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23~2024):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复苏-231130

    日期:2023-12-22 10:27:09 研报出处:上海财经大学
    研报栏目:宏观经济 王子,李溦,赵琳  (PDF) 82 页 3,163 KB 分享者:liu****17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际政治经济博弈加剧,美元持续加息。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国内面临多风险因素冲击,市场信心未能得到全面修复,房地产市场继续走弱,地方政府化债压力高企。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虽然存在较多困难和风险,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供给侧活力得到释放,需求侧开始稳步复苏,预计全年GDP增速为5.3%,有望完成年初“两会”时期确定的目标增速。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部署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随着一揽子经济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经济各主体资产负债表逐渐修复,新旧经济增长动能转化加速,中国经济将进一步释放增长潜能,稳步进入上升周期。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注重短期逆周期对冲与长期跨周期政策之间的平衡,正确把握制约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找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风险隐患,通过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从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态势来看,随着疫情冲击的退散,在供给侧,服务业全面恢复增长,工业和建筑业保持平稳运行,但值得警惕的是房地产业增加值持续下滑。在需求侧,消费温和复苏,但动力不足,导致价格低位徘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内部分化,制造业投资继续改善,基建投资有所放缓,房地产投资延续下行趋势;贸易增速下行但结构优化。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受美国加息和国内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受限较多,但依然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了逆周期调节的作用。总体来说,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步入了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路径,长期基本面向好的形势没有发生改变,但仍旧存在较多积累的风险。

      课题组认为,中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通缩风险。PPI同比增速已连续13个月为负,CPI和GDP平减指数也已出现同比负增长。通货紧缩会加重企业债务负担,企业过度负债又会反过来恶化通货紧缩,从而陷入“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特别警惕债务通缩。

      二是房地产风险。目前房价持续低迷,房企资金链承压,房地产投资萎缩,连带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锐减。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不仅仅是房地产内部的问题,而是牵扯到整体经济运行是否健康的问题,房地产是果,实体经济是因。

      三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攀升。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部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风险极易外溢至银行系统,导致银行风险增加,严重威胁金融系统稳定,成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灰犀牛”。

      四是劳动力市场风险。劳动力市场整体保持稳定,调查失业率下降。但是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青年失业率维持在高位,中年人群再就业难,劳动力市场教育错配严重。

      五是外部风险。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增速下行,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压力。国际政治博弈影响深化,地缘冲突加剧引发资本恐慌,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加强,人民币汇率承压。

      根据2023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定性判断,课题组创新性地结合新古典增长模型和经济周期模型,通过将经济增速分解为趋势性部分和周期性部分,给出具有学理性的预测结果。在基准情景的预测中,对于内部环境,在充分考虑近期公布的一万亿特别国债政策的基础上,假设明年全年中国的财政赤字率保持今年的水平。对于外部环境,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我们假设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全年美国的失业率每季度递增0.2%。同时,假设明年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不变。在基准情景下,预测2024年全年实际GDP增速为4.82%,CPI增长0.96%,PPI降低1.02%,GDP平减指数增长1.08%,消费增长4.90%,投资增长5.02%,出口降低-7.60%,进口降低-8.36%。同时,考虑到内外部风险状况变化的可能性,课题组将分以下6种情景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进行预测:

      情景1-1,假设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顺利、中央政府有更多资金用于扩张性的财政支出。在此假设情景下,财政支出及其乘数效应促使总需求增加,消费、投资和价格均略高于基准情景。课题组预测,该情景下GDP增速为4.98%,比基准情景高0.16个百分点。

      情景1-2,考虑到对地方政府债务潜在风险较高、地方政府付息压力较大的现状,假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爆发,各级政府需要减少财政支出用于偿还债务。在此假设情景下,财政支出的大幅下降进一步恶化了需求不足,价格回升更慢,消费和投资的增速更低,最终将使全年的GDP增速低于4.66%,相对于基准情景降低0.16个百分点。

      情景2-1,在外部竞争压力方面,基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容忽视的现状,假设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在计算中,课题组假设美国的失业率在2024年快速攀升。在此假设情景下,预计我国全年的GDP增速为4.95%,相对于基准情景增加0.13个百分点。

      情景2-2,假设美国经济超预期强劲复苏,外部竞争压力加剧,2024年失业率维持在今年三季度的水平,大国博弈加剧。在此假设情景下,课题组预计全年的GDP增速为4.74%,相对于基准情景降低0.08个百分点。

      情景3-1,在全球供应链改善方面,基于世界各主要国家干预和调解地缘政治冲突的现实可能性,计算了地缘政治风险下降,全球供应链稳步改善的假设情景下的宏观经济预测。在计算中,课题组假设,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地缘政治风险指数比其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水平低一个标准差。课题组预计全年的GDP增速为5.18%,相对于基准情景增加0.36个百分点。

      情景3-2,基于当前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可能转变为更激烈冲突的现状,计算了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假设情景下的宏观经济预测。当全球供应链压力上升时,我国政府将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国家安全相关投资,但家庭则因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而降低消费,课题组预计全年的GDP增速为4.45%,相对于基准情景降低0.37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环境,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提振经济发展信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创新发展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本保障和强大动力。

      一、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应将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法治改革与法治建设具有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意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全部领域的改革中,法治改革先行是其他领域改革能够规范有序实施、最终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无法长期良好运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法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迫切需要以法治凝聚市场化改革力量,以此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的改革势态以及最大公约数的改革共识。法治,很重要的作用是稳定信心和预期。当前,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存在信心不足、预期不稳等问题。

      一要提高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在梳理总结过去三年多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所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新时期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法律法规。二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全面清理和修订违反公平竞争市场规则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在生产要素获取、准入许可、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破除制约民营企业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三要优化民营经济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从法律上对企业家应有的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给予保障,让他们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二、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丰富、充分的物质基础,需要有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基础来提供有力支撑。这就决定了我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于更新优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其关键是切实收缩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边界,以法治的方式推动行政权退出市场领域,压缩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空间,并进一步向市场充分放权,切实矫正政府角色错位、越位的问题。二是中央政府要为市场提供统一、开放、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基础性制度框架,使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统一的制度标准来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三是更好发挥政府在居民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社会安全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应该聚焦创新驱动,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的半途,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创新要素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和组合尚不自由、充分,使得创新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和低效。政产学研在基础科学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中存在角色分工定位不清,导致产出效益不高、成果转化滞后、价值创造低下。反映到经济领域,就是尽管中国产业门类齐整,但是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特征明显,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等方面对外依存度较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旦外部环境收紧,就面临“卡脖子”的现象。

      基础研究旨在获得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当前,基础研究应当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重要发力点,以及深化产教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支撑点。一是构建对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创性探索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政策、财务支持的机制,使得一些产出相对不确定但一旦成功将具有较大正外部性的“慢研究”“深研究”和“冷研究”也能够得到稳定、持续的支持。二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精神在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所具备独特的组织优势与动态能力优势,引领数字化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前沿技术创新并推动商业化运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力和全球竞争力。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53219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