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快手-W: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業績公告

    日期:2023-05-22 16:31:00
    股票名称:快手-W 股票代码:01024.HK
    研报栏目:定期财报  (PDF) 843KB
    报告内容
    分享至:      

    – 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Kuaishou Technology快手科技(股份代號:1024)(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以不同投票權控制的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業績公告快手科技董事會欣然宣佈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核合併業績。

    該等中期業績乃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中期財務報告」編製並由本公司獨立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核數師」)根據國際審計及鑒證準則理事會頒佈的國際審閱準則第2410號「實體的獨立核數師對中期財務資料的審閱」審閱。

    該等中期業績亦已由審核委員會審閱。

    摘要財務概要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金額佔收入百分比金額佔收入百分比同比變動(人民幣百萬元,百分比除外)收入25,217100.021,067100.019.7%毛利11,71246.48,78241.733.4%經營虧損(698) (2.8) (5,643) (26.8) (87.6%)期內虧損(876) (3.5) (6,254) (29.7) (86.0%)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1) 420.2 (3,722) (17.7)不適用經調整EBITDA(2) 1,9967.9 (1,552) (7.4)不適用– 2 –附註:(1)我們將「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定義為期內虧損經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淨額調整。

    (2)我們將「經調整EBITDA」定義為期內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經所得稅開支、物業及設備折舊、使用權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及財務(收入)╱費用淨額調整。

    按分部劃分的財務資料未經審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國內海外未分攤項目(1)總計(人民幣百萬元)收入24,879338 — 25,217經營利潤╱(虧損) 963 (823) (838) (698)未經審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國內海外未分攤項目(1)總計(人民幣百萬元)收入21,01948 — 21,067經營虧損(1,543) (1,846) (2,254) (5,643)同比變動國內海外未分攤項目(1)總計收入18.4% 604.2% — 19.7%經營利潤╱(虧損)不適用(55.4%) (62.8%) (87.6%)附註:(1)未分攤項目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虧損)淨額。

    – 3 –營運參數除另有指明,下表載列所示期間我們快手應用的若干主要經營數據: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平均日活躍用戶(百萬) 374.3345.5平均月活躍用戶(百萬) 654.4597.9每位日活躍用戶平均線上營銷服務收入(人民幣) 34.932.9電商商品交易總額(1)(人民幣百萬元) 224,766.5175,075.6附註:(1)於我們平台交易或通過我們平台跳轉到合作夥伴平台交易。

    業務回顧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首次錄得自2021年於聯交所上市以來集團層面的經調整利潤淨額,彰顯我們盈利能力的重大突破。

    這一里程碑的實現乃基於第一季度的強勁業績,而這得益於用戶指標新高、收入增長及運營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推動。

    除日活躍用戶及月活躍用戶健康增長外,我們平台上的內容創作者、廣告主和商家數量持續增長,同時我們亦推進了商業化及流量生態系統的一體化。

    我們亦通過推動廣告和電商業務的全鏈路銷售渠道轉化,使全店ROI戰略取得實質性進展。

    得益於此,再疊加宏觀經濟回暖,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三個業務分部(線上營銷服務、電商和直播)的收入均加速增長,跑贏各自所處行業。

    我們在保持業務增長的同時,在提高變現和運營效率方面也取得成功,這對我們的盈利能力轉變發揮了關鍵作用。

    我們的國內業務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營業利潤,同時海外分部的經營虧損亦環比收窄45.1%,從而帶來2023年第一季度集團層面的經調整利潤淨額轉正。

    用戶與內容生態系統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把握包括春節在內的季節性節日的增長機會,創下用戶規模新紀錄。

    快手應用平均日活躍用戶及月活躍用戶分別同比增長8.3%及9.4%至3.743億及6.544億。

    快手應用的每位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126.8分鐘,而短視頻及直播內容的總觀看次數同比增長超10%,總觀看次數增長率高於用戶總時長增長。

    – 4 –我們注重用戶增長效率及質量,2023年第一季度用戶獲取及留存成本環比和同比下降。

    這是我們精細化管理及技術手段,並優化原生優質短視頻及直播內容投放策略的結果。

    同時,我們通過提高具有更高生命週期價值的用戶比例進一步提升用戶獲取ROI。

    我們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進行算法強化學習以優化內容供給,從而加強內容供給與消費的良性循環。

    我們亦繼續增強平台的社交屬性及社區活力,這是我們區別於競爭對手的關鍵因素。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快手應用的互關用戶對數累計達到296億對,同比增長57.6%。

    春節歷來是用戶增長及品牌推廣的重要窗口。

    今年,我們通過「內容+互動」雙主場相結合的方式,讓用戶在快手上慶祝春節。

    內容方面,我們提供豐富的消費選擇,包括央視春晚、快手一千零一夜老铁聯歡晚會、雲上廟會、短劇等。

    其中,快手自製的節目快手一千零一夜老铁聯歡晚會首播即吸引超2.7億觀眾,收到超5.2億次點讚。

    互動方面,我們提供各類有趣的互動玩法和社交遊戲。

    除互動性活動內容外,我們亦繼續豐富各垂類的內容供給。

    在短劇領域,我們在豐富短劇題材的同時,保持了短劇爆款內容破圈的領先位置。

    我們於2023年寒假期間共推出55部星芒計劃製作的短劇。

    其中,東欄雪在上線40小時內累計觀看量達1億次,突破紀錄。

    我們的優質短劇內容及於該領域不斷增長的品牌知名度亦獲得廣告主的認可。

    2023年第一季度,星芒計劃短劇的品牌招商收入同比增長超300%。

    在泛知識內容領域,我們繼續豐富教育普惠項目新知如師說,我們與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等頂尖機構合作,提供涵蓋歷史、科技、經濟及美術等廣泛領域的課程,吸引約千萬觀眾。

    我們進一步完善平台上的搜索功能,從而增強用戶搜索習慣,促進內容發現。

    2023年第一季度,快手搜索的月均用戶超過4.2億,我們平台上的單日搜索次數峰值也突破6.5億次。

    同時,我們也看到搜索功能在商業化方面取得持續進展,2023年第一季度搜索產生的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翻倍,搜索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50%。

    – 5 –線上營銷服務2023年第一季度,儘管相當數量的廣告主仍對2023年宏觀經濟的復甦及消費趨勢持謹慎樂觀態度,我們的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5.1%至約人民幣131億元,佔總收入的51.8%,主要受我們進一步提升數據基礎設施,優化產品能力及精細化行業管理策略所推動。

    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平台上的廣告主數量亦繼續同比及環比快速增長。

    2023年第一季度,受平台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強增長推動,我們的內循環廣告服務增長勢頭強勁。

    此外,我們率先使用全店ROI作為關鍵績效指標,並在情人節及三八婦女節購物盛典期間完成了若干廣告主的測試,驗證了我們的新系統從品牌推廣到效果廣告到最終交易的有效性。

    此外,我們啟動中小型電商商家客戶群增長計劃,以承接他們的廣告需求並優化我們的商家生態系統。

    具體而言,我們加強客戶獲取及營銷能力,以及磁力金牛的移動端產品升級。

    外循環效果廣告方面,為推動廣告主捕捉這一復甦趨勢及實現其長期目標,我們憑藉全面綜合行業屬性的產品及算法來促成高價值用戶群體的發現、積累及用戶品牌匹配,從而讓廣告主實現目標用戶的深度轉化。

    同時,我們積極監控平台上外部廣告的健康程度,通過優化後的流量分發機制確保其對高價值用戶的滲透。

    此外,我們建立原生廣告素材審核標準及體系,以提高創意素材的質量,減輕其對用戶體驗及我們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協同增強廣告主轉化效率及ROI的「原生+商業」流量分發機制,推動了外循環廣告服務的增長。

    2023年第一季度,信息服務、醫療、金融及教育等行業逐漸形成喜人的復甦趨勢。

    品牌廣告方面,我們專注提高產品能力。

    我們建立豐富的廣告產品組合,包括開屏廣告、自製IP招商以及達人主頁和搜索等,進一步擴展品牌廣告場景及資源。

    此外,我們亦為各個行業不同階段的品牌廣告主設計和定製解決方案。

    我們系統性地為品牌廣告主建立用戶資產,創建集品牌推廣、效果廣告及交易於一體的端到端轉化路徑,從而讓越來越多的品牌廣告主更加認可我們平台的價值。

    這些舉措推動我們生態系統對品牌廣告主的潛力的釋放,同時受益於2023年第一季度春節及三八婦女節等主要促銷活動,我們品牌廣告收入保持增長勢頭,同比增長超20%。

    – 6 –電商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繼續增強信任電商生態系統,並執行全域經營策略。

    我們通過豐富商品供給,提高買賣雙方的匹配精準度,利用優質的主播資源和電商內容,進一步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進而推動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28.4%,達人民幣2,248億元。

    商品方面,我們繼續增強商品力建設,透過基於更廣泛指標的商品評估和分級,擴大更多優質好貨的曝光和推薦。

    同時,我們指導商家繼續提高產品信息的質量和數量,並提升他們的服務能力。

    商家方面,我們升級商家、達人協作機制。

    我們深入研究用戶需求,並利用達人製作的優質推薦內容在用戶和商家之間建立聯繫。

    我們還通過更精細化的達人分級運營策略,為有帶貨需求的達人提供更準確的產品匹配,本季度通過達人分銷渠道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超50%。

    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我們開始從達人分銷中獲得佣金收入。

    我們亦預計此舉將有助於未來電商收入的增長。

    此外,通過我們的「川流計劃」在商家和達人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樑,我們已創造商品和流量的飛輪,推動平台上兩者流量的增加。

    商家的入駐和發展也是電商業務的重要驅動力。

    我們與更多的各行業品牌商家建立合作,迎合用戶對品牌商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及消費。

    憑藉我們對用戶消費行為的深入了解,我們開展有針對性的商家入駐計劃,使得2023年第一季度月均入駐品牌數量同比增長約30%。

    在「超級品牌日」等促銷活動的支持下,包括「快品牌」在內的品牌商品交易總額增速遠超整個平台。

    我們亦透過新聞發佈會、產品發佈會及老板專場直播等創新性的內容形式,促進品牌的自播,以更好地滿足用戶對品牌商品的購買需求。

    2023年第一季度,品牌自播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約70%。

    展望未來,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更多的品牌擴大用戶群,同時實現商品交易總額提升及可持續營運。

    此外,我們與服務供應商合作,吸引產業帶的商家並改善商家賦能系統。

    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推出斗金計劃,提供獨家政策和流量扶持,幫助中小商戶成長。

    2023年3月,月均新入駐商家及月均新動銷企業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50%。

    對於在快手上穩定經營的商家,我們利用年貨節、三八婦女節促銷等活動,完善補貼策略,優化流量分配,提升轉化效率,因而促進中小商家的商品交易總額規模化。

    – 7 –用戶方面,我們繼續完善電子商務付費用戶的分級運營。

    我們通過種草內容培養用戶心智,通過智能補貼、促銷及流量分配調整,增強新付費用戶及潛在客戶的轉化。

    2023年第一季度,新的電商付費用戶月度購買頻次同比與環比持續上升,留存率逐月提升。

    對於活躍度較低的付費用戶,我們加強對體驗不佳的用戶的識別及召回。

    對於活躍付費用戶,我們在2023年第一季度推出預警及有針對性的反流失策略,為高價值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2023年第一季度,電商月活躍買家數及客單價同比持續增長,月度下單頻次同比上升。

    算法方面,我們通過對電商內容相關的用戶互動行為與消費時長之間的關係進行建模,降低電商內容對用戶使用時長的影響。

    這優化了用戶的電商內容消費體驗,從而帶來更有效的內容種草及轉化。

    貨架電商是快手全域電商業務戰略的另一個主要領域。

    在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在快手小店買家首頁測試了新商城入口,以更好地滿足高活躍付費用戶確定性購物需求。

    同時,隨著進一步優化搜索功能以更好地識別用戶意圖,我們提高搜尋結果的產品相關性,使2023年第一季度搜索產生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翻一番。

    直播2023年第一季度,直播收入同比增長18.8%至人民幣93億元,這得益於平均月付費用戶和月度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的同比增長。

    具體而言,平均月付費用戶同比增長6.4%至6,010萬,而月度付費用戶平均收入呈兩位數同比增長。

    這些成績是我們不斷提高直播內容質量,並通過算法迭代優化用戶與內容匹配效率的結果。

    在供給端,我們著力推動直播職業化發展,不斷推進與頂尖公會及主播的多元化合作。

    2023年第一季度,公會的活躍主播數量同比增長超140%。

    我們亦為高品質的中腰部主播提供流量扶持,以優化直播供給結構。

    同時,我們繼續探索不同的直播垂類,包括知識類直播及虛擬人直播,為用戶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型直播內容。

    我們創新的「直播+」服務在2023年第一季度穩步發展,快聘的日均簡歷投遞次數同比增長超300%,日簡歷投遞量峰值超500,000份。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理想家業務覆蓋全國70多個城市,2023年第一季度累計交易總值超過人民幣80億元。

    – 8 –海外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進一步深化重點國家聚焦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變現能力。

    因此,我們的海外業務收入在2023年第一季度加速增長,達人民幣3.38億元,同比增長超6倍,這得益於直播及線上營銷服務的強勁擴張。

    在巴西及印尼等核心區域市場,由於持續的內容提升和有效的用戶獲取,日活躍用戶及用戶使用時長繼續同比及環比增長。

    同時,由於進一步提高營運效率,並以ROI為導向投入,繼續降低成本,2023年第一季度海外市場的整體營運虧損繼續環比收窄45.1%。

    直播方面,我們通過大量引入公會進行合作優化了內容供給,並激勵現有公會合作夥伴製作更多更好的直播內容。

    同時,我們加大對直播收入產品的探索和運營方案迭代,使得直播付費率及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穩步提升。

    此外,我們通過一系列改善公會效率的措施,成功提升直播業務的毛利率。

    廣告方面,我們實現優於預期的收入增長,通過加強本地運營能力,將廣告客戶覆蓋範圍擴大到更多行業,並優化產品組合及服務能力。

    此外,我們於2023年第一季度在巴西上線電子商務服務,以試水並跑通我們的流程。

    企業社會責任由於中國經濟數字化進程的加快,數字技術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及學習方式。

    隨著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快手已成長為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重要學習平台。

    2022年,快手推出逾2,600萬場涉農直播,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並通過培訓提高知識與技能。

    2022年,圍繞招聘就業,快手全年進行超過500萬場直播,促進了招聘線上化。

    由於在提升勞動者數字化能力及競爭力方面的卓越實踐,以及通過數字技術及工具為就業與創業賦能,快手於2023年3月入選「2022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優秀案例」。

    – 9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2023年第一季度與2022年第一季度比較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與2022年第一季度比較數據的絕對金額及佔總收入的百分比: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人民幣%人民幣%(以百萬元計,百分比除外)收入25,217100.021,067100.0銷售成本(13,505) (53.6) (12,285) (58.3) 毛利11,71246.48,78241.7銷售及營銷開支(8,723) (34.6) (9,488) (45.0)行政開支(919) (3.6) (871) (4.1)研發開支(2,920) (11.6) (3,523) (16.7)其他收入520.22631.2其他收益╱(虧損)淨額1000.4 (806) (3.9) 經營虧損(698) (2.8) (5,643) (26.8)財務收入╱(費用)淨額1110.5 (11) (0.1)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虧損(14) (0.1) (37) (0.1) 除所得稅前虧損(601) (2.4) (5,691) (27.0)所得稅開支(275) (1.1) (563) (2.7) 期內虧損(876) (3.5) (6,254) (29.7)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420.2 (3,722) (17.7)經調整EBITDA 1,9967.9 (1,552) (7.4)– 10 –收入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211億元增加19.7%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252億元,主要是由於線上營銷服務、直播及電商業務的增長。

    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按類型劃分的收入絕對金額及佔總收入的百分比: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人民幣%人民幣%(以百萬元計,百分比除外)線上營銷服務13,06451.811,35253.9直播9,31937.07,84237.2其他服務2,83411.21,8738.9 總計25,217100.021,067100.0 線上營銷服務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14億元增加15.1%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131億元,主要是由於我們進一步提升數據基礎設施、優化產品能力及精細化行業管理策略,推動廣告主數量及廣告主投放增加,尤其來自我們電商商家的投放。

    直播直播業務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78億元增加18.8%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93億元,由於月付費用戶同比增長6.4%,並得益於內容供給的豐富,與公會合作策略不斷發展以及直播生態和算法持續迭代。

    其他服務其他服務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9億元增加51.3%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28億元,主要是由於我們電商業務的增長,得益於電商商品交易總額的增加及我們電商業務策略的持續改善。

    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增加主要是由於電商月活躍付費用戶數量、客單價及月訂單頻率增加。

    – 11 –銷售成本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銷售成本的絕對金額及佔總收入的百分比: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人民幣%人民幣%(以百萬元計,百分比除外)收入分成成本及相關稅項8,25132.77,04933.5帶寬費用及服務器託管成本(1) 1,6956.71,6057.6物業及設備及使用權資產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1) 1,5736.21,3186.3僱員福利開支7092.87823.7支付渠道手續費4952.04081.9其他銷售成本7823.21,1235.3 總計13,50553.612,28558.3 附註:(1)服務器託管成本包括租期一年或以下的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託管費,該費用已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豁免。

    租期超過一年的互聯網數據中心的租賃入賬列為使用權資產,後折舊計入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23億元增加9.9%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135億元,主要是由於隨著收入增加,收入分成成本及相關稅項亦有所增加。

    毛利及毛利率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我們毛利的絕對金額及佔總收入的百分比(或毛利率):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人民幣%人民幣%(以百萬元計,百分比除外)毛利11,71246.48,78241.7基於上文所述,毛利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88億元增加33.4%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117億元。

    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的41.7%增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46.4%。

    – 12 –銷售及營銷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95億元減少8.1%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87億元,其佔總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同期的45.0%下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34.6%,主要是由於有節制及更有效地控制用戶獲取及留存支出。

    行政開支行政開支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871百萬元增加5.5%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919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僱員福利開支(包括相關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增加。

    研發開支研發開支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35億元減少17.1%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29億元,主要是由於僱員福利開支(包括相關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減少。

    其他收入其他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263百萬元減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52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增值稅稅收優惠及其他退稅較2022年同期有所減少。

    其他收益╱(虧損)淨額2023年第一季度為其他收益淨額人民幣100百萬元,而2022年同期為其他虧損淨額人民幣806百萬元,該變化主要是由於2022年第一季度錄得投資減值撥備。

    經營虧損基於上述原因,我們於2023年第一季度錄得經營虧損人民幣698百萬元,經營利潤率為負2.8%,2022年同期則錄得經營虧損人民幣56億元,經營利潤率為負26.8%。

    – 13 –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按分部劃分的經營利潤╱(虧損)絕對金額: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同比變動(人民幣百萬元,百分比除外)國內963 (1,543)不適用海外(823) (1,846) (55.4%)未分攤項目(838) (2,254) (62.8%) 總計(698) (5,643) (87.6%) 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自國內分部錄得經營利潤人民幣963百萬元,而2022年同期則錄得經營虧損人民幣15億元,該變動主要是由於國內收入同比增長18.4%。

    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我們自海外分部錄得的經營虧損分別為人民幣823百萬元及人民幣18億元,該減少主要是由於海外收入快速增長及更有效地控制營銷開支。

    財務收入╱(費用)淨額我們於2023年第一季度錄得財務收入淨額人民幣111百萬元,而於2022年同期則錄得財務費用淨額人民幣11百萬元,該變動主要歸因於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

    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虧損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我們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虧損分別為人民幣14百萬元及人民幣37百萬元。

    除所得稅前虧損基於上述原因,我們於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分別錄得除所得稅前虧損人民幣601百萬元及人民幣57億元。

    所得稅開支我們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所得稅開支分別為人民幣275百萬元及人民幣563百萬元,該減少主要是由於2023年第一季度確認遞延所得稅收益,而2022年同期則確認遞延所得稅開支。

    期內虧損基於上述原因,我們2023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期內虧損分別為人民幣876百萬元及人民幣63億元。

    – 14 –2023年第一季度與2022年第四季度比較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第一季度與2022年第四季度比較數據的絕對金額及佔總收入的百分比:未經審核截至下列日期止三個月2023年3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人民幣%(以百萬元計,百分比除外)收入25,217100.028,293100.0銷售成本(13,505) (53.6) (15,417) (54.5) 毛利11,71246.412,87645.5銷售及營銷開支(8,723) (34.6) (9,740) (34.4)行政開支(919) (3.6) (1,034) (3.7)研發開支(2,920) (11.6) (3,446) (12.2)其他收入520.24501.6其他收益╱(虧損)淨額1000.4 (349) (1.2) 經營虧損(698) (2.8) (1,243) (4.4)財務收入淨額1110.51070.4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虧損(14) (0.1) (27) (0.1) 除所得稅前虧損(601) (2.4) (1,163) (4.1)所得稅開支(275) (1.1) (384) (1.4) 期內虧損(876) (3.5) (1,547) (5.5)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420.2 (45) (0.2)經調整EBITDA 1,9967.91,9366.8收入收入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283億元減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252億元,主要是由於線上營銷服務、直播及電商業務收入減少。

    – 15 –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第四季度按類型劃分的收入絕對金額及佔總收入的百分比:未經審核截至下列日期止三個月2023年3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人民幣%(以百萬元計,百分比除外)線上營銷服務13,06451.815,09453.4直播9,31937.010,03435.5其他服務2,83411.23,16511.1 總計25,217100.028,293100.0 線上營銷服務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51億元減少13.4%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131億元,主要是由於廣告行業的季節性影響。

    直播直播業務收入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00億元減少7.1%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93億元,主要是由於2022年底的直播年度盛典活動為2022年第四季度貢獻增量。

    其他服務其他服務收入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32億元減少10.5%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28億元,主要是由於電商業務收入減少,是由於2022年第四季度電商促銷活動為該季度帶來更高的收入。

    – 16 –銷售成本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第四季度銷售成本的絕對金額及佔總收入的百分比:未經審核截至下列日期止三個月2023年3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人民幣%(以百萬元計,百分比除外)收入分成成本及相關稅項8,25132.79,98735.3帶寬費用及服務器託管成本(1) 1,6956.71,8446.5物業及設備及使用權資產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1) 1,5736.21,4865.3僱員福利開支7092.85391.9支付渠道手續費4952.05802.1其他銷售成本7823.29813.4 總計13,50553.615,41754.5 附註:(1)服務器託管成本包括租期一年或以下的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託管費,該費用已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豁免。

    租期超過一年的互聯網數據中心的租賃入賬列為使用權資產,後折舊計入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54億元減少12.4%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135億元,主要是由於隨著收入波動,收入分成成本及相關稅項亦有所減少。

    毛利及毛利率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第四季度我們毛利的絕對金額及佔總收入的百分比(或毛利率):未經審核截至下列日期止三個月2023年3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人民幣%(以百萬元計,百分比除外)毛利11,71246.412,87645.5基於上文所述,毛利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29億元減少9.0%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117億元。

    毛利率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45.5%增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46.4%。

    – 17 –銷售及營銷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97億元減少10.4%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87億元,主要是由於有節制及更有效地控制用戶獲取及留存支出。

    行政開支行政開支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0億元減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919百萬元。

    研發開支研發開支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34億元減少15.3%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29億元,主要是由於僱員福利開支(包括相關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減少。

    其他收入其他收入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450百萬元減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52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增值稅稅收優惠及其他退稅較2022年第四季度有所減少。

    其他收益╱(虧損)淨額2023年第一季度為其他收益淨額人民幣100百萬元,而2022年第四季度為其他虧損淨額人民幣349百萬元,該變化主要是由於2023年第一季度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上市和非上市實體投資)確認公允價值收益淨額,而2022年第四季度為公允價值虧損淨額。

    經營虧損基於上述原因,我們於2023年第一季度錄得經營虧損人民幣698百萬元,2022年第四季度則錄得經營虧損人民幣12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的經營利潤率為負2.8%,2022年第四季度則為負4.4%。

    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第四季度按分部劃分的經營利潤╱(虧損)絕對金額:未經審核截至下列日期止三個月2023年3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環比變動(人民幣百萬元,百分比除外)國內9631,267 (24.0%)海外(823) (1,499) (45.1%)未分攤項目(838) (1,011) (17.1%) 總計(698) (1,243) (43.8%) – 18 –我們自國內分部錄得的經營利潤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3億元減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963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國內收入環比減少。

    我們自海外分部錄得的經營虧損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5億元減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823百萬元,主要是由於我們在ROI驅動的全球戰略下不斷提升營銷開支效率。

    財務收入淨額我們於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第四季度分別錄得財務收入淨額人民幣111百萬元及人民幣107百萬元。

    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虧損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第四季度,我們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虧損分別為人民幣14百萬元及人民幣27百萬元。

    除所得稅前虧損基於上述原因,我們於2023年第一季度錄得除所得稅前虧損人民幣601百萬元,2022年第四季度則錄得除所得稅前虧損人民幣12億元。

    所得稅開支我們2023年第一季度的所得稅開支為人民幣275百萬元,2022年第四季度的所得稅開支則為人民幣384百萬元。

    期內虧損基於上述原因,我們2023年第一季度的期內虧損為人民幣876百萬元,2022年第四季度則為人民幣15億元。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與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最接近計量的對賬我們認為,呈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通過消除管理層認為對我們經營業績沒有指標作用的項目的潛在影響(例如若干非現金項目),有助於比較不同期間及不同公司的經營業績。

    該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用作一種分析工具存在局限性,閣下不應將其脫離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申報的經營業績或財務狀況而獨立看待,將其視為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申報的經營業績或財務狀況之替代分析,或認為其優於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所申報的經營業績或財務狀況。

    此外,該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的定義或會與其他公司所用類似定義不同,亦未必可與其他公司同類計量項目比較。

    該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的呈列不應解釋為我們的未來業績不受不尋常或非經常性項目的影響。

    – 19 –下表分別載列2023年第一季度、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與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最接近計量之對賬:未經審核截至下列日期止三個月2023年3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2022年3月31日(人民幣百萬元)期內虧損(876) (1,547) (6,254)加: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9901,1121,711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淨額(1) (72) 390821 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42 (45) (3,722) 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42 (45) (3,722)加:所得稅開支275384563物業及設備折舊964891733使用權資產折舊788776828無形資產攤銷383735財務(收入)╱費用淨額(111) (107) 11 經調整EBITDA 1,9961,936 (1,552) 附註:(1)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淨額指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上市和非上市實體投資的公允價值(收益)╱虧損淨額、視為處置投資的(收益)╱虧損淨額以及投資減值撥備,其與我們的核心業務及經營業績無關,且會受市場波動所影響,而剔除該數據可為投資者提供可評估我們業績表現的更相關及有用的資料。

    流動資金及資本來源除通過2021年2月全球發售籌集的資金外,我們過往一直主要以股東注資、發行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所得現金及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滿足營運資金及其他資金需求。

    於2023年3月31日,我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125億元,2022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133億元。

    我們在現金管理中考慮的可利用資金總額包括但不限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金融資產和受限制現金,金融資產主要包括理財產品及其他。

    於2023年3月31日,我們可利用資金總額為人民幣448億元,2022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447億元。

    – 20 –下表載列2023年第一季度的現金流量摘要:未經審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人民幣百萬元)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1,795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1,693)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818)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淨額(716)期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3,274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85) 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473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即經營所得現金減去已付所得稅。

    經營所得現金主要包括除所得稅前虧損,並就非現金項目及營運資金變動作出調整。

    2023年第一季度,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人民幣18億元,主要是由於除所得稅前虧損人民幣601百萬元,該虧損通過非現金項目調整,非現金項目主要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人民幣990百萬元、物業及設備折舊人民幣964百萬元及使用權資產折舊人民幣788百萬元。

    該金額因營運資金變動而進一步調整,營運資金變動主要包括貿易應收款項減少人民幣12億元以及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流動資產減少人民幣865百萬元,惟部分被應付賬款減少人民幣24億元所抵銷。

    我們亦支付所得稅人民幣108百萬元。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2023年第一季度,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人民幣17億元,主要是由於淨投資初始期限三個月以上的定期存款人民幣21億元、部分理財產品到期使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投資產生淨流入人民幣18億元及購買物業、設備及無形資產人民幣16億元。

    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2023年第一季度,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人民幣818百萬元,主要是由於支付租賃本金及相關利息人民幣723百萬元。

    – 21 –財務資料簡明合併損益表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附註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收入325,21721,067銷售成本4 (13,505) (12,285) 毛利11,7128,782銷售及營銷開支4 (8,723) (9,488)行政開支4 (919) (871)研發開支4 (2,920) (3,523)其他收入52263其他收益╱(虧損)淨額100 (806) 經營虧損(698) (5,643)財務收入╱(費用)淨額111 (11)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虧損(14) (37) 除所得稅前虧損(601) (5,691)所得稅開支(275) (563) 期內虧損(876) (6,254) 以下人士應佔:—本公司權益持有人(873) (6,254)—非控股權益(3) — (876) (6,254)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之每股虧損(以每股人民幣元列示) 5每股基本虧損(0.20) (1.48) 每股攤薄虧損(0.20) (1.48) – 22 –簡明合併綜合虧損表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附註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期內虧損(876) (6,254) 其他綜合虧損不會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其他綜合收入╱(虧損) 7 (10)匯兌差額(988) (302)隨後可能重新分類至損益之項目匯兌差額711192 期內其他綜合虧損(扣除稅項) (270) (120) 期內綜合虧損總額(1,146) (6,374) 以下人士應佔:—本公司權益持有人(1,143) (6,374)—非控股權益(3) — (1,146) (6,374) – 23 –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未經審核經審核截至2023年3月31日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附註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資產非流動資產物業及設備12,40713,215使用權資產10,13010,806無形資產1,1451,123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264268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64,0943,626按攤餘成本計量之其他金融資產6697670遞延稅項資產5,2235,095長期定期存款7,7767,870其他非流動資產415776 42,15143,449 流動資產貿易應收款項5,1176,288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流動資產3,0714,106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610,88513,087按攤餘成本計量之其他金融資產6556726短期定期存款11,0318,318受限制現金31959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47313,274 43,45245,858 資產總額85,60389,307 – 24 –未經審核經審核截至2023年3月31日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附註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權益及負債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股本— —股本溢價274,521274,473其他儲備29,96529,239累計虧損(264,755) (263,882) 39,73139,830 非控股權益58 權益總額39,73639,838 負債非流動負債租賃負債8,1558,721遞延稅項負債2223其他非流動負債516 8,1828,760 流動負債應付賬款18,95122,868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10,73510,190客戶預付款3,2813,240所得稅負債1,233936租賃負債3,4853,475 37,68540,709 負債總額45,86749,469 權益及負債總額85,60389,307 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 25 –簡明合併現金流量表未經審核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經營活動所得╱(所用)現金淨額1,795 (3,187)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1,693) (13,232)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818) (771)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淨額(716) (17,190)期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3,27432,612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85) (92) 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47315,330 – 26 –簡明合併中期財務資料附註1編製基準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簡明合併中期財務資料(「中期財務資料」)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頒佈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中期財務報告」編製。

    除另有說明外,中期財務資料以人民幣列報。

    中期財務資料並無包括年度財務報表通常包括的所有附註類別。

    中期財務資料應與本公司於2023年3月29日刊發的2022年年報所載由本集團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經審核財務報表(「2022年財務報表」)一併閱讀。

    編製中期財務資料所用的會計政策及計算方法與2022年財務報表所載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財務報表所用者一致,惟採用若干對本集團的業績及財務狀況並無重大影響的新準則及修訂除外。

    編製中期財務資料時,管理層應用本集團會計政策時所作出之重大會計估計及判斷以及估計不確定性之主要來源與2022年財務報表中所採用者相同。

    中期財務資料未經審核,但已由本公司外聘核數師審閱。

    2分部資料本集團業務活動具備單獨的財務報表,由主要經營決策者定期審閱及評估。

    主要經營決策者由本集團首席執行官擔任,其負責資源分配及對營運分部的業績評估。

    經過該評估,本集團確定擁有以下營運分部:國內海外主要經營決策者主要根據各營運分部的收入及經營利潤或虧損評估營運分部的業績。

    因此,分部業績指各分部的收入、銷售成本及經營開支,以及經營利潤或虧損,與主要經營決策者的業績審閱一致。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概無重大分部間銷售。

    – 27 –呈報予主要經營決策者的客戶收入為各分部的收入。

    呈報予主要經營決策者的各分部經營利潤或虧損為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及經營開支。

    若干項目並無分配至各分部,是由於該等項目並非直接與主要經營決策者業績評估及資源分配有關。

    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虧損)淨額未分攤至營運分部。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分部業績如下: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國內海外未分攤項目總計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收入24,879338 — 25,217銷售成本及經營開支(23,916) (1,161) — (25,077)未分攤項目— — (838) (838) 經營利潤╱(虧損) 963 (823) (838) (698)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國內海外未分攤項目總計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收入21,01948 — 21,067銷售成本及經營開支(22,562) (1,894) — (24,456)未分攤項目— — (2,254) (2,254) 經營虧損(1,543) (1,846) (2,254) (5,643)– 28 –3收入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收入明細如下: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線上營銷服務13,06411,352直播9,3197,842其他服務2,8341,873 25,21721,067 4按性質劃分的開支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收入分成成本及相關稅項8,2517,049僱員福利開支4,5235,136推廣及廣告開支8,0548,790帶寬費用及服務器託管成本1,6951,605物業及設備折舊964733使用權資產折舊(附註a) 788828無形資產攤銷3835外包及其他勞務成本281365支付渠道手續費495408專業費用4458附加稅款130239金融資產信貸虧損撥備14 (8)其他(附註b) 790929 26,06726,167 附註a:使用權資產折舊包括與租期超過一年的互聯網數據中心、辦公大樓及土地相關的租賃開支。

    附註b:其他主要包括內容相關的成本、辦公室設施費用、差旅及通訊費。

    – 29 –5每股虧損(a)每股基本虧損每股基本虧損乃以期內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除以已發行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

    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2023年2022年(未經審核)(未經審核)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人民幣百萬元) (873) (6,254) 已發行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百萬股) 4,3014,225 每股基本虧損(以每股人民幣元列示) (0.20) (1.48) (b)每股攤薄虧損計算每股攤薄虧損時,已就假設轉換所有具有潛在攤薄效應之普通股而調整已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本公司有兩類潛在普通股:購股權及限制性股份單位。

    由於本公司於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產生虧損,該等潛在普通股並未計入每股攤薄虧損計算中,因為將其計入在內將具反攤薄作用。

    因此,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每股攤薄虧損與相關期間的每股基本虧損金額相同。

    – 30 –6投資截至2023年3月31日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未經審核) (經審核)非流動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非上市實體投資2,8962,876—上市實體投資8178—理財產品及其他1,117672 4,0943,626按攤餘成本計量之其他金融資產697670 4,7914,296 流動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上市實體投資2316—理財產品及其他10,86213,071 10,88513,087按攤餘成本計量之其他金融資產556726 11,44113,813 總計16,23218,109 – 31 –其他資料購入、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上市證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或合併聯屬實體概無購入、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

    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本公司致力於維持及促進高標準的企業管治,此舉對本集團發展及保障股東權益至關重要。

    本公司採納企業管治守則的原則及守則條文作為本公司企業管治常規的依據。

    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內的所有適用守則條文。

    審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與核數師討論後審閱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財務報表。

    審核委員會已檢討本公司採用的會計原則及常規並討論本公司有關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的事項。

    對於本公司採納的會計處理方法,董事會與審核委員會之間並無出現意見分歧。

    本公司已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財務報表。

    2023年3月31日後重大事項除本公告所披露者外,於2023年3月31日後及截至本公告日期並無發生其他影響本集團的重大事項。

    – 32 –致謝本人謹代表董事會衷心感謝我們認真及專業的員工及管理團隊的努力。

    本人亦希望向一直為我們提供鼎力支持及信心的股東及利益相關者深表謝意。

    承董事會命快手科技董事長宿華先生香港,2023年5月22日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宿華先生及程一笑先生;非執行董事李朝暉先生、張斐先生、沈抖博士、林欣禾先生及王慧文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黃宣德先生及馬寅先生。

    除過往事實的陳述外,本公告載有若干前瞻性陳述。

    前瞻性陳述一般可透過所使用前瞻性詞彙識別,例如「或會」、「可能」、「可」、「可以」、「將」、「將會」、「預期」、「認為」、「繼續」、「估計」、「預期」、「預測」、「打算」、「計劃」、「尋求」或「時間表」。

    該等前瞻性陳述受風險、不確定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可能包括業務展望、財務表現預測、業務計劃預測、發展策略及對我們行業預期趨勢的預測。

    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本集團現有的資料,亦按本公告刊發之時的展望為基準,在本公告內載列。

    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作出,當中許多涉及主觀因素或不受我們控制。

    該等前瞻性陳述或會證明為不正確及可能不會在將來實現。

    該等前瞻性陳述涉及大量風險及不明朗因素。

    鑒於上述風險及不明朗因素,本公告內所載列的前瞻性陳述不應視為董事會或本公司聲明該等計劃及目標將會實現,故投資者不應過於依賴該等陳述。

    除法律要求的情形外,我們並無責任公開發佈可能反映本公告日期後發生的事件或情況或可能反映意料之外事件的該等前瞻性陳述的任何修訂。

    – 33 –釋義於本公告中,除文義另有所指外,下列詞語具有以下含義:「付費用戶平均收入」指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收入貢獻,以特定時期的收入除以該時期的付費用戶數目計算「細則」或「組織章程細則」指本公司於2021年1月18日採納並於上市日期生效的組織章程細則(不時修訂)「審核委員會」指董事會審核委員會「核數師」指本公司外部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會」指本公司董事會「A類股份」指本公司股本內每股面值0.0000053美元的A類普通股,附有本公司不同投票權,使A類股份持有人可就本公司股東大會提呈的任何決議案享有每股10票的投票權,惟就有關保留事項的決議案享有每股一票的投票權「B類股份」指本公司股本內每股面值0.0000053美元的B類普通股,使B類股份持有人可就本公司股東大會提呈的任何決議案享有每股一票的投票權「公司條例」指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例(不時修訂或補充)「本公司」、「快手」或「我們」指快手科技,於2014年2月11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獲豁免有限公司「合併聯屬實體」指本公司通過一系列合約安排控制的實體「企業管治守則」指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企業管治守則「日活躍用戶」指日活躍用戶,計算為每日訪問應用程序至少一次的獨立用戶賬戶(剔除作弊賬戶)數目「董事」指本公司董事– 34 –「商品交易總額」指商品交易總額,於本集團平台交易或通過本集團平台跳轉到合作夥伴平台交易的所有產品及服務訂單的總值(不論訂單結算或退回),惟不包括人民幣100,000元或以上的單筆交易及一位買家單日總額為人民幣1,000,000元或以上的一系列交易,除非該等交易已結算「本集團」指本公司、其附屬公司及合併聯屬實體,或如文義指明於本公司成為現時附屬公司的控股公司前期間的該等附屬公司(猶如該等公司當時為本公司的附屬公司)「香港」指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頒佈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修訂及詮釋「達人」指關鍵意見領袖「快手應用」指快手主站、快手極速版及快手概念版移動應用的統稱「快手概念版」指我們於2018年11月推出的應用以探索不同的用戶需求及喜好「快手極速版」指於2019年8月正式推出的快手主站之外的版本「快手主站」指從2011年推出的最初移動應用GIF快手衍生的移動應用「上市日期」指2021年2月5日,B類股份在聯交所主板上市及首次獲准進行買賣的日期「上市規則」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不時修訂、補充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主板」指聯交所運作的證券市場(不包括期貨市場),獨立於聯交所創業板並與其並行運作「月活躍用戶」指月活躍用戶,計算為每日曆月訪問應用程序至少一次的獨立用戶賬戶(剔除作弊賬戶)數目– 35 –「大綱」指本公司於2021年1月18日採納並於上市日期生效的組織章程大綱(不時修訂)「月付費用戶」指月付費用戶,指每月購買特定服務至少一次的用戶賬戶數目「付費用戶」指特定時期內購買特定服務至少一次的用戶賬戶「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惟僅就本公告而言,不包括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保留事項」指根據組織章程細則在本公司股東大會每股股份可投一票的決議案事項,即:(i)任何大綱或細則修訂,包括更改任何類別股份的附帶權利;(ii)委任、選舉或罷免任何獨立非執行董事;(iii)委任或罷免本公司核數師;及(iv)本公司自願清盤或解散「人民幣」指中國法定貨幣人民幣「ROI」指投資回報「股東」指股份持有人「股份」指依文義所指的本公司股本中的A類股份及B類股份「聯交所」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附屬公司」指具有公司條例賦予該詞的涵義「美元」指美國的法定貨幣「%」指百分比

    点击浏览阅读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