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慧博智能投研-慧博研报炼金之研报头条精华: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对当前地产5个问题的看法-240611

    日期:2024-06-11 16:18:43 研报出处:慧博智能投研
    研报栏目:投资策略 慧博智能投研  (PDF) 27 页 4,643 KB 分享者:慧博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国内——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对当前地产5个问题的看法

      (一)如何看待当前和未来房价走势?

      由于房价包括二手房价格与新房价格,其中二手房价格相对更能体现市场交易的真实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增速,显示出二手房价仍在下行阶段,短期止跌信号仍待显现。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房价呈现出同步回落的态势,但高等级城市相较于低等级城市回落的幅度更低,显示出高等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完善程度,以及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配套的优势,有利于吸引人口的集聚,从而为楼市提供相对充足的增量需求。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对于后续房价的走势判断,由于房价是需求与供给相互匹配后的最终结果,因此,讨论房价的走势,需要从供给与需求两端,观察关键变量的变化方向以及速度。

      从需求端来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市场化需求与保障性需求两类,首先从市场化需求来看,现阶段居民仍然是购置商品住宅的主要群体。需求端的主要观察变量,或是在市场化需求相对偏弱的背景下,保障性需求能否发挥拉动作用,带动整体需求。

      从供给端来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存量性供给与增量性供给,在存量性供给中,可以观察二手房挂牌情况,表明增量供给在逐步回落。因此,供给端的主要观察对象,或是存量性供给的消化情况。

      综合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整体房价仍然处于惯性运行阶段,下一阶段能否推动房价形成阶段性拐点,关键在于两者的赛跑,一方面在需求端的保障性需求,提升的速度能有多快;另一方面在于供给端的存量性供给,消化的速度能有多快。

      (二)当前住房贷款利率是否还有下降空间?

      住房贷款包括存量贷款和增量贷款两个部分,涉及到的利率水平并不一致。

      在存量贷款中,又区分为浮动利率贷款和固定利率贷款两种,其中浮动利率贷款占绝对多数。

      由于原先的规则要求,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这就导致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能否下降,主要受到LPR利率水平的影响。

      而从LPR形成机制来看,LPR由18家报价银行按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后,进行汇总统计,并去掉一个最高报价和一个最低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的数据形成报价。

      增量住房贷款利率的下行空间,往往取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后的释放空间。

      (三)目前对于楼市是否存在配置机会?

      现阶段如何看待楼市的配置机会,需要注意到住宅是涵盖消费与投资两重属性的商品,其基础属性是作为消费品(耐用消费品),附加属性则是投资品,在此基础上根据住宅不同的属性予以差别化对待。

      现阶段大的背景是资产价格有回落压力,通过将租金房价比这一指标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进行横向比较,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尺。

      另外,在楼市配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加杠杆行为,背后的逻辑,就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收入,在当期预支,是否加杠杆取决于对未来收入预期的稳定性,如果稳定性偏强,那加杠杆的空间就会相对偏大;如果稳定性偏弱,那现阶段加杠杆后,有可能会面临未来现金流被扰动的压力。

      (四)目前房地产成交量是否已经触底?

      房地产成交包括新房和二手房两个维度,从新房成交来看,可以算一个大帐,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中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

      第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总人口14.12亿人,家庭户规模2.62人/户,意味着有5.39亿户家庭。将每家庭户居住面积与家庭户数二者合计,可以计算得到家庭居住总面积约为599亿平方米。

      一般来讲,住宅的使用寿命通常在设计规范中被规定为50年。

      从这个角度观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住宅销售面积为9.48亿平方米,或已经处于超跌状态。但由于短期市场存在情绪面的扰动,很难判断何时是触底,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恢复到12亿平方米的中枢水平仍然具有可能性。

      从二手房成交,受市场交易情绪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另外,不同城市的表现也差异明显。从高频数据能够跟踪的部分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来看,呈现出温和运行迹象,反映了二手房市场交易,在前期政策密集释放下,情绪有所修复的特征,但后续仍然需要关注温和运行的持续性。

      (五)前期政策的效果以及可能发力空间?

      房地产政策调整最为明显的变化时点,是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着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在5月17日之后,包括人民银行和各个地方均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政策措施予以响应,全国多个省份上百个城市密集落地,宣布降低房贷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等政策手段。

      综合判断,上述政策调整,对于二手房成交的活跃发挥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效果虽然包括一手房签约和二手房成交,但仍然只是局限在市场端内部进行观察。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保障端的表现,我们认为也是未来存在进一步加力的可能空间,尤其是5月17日会议提出的“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望缓解市场失灵,发挥政府作为最后“守门人”的职责。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我要评分:
    暂无评价
    相关阅读
    2024-06-25 投资策略 作者:慧博智能投研 32 页 分享者:慧博
    2024-06-24 投资策略 作者:慧博智能投研 4 页 分享者:慧博
    2024-06-24 投资策略 作者:慧博智能投研 29 页 分享者:慧博
    2024-06-23 投资策略 作者:慧博智能投研 1 页 分享者:慧博
    2024-06-21 投资策略 作者:慧博智能投研 34 页 分享者:慧博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103643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