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东莞证券-银行业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从四要素透视银行股的高股息底色-240614

    日期:2024-06-14 16:56:14 研报出处:东莞证券
    行业名称:银行业
    研报栏目:行业分析 卢立亭  (PDF) 25 页 1,202 KB 分享者:bbt****an 推荐评级:超配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行情复盘:高股息优势驱动银行股“大象”起舞。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今年年初至5月28日,申万银行业上涨21.15%,跑赢沪深300指数15.9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在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剧烈震荡与低利率环境下,基本面较为稳健、高股息、估值低的银行板块防御属性凸显,成为资金的避风港的优选。

      高股息行情要素一:低利率环境。一方面,银行存款、国债、银行理财等传统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下降;另一方面,长期政策导向“房住不炒”的实施,加之房企风险尚未完全出清、人口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因素,传统资产配置的吸引力相对减弱。与此同时,在地缘政治紧张,地产周期下行,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震荡加剧、轮动加速的大背景下,资金避险情绪不减,特别是被视为市场的主要增量资金险资,面对存量产品的预定利率的硬性要求,高股息资产的配置需求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高股息行情要素二:安全估值。尽管银行板块年初至今涨幅第一,但估值仍在申万31个行业排名最后,仅为0.57。我们认为当下估值已充分包含资产质量承压与让利实体经济的两大因素,所以银行估值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若要维持有吸引力的股息率水平,对于目前板块0.57的估值,银行估值仍有超40%的上行空间。

      高股息行情要素三:稳健基本面。综合来看,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在多重制掣下,业绩仍彰显一定韧性,后续或仍有积极变化的发生。一方面是考虑到今年银行存款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以及监管对高息产品、手工补息的限制,银行负债端后续表现或更为乐观。另一方面,中央层面的房地产优化政策进一步落地,并且力度极大,为提振市场信心,降低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刺激房地产销售带来正面影响,银行按揭贷款规模与资产质量有望受益。

      高股息行情要素四:可持续分红。银行的分红确实具备长期可持续性,从整个银行体系来说,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受到国家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严密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是确保其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盈利能力方面,银行在宏观环境复苏缓慢、按揭贷款下调、多次调降LPR、“资产荒”、房地产压制等多重困境下,庞大的规模和广泛的业务网络仍给银行业带来了稳定的营收与净利润,整体经营业绩彰显韧性。后续随着宏观经济的边际走强,银行利润有望筑底回升,为长期的分红政策提供支撑。分红政策方面,新“国九条”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市场对上市公司分红的期待不断增强,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上市银行加入积极分红、中期分红的队伍。资本充足率方面,资本新规实施后,大部分上市银行拥有相对宽松的资本用以抵御风险、并支持长期的分红计划,整个银行板块的分红比例有望高位再提升。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建议关注高股息国有行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和工商银行(601398);业绩亮眼、具备区域优势兼顾高股息的成都银行(601838)、杭州银行(600926)、江苏银行(600919);综合经营能力强、受益于房地产风险缓释、宏观经济修复下零售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优势凸显、兼备高股息属性的招商银行(600036)。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导致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信贷需求疲软、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滑,净息差持续承压的风险。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我要评分:
    暂无评价
    相关阅读
    2024-06-14 行业分析 作者:卢立亭 28 页 分享者:xx8****00 超配
    2024-06-09 行业分析 作者:卢立亭 11 页 分享者:小*** 超配
    2024-05-26 行业分析 作者:卢立亭 12 页 分享者:le***o 超配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62633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