接受運營所在地政府監管部門的質量審計之外,積極響應客戶需求接受第三方審計。

    針對質量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與缺陷,由質量管理相關部門監督完成整改,確保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對內審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將質量體系分為五大專項深入審核,並結合內審缺陷項分析和質量目標監測分析報告,建立質量改進項目,明確各項措施的實施路徑、改進方法,推動質量管理改進與提升。

    同時,集團將外部審核範圍拓展到了受託生產服務商,規範並細化了審核內容,加強了對受託生產服務商的管理及溝通,保障新產品的合規及順利上市。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北京泰德。

    中國生物製藥產品質量內審模式改進8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供應商質量管理原料安全管控是產品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中國生物製藥對此給予高度重視。

    我們制定了《供應商質量管理流程》,對供應商質量管理、供應商質量審計等工作程序進行了明確規範。

    集團建立了完善的供應商質量審計機制。

    針對關鍵物料供應商,集團質量部門將在准入階段進行現場質量審計,並根據物料採購管理要求,對供貨商提供的樣品進行檢驗,嚴格把控物料質量。

    2023年,集團開展供應商質量審計425次,供應商質量審計計劃完成率99%。

    為持續提升供應商質量管理水平,集團鼓勵供應商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如ISO9001)。

    針對主要次級供應商,應由採購部或委託第三方開展供應商認證。

    2023年,集團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共409家。

    有關供應鏈質量管理的更多信息,請參閱本報告合規運營章節-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

    為進一步明確質量管理要求,提升供應商質量管理水平,集團成員企業對部分關鍵供應商進行GMP和藥品管理法專題培訓,通過典型案例,幫助供應商加深對醫藥行業質量要求和集團管理規章的認知,確保供應商後續提供的產品符合集團質量管理要求。

    供應商質量專題培訓2023年開展供應商質量審計425次供應商質量審計計劃完成率99%集團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409家89產品責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責任僱主經營質量管理藥物警戒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藥物警戒管理,嚴格遵守《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新施行或修訂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展藥物警戒管理工作。

    報告期內,集團未收到群體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反饋。

    中國生物製藥建立覆蓋藥品全生命週期藥物警戒體系(包括上市前和上市後),嚴格防範用藥安全風險。

    在組織架構體系方面,集團成立藥物警戒管理委員會,對藥物警戒體系與重大藥品安全事件負責,並設立藥物警戒部,負責藥物警戒體系的運行和持續改進,以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報告。

    在制度文件體系方面,集團制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管理》《藥物警戒管理》等藥物警戒相關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對疑似藥品不良反應信息處置、風險識別評估與控制、重要藥物警戒文件的撰寫提交、體系管理等藥物警戒工作進行明確要求,保障藥物警戒活動的順利開展。

    為保障藥物警戒制度體系的適合性和有效性,集團每年對藥物警戒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審查。

    同時,集團定期組織藥物警戒相關交流和培訓,並要求營銷人員在銷售藥品前須完成崗前藥物警戒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藥物警戒意識,保障廣大患者用藥安全。

    2023年4月,中國生物製藥面向全體營銷人員開展產品藥物警戒培訓活動。

    本次培訓聚焦藥物警戒基礎知識、產品常見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搜集及上報途徑等內容開展了全面的講解,充分提高營銷人員對於藥品安全的重視。

    中國生物製藥舉辦藥物警戒培訓9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產品召回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召回管理辦法》等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制定《產品召回管理規程》《物料回收管理規程》《藥品安全事件應急響應預案》《糾正預防措施管理程序》等產品召回管理相關制度,並持續完善召回管理流程,確保集團現有藥品召回相關規定和流程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與實際操作需求。

    集團各生產基地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模擬召回演練,對現有管理程序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進行驗證。

    2023年,本集團未發生產品召回事件。

    *有關中國生物製藥產品召回程序的更多信息,請參閱本集團2022年度ESG報告及2021年度ESG報告內產品召回章節相關內容。

    客戶服務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客戶需求與反饋,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客戶服務保障體系。

    集團定期開展客戶溝通,通過電話回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全面收集客戶反饋,並依據客戶滿意度分析結果及時優化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中國生物製藥設立了多樣化的溝通與投訴渠道,設立熱線電話、網頁在線客服和智能客服,多渠道、全天候為客戶提供投訴與權益的保障服務,並結合客戶反饋和需求持續更新、豐富智能客服知識庫,為更好的服務客戶奠定堅實基礎;我們制定了明確的客戶投訴處理流程,針對客戶投訴問題第一時間展開內部溝通,給予答覆並提出妥善的解決方案,保障客戶體驗。

    2023年,集團客戶投訴滿意解決率100%。

    *有關中國生物製藥客戶投訴處理流程的更多信息,請參閱本集團2022年度ESG報告客戶服務章節及2021年度ESG報告客訴回應章節相關內容。

    2023年,公司針對新上市的2款產品(凱立通利馬前列素片、凱立適吸入用氯醋甲膽鹼粉末)進行了模擬召回演練。

    根據《產品召回管理規程》,本次模擬召回重點測試了召回流程、召回批次的可追溯性,對庫房現場進行了實地檢查。

    本次模擬召回測試結果符合預期結果,在整個召回過程中相關部門快速響應,確保了模擬召回的順利完成,公司召回管理體系運行正常,能夠有效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北京泰德。

    新上市產品模擬召回演練2023年集團客戶投訴滿意解決率100%2023年產品召回事件0起91產品責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責任僱主質量文化建設中國生物製藥始終以產品質量為發展基石,持續落實「知識管理,持續改進」的質量方針,開展質量文化建設,提升全員質量意識。

    2023年8月至10月,中國生物製藥各成員企業先後舉辦了形式多樣的「質量月」活動。

    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圍繞「每個天晴人都是質量管理的主人翁」的活動主題,設立爭分奪秒、大咖講堂、先進評比等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活動參與人數三千餘人,質量文化深入人心。

    成員企業北京泰德以「提質增效求發展,行穩合規創標桿」為活動口號,組織開展了質量論壇Plus、知識競賽、質量Q講堂、主題講稿徵集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調動全員積極性,鞏固全員質量主人翁的意識。

    中國生物製藥「質量月」活動2023年質量培訓覆蓋率90.3%質量培訓人均受訓時數4.7小時生產、技術、倉儲等產品質量直接相關業務部門建立「生產系統-部門-車間」的三級培訓體系,圍繞政策法規、管理文件、質量專項議題等方面制定年度培訓計劃,確保培訓內容的全面、有效覆蓋,為集團質量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全體員工每年開展至少一次覆蓋全員的質量文化活動,通過質量專題培訓、「質量月」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面向集團全員進行質量文化宣貫,提升集團全員質量意識與管理能力。

    9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為持續提升人員的業務水平、充分檢驗集團人才專業技能培養成果,中國生物製藥在集團內部舉辦專項技能大賽的同時,積極組織員工參與外部專業技能大賽。

    2023年9月,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選拔優秀的檢驗人才參與江蘇省機冶石化工會組織委員會組織的「儀化杯」2023年全省化工行業化學分析工技能競賽,並在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個人三等獎,正大天晴同時榮獲活動優秀組織獎。

    中國生物製藥參與和舉辦內外部檢驗技能大賽我們每位員工都是公司質量管理的主人翁。

    在日常工作中,我與各位同事一起積極主動地進行質量問題的分析和改進,及時糾正和預防質量問題的發生。

    公司深入人心的質量文化建設、團隊成員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和對品質的執著追求,增強了我作為質量管理成員的責任感。

    ——正大天晴海州生產基地,質量子中心,QC工程師,孫琴正大天晴質量實驗室93產品責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責任僱主06責任僱主貢獻SDGs目標我們的理念與目標中國生物製藥始終將人才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致力於成為負責任的僱主。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為員工打造平等、包容、多元、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卓越的工作體驗,並通過提供員工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的廣闊平台,不斷賦能員工成長。

    2023年度關鍵績效員工總數25,880人人均培訓總時長41.3小時員工滿意度91.2%男性員工佔比52.4%女性員工佔比47.6%榮譽與認可頒獎單位福布斯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2023福布斯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單位福布斯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2023福布斯中國年度最具數字責任僱主頒獎單位HRise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2023前瞻僱主評選「幸福企業獎」集團及各成員企業勞動合同签订率100%僱用童工以及強制勞動事件0起2023年9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員工權益保護合規僱傭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海內外各運營所在地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

    我們制定並嚴格執行《中國生物製藥員工手冊》《中國生物製藥招聘管理制度》等內部制度規範,堅持合規僱傭,避免使用童工或強制勞工等行為。

    集團定期對用工合規性開展審計,切實保障員工各項合法權益。

    在徵得應聘人員同意的前提下,我們集合第三方背景調查等形式,開展嚴格的應聘人員信息審核,規避招聘童工的潛在風險。

    針對誤招聘童工的可能性,我們制定完善的應急處理機制,包括但不限於第一時間與其家人及戶籍所在地監管機構取得聯繫,協助進行妥善安置等措施。

    環境保護截至報告期末中國生物製藥員工25,880人其中勞動合同員工21,297人中國生物製藥員工類型及佔比多元化團隊建設少數民族員工佔比3.38%管理人員女性佔比53.32%研發團隊女性佔比58.82% 3.21%50歲及以上按年齡劃分員工比例10.55%40歲-50歲(不含)47.70%30歲以下38.54%30歲(含)-40歲(不含)按性別劃分員工比例47.56%女性員工佔比52.44%男性員工佔比97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多元包容中國生物製藥致力於建設多元、共融的團隊,並期待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可能帶來的卓越創新。

    我們秉持多元化、平等與包容的原則,承諾不因種族、民族、性別、宗教、籍貫、婚姻狀況、年齡、性取向、性別認同等因素產生員工歧視或差別對待。

    集團制定並發佈《中國生物製藥員工多元化政策》,促進多元化人才梯隊建設,建立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讓全體員工獲得歸屬感、尊重感和重視感。

    多元化團隊建設我們廣泛吸引多元化人才,歡迎不同背景的人才進行求職申請並保證招聘過程的公正與平等。

    集團規定在招聘、晉升、薪酬等方面不能存在任何形式的偏見與歧視,管理層應公平公正地考慮不同背景候選人。

    我們堅持同工同酬,依法與全體員工签订勞動合同,確保員工薪酬不受種族、民族、性別、宗教、籍貫、婚姻狀況、年齡、性取向、性別認同等因素的影響。

    健康普惠產品責任9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本集團高級管理層對公司多元化文化的建設、發展和績效進行督導。

    集團開展與多元化及包容性相關的內部調查與評估,包括但不限於員工對多元化的滿意度、多元化與包容性待改進問題等,收集員工意見並進行針對性改進。

    為加強員工的多元化意識,促進更高效的團隊合作,本集團每年至少一次向全體員工開展多元化培訓,並不定期舉辦多元化相關主題活動等,幫助員工瞭解多元化團隊的價值,以及其在不同團隊、部門和區域之間合作的角色與責任。

    反歧視與反騷擾我們對歧視與騷擾堅持零容忍,嚴禁在工作場所進行任何形式的歧視或騷擾行為(包括性騷擾和非性騷擾)。

    本集團每年至少一次向全體員工開展反歧視和反騷擾培訓,持續打造公平、尊重、包容的工作氛圍。

    我們鼓勵相關人員在發現任何歧視或騷擾行為時儘快進行上報,制定《中國生物製藥員工意見反饋及申訴管理制度》,明確了歧視或騷擾行為的申訴渠道,堅決保障舉報人權益。

    有關員工申訴及舉報的受理、調查、處理與公示流程等更多信息,請參閱本報告合規運營章節-舉報處理與舉報人保護相關內容。

    多元文化建設環境保護集團正式員工參加工會比例100%2023年度99責任僱主回饋社會結社自由中國生物製藥始終尊重員工的結社自由和權利,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等法律法規,以及新施行或修訂的相關法律法規,集團及各成員企業均依法設立企業工會,全體員工均有權利自主參加工會。

    企業工會每年組織召開覆蓋不同職級、崗位、群體的職工代表大會,針對關係到員工切身利益重點議題進行討論,並形成意見和建議向企業進行反饋與溝通。

    人權保護中國生物製藥承諾遵循各項國際人權公約,包括《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聯合國全球契約十項原則》《國際勞工組織基本公約核心勞動標準》《現代奴役法案》等人權保護精神與基本原則。

    集團建立系統化的人權盡職調查流程,定期檢視強制勞工、童工、販賣人口、結社自由、集體談判權、同工同酬、歧視等相關人權議題,評估人權潛在風險。

    人權盡職調查流程風險評估檢視並評估公司運營活動及管理機制對人權保護的影響監督與落實落實執行人權保護管理方案,並追蹤檢討改善成效擬定方案擬定人權保護管理方案成效評估及改善分析檢討並調整人權保護相關措施,完善人權盡職調查機制01030204健康普惠產品責任中國生物製藥全面人力資源戰略通過持續打造卓越的員工體驗和不斷賦能員工成長,助力公司成為全球領先的製藥企業。

    人才吸引與保留組織建設與發展人才培養與發展人力運營與支持組織整合Integration全面創新Innovation國際化Globalization數字化Digitalization關鍵崗位人才畫像高端人才管線對內中生企業文化落地推行對外僱主品牌打造及行業認可全面薪酬福利激勵優化創新平台組織搭建,人員部署打造統一的職級體系績效管理體系持續迭代激發人才活力海外業務平台和集團組織管理統一推動成員企業組織整合,建立高效協同組織持續開展人才盤點,明確接班人及培養計劃梳理關鍵崗位的職業發展路徑,明確職業發展路徑優化和推動中生人才培養方案,增進集團、成員企業間的人才交流,形成體系化培養機制提供全員賦能型學習資源通過數字化工具加強集團層面人力資源數據管控為員工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人力運營支持通過優化人力資源運營效率,提升員工體驗提升生命質量、維護生命尊嚴10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人才管理體系人才發展戰略中國生物製藥始終視員工為最寶貴的財富與戰略資源,是企業長青的基石。

    集團承接「全面創新、國際化、組織整合、數字化」的發展戰略,制定了以「人才吸引與保留、組織建設與發展、人才培養與發展、人力運營與支持」為核心的全面人力資源戰略,期望通過持續打造卓越的員工體驗和不斷賦能員工成長,助力公司成為全球領先的製藥企業。

    2023年,集團以全面人力資源戰略為綱領,制定並發佈《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員工發展政策》,系統化規範人才發展規劃,明確涵蓋崗位技能培訓項目、輪崗項目、領導力發展項目、繼任者計劃、員工持續深造支持、績效管理等多個員工發展專項,確保為員工知識和技能的發展投入必要資源,促進人才吸引與保留,豐富集團人才儲備,促進人才梯隊發展。

    集團各成員企業以集團人才發展規劃為框架指導,制定並細化符合成員企業實際的人才發展規劃路徑圖,持續完善並積極推動人才培養與發展工作落地,保障集團全面人力資源戰略的達成。

    環境保護依據崗位任職資格和實際業務需求,提供崗位技能培訓項目,包括:通用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技能培訓、有針對性的導師制、與外部機構聯合培養項目。

    崗位技能培訓項目對不同類型的人才,開展年度/半年度的輪崗項目,不斷拓寬職業寬度,審視個人職業發展規劃,通過多崗位鍛煉,培養複合型人才。

    輪崗項目面向所有員工開展繼任者計劃,明確繼任者要求及現有人才儲備情況,並通過持續的系統性培訓及帶教,不斷提升繼任者能力至其能夠完全勝任,保證人才梯隊的完整性與延續性。

    繼任者計劃引入提升組織活力,賦能員工發展的OKR管理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激活團隊創造力。

    績效管理對不同層級員工的發展需求,開展不同類型的領導力發展項目,包括理論知識學習、實際崗位工作鍛煉、專題訓練營、智能教練、mini-MBA等,發掘與培養高潛力員工。

    領導力發展項目鼓勵員工持續深造,支持全體員工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為包括學歷教育、考取證書、資格認定、技能培訓、論壇會議等深造項目提供資源支持。

    實施學費報銷、考試假等支持政策和措施,鼓勵員工參加外部學習深造,獲得學歷、學位或資質認證。

    員工持續深造支持責任僱主回饋社會中國生物製藥人才發展規劃101健康普惠產品責任Mini-MBA智能教練輪崗項目短期兼職校企聯合培養全員賦能培訓賦能資源覆蓋人群高級管理人員中高級管理人員中高層核心人才儲備層-中層高潛人才基層高潛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全員10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人才培養中國生物製藥持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充分結合員工個人成長與集團發展實際需要,形成由企業內部培訓、員工外部深造、院校聯合培養組成的人才培養體系,為組織和人才持續賦能。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員工培訓覆蓋率100%。

    員工培訓體系中國生物製藥制定並發佈《中國生物製藥人才培養制度》,以挖掘和培養複合型、專業型人才為核心目標,指導各成員企業開展人才培養工作。

    集團充分發揮核心成員企業資源優勢,在全集團範圍內推廣天晴大學、北京泰德培訓部等優質培訓資源,在各成員企業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全員培訓的基礎上,推動形成優勢企業引領、優質資源共享、全員共同提升的員工培訓和人才培養工作機制。

    集團設立了覆蓋集團總部與境內外全部運營實體的開放人才輪崗機制,被提名員工可以根據個人意願及業務需要,選擇短期(6個月)或長期(1年以上)的崗位輪換。

    通過輪崗機制,集團為潛力員工提供更多跨地區、跨實體、跨部門的學習機會,在幫助員工不斷成長的同時,為集團的長期發展儲備複合型人才。

    環境保護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圍繞對新員工的培養目標,啟動「致青春知天晴」新員工成長學習項目,通過為新員工知識、技能、心態方面的輸入,將連心(文化制度導入)、連腦(崗位專業知識)、連手(職場技能)貫穿三階段的學習中,為新員工打開融入公司的捷徑。

    項目通過多元化、視覺化、統觀隨學的形式佈置在新員工入職180天內,運用「2+2+2」的培養模式,以「強融入、專技能、樹標準、成體系」為目的,通過持續的文化滋養、通用知識強化、專業知識學習,為公司塑造具有文化基因、專業知識、職場技能的員工。

    2023年,公司共開展新員工成長項目17場,受訓人次934次。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中國生物製藥新員工成長項目公司營造了一個包容和開放的氛圍。

    一個友好的微笑和一句簡單的問候就讓我感受到團隊的溫暖,讓我迅速的融入團隊、明確工作目標和期望,而且有職場前輩一對一的指導我們,可以快速的提升我們的技能,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的聯繫。

    此外,定期的組織團建活動,也能夠讓我快速的瞭解和認識同事。

    ——正大天晴潤眾生產基地,開發部,張昊103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天晴大學2023年,天晴大學基於組織發展需要及業務需求,為業務部門設計並實施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和發展方案,持續為組織和人才持續賦能,為企業打造高績效個人和團隊。

    建立了0-1的創新管理機制,成立管理委員會、專業委員會針對創新主題開展宣傳直播,通過天晴頭條方式開展2次直播收集創新提案500餘條,有效提案近百條,已立項提案3個向有效提案發放獎勵,對於達到里程碑的項目給予參與團隊兌現激勵針對青年團隊,舉辦「領導力之星·星青年」活動第四期,選拔出61名青年進入線下訓練營針對中基層管理團隊,舉辦「領導力之星·星經理」活動,拓展選拔範圍,選拔57名營銷及非銷經理進入訓練營針對中高層管理團隊,舉辦「天啟」訓練營第四期,共計218位中基層管理者參與推進「教練力」的打造,上線教練力課程,推送至公司200餘名管理層人員完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更新六為文化釋義解讀萃取傳播優秀文化行為,開展各類特色化文化項目,豐富文化產品結合各體系業務需要開展「六為文化賦能工作坊」44場,覆蓋人數超1,500人創新賦能:領導力培訓:企業文化建設:10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關注校招新員工隊伍文化導入和入司體驗,並給予基礎的產品知識和技能導入,為新員工走入市場建立基本認知圍繞學術專員、產品經理、辦事處經理和區域經理開展分級進階的體系化培訓,年度總計開展學習859場、覆蓋30,473人次以專業營銷技能廣泛覆蓋和能力升級為目標,持續推進「指導者」、「天窗」項目聚焦各事業部業務特徵定制培訓計劃和發展方案,實施賦能項目聚焦非營銷新員工、核心業務骨幹、中基層管理者,搭建人才學習發展路徑、定制化開展實施賦能項目。

    全年共開展9個培養項目,培訓136場,覆蓋10,517人次開展天基班組長加油站項目,針對303名班組長進行能力現狀診斷,基於診斷結果培養班組長的核心短板能力,助力班組精細化管理開展研究院人才發展項目,推動研發人員核心能力的快速落地,開展5場專題培養工作坊,共覆蓋161人培訓數字化效能提升:營銷培訓:非營銷培訓:引入AI智能教練,針對核心產品進行產品學習的強化訓練,有效提升了產品知識培訓效能,全年開展智能教練項目50個,覆蓋56,475人次,練習19萬餘次105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員工持續深造中國生物製藥鼓勵與支持員工持續深造,支持全體員工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為包括學歷教育、考取證書、資格認定、技能培訓、論壇會議等深造項目提供資源支持。

    我們面向全體員工,通過制定並實施學費報銷、因考試或上課佔用工作時間可辦理請假等支持政策和措施,對參加外部學習深造的員工給予鼓勵,以獲得學歷、學位或資質認證。

    2023年,集團各成員企業累計支持員工參與外部培訓874人次,學費報銷總額超過170萬元。

    中國生物製藥鼓勵並支持員工參加外部培訓和學習。

    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2023年累計送外培訓351人次。

    培訓主要涵蓋:資格證書獲取,如GCP培訓考試、特種作業資格證考試;專業技能提升,如各類專業技能提升培訓班;學歷繼續教育,如攻讀博士學位。

    集團成員企業正大豐海2023年累計送外培訓223人次。

    培訓內容涵蓋精益生產管理、生產技術提升、藥品研發質量提升、藥品註冊檢驗和核查技術提升等專業知識講座,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工傷預防、數字化系統應用技能提升等專題培訓。

    支持員工參與外部培訓中國生物製藥鼓勵並支持員工參加學歷深造,集團成員企業南京天晴2023年在讀各層次學歷教育41人,其中在讀本科層次員工34人,進修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知名院校EMBA3人,攻讀中國藥科大學、浙江大學等博士學位4人。

    支持員工參加學歷深造2023年集團各成員企業累計支持員工參與外部培訓874人次學費報銷總額超過170萬元10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院校聯合培養中國生物製藥持續拓寬員工參與高等學歷教育的途徑,與南京工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關係,以委託定向培養的模式,組織員工報考與公司合作的特定院校及其相關專業。

    為員工在其專業領域內的成長與發展搭建更廣闊的平台,促進員工個人職業規劃與企業高效發展的共贏。

    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北京泰德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於2012年獲批設立,致力於小分子新藥研發方向、涉及神經疼痛領域及腫瘤創新藥等領域的深入探索研究。

    泰德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方面發揮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作站自設立以來先後與北京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藥學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等國內一流院校合作,共計聯合招收進站博士後人員13人,共計辦理出站博士後8人,博士後出站留用7人。

    泰德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高校聯合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博士後,其中6人獲得「亦麒麟·優秀人才」,1人獲北京市「金橋種子工程」C類資助。

    在站期間,1項科研課題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持、1項科研課題入選北京市龍頭企業培育課題。

    共計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16篇,其中PCT國際專利6篇。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北京泰德。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07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發展與激勵中國生物製藥持續優化人才管理模式,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積極開展人才發展實踐,強化激勵機制,促進員工個人成長與企業目標的同步發展。

    2023年,集團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551%。

    人才梯隊建設中國生物製藥持續投入資源,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並通過多元化人才引進策略支持人才梯隊建設,共同驅動企業的創新與發展。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新增基層員工4,551人,管理層員工74人。

    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校園人才的發掘與培養,與國內眾多高等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

    集團通過共同建立實訓基地以及開展校企合作培養計劃等方式,在為院校提供實踐平台的同時,拓寬集團人才引進網絡。

    在高端人才的吸納方面,集團建立高端崗位人才庫,保持對行業內的頂尖人才的持續關注。

    我們與多家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了穩固的長期合作關係,保障高端人才的引入機會。

    為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幫助應屆生更好的走進社會、實現自我價值,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與中國藥科大學合作舉辦第三屆大學生就業能力核心訓練營。

    本屆訓練營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課程內容涵蓋自我管理、求職、生產力工具、溝通、職業探索及創新等,助力150名家庭經濟困難、少數民族及就業困難的學生求職就業。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大學生就業核心能力訓練營為進一步提高實踐人才培養質量,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與多家高校保持合作,將企業作為高校實踐教育基地。

    其中,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在2023年與中國藥科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皖南醫學院、長春中醫藥大學、江蘇省紀委省健康職業學院、鄭州大學簽署實踐教育基地協議,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實踐教學課程、崗位實習機會,助力學生成長發展。

    高校實踐教育基地2023年新增基層員工4,551人新增管理層員工74人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551% 10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中國生物製藥重視人才梯隊的持續建設,致力於打造穩定、持續、富有活力的人才結構。

    我們重視年輕人才的培養,鼓勵與支持更多年輕人擔任核心崗位,為集團的長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我們持續建設高學歷的人才團隊,為「全面創新」與「國際化」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博士人數達202人,碩士人數達2,489人,本科學歷及以上人員佔比達58.8%。

    截至報告期末本科學歷及以上人員佔比58.8%集團博士人數202人碩士人數2,489人109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持續優化績效激勵機制,集團成立績效管理委員會,由人力資源部推動實施組織績效目標的設定、協同對齊、評估管理和應用,引導員工對齊企業目標,與企業發展同頻,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榮、共贏。

    中國生物製藥始終肯定和激勵價值創造。

    為了保障對核心人才的持續吸引,集團持續推動員工股權激勵計劃(ESOP),促進員工成長與公司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共創長期價值。

    績效管理與激勵中國生物製藥堅持目標導向、全員參與、客觀公正、充分溝通的績效管理原則,制定並實施適用集團及成員企業的《中國生物製藥績效管理制度》,明確以數據和事實為績效考評依據,確保員工績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公開。

    集團引入以提升組織活力、賦能員工發展為目標的OKR管理工具,形成由績效目標制定、績效面談、績效考核、績效結果與應用、績效反饋與覆核五大環節組成的績效管理體系。

    績效管理體系績效目標確定集團確定年度總體目標後,各級員工根據集團戰略目標,結合部門整體目標、個人崗位職責及年度工作任務,確定年度績效目標。

    績效面談績效面談貫穿全年,過程包括但不限於確定績效目標面談、人事變動面談、人才發展面談、年中/年終績效評估面談。

    績效考核涵蓋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執行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領導力等方面,考核結果分為卓越、優秀、達標等五個等級。

    績效結果與應用涵蓋績效獎金核算、年度薪酬調整、晉升晉級、崗位調整、人才發展等方面。

    績效反饋與覆核員工如對績效結果有意見或異議,可與直接主管溝通解決。

    如仍有異議,可在瞭解考核結果後的五個工作日內向直接主管提出書面申述。

    110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人才晉升與發展中國生物製藥致力於為每位員工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

    我們制定了《中國生物製藥員工晉升晉級管理制度》,明確了研發、生產、銷售等各類崗位的定崗定級標準、晉升資格要求及申報程序,確保員工在公司內部的職業成長過程公平、公正,激勵優秀人才快速發展。

    2023年,集團持續優化崗職體系,細化崗位職責和晉升路徑,進一步明確員工職業發展路徑和激勵機制。

    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於2023年四季度啟動研發系統崗職體系優化工作,為研發人員定制了一套全新的崗職體系,明確了每個職等的崗位名稱和晉升路徑,並對標管理通道職級,進一步激勵員工在技術通道上的晉升與發展。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研發系統崗職體系優化公司廣闊的職業發展平台,讓我能夠充分展現工作能力與個人價值,也讓我感受到了公司對人才的重視與認可。

    在接下來的工作旅程中,期待能夠繼續與公司共同奮鬥、成長和進步。

    ——北京泰德人力資源部,2023年績優員工,星春艷111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員工溝通員工滿意度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重視員工訴求,每年在全體員工範圍內開展滿意度調查,全面聽取員工心聲,瞭解員工真實訴求與期望,發現潛在管理問題,並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組織效能,為員工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與體驗。

    2023年,集團啟動員工滿意度調研,調研共回收問卷8,200餘份,問卷有效回收率88%。

    2023年員工滿意度91.2%,較2022年度有所提升。

    問卷構成公司文化價值觀團隊氛圍及合作績效激勵與支持培訓與職業發展薪資與福利工作環境及安全調研結果本年度公司更加關注組織氛圍與團隊氛圍的打造,讓員工感受到組織與團隊家文化的溫暖。

    本年度基於人才戰略的落地開展的績優/高潛員工的發展與提升項目,發揮員工最大潛能從而實現組織目標。

    未來需更多關注到管理人員對於下屬的輔導能力提升。

    未來需不斷增強員工對企業價值的認同,促進企業文化的融入,增進員工和企業的情感交流。

    改善規劃關注管理人員的輔導能力提升,在組織內部開展員工IDP職業規劃,加強管理者對於下屬的輔導。

    優化職業發展通道,拓寬一線生產與銷售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明確職能系統職業發展通道。

    關注核心人才的保留,增強外部人才引進。

    優化薪酬體系與考核指標設置。

    增加更多專業化、多元化的培訓體系,拓寬外部交流與學習機會。

    在公司內部關注各類圍繞公司文化導向的活動開展,關注員工對於企業文化與價值感的理解與認同。

    豐富團隊活動形式與內容,提升員工歸屬感。

    2023年員工滿意度91.2% 11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3年8月28日,福布斯發佈了「2023福布斯中國·最佳僱主」評選榜單,中國生物製藥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僱主」稱號,並同時上榜「中國年度最具數字責任僱主」。

    中國生物製藥獲評「福布斯中國最佳僱主」「中國年度最具數字責任僱主」稱號113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舉報與申訴中國生物製藥充分尊重、重視員工意見表達,制定並實施員工意見反饋及申訴管理政策,明確員工溝通與投訴方式,為員工申訴暢通渠道,為員工舉報提供保護。

    集團制定並執行《中國生物製藥員工意見反饋及申訴管理制度》,及時處理員工提出的舉報與申訴,並對所有可能的違規案件實施嚴肅、有效的調查。

    一旦收到舉報與申訴,集團將在認真評估事實後,在適當的情況下,把調查結果反饋給上報人員。

    在得到證實後,集團將採取必要或適當的糾正措施。

    集團接受任何針對報復行為的舉報,對舉報的報復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

    員工意見反饋及申訴渠道有關員工申訴及舉報的受理、調查、處理與公示流程等更多信息,請參閱本報告合規運營章節-舉報處理與舉報人保護相關內容。

    通過電子郵件向董事長反映情況與主管或人力資源部門反映情況職工代表大會,全體員工具有權力自主參加,對關係到員工切身利益的重點議題形成意見和建議企業辦公系統的呼叫服務熱線企業辦公系統的匿名提問實名解答服務通過電子郵件向內審部門反映情況,郵箱:Sbox@sino-biopharm.com11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中國生物製藥高度關注員工幸福感,制定員工薪酬福利政策並持續完善各項員工福利待遇,致力於為員工提供在行業及地方具有持續競爭力的薪酬福利。

    集團嚴格遵循國家及地方法律法規,全面保障員工的基本福利,全體員工均享有「五險一金」及法定假期。

    在法定要求的基本福利之外,集團為全體員工提供多維度的非薪酬福利,涵蓋從員工入職到退休的各個工作與生活場景,為員工及家庭提供全方位的關愛和支持。

    法定福利社會保險(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非法定福利7員工關懷與福利我想有個家1.住房津貼2.員工宿舍工作溫暖1.入職喜報2.晉升喜報3.夏季高溫慰問4.生日福利(電子祝福&生日禮品)5.工會喪假慰問金6.軍屬、醫屬關愛7.節日禮金我有寶寶啦1.產假(產檢)2.育兒假3.母嬰室4.幼兒園╱小學5.子女大學獎勵6.城鄉居民醫療報銷員工成長1.關注每個人職業發展——職業發展項目2.各層級、群體培訓課程——新員工成長╱銷售人員╱財務人員╱班組長等3.領導力發展——星青年項目4.高管授課——雲端築夢師5.榜樣的力量——達人坊6.打開思維——創新週及創新集市7.遊戲感學習——晴曉我要退休了1.工會退休大禮包2.節日慰問3.生日福利說走就走的旅行1.部門旅遊2.黨員、團員、優秀員工旅遊家有喜事1.婚假(兄弟姐妹、子女)中生生活1.豐富的職工活動(運動會、環湖跑&雲跑、各類體育比賽)2.齊全的活動設施(台球室、羽毛球室、棋牌室、健身房、圖書館、足球&籃球場等)3.專屬星巴克咖啡誰都不是鋼鐵俠1.員工醫療基礎計劃2.愛心基金3.辦公室小藥箱4.工會住院慰問金5.員工體檢(入職、年度、職業病)6.獨生子女護理假法定假期,包括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帶薪年休假、病假、婚假、產假、哺乳假、喪假、工傷假等7 上述非法定福利體系為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整體員工福利的匯總概況,個別福利項目在不同成員企業間的實施可能存在差異。

    115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2023年8月29日,中國生物製藥舉辦了以「溫暖中生與愛童行」為主題的2023年度家庭日活動,旨在向員工家屬展現中國生物製藥溫馨和諧的企業文化與工作環境,增進員工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與理解,提升員工的幸福感。

    在為期一天的家庭日活動中,集團為員工及家庭提供了一個充滿樂趣和親情的交流平台,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正青春大健康」街舞活動、小丑魔術表演、手工歡樂「繪」滑板塗鴉、親子互動遊戲等。

    活動得到了員工及其家屬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家庭成員們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而溫馨的時光。

    家庭日活動的成功,不僅收穫了員工和家屬的廣泛好評,也為企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溫暖中生 與愛童行」中國生物製藥家庭日活動2023年8月20日,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以ESG為主題,舉辦了專題趣味闖關活動—「玩轉可持續未來」,旨在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向員工和孩子宣貫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理念,營造企業ESG文化氛圍。

    活動設置了豐富多彩的遊戲「闖關」環節,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時,充分引導小朋友和家長思考和理解日常生活與可持續發展的聯繫,鼓勵大家通過實踐行動,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為了充分發揮活動餘熱、強化科普效果,活動設置了種類豐富的獎品,包括DIY環保帆布袋、SDGs拼圖、聯合國推薦兒童繪本等,幫助小朋友進一步加深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與記憶。

    本次活動在保障效果的前提下,從物料製作到獎品採買始終秉持「可持續」理念,採用環保、可循環使用的材質,真正做到了踐行可持續發展。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玩轉可持續未來」ESG專題活動中國生物製藥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鼓勵員工平衡工作與生活,積極舉辦豐富多樣的員工活動,增強員工的歸屬感。

    11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自2020年起持續舉辦「奔跑吧天晴人」健康跑活動,截至2023年活動已成功舉辦四季。

    「奔跑吧天晴人」項目由中國生物製藥首席執行長、正大天晴董事長謝承潤倡導,四年來,運動使人健康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員工加入到活動中來。

    第四季「奔跑吧天晴人」共發起26期健康跑活動。

    在活動收官之夜,活動向共65位參與全部健康跑活動的員工頒發了全勤證書及獎牌,並對活動做出特殊貢獻的員工和積極參與活動的隊員頒發了獎盃及獎牌。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奔跑吧 天晴人」公司的愛心文化像一劑黏合劑,拉近了我們每位員工與家人的距離,增進了父母與子女的溝通、交流,既加深了小家庭的幸福感,又增強公司大家庭的向心力,讓「小家」與「大家」的距離更近。

    ——南京正大天晴人力資源管理中心,人事專員,黃葉欣117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安全生產文化建設安全生產文化建設是塑造員工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中國生物製藥持續加強安全生產文化建設,以「安全生產月」、「消防月」等重要節點為抓手,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演練、安全知識培訓、事故警示教育等覆蓋全員、形式多樣的文化建設活動,強化員工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提升員工應急處置能力。

    2023年,集團開展安全應急演練200次,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培訓覆蓋率100%,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培訓人均受訓時數4.9小時。

    2023年集團開展安全應急演練200次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培訓覆蓋率100%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培訓人均受訓時數4.9小時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中國生物製藥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嚴格依據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制定並落實覆蓋全體員工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

    中國生物製藥制定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全員签订安全生產責任書和承諾書,承諾履行安全責任,追求安全生產零事故。

    同時,集團持續完善職業健康與安全風險的評估和防範機制,加強風險應急能力,保障員工健康和安全。

    職業健康安全中國生物製藥始終將員工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致力於營造健康、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集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持續完善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保障員工職業健康安全。

    2023年度,中國生物製藥未發生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5家成員企業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3家成員企業取得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我們持續對安全生產管理現狀進行全方位、滾動式檢查,確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最大限度消除風險和隱患。

    報告期內,中國生物製藥通過成員企業經營所在地監管機構、內部職能部門及專業第三方開展內外部安全檢查321次,各類安全隱患整改率達100%。

    11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3年6月,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舉辦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為主題的「安全生產月」活動,旨在提升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活動期間,公司利用標語、宣傳欄等宣傳工具開展安全宣傳,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知識、消防及職業衛生等常識,營造良好活動氛圍。

    同時,公司舉辦安全生產宣誓與承諾簽字活動、專項安全教育、應急和安全知識競賽、事故警示教育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調動員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增強了各級員工的安全意識,為更好地開展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製藥(青島)。

    中國生物製藥「安全生產月」活動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邀請連雲港第二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在生產廠區開展了應急救援知識培訓。

    培訓項目內容涵蓋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創傷急救四大技術、眼部傷害受到強酸鹼如何處理等急救措施,並通過理論知識培訓與現場實操演練結合的形式,讓每位員工在專業急救醫生的指導下,掌握應急救援的理論原理與實操能力,增強員工安全急救的意識與能力。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中國生物製藥開展應急救援知識培訓119責任僱主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07回饋社會2023年度關鍵績效我們的理念與目標中國生物製藥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主动投身各類公益事業,致力於以實際行動支持社區發展,並推動社區醫療能力建設與行業發展進步,為人類福祉貢獻中生力量。

    貢獻SDGs目標榮譽與認可頒獎單位第一財經獲獎主體中國生物製藥「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之「社會創新貢獻獎」公益總投入金額5,677.74萬元公益活動員工參與人次4,196人次公益活動員工參與人次5,195.5小時社會公益中國生物製藥對社會需求始終保持高度關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貢獻公益事業。

    集團聚焦慈善公益、抗震救災、鄉村振興和普惠醫療等方面,持續開展公益活動,為全球人類福祉貢獻中生力量。

    報告期內,中國生物製藥公益總投入金額為5,677.74萬元,公益活動員工參與人次4,196人次,公益投入總時間5,195.5小時。

    救災濟困2023年,我國遭遇了京津冀地區極端強降雨、甘肅積石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災情牽動人心。

    中國生物製藥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助力救援與重建工作。

    中國生物製藥公益總投入金額5,677.74萬元公益活動員工參與人次4,196人次公益投入總時間5,195.5小時報告期內類別單位2023公益總投入金額萬元5,677.74救災濟困萬元852.43 鄉村振興萬元36.77 教育捐贈萬元17.00 抗擊疫情萬元35.40 慈善公益萬元3,092.55 普惠醫療萬元1,643.59 122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3年12月18日,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給甘肅省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嚴重財產損失。

    為滿足災區人民的急迫需求,中國生物製藥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組織各成員企業發起緊急救援行動,共同向災區捐贈價值550萬元人民幣的藥品和食品,包括抗感染、鎮痛以及術後營養補充等在醫療救治過程中的常用藥物和適合野外食用的方便食品,用於傷員救治和分發給有需要的群眾,充分體現了醫藥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生物製藥向甘肅地震災區捐贈550萬元藥品與食品2023年7月,國家京津冀地區遭遇罕見的極端降雨,導致嚴重的洪澇災害。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中國生物製藥迅速做出響應,聯合成員企業向北京市慈善協會捐贈200萬元,捐款用於支持北京市洪災地區災後重建,助力災區群眾重建家園。

    中國生物製藥捐贈200萬元支援北京受災地區重建123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為幫助乳腺癌低收入患者以及因醫療費用導致經濟負擔較重患者得到更持久有效的醫學治療,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聯合北京華康公益基金會於2020年發起「晴可依公益捐助」項目,由正大天晴無償捐贈藥品晴可依(氟維司群注射液),向全國範圍內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免費援助,切實幫助他們得到有效治療,解決因經濟困難而延誤治療的困境。

    項目自開展以來,累計幫助4,000多名乳腺癌患者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提高了生活質量,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

    註:隨著晴可依(氟維司群注射液)於2023年11月納入國家藥品集中採購項目範圍內,將極大程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基於此,「晴可依公益捐助項目」將在各地區集採實施後終止。

    晴可依公益捐助項目為幫助腫瘤患者對疾病有更多的瞭解和認知,助力患者實現更優生存獲益,北京華康公益基金會發起「滿天星行動-腫瘤患者關愛活動」,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作為項目資助方為活動提供資金支持,正大天晴銷售員工同時作為志願者參與活動組織。

    「滿天星行動」旨在凝聚患者組織、醫療專家、醫藥企業、公益組織、媒體等多方力量,共同關注腫瘤患者群體,通過專題講座、互動答疑、「星」禮物同製作、義診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形式,多維度傳遞正向抗癌理念,提升患者及其家屬的診療認知水平,給予腫瘤患者群體更多支持和關愛,造福廣大患者和家庭。

    活動於2023年10月正式啟動,報告期內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近400百場患者關愛活動,並計劃在2024年進一步拓展活動覆蓋範圍,將關懷與溫暖陸續送達每一個城市。

    「滿天星行動」腫瘤患者關愛活動普惠醫療中國生物製藥充分發揮企業醫藥行業特點與資源優勢,開展藥品捐贈、公益捐助平台搭建、醫療知識科普等各類普惠醫療公益活動。

    124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中國生物製藥始終秉持「利國、利民、利企業」的宗旨,支持健康中國戰略,結合集團自身資源與優勢,積極參與和配合國家藥品標準提升、開展行業協會合作、助力地方醫療能力建設,為推進醫藥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2023年,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生產質量團隊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邀請,參與藥品GMP指南(第2版)「質量管理體系」和「口服固體製劑與非無菌吸入製劑」分冊的編製及撰稿工作,助力行業實施GMP實踐能力的提升,提升公司醫藥行業影響力。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受邀參與國家GMP指南編撰中國生物製藥積極響應江蘇省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於申報2023年度江蘇省地方標準的號召,研究現有行業標準空白,自主完成《藥品生產用透明包裝固體原輔料快速鑒別-拉曼光譜法》,並立項2023年江蘇省地方標準。

    此外,集團與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和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核查驗中心等單位共同起草《生物製品連續製造指南》地方標準,助力行業地方標準的完善,促進生物醫藥技術的快速發展。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正大天晴。

    2023年12月15日,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南京正大天晴藥物研究院與江蘇省藥學會共建科技服務站舉行揭牌儀式。

    中國生物製藥積極參與江蘇省地方標準建設未來,南京正大天晴藥物研究院將進一步支持科技服務站各項工作的開展,並借助服務站江蘇省藥物分子設計與優化重點實驗室的人才技術優勢,針對性的解決企業在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方面存在的短板,加速企業「仿創結合」的產學研合作步伐,惠及廣大患者。

    *該案例實施主體為中國生物製藥成員企業南京正大天晴。

    125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在2023年兒童節到來之際,「晴空計劃」發起了「晴空有話說」專題互動及「公益愛心繪畫」線下活動,旨在匯聚多方力量,共同守護兒童成長。

    「晴空有話說」專題欄目邀請孩子們展現自己對於公益的看法,從而鼓舞更多的孩子珍惜當下生活、瞭解公益知識、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公益愛心繪畫」線下活動則是以「晴空」為主題,鼓勵孩子們展開創作,傳達對於需要幫助的孩子們的溫暖與關懷,並將活動上所有的繪畫作品連同晴空小書包一起,捐贈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晴空計劃伴你「童」行集團成員企業正大天晴聯合水滴公益、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自2020年發起「晴空計劃」公益項目,旨在為需要幫助的大病患者家庭籌集善款,以支持後續診療,助力大病患者家庭擺脫困境。

    截至報告期末,平台已累計籌款總額2,700萬餘元、歷史參與籌款150萬餘人次。

    同時,「晴空計劃」聚焦醫療知識教育科普,打造了公益科普平台,已形成「癌症大不同科普專區」、「血液腫瘤科普專題」、「巾幗芳華特別專題」三大專題,上線20餘個公益科普課程。

    截至報告期末平台已累計籌款總額2,700萬餘元歷史參與籌款150萬餘人次126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環境保護2023年12月,「晴空計劃」為河北省邢台市新河縣堯頭中心校初一(4)班的50多位師生舉行了一場精彩生動的急救知識公益課。

    課堂上,公益大使向師生們科普了心肺復蘇、創傷處置包紮等急救知識技能以及AED設備的操作。

    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針對性的指導與演練,讓師生們充分學習了基礎急救知識,為學生們的在校安全提供知識保障。

    晴空公益課走進校園,為師生科普急救知識127回饋社會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慈善公益中國生物製藥積極參與慈善公益活動、持續加大公益事業投入力度。

    2023年,集團及成員企業開展多項慈善捐贈。

    成員企業北京泰德與巴林右旗寶日勿蘇鎮寶日勿蘇嘎查委員會签订幫扶協議,助力推動鄉村振興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向東海縣幫促工作隊捐贈9萬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成員企業正大豐海向鹽城市大豐區慈善基金會累計捐贈40餘萬元成員企業正大天晴向臨泉縣紅十字會捐贈價值30萬元的藥品128公司治理ESG管治合規運營128環境保護後疫情時代,社會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複雜化的特點。

    人們對於健康安全、經濟就業、數字化服務、社區治理等需求均顯著提升。

    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在回饋社會這一堅定不移的原則下,中國生物製藥將結合自身產業優勢,進一步深化與社區乃至社會的聯繫,加強對於社會實質需要的理解,以持續健全的社區投資機制,保障對於社區能力建設的有力支撐,注重公益行動的可持續性和長期效益,為社區創造更多價值,推動企業與社區的和諧共生。

    ——中國生物製藥ESG工作管理委員會成員企業正大豐海與草堰鎮成文村開展結對服務紅色村居活動,向江蘇省社會幫扶基金會捐贈5萬元員企業正大天晴向江蘇省慈善總會捐贈50餘萬元的藥品,用於支持2023年省教育科技工會對口幫扶公益活動成員企業正大製藥(青島)參與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鄉村振興項目,採購價值12.77萬元農副產品成員企業正大清江向淮安市清江浦區慈善總會捐助5萬,用於困難職工救助129回饋社會129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30環境保護独立保证意见声明书声明书号码: SRA- 807202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英国标准协会与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连同旗下附属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生物制药」),为相互独立的公司及组织,英国标准协会除针对中国生物制药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报告」)进行评估和核查外,与中国生物制药并无任何财务上的关系。

    本独立保证意见声明书是基于中国生物制药提供予英国标准协会的中国生物制药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所作成的结论,因此审验范围乃基于并只限在这些提供的信息内容之内,英国标准协会认为这些信息内容都是完整且充分的。

    核查范围中国生物制药与英国标准协会协议的审验范围包括: 1.所指派的保证范围与中国生物制药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所描述的一致。

    报告依据香港交易所《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并参照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报告标准。

    2.第二类型中度保证等级根据AA1000保证标准: AA1000AS v3,评估中国生物制药遵循四项当责性原则:包容性、实质性﹑响应性及影响性的性质与程度,包括对指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数据的可信赖度做出审验。

    意见声明我们得出结论,报告公正地展示了中国生物制药在报告年度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与绩效。

    根据在本次审验范围内的评估及我们所审验的中国生物制药的信息、数据以及所采集样本,我们认为报告无重大错报。

    根据我们在核查报告中所描述的工作,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情况使我们相信报告组织的可持续性报告中所述的数据和信息报告在任何重大方面未正确列报或有遗漏,或基于AA1000标准的包容性、实质性、响应性和影响性没有得到正确解决。

    我们相信报告公允展现了中国生物制药对环境、社会及管治的一般披露及关键绩效指标。

    报告所披露的绩效指标展现了利益相关者对中国生物制药为可持续发展所作努力的认可。

    本次审验工作是由一组具有可持续发展报告核查能力之团队根据AA1000保证标准(AA1000AS v3)执行。

    透过策划和进行审验时所获得的数据及说明,我们认为中国生物制药就符合香港交易所《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的声明,是属公允的描述。

    BSI代表: 发证日期:2024-04-22 生效日期:2024-04-22 BSI与上述客户没有经济利益关系,独立于上述客户。

    本意见声明仅为核实上述客户在范围内具体描述的ESG绩效有关的声明而编写,不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在提供意见声明时,BSI不会接受或承担法律或其他责任,也不会接受与使用意见声明的任何其他目的或阅读意见声明的任何人有关的责任。

    本意见声明是在BSI对上述客户提交的信息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编写的。

    在进行此类评估时,BSI假定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完整和准确的。

    因本意见声明而产生的任何疑问或与本意见声明有关的事项,应只向上述名称的客户提出。

    Michael Lam - Managing Director Assurance, APAC附錄附錄一:獨立鑒證報告回饋社會131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声明书号码: SRA- 807202 核查方法为了收集能让我们得出结论的证据,我们执行了以下工作:对来自外部团体关于中国生物制药政策的议题,进行高阶管理层的访谈,以确认本报告中声明书的合适性与中国生物制药高级人员讨论有关持股者参与的方式,然而,我们并无直接接触外部持股者访问与可持续发展管理、报告编制及数据提供有关的员工审查关键的组织发展情况审查报告中所披露内容的支持性证据依据AA1000当责性原则(2018)中的包容性、实质性、响应性和影响性原则,对中国生物制药的报告和管理流程进行评估。

    结论基于AA1000保证标准v3的包容性、实质性、响应性、影响性原则和香港交易所《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进行的审查如下: 从审查的结果,我们确定报告内的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指标是按AA1000当责性原则(2018)和香港交易所《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披露。

    以我们专业的意见认为,本报告包括中国生物制药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责任。

    我们对报告的改善意见已被中国生物制药于发出本意见声明书前采纳。

    保证等级 我们提供的第二类型中度保证等级审查,是以本声明书内的范围及审验方法作定义。

    责任中国生物制药的高层管理人员有责任确保这份报告内的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的责任为基于所描述的范围与审验方法,提供专业意见并提供利益相关方一个独立的保证意见声明书。

    能力与独立性本核查团队是由具行业背景,且接受过包括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系列标准、当责性原则(AA1000)、香港交易所《附录C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ISO14064、ISO 14001、ISO 45001、ISO50001、ISO 9001其中之一的系列可持续发展、环境及社会标准的训练,具有主任核查员资格的成员组成。

    发证日期:2024-04-22 生效日期:2024-04-22 BSI与上述客户没有经济利益关系,独立于上述客户。

    本意见声明仅为核实上述客户在范围内具体描述的ESG绩效有关的声明而编写,不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在提供意见声明时,BSI不会接受或承担法律或其他责任,也不会接受与使用意见声明的任何其他目的或阅读意见声明的任何人有关的责任。

    本意见声明是在BSI对上述客户提交的信息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编写的。

    在进行此类评估时,BSI假定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完整和准确的。

    因本意见声明而产生的任何疑问或与本意见声明有关的事项,应只向上述名称的客户提出。

    附錄二:2023年獎項清單(部分)獎項名稱頒獎單位獲獎實體市場價值類2023年全球製藥企業TOP50 Pharm Exec(美國製藥經理人雜誌)中國生物製藥第十屆港股100強-最具投資價值獎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中國生物製藥2022年度港股金牛獎中國證券報中國生物製藥2023年《財富》中國500強《財富》雜誌中國生物製藥ESG類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節目中心中國生物製藥2023福布斯中國ESG創新企業福布斯中國中國生物製藥「彭博綠金2023ESG 50榜單」之「年度受關注治理」彭博綠金、彭博商業週刊中國生物製藥2023中國醫藥上市公司ESG競爭力TOP20 E藥經理人中國生物製藥BDO最佳ESG報告大獎優異認證立信德豪(BDO)中國生物製藥「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之「社會創新貢獻獎」第一財經中國生物製藥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工業化和資訊部正大天晴江蘇省綠色工廠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南京正大天晴、正大豐海2023年度綠色發展領軍企業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正大天晴、連雲港潤眾製藥有限公司中國海外上市公司ESG和低碳排名100強第36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中國生物製藥2023金責獎·環境責任優秀企業新浪財經中國生物製藥創新研發類2023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E藥經理人中國生物製藥2023中國醫藥上市公司最具研發創新力10強E藥經理人中國生物製藥年度創新藥企業新浪財經中國生物製藥「一帶一路」建設案例人民日報社中國生物製藥2023中國藥品研發綜合實力排行榜TOP1002023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正大天晴2023中國化藥研發實力排行榜TOP1002023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正大天晴、北京泰德2023中國生物藥研發實力排行榜TOP502023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正大天晴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32環境保護獎項名稱頒獎單位獲獎實體產品質量類2023醫藥工業競爭力百強榜2023醫藥工業競爭力百強榜中國生物製藥2022年度中國化藥企業TOP100排行榜米內網中國生物製藥2022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正大天晴、北京泰德2023年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正大天晴、北京泰德江蘇省省長質量獎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大天晴江蘇省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示範企業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大天晴2023年江蘇省「質量標桿」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大天晴2023年度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QC小組活動一等成果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正大天晴、南京正大天晴、正大豐海全國醫藥行業質量信得過班組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南京正大天晴責任僱主類2023福布斯中國年度最佳僱主福布斯中國生物製藥2023福布斯中國年度最具數字責任僱主福布斯中國生物製藥2023前瞻僱主評選「幸福企業獎」 HRise中國生物製藥回饋社會133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1. 環境關鍵績效指標表1指標名稱單位2023年2022年2021年環保運營相關指標環保治理投入金額萬元9,700.3410,897.58 -環保培訓員工受訓佔比% 2413 -環保培訓員工受訓總時長小時18,1199,200 -環保培訓員工人均受訓時數小時0.850.41 -溫室氣體排放相關指標2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一) tCO2e 17,046.2216,093.2621,711.73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二) tCO2e 222,193.40260,991.10253,214.05溫室氣體排放總量tCO2e 239,239.61277,084.36274,925.78溫室氣體排放密度(百萬元營收)3 tCO2e╱百萬元8.8910.4010.23可再生能源使用總量兆瓦時7,504.194,248.252,906.70可再生能源使用增加% 76.6446.15 -能源使用相關指標4天然氣消耗量立方米7,129,429.006,900,905.006,217,427.00液化石油氣消耗量噸7.808.612,057.62汽油消耗量升322,963.89306,538.67465,586.31柴油消耗量升213,578.1294,548.87155,440.28外購電力總量兆瓦時228,173.37216,780.42196,548.08外購蒸汽消耗量吉焦443,237.37653,527.00669,777.20綜合能耗總量兆瓦時479,097.61543,982.98553,103.49綜合能耗密度(百萬元營收)3兆瓦時╱百萬元17.5820.2120.59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34環境保護指標名稱單位2023年2022年2021年水資源使用相關指標水資源使用總量5噸3,038,272.053,078,142.243,132,274.00水資源使用密度(百萬元營收)3噸╱百萬元113.17114.94116.61污水水資源回用量噸27,455.4015,800.00 -包裝材料使用相關指標包材消耗總量6噸19,701.2921,323.5436,186.13包材消耗密度噸╱百萬元0.690.73 -包材循環利用總量噸295.9058.11119.58有害廢棄物排放相關指標有害廢棄物排放總量噸7,624.667,503.907,291.92有害廢棄物排放密度(百萬元營收)3噸╱百萬元0.280.280.27一般廢棄物排放相關指標一般廢棄物排放總量噸3,602.595,111.461,710.19一般廢棄物排放密度(百萬元營收)3噸╱百萬元0.120.160.06廢氣排放相關指標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排放量噸30.7248.8467.55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噸2.422.724.38顆粒物排放量噸1.852.152.71硫氧化物(SOx)排放量噸0.230.110.64廢水排放相關指標總排水量噸1,435,403.261,209,330.031,285,532.79廢水排放密度(百萬元營收)3噸╱百萬元52.9842.0247.86生化需氧排放量(BOD)噸30.1945.8833.84化學需氧量排放量(COD)噸107.83141.88105.1懸浮物(SS)噸41.1730.8237.65氨氮(NH3)噸11.7111.928.60註:1.除特別說明外,2023年度環境數據範圍包含正大天晴、北京泰德、南京正大天晴、正大豐海、正大清江及正大製藥(青島)。

    2.溫室氣體清單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等。

    主要源自能源及製冷劑消耗。

    溫室氣體按二氧化碳當量呈列,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及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1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6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2019修訂版》以及中國24個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進行核算。

    3.截至報告日,中國生物製藥已出售正大製藥(青島)有限公司及上海正大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權,2023年度環境密度類指標統計口徑與年報保持一致,不包含上述兩家企業。

    為保證數據可比性,我們對2022年數據進行同口徑下的追溯調整。

    4.能源消耗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 2589-2020)》中換算因子計算。

    5.中國生物製藥用水主要來自市政自來水,在求取適用水源上無問題。

    6.中國生物製藥對2022年包材消耗總量數據更正。

    回饋社會135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2. 社會關鍵績效指標表指標名稱單位202320222021僱傭相關指標1員工總數人25,88026,27225,579勞動合同員工總數人21,29722,28822,180按性別劃分員工人數男性員工數人11,16811,88911,970女性員工數人10,12910,39910,210按性別劃分員工比例男性員工佔比% 52.4453.3453.97女性員工佔比% 47.5646.6646.03按年齡劃分員工人數30歲以下人10,15810,94610,15330歲(含)-40歲(不含)人8,2088,4758,77840歲-50歲(不含)人2,2482,1562,40150歲及以上人683711848按年齡劃分員工比例30歲以下% 47.7049.1045.7830歲(含)-40歲(不含) % 38.5438.0039.5840歲-50歲(不含) % 10.569.7010.8250歲及以上% 3.213.203.82按地區劃分員工數中國大陸地區人21,13422,21222,098港澳台及海外地區人1637682按民族劃分員工數漢族人20,578 - -少數民族人719 - -按崗位類別劃分員工數管理人2,0802,3862,448研發人2,9434,3673,952生產人6,7625,4155,238銷售人9,51214,10413,941多元化團隊建設少數民族員工佔比% 3.38 - -管理人員女性佔比% 53.32 - -研發團隊女性佔比% 58.82 - -新增基層員工人4,5514,439 -新增管理層員工人74522 -博士人數人202145 -碩士人數人2,4892,427 -本科學歷及以上人員佔比% 58.857.8 -殘疾員工人數人4442 -員工加入工會佔比% 100100 -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36環境保護指標名稱單位202320222021員工流失率% 18.8616.91 -按性別劃分員工流失率男性% 20.5017.7119.21女性% 16.9615.9817.17按年齡劃分員工流失率30歲(不含)以下% 23.1319.9422.5930(含)-40歲(不含) % 16.2414.5116.3140(含)-50歲(不含) % 8.7310.808.3650歲及以上% 11.3013.297.52按地區劃分員工流失率中國大陸% 18.8616.9418.33港澳台及海外% 06.172.38人才發展相關指標人均培訓總時長小時41.3045.8342.54員工培訓覆蓋率% 100100100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 551 - -按性別劃分的人均受訓時長男性小時42.5244.6337.57女性小時39.9647.2148.37按僱傭類型劃分的人均受訓時長管理類型崗位小時43.2260.12 -研發類型崗位小時27.0631.30 -生產類型崗位小時57.1142.12 -銷售類型崗位小時45.6431.84 -安全與職業健康相關指標成員企業取得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家5 - -成員企業取得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家3 - -每百萬工時損失工作日數天25.4333.44 -百萬工時事故率(LTIFR) - 0.56 - -因工亡故人數人111因工亡故比率% 0.0040.0040.004開展內外部安全檢查次321344 -安全應急演練次數次200162 -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培訓員工受訓佔比% 100100 -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培訓員工人均受訓時數小時4.96.3 -供應鏈管理相關指標供應商總量家3,6233,4652,674中國境內家3,5763,4072,613港澳台地區家163其他國家或地區家465258回饋社會137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指標名稱單位202320222021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數量家233237 -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比例% 2832 -通過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數量家179226 -通過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比例% 2130 -關鍵供應商行為準則宣貫率% 100100 -關鍵供應商行為準則簽署率% 90+ - -二級關鍵供應商行為準則簽署率% 70+ - -完成供應商審計數量家647 - -供應商反腐敗審計次數次210 - -供應商反腐敗審計計劃完成比例% 100100 -供應商環境合規審計計劃完成比例% 100100 -產品質量相關指標生產線GMP符合性-原料藥生產線個9982 -生產線GMP符合性-製劑生產線個10289 -年度國內藥監機構GMP檢查通過率% 100100 -FDA認證個66 -CE認證個89 -國際GMP認證個19 - -成員企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數量家3 - -成員企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覆蓋率家50 - -質量培訓員工受訓覆蓋率% 9092 -質量培訓人均受訓時長小時╱人4.79.3 -產品召回事件數量件00 -開展供應商質量審計次425430 -供應商質量審計計劃完成率% 99100 -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供應商數量家409341 -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原輔料供應商比例% 39.045.6 -客戶投訴滿意解決率% 100100 -普惠醫療相關指標研發費用金額億元44.0341.6538.2研發費用佔比% 16.8116.00 -研發費用增長% 5.79.0 -創新藥及生物藥研發投入佔比% 77 - -新產品獲批上市數個27 - -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38環境保護指標名稱單位202320222021創新藥獲批上市數2 - -產品進入上市申請階段個54 - -創新藥處於臨床與上市申請階段個60+ 50+ -新增專利申請件841767939新增專利授權件264263290負責任營銷相關指標負責任營銷培訓員工受訓佔比% 8866 -負責任營銷培訓員工受訓總時長小時50,321.540,968.5 -負責任營銷培訓員工人均受訓時長小時2.361.84 -反舞弊管理相關指標已審結的貪污舞弊訴訟案件件000供應商反腐敗培訓次數次364454 -員工反貪污培訓覆蓋率% 100100 -管理層及關鍵崗位員工反貪污培訓時長小時20,432.80 - -公益慈善相關指標救災濟困萬元852.43109.941,570.74鄉村振興萬元36.7767.76499.24教育捐贈萬元17.00449.13420.62抗擊疫情萬元35.40369.24184.44慈善公益萬元3,092.554,066.762,820.72普惠醫療萬元1,643.591,601.97 -公益總投入金額萬元5,677.746,664.805,495.76公益活動員工參與人次人次4,196 - -公益活動投入時間2小時5,195.5038,195.560,4383. 公司治理關鍵績效指標表指標名稱單位2023年2022年獨立董事佔比% 4242女性董事佔比% 33.333.3註:1.本報告2023年按性別、年齡、地區及崗位類別劃分的員工人數及流失率計算口徑為集團財務併表的全部實體內的全部勞動合同員工。

    2.2022年度受疫情影響,員工參與疫情抗擊志願活動投入時長顯著增加。

    2023年度由於疫情後側重復工復產,員工公益參與人次與投入時間減少。

    回饋社會139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附錄四:聯交所《ESG報告指引》索引表範疇披露要求索引管治架構-由董事會發出的聲明,當中載有下列內容:(i)披露董事會對環境、社會及管治事宜的監管;(ii)董事會的環境、社會及管治管理方針及策略,包括評估、優次排列及管理重要的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事宜(包括對發行人業務的風險)的過程;及(iii)董事會如何按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目標檢討進度,並解釋它們如何與發行人業務有關連。

    ESG管治-董事會聲明-描述或解釋在編備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時如何應用下列匯報原則:重要性: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應披露:(i)識別重要環境、社會及管治因素的過程及選擇這些因素的準則;(ii)如發行人已進行持份者參與,已識別的重要持份者的描述及發行人持份者參與的過程及結果。

    量化:有關匯報排放量╱能源耗用(如適用)所用的標準、方法、假設及╱或計算工具的資料,以及所使用的轉換因素的來源應予披露。

    一致性:發行人應在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中披露統計方法或關鍵績效指標的變更(如有)或任何其他影響有意義比較的相關因素。

    關於本報告匯報範圍-解釋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的匯報範圍,及描述挑選哪些實體或業務納入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的過程。

    若匯報範圍有所改變,發行人應解釋不同之處及變動原因。

    關於本報告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40環境保護範疇披露要求索引環境A1排放物一般披露:有關廢氣及溫室氣體排放、向水及土地的排污、有害及無害廢棄物的產生等的:(1)政策;及(2)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環境保護-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專題二:廢棄物管理專項-污染物防治A1.1排放物種類及相關排放數據附錄三-1.環境關鍵績效指標A1.2直接(範圍1)及能源間接(範圍2)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下附錄三-1.環境關鍵績效指標A1.3所產生有害廢棄物總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附錄三-1.環境關鍵績效指標A1.4所產生無害廢棄物總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附錄三-1.環境關鍵績效指標A1.5描述所訂立的排放量目標及為達到這些目標所採取的步驟環境保護-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A1.6描述處理有害及無害廢棄物的方法,及描述所訂立的減廢目標及為達到這些目標所採取的步驟環境保護-專題二:廢棄物管理專項A2資源使用一般披露:有效使用資源(包括能源、水及其他原材料)的政策。

    環境保護-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資源使用管理A2.1按類型劃分的直接及╱或間接能源(如電、氣或油)總耗量(以千個千瓦時計算)及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附錄三-1.環境關鍵績效指標A2.2總耗水量及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附錄三-1.環境關鍵績效指標A2.3描述所訂立的能源使用效益目標及為達到這些目標所採取的步驟環境保護-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A2.4描述求取適用水源上可有任何問題,以及所訂立的用水效益目標及為達到這些目標所採取的步驟附錄三-1.環境關鍵績效指標A2.5製成品所用包裝材料的總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每生產單位佔量附錄三-1.環境關鍵績效指標A3環境及天然資源一般披露:減低發行人對環境及天然資源造成重大影響的政策。

    環境保護-環境管理體系A3.1描述業務活動對環境及天然資源的重大影響及已採取管理有關影響的行動環境保護A4氣候變化一般披露:識別及應對已經及可能會對發行人產生影響的重大氣候相關事宜的政策。

    環境保護-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A4.1描述已經及可能會對發行人產生影響的重大氣候相關事宜,及應對行動環境保護-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回饋社會141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範疇披露要求索引社會B1僱傭一般披露:有關薪酬及解僱、招聘及晉升、工作時數、假期、平等機會、多元化、反歧視以及其他待遇及福利的:(1)政策;及(2)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責任僱主B1.1按性別、僱傭類型(如全職或兼職)、年齡組別及地區劃分的僱員總數附錄三-2.社會關鍵績效指標B1.2按性別、年齡組別及地區劃分的僱員流失比率附錄三-2.社會關鍵績效指標B2健康與安全一般披露:有關提供安全工作環境及保障員工避免職業性危害的:(1)政策;及(2)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責任僱主-職業健康安全B2.1過去三年(包括匯報年度)每年因工亡故的人數及比率附錄三-2.社會關鍵績效指標B2.2因工傷損失工作日數附錄三-2.社會關鍵績效指標B2.3描述所採納的職業健康與安全措施,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方法責任僱主-職業健康安全B3發展與培訓一般披露:有關提升僱員履行工作職責的知識及技能的政策。

    描述培訓活動。

    責任僱主-人才管理體系B3.1按性別及僱員類別(如高級管理層、中級管理層)劃分的受訓僱員百分比附錄三-2.社會關鍵績效指標B3.2按性別及僱員類別劃分,每名僱員完成受訓的平均時數附錄三-2.社會關鍵績效指標B4勞工準則一般披露:有關防止童工或強制勞工的:(1)政策;及(2)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責任僱主-員工權益保護B4.1描述檢討招聘慣例的措施以避免童工及強制勞工責任僱主-員工權益保護B4.2描述在所發現違規情況時消除有關情況所採取的步驟責任僱主-員工權益保護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42環境保護範疇披露要求索引B5供應鏈管理一般披露:管理供應鏈的環境及社會風險政策。

    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B5.1按地區劃分的供應商數目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B5.2描述有關聘用供應商的慣例,向其執行有關慣例的供應商數目,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方法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B5.3描述有關識別供應鏈每個環節的環境及社會風險的慣例,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方法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B5.4描述在揀選供應商時促使多用環保產品及服務的慣例,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方法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B6產品責任一般披露:有關所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健康與安全、廣告、標籤及私隱事宜以及補救方法的:(1)政策;及(2)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合規運營-商業道德產品責任B6.1已售或已運送產品總數中因安全與健康理由而須回收的百分比附錄三-2.社會關鍵績效指標B6.2接獲關於產品及服務的投訴數目以及應對方法產品責任-經營質量管理B6.3描述與維護及保障知識產權有關的慣例健康普惠-知識產權保護B6.4描述質量檢定過程及產品回收程序產品責任-經營質量管理B6.5描述消費者資料保障及私隱政策,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方法合規運營-信息安全B7反貪污一般披露:有關防止賄賂、勒索、欺詐及洗黑錢的:(1)政策;及(2)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合規運營-商業道德B7.1於匯報期內對發行人或其僱員提出並已審結的貪污訴訟案件的數目及訴訟結果合規運營-商業道德B7.2描述防範措施及舉報程序,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方法合規運營-商業道德B7.3描述向董事及員工提供的反貪污培訓合規運營-商業道德B8社區投資一般披露:有關以社區參與來瞭解營運所在社區需要和確保其業務活動會考慮社區利益的政策。

    回饋社會B8.1專注貢獻範疇(如教育、環境事宜、勞工需求、健康、文化、體育)回饋社會B8.2在專注範圍所動用資源(如金錢或時間)回饋社會回饋社會143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附錄五:GRI內容索引使用說明: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參照GRI標準報告了在此份GRI內容索引中引用的信息。

    GRI1:基礎2021GRI標準披露項章節補充信息及從略說明GRI 2:一般披露20211.組織及其報告做法2-1組織詳細情況-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177),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集團運營所在國家為中國,總部所在地分別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大樓41樓09室及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10號正大中心北塔43層。

    2-2納入組織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實體關於本報告本報告與財務報告中納入的實體保持一致。

    2-3報告期、報告頻率和連絡人-報告為年度報告,報告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與財務報告屬同一報告期。

    如對報告有疑問和建議,可發郵件至info@ sino-biopharm.com。

    2-4信息重述-截至報告日,中國生物製藥已出售正大製藥(青島)有限公司及上海正大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權,2023年度財務及環境密度指標統計口徑與年報保持一致,不包含上述兩家企業。

    為保證數據可比性,我們對2022年數據進行同口徑下的追溯調整。

    2-5外部鑒證附錄一:-獨立鑒證報告2.活動和工作者2-6活動、價值鏈和其他業務關係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更多關於中國生物製藥活動、價值鏈和其他業務關係的內容請參見2023年報2-7員工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2-8員工之外的工作者-不屬正式員工的工作者類型包含勞務派遣,聘用、留用的離退休人員,實習生及勞務外包員工等,總人數為4,583。

    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44環境保護GRI標準披露項章節補充信息及從略說明3.管治2-9管治架構和組成董事會多元化更多董事會管治架構信息,請參見2023年報2-10最高管治機構的提名和遴選-請參見2023年報及公司章程2-11最高管治機構的主席-請參見2023年報2-12在管理影響方面,最高管治機構的監督作用ESG管治-董事會聲明-管治架構2-13為管理影響的責任授權ESG管治-董事會聲明-管治架構2-14最高管治機構在可持續發展報告中的作用ESG管治-董事會聲明董事會全面監督中國生物製藥ESG事宜,審閱並批准本報告發佈。

    2-15利益衝突-請參見2023年報2-16重要關切問題的溝通ESG管治2-17最高管治機構的共同知識-集團定期或不定期向董事提供最新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文件並開展必要的培訓,包括但不限於上市合規、ESG通識、氣候變化、風險管理、反貪污等。

    2-18對最高管治機構的績效評估公司治理-董事會績效評估更多關於績效評估的內容,請參見《董事會薪酬委員會章程》2-19薪酬政策公司治理-董事會職責履行責任雇主-人才管理體系環境保護-環境管理體系更多關於薪酬政策的內容,請參見2023年報2-20確定薪酬的程序-請參見《董事會薪酬委員會章程》2-21年度總薪酬比率-保密限制:此類披露屬商業及競爭敏感信息及員工個人的隱私信息,因此不予披露。

    4.戰略、政策和實踐2-22關於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聲明ESG管治-董事會聲明2-23政策承諾責任僱主-員工權益保護更多政策承諾,請參見中國生物製藥官網《ESG政策與承諾》2-24融合政策承諾合規運營更多政策承諾,請參見中國生物製藥官網《ESG政策與承諾》2-25補救負面影響的程序合規運營-商業道德更多信息,請參見《中國生物製藥舉報及舉報人保護政策》2-26尋求建議和提出關切的機制合規運營-商業道德更多信息,請參見《中國生物製藥舉報及舉報人保護政策》2-27遵守法律法規-本年度集團未發生重大違法法律法規的事件。

    2-28協會的成員資格-中國企業反舞弊聯盟陽光誠信聯盟5.利益相關方參與2-29利益相關方參與的方法ESG管治2-30集體談判協議-中國生物製藥暫未涉及集團談判協議。

    集團正式員工參加工會比例達100%。

    回饋社會145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GRI標準披露項章節補充信息及從略說明GRI 3:實質性議題20213-1確定實質性議題的過程ESG管治3-2實質性議題清單ESG管治3-3實質性議題的管理-請參見下表。

    GRI 201:經濟績效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經濟績效的管理方法關於中國生物製藥議題披露項201-1直接產生和分配的經濟價值-受保密性要求限制,我們的收入、營業成本、員工薪酬及福利、向資本提供者的付款以及向政府的付款不予報告。

    此類披露屬商業及競爭敏感信息,因此不予披露。

    201-2氣候變化帶來的財務影響以及其他風險和機遇環境保護-專題一:氣候變化應對專項GRI 203:間接經濟影響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間接經濟影響的管理方法回饋社會中國生物製藥積極投身各類公益事業,通過社區投資,支持社區發展,推動社區醫療能力建設與行業發展進步。

    議題披露項203-1基礎設施投資和支持性服務回饋社會203-2重大間接經濟影響回饋社會GRI 204:採購實踐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採購實踐的管理方法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議題披露項204-1向當地供應商採購的支出比例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GRI 205:反腐敗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反腐敗的管理方法商業道德-反舞弊議題披露項205-1已進行腐敗風險評估的運營點商業道德-反舞弊205-2反腐敗政策和程序的傳達及培訓商業道德-反舞弊205-3經確認的腐敗事件和採取的行動商業道德-反舞弊GRI 206:不當競爭行為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不當競爭行為的管理方法合規運營-反壟斷議題披露項206-1針對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反壟斷實踐的法律訴訟-本報告期間未涉及相關行動。

    環境準則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46環境保護GRI標準披露項章節補充信息及從略說明GRI 301:物料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物料的管理方法環境保護-資源使用管理議題披露項301-1所用物料的重量或體積環境保護-資源使用管理-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301-2所用循環利用的進料環境保護-資源使用管理-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GRI 302:能源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能源的管理方法環境保護-專題一: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議題披露項302-1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302-3能源強度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302-4降低能源消耗量環境保護-專題一:應對氣候變化專項302-5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量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GRI 303:水資源與污水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水資源與污水管理的方法環境保護-污染物防治-資源使用管理303-1組織與水作為共有資源的相互影響環境保護-資源使用管理303-2管理與排水相關的影響環境保護-污染物防治議題披露項303-3取水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303-4排水303-5耗水GRI 304:生物多樣性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生物多樣性的管理辦法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議題披露項304-1組織在位於或鄰近保護區和保護區外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區域擁有、租賃、管理的運營點-本集團無在位於或鄰近於保護區和保護區外生物多樣性豐富區域管理的運營點。

    304-2活動、產品和服務對生物多樣性的重大影響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GRI 305:排放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排放的管理方法環境保護-專題一:應對氣候變化專項-污染物防治回饋社會147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GRI標準披露項章節補充信息及從略說明議題披露項305-1直接(範圍1)溫室氣體排放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305-2能源間接(範圍2)溫室氣體排放305-3其他間接(範圍3)溫室氣體排放環境保護-專題一:應對氣候變化專項305-4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305-5溫室氣體減排量305-7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其他重大氣體排放GRI 306:廢棄物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廢棄物的管理辦法環境保護-專題二:廢棄物管理專項306-1廢棄物的產生及廢棄物相關重大影響306-2廢棄物相關重大影響的管理議題披露項306-3產生的廢棄物環境保護-專題二:廢棄物管理專項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306-4從處置中轉移的廢棄物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GRI 308:供應商環境評估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供應商環境評估的管理方法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議題披露項308-1使用環境評價維度篩選的新供應商308-2供應鏈的負面環境影響以及採取的行動社會準則GRI 401:僱傭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僱傭的管理方法責任僱主議題披露項401-1新進員工僱傭率和員工流動率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401-2提供給全職員工(不包括臨時或兼職員工)的福利責任僱主-員工關懷與福利401-3育兒假責任僱主-員工關懷與福利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48環境保護GRI標準披露項章節補充信息及從略說明GRI 403:職業健康與安全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職業健康與安全的管理辦法責任僱主-職業健康安全403-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403-2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和事故調查403-3職業健康服務403-5工作者職業健康安全培訓403-6促進工作者健康403-7預防和減緩與業務關係直接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影響議題披露項403-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覆蓋的工作者403-9工傷403-10工作相關的健康問題GRI 404:培訓與教育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培訓與教育的管理方法責任僱主議題披露項404-1每名員工每年接受培訓的平均小時數附錄三:2023年關鍵績效指標表404-2員工技能提升方案和過渡援助方案責任僱主-人才管理體系404-3定期接受績效和職業發展考核的員工百分比定期接受績效和職業發展考核的員工佔比為100%。

    GRI 405:多元化與平等機會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多元化與平等機會的管理方法責任僱主-員工權益保護議題披露項405-1管治機構與員工的多元化GRI 406:反歧視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反歧視的管理方法責任僱主-員工權益保護議題披露項406-1歧視事件及採取的糾正行動-本年度年度,集團未發生歧視事件。

    回饋社會149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GRI標準披露項章節補充信息及從略說明GRI 408:童工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童工方面的管理方法責任僱主-員工權益保護議題披露項408-1具有重大童工事件風險的運營點和供應商-本年度,集團未發生僱用童工事件。

    GRI 409:強迫或強制勞動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強迫或強制勞動方面的管理方法責任僱主-員工權益保護議題披露項409-1具有強迫或強制勞動事件重大風險的運營點和供應商-本年度,集團未發生強迫或強制勞動事件。

    GRI 414:供應商社會評估GRI 103:管理方法披露對供應商社會評估的管理方法合規運營-專題:負責任供應鏈建設專項議題專項披露414-1使用社會標準篩選新供應商414-2供應鏈中負面的社會衝擊以及所採取的行動GRI 416:客戶健康與安全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客戶健康與安全的管理方法產品責任本年度,集團不涉及被評估為需要改善健康與安全影響的產品和服務。

    議題披露項416-1評估產品和服務類別的健康與安全影響416-2涉及產品與服務的健康安全影響的違規事件GRI 417:營銷與標識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營銷與標識的管理方法合規運營-商業道德議題披露項417-1對產品和服務信息與標識的要求合規運營-商業道德417-2涉及產品和服務信息與標識的違規事件-本年度,集團不涉及產品和服務信息與標識的違規事件。

    417-3涉及營銷傳播的違規事件-本年度,集團不涉及營銷傳播的違規事件。

    GRI 418:客戶隱私GRI 3:議題管理披露項對客戶隱私的管理方法合規運營-信息安全議題披露項418-1涉及侵犯客戶隱私和丟失客戶資料的經證實的投訴ESG管治公司治理合規運營150環境保護尊敬的讀者,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中國生物製藥2023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殷切盼望您對報告和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與建議。

    您可以通過郵寄、掃描後發送電子郵件或是傳真將填好的問卷反饋給我們,亦可直接來電提出您的寶貴意見。

    謝謝!香港總部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大樓4109室聯繫電話:(852) 28029886傳真:(852) 28800847公司郵箱:info@sino-biopharm.com1.您的工作單位屬中國生物製藥的哪一類利益相關方:□股東 □員工 □供應商 □用戶 □政府 □社區 □銀行 □學術機構□其他(請說明)2.您是否曾經讀過中國生物製藥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如果您的答案為否,請忽略第3、4、5小題):□是 □否3.如果讀過,您閱讀的是紙質版本還是電子版?□紙質版 □電子版4.您期望看到紙質還是電子版?□紙質版 □電子版5.您對2023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的綜合評價:可讀性(表達方式通俗易懂,設計美觀,引人入勝,容易找到所需資訊)□ 3分(較好) □ 2分(一般) □ 1分(較差)可信度(報告資訊真實可信)□ 3分(較好) □ 2分(一般) □ 1分(較差)資訊完整性(正負兩方面績效兼顧,並且滿足您對資訊的需求)□ 3分(較好) □ 2分(一般) □ 1分(較差)除報告已披露的內容以外,您還更希望看到哪方面的資訊?《中國生物製藥2023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編寫組2024年4月讀者反饋回饋社會151健康普惠產品責任責任僱主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023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香港總部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大樓4109室聯繫電話:(852) 28029886傳真:(852) 28800847公司郵箱:info@sino-biopharm.com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点击浏览阅读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