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光大证券-银行业理财月度观察(2024年6月):6月理财“季末回表”的复盘与展望-240616

    日期:2024-06-16 21:40:29 研报出处:光大证券
    行业名称:银行业
    研报栏目:行业分析 王一峰,董文欣  (PDF) 15 页 1,288 KB 分享者:huer******a01 推荐评级:买入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5月理财“量增价稳”,存款“脱媒”力量推动理财规模继续高增。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展望6月及后续,理财“季末回表”压力几何?随着叫停存款“手工补息”影响逐步消化,后续理财规模高增是否可持续?

      5月理财运行:收益率中枢稳于3%上方,存款“脱媒”继续推动规模高增

      5月理财收益率中枢录得3.3%,停止“手工补息”暂未对净值形成明显扰动。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5月受利率下行提振,固定收益类理财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震荡于3.3%中枢,收益率维持较好水平。进入6月,收益率小幅略升后震荡回落,截至6月11日,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为2.7%。目前,理财净值并未因叫停存款“手工补息”而产生阶跃性变化,除受益于市场宽松环境外,或与部分高息存款在5月仍有存续、拉长核算确认期避免瞬时冲击、借助平滑机制“以丰补歉”等因素有关。

      存款“脱媒”力量继续推动理财规模高增。测算5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29.7-29.8万亿左右,较上月增长4000-5000亿,相较2022-2023年5月不足1000亿的月均增量,规模增长继续超季节性。一方面,当前理财收益率相较存款仍有比较优势,叠加部分银行对3Y大额存单等较高成本零售存款进行主动管控,居民存款与理财增长存在“跷跷板效应”;另一方面,银行进一步落实存款“手工补息”整改要求,部分企业资金由“类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或表外非银产品等形态迁移仍有延续,助推对公理财规模增长,预估4~5月份对公理财增量占理财新增规模的3成左右。

      随着绝对收益表现边际转弱,后续理财规模增长或有所放缓。近一段时期理财规模的高增,主要来自于收益率比较优势下的存款“脱媒”配置力量。当前时点,债券市场收益率中枢快速下行至低位,叠加高息存款、信托平滑机制等配置方式受限,维持3%以上的理财收益率中枢缺乏有力抓手,理财实际收益率将趋于下行;同时,理财再投资选择上,将部分仓位逐步由存款转为债券,信托平滑机制等稳估值手段受限背景下,一旦遇到市场调整,理财净值波动性将边际增大。因此,无论是收益率的下行压力,亦或是净值波幅增大的预期,都不利于理财绝对收益表现,进而可能削弱理财产品对居民端的吸引力。此外,随着存款“手工补息”整改冲击在2Q集中释放,后续企业资金“脱媒”的力量也将趋弱。

      理财“季末回表”复盘:表内存贷差与流动性是影响季末资金运动的主因

      6月理财“季末回表”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复盘。过去三年(2021-2023年)6月理财规模月环比降幅在0.9-1.1万亿左右,规模波幅较为平稳。考虑到“资管新规”过渡期2021年末才正式结束,我们重点观察2022-23年6月季末时点前后理财配置行为变化。数据显示,6月临近季末和7月初跨季后,理财吞吐量变化较大的券种主要是同业存单,表内存贷匹配度、流动性环境等是重要影响因素。

      2023年6月,信贷冲量导致流动性分层压力加大,跨季前后非银行为迥异

      2023年上半年,M2增速维持高位,大部分时点高于信贷增速或基本持平,从司库角度而言存贷板块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总体冗余。但是银行和非银机构资金分层压力较大,特别是在季末时点尤为显著,3月和6月信贷明显冲量,非银机构在临近季末时点回购交易隔夜利率一度高达6%以上。

      流动性分层压力与流动性传导链条受阻有关,一方面,季末月份国股银行信贷冲量力度较大,而存款增长没有等比例跟进,银行存贷板块资金来源和运用出现阶段性不匹配,司库资金融出意愿比偏低、对理财回表诉求增强;另一方面,银行体系存款增长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特点,表现为国有大行、农商行存款增长情况较好,而股份制银行则相对较弱。流动性传导链条的“中间环节”受阻,使得传统的流动性传导渠道“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和非银机构”不畅,进而市场对流动性感知敏感的非银机构资金压力增加。

      从理财配置行为看,流动性分层压力加剧叠加季末回表诉求影响下,2023年6月下旬存单净卖出强度显著提升,6月下旬持续卖出同业存单,日均净卖出100亿(VS 6月上旬、中旬分别为日均净买入37亿、49亿)。2023年7月跨季后随着理财规模回升,整体配债力度增强,7月日均净买入同业存单116亿,月内最大净买入发生在7月5日,为205亿。

      2022年6月末,司库资金相对冗余,理财资金配置未因跨季产生明显变化

      2022年上半年,银行体系存贷板块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总体呈现“来源>运用”现象,司库资金相对冗余。特别是22Q2,受新冠疫情因素影响,银行信贷投放面临一定“资产荒”压力,同时,微观经济主体的贮藏性货币需求有所提升。2022年1-6月增量存贷比(不含票据和非银业务)为73%,低于2021年同期的128%。“货币宽、信用紧”环境下,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阶段性失效,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一度脱离走廊中枢。

      从理财配置行为看,季末表内存款诉求及流动性压力均相对不强背景下,理财对同业存单的交易并无显著时点特征。2022年6月理财月均净融入规模1933亿,较2023年同期低467亿,也体现了理财整体流动性充裕。

      2024年6月下旬理财回表预估:反向踩踏概率较低

      6月理财季末回表市场扰动预估相对有限。6月以来,理财规模保持较好增长态势,截至6月12日,测算理财规模较月初增长2400亿左右。进入6月下旬,部分理财资金将产生季节性回表运动。有投资者担心,4月以来叫停“手工补息”存款加剧存贷错配压力,可能导致理财回表强度超预期,甚至产生额外抛压并对市场形成扰动。从流动性环境、贷款投放、理财配置行为等多重维度看,我们认为反向踩踏导致利率明显上行概率不大。预计6月资金面不会大幅紧缩,但需要关注央行态度微妙变化。

      (1)6月信贷投放强度不大,贷款或同比少增。一方面,去年季末信贷冲量强度较大,信贷增长面临高基数。2023年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05万亿,创历史同期峰值,显著高于2019-2023年同期均值2.29万亿,部分银行将项目储备集中在季末月份释放,季末贷款冲量力度较大。今年信贷投放节奏相对均衡,月度、季度间信贷脉冲强度下降,尤其对季末投放影响较强的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调整,降低了各地政府对存贷款的干预动力,使得信贷投放“规模情结”有所弱化,季末冲量诉求同比有所回落。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仍是贷款读数增长的主要堵点,企业投资意愿出现回落,居民消费意愿修复进程缓慢,可能导致信用活动扩张相对乏力。相对的变数在于财政和准财政的发力强度。近期票据利率走势似乎也反映出了6月贷款同比走弱的特点。

      (2)短期降准降息概率偏低,季末流动性投放值得关注。6月14日《金融时报》引用“市场专家”观点称,进一步降息面临着内外部“双重约束”,“双重约束”分别是境内外较大利差下的汇率约束、存贷款利差走窄后的净息差约束。我们判断,短期内降低政策利率、存款挂牌利率概率偏低;结合市场流动性形势分析,月内降准概率也不大。再叠加央行近期主管媒体《金融时报》多次提示长期债券市场“超买”波动风险,使得季末流动性投放节奏和强度值得关注。5月末,央行OMO三天合计净投放基础货币6040亿,呵护市场资金面,理论上半年末央行仍将适时适度注入流动性,平抑信贷投放潜在冲量、理财资金回表等潜在扰动,维持资金利率平稳运行。但由于近期政策端对长债风险表态过于频繁,且尚未看到典型举措,市场可能需要对季末央行主动投放予以关心。

      (3)财政因素对资金面形成正贡献。政府债供给压力放缓叠加季末财政多支少收,预计6月政府存款减少9000亿左右规模,形成一定流动性注入。

      从理财配置行为角度,发生反向踩踏概率不大。主要基于:

      1)理财欠配压力较为突出,2Q以来理财规模持续超季节性增长,截至6月12日,理财规模增量较季初增量在3万亿左右,叠加高息存款配置受限、信用债供给偏弱,“资产荒”下,理财资金整体欠配压力较大。数据显示,6月以来理财仍延续净买入状态,截至6月11日,6月以来日均净买入债券规模33亿。

      2)理财体系自身流动性较为充裕,当前非银体系整体杠杆率不高,R与DR利率明显收敛,流动性较为充裕。2024年1-5月,理财月均净融入规模逐月收窄,5月甚至有8个交易日呈现净融出。进入6月,理财日均净融入规模小幅回升至556亿(截至6月11日),但仍显著低于2023年同期日均3155亿的净融入规模。

      3)理财配置行为上,综合考虑欠配压力、当前利率水平等因素,即使市场有短暂调整,预估理财资金更可能是配置力量,而非净卖出方。回溯4月下旬市场短暂调整阶段理财配置行为看,1YNCD(AAA)收益率一度较低点快速提升16bp至2.17%高位,期间基金公司及产品、货币基金日均现券净卖出规模分别为95亿、80亿,而理财却是日均净买入197亿。

      综合来看,6月份,因为没有明显的信贷脉冲、以及理财自身流动性充裕,理财季末回表所表现出的强度和冲击力或均不明显,出现反向踩踏导致利率超预期调整概率较低。但也需关注到,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连续刊文对长端利率表达出了超买的担忧,6月跨季央行投放流动性的强度值得予以关注,以及是否会由此导致阶段性“释压”。

      风险提示

      1) 6月尚未过半,季末银行信贷活动、资负匹配度、流动性环境等可能与预期有偏差;同时,叫停存款“手工补息”影响下,机构行为也可能有所分化;

      2)理财产品统计主要来自第三方机构,净值披露及规模数据依照样本数据,统计结果可能与全市场整体有偏差;同时,由于理财产品新发或自然到期等因素,每期月报观测数据样本不完全可比。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我要评分:
    暂无评价
    相关阅读
    2024-06-15 行业分析 作者:王一峰 9 页 分享者:bes****cy 买入
    2024-06-07 行业分析 作者:王一峰 6 页 分享者:qin****ng 买入
    2024-06-02 行业分析 作者:王一峰,董文欣,蔡霆夆 7 页 分享者:kary******222 买入
    2024-05-24 行业分析 作者:王一峰,董文欣 14 页 分享者:东**吹 买入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105398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