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德邦证券-教育行业专题:国内各学段教育的人口基本面讨论-240620

    日期:2024-06-20 19:18:20 研报出处:德邦证券
    行业名称:教育行业
    研报栏目:行业分析 李旭东  (PDF) 37 页 1,926 KB 分享者:hn***p 推荐评级:优于大市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引言:近年来人们对于新生人口下滑的讨论热烈,这种担忧在教育行业更加明显。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根据教育行业规模=人口*渗透率*客单价的公式,在需求刚性导致的普遍高渗透率以及公益属性导致的涨价难度大背景下,人口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变量。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然而单纯观察新生人口指标,就下教育行业未来成长悲观的结论,忽视了国内教育行业各学段结构复杂以及政策主观能动性强的现实。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高等教育、硕士等多个阶段单独研究,探讨各自人口基本面的趋势以及结构性特点。

      育龄妇女人数及生育意愿降低,共同导致新生人口下,多年来国内教育成就显著。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我国以15-49岁为妇女的生育期。第七次人口普查中,2020年国内育龄妇女总数为3.22亿人,相比六普中3.80亿下滑15%。分年龄阶段看,下滑幅度最大的20-24、15-19年龄组,分别为-44%/-30%。此外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总生育率多年来持续下滑,2022年1.18。多年来国内教育成就显著,人群平均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由于各阶段教育入学时间及毛入学率基础不同,新生人口下滑对各阶段冲击不一。

      学前教育:新生人口下滑对学前教育影响已经显现,幼儿园入园人数/幼儿园数量均出现拐点。2015年国内幼儿园入园数量在触及2009万的高点后,就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而这种趋势在2020年后有加速迹象,2021年入园人数为1526万。幼儿园数量方面,2021年为29.5万所,是自2007年以来出现的首次下滑。由于毛入园率已经较高(毛入园率为适龄幼儿进入幼儿园的比例),2022年达到了89.7%,可以预计未来入园人数主要受适龄人口的影响。

      义务教育:入学人口完全跟随适龄人口波动,乡村小学/初中数量大幅减少。截至2020年,国内小学/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99.96%/102.5%,在当前全员入学背景下,小学、初中入学人口几乎完全跟随适龄人口波动。按照小学6岁/初中12岁计算入学适龄人口,2017年新生人口下滑,则2023年/2029开始小学、初中入学人口或将要下滑。小学数量方面,1998至2022年,国内小学数量从61万所持续下滑至15万所。结构上看,乡村小学数量从1997年51.3万所下降至2021年8.2万所,贡献主要下降,主要源自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农村地区生源减少而进行的撤点并校。初中学校数量从2001年6.7万所持续下滑至2011年5.2万所后,此后保持稳定,结构上乡村初中数量减少最多,且处于持续下降趋势。2021年教育部门举办小学/初中占比达94%/88%,但民办小学/初中数量及占比近年来持续增长。

      高中教育:适龄人口保持增长,普职分流历经多次变迁。2003-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快速提升,从43.8%提升至82.5%,期间尽管适龄人口从2484万减少至2074万,但入学人口从1268万增长至1707万。2022年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60%,未来提升空间有限。2024-2033年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预计将保持在1500万以上,且2024-2031年呈小幅增长趋势。国内普职分流政策经历了多次变迁,2010年后普职分流政策不再单纯为了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而实施强制分流,地方政府在分流过程中对普职比政策放宽执行,中职教育招生逐渐下滑。院校数量方面,1998-2021年,普通高中从1.39万所增长至1.46万所,中等职业教育从2.22万所下降至0.98万所。从公办/民办属性上看,2011-2021年,公办普通高中从11087所下降至10450所,民办普通高中从2394所增长至4008所。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升。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342万人,近年来持续创新高。除了普通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之外,包括对口升学、高职单招、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打通了中职教育的升学途径,提升了高考报名率。伴随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张,国内高考录取率与录取人数大幅提升,1998年至2023年从33.8%提升至80.7%。高考报名率与录取率的提升共同驱动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升,后者从1998年的9.8%提升至2022年的59.6%。国内政策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制定了更高的目标,2035为65%,而历史上毛入学率的实现值均出政策设定目标。2024至2034年,高考适龄人口将迎来稳健增长期,预计从1584万增长至1786万,届时将会看到适龄人口与毛入学率的双重提升。

      高等教育:优质本科仍然稀缺。在高等教育阶段,2022年本、专科招生占比分别为46%/54%,近年来本科占比小幅下滑。更多的专科毕业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2019-2022年通过专升本考试的毕业生数量占比分别为8.7%/16.4%/18.0%/17.5%,显示本科学历的吸引力。2022年国内专科毕业生达到495万,不断增长的专科招生数预计也将继续扩大未来专升本参考基数。在211/985等名校录取方面,更能显示出高考竞争的激烈,在统计的29个省市中,211/985的录取率中位数分别为6.3%/2.1%,录取率各省市分化明显

      硕士:2024年考研报名数近年来首降,专硕招生占比大幅提升。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438万人,同比-7.6%,为近十年来首次下滑。事实上2023年考研人数增速便明显放缓,相比此前双位数增速,2023年仅增长3.7%。多种因素导致了考研热度的下滑:1)1更多人选择直接就业;2)公务员考试分流;3)考研录取率持续降低,22年真实考研录取率仅为17.8%。在硕士招生结构上,政策鼓励专硕招生规模扩大。2011-2020年,国内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专硕占比从32%提升至61%。

      风险提示:文中相关数据来源口径多样化导致的统计偏差;部分数据更新滞后;政策变动风险。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相关阅读
    2024-04-02 行业分析 作者:赵雅楠,李旭东 22 页 分享者:jan****16 优于大市
    2024-04-01 行业分析 作者:赵雅楠,李旭东,易丁依 19 页 分享者:zhan******777 优于大市
    2023-01-09 行业分析 作者:李旭东 61 页 分享者:qua****68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89391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