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东方证券-如何理解“高附加值”出口?-240616

    日期:2024-06-16 09:41:18 研报出处:东方证券
    研报栏目:宏观经济 陈至奕,王仲尧,孙国翔  (PDF) 19 页 565 KB 分享者:thom******ao1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下,国内出口结构的升级成效非常显著,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与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我国企业出口新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中国出口商品被附上了“高附加值”的标签。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不过什么是高附加值商品,其定义其实较为模糊,例如2024年初新华社报道中提到“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13.92万亿元”,总额上与2023年海关公布的机电产品一致,并未做进一步细分。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从出口研究的角度,如何甄别高附加值商品?近期这些商品出口态势如何?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不妨从政策文本中捕捉何谓“高附加值”商品。以“附加值率”等宏观指标甄别“高附加值”商品存在难度,一方面,行业本身的特征才是影响附加值率最主要的因素(如烟草附加值率很高),因此不可能按照某一特定值区分行业附加值率的高低,另一方面,即便是传统行业或者传统业态也可以产出“高附加值”商品,如保税维修服务等加工贸易,或者是具有品牌效应的服装。因此,甄别“高附加值”商品需要具体到产品或者业务,因此我们更推荐根据政策文本划分。

      中国出口产品的增加值主要源于国内,不存在出口金额“虚高”的问题,但也不难发现,中国高技术行业出口商品价值源于国内的比例明显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意味着仍有提升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开启后中国出口产品中的国内附加值比例有所下降,我们认为并非中国国产化率下降,而是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以及产业升级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产业转移叠加贸易方式更加复杂,例如中国贸易结构正在从原先主要依赖进口零部件和资本品来生产并出口产成品,转变为更多地进口零部件进行加工,再出口的依然是零部件。

      国内制造业有部分行业已经开始出海,其中相当部分为政策文本中提到的“高附加值”商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出海可分为产品出海(出口)以及产能出海,而两种出海模式的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是在海外设厂增收未必增利,即便不考虑资本开支和回报周期的明显错位,仅员工出海激励以及各项认证费用等等,也可能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另一方面两者差别最终也会体现在出口端的结构变化上,例如从终端产品变为出口中间产品。

      本轮海外资本开支周期,部分重化工行业依然以出口为主。重化工往往对电力基础设施有较高要求,或者对产业一体化的要求较高,非能源出口型新兴国家一般情况下难以满足,因此中期以内仍会有一定进口需求。具体来看:(1)船舶产能出海难度高,未来主要由出口满足外需。长期来看船舶的竞争格局依然会以中韩为主,船舶产能出海不仅对基础设施有要求,对自然地理条件的匹配程度也较为严苛,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出海都会体现在商品而非产能。(2)PVC、钢材、机械等中期内依然依靠出口满足外需,但需关注产能出海对本土出口的长期潜在影响。不过需注意并非所有重化工产能都难以出海,如汽车轮胎、瓶片、钛白粉、聚酯纤维等等由于上游环节较短,出海难度更低。

      其他领域产能出海影响可能更显著。分项来看:(1)家电、电车中短期内产能出海对产品出口的影响较为有限,年内出口增长有望延续。对于这两种耐用消费品来说,一大区别在于后者更需要应对贸易摩擦,未来电车增量可能主要集中在新兴国家(不是广泛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电车对基建有较高要求);而家电除了新兴国家之外,还有望更多进入欧洲市场(基于消费降级和绿色环保逻辑),实际上今年家电对欧出口比例已经反超美国。(2)电子下游产能出海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未来出口增量主要体现在中上游环节。

      风险提示

      模型计算基于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环境差异使得历史经验和当下情况或无法完全匹配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相关阅读
    2024-06-18 宏观经济 作者:孙金霞,王仲尧,曹靖楠 8 页 分享者:xus****ie
    2024-06-17 宏观经济 作者:陈至奕,孙国翔 3 页 分享者:叼支***寞
    2024-06-17 宏观经济 作者:陈至奕,孙国翔 4 页 分享者:ces****ia
    2024-06-14 宏观经济 作者:王仲尧,孙金霞,曹靖楠 8 页 分享者:wyx****16
    2024-06-14 宏观经济 作者:孙国翔,陈至奕 3 页 分享者:lin****ng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62633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