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研报
  • 精选研报
  • 知名分析师
  • 经济数据库
  • 个人中心
  • 用户管理
  • 我的收藏
  • 我要上传
  • 云文档管理
  • 我的云笔记
  • 高盛-中国房地产行业:如何推动中国房地产去库存?(摘要)-240513

    日期:2024-05-19 22:37:27 研报出处:高盛
    股票名称:房地产行业 股票代码:
    研报栏目:港美研究 王逸,李薇,徐时  (PDF) 20 页 1,696 KB 分享者:yin****ly
    请阅读并同意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内容
    分享至:      

      中国政府在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表示(参见2024年5月6日报告),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将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关键所在。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我们认为,这项新举措可能有助于稳定房价,房价已较峰值平均下跌了25-30%,为中国金融系统稳定蒙上了阴影,成为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长尾风险。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我们接到了多位投资者的咨询,他们想了解这一新的政策重点预期成效如何。我们在本报告中:1)评估了中国新房库存带来怎样程度的挑战,2)分析哪些定性/定量措施可能有助于提振房地产价格前景,以及可能需要历时多长时间。

      综述:我们估算截至2023年底库存住宅成本价值人民币30万亿元(合4万亿美元)。如果完全建成,其价值将达到2023年房地产市场交易规模的10倍左右,相当于2023年底中国住宅总存量的四分之一。完成在建库存所需的资本投资可能高达2023年建筑资本支出的5倍。此外,我们在4月15日报告中分析过,若要2024年行业完全回到正常运营水平,所需资金缺口约为人民币3万亿-4万亿元(合0.4万亿-0.6万亿美元)。这可以通过提升销售额、降低资本支出或加大融资来实现。年初至今,除了资本支出降低之外,销售和融资仍落后于我们的预期,凸显出库存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考虑到缺乏积极的人口推动因素以及城镇化明显慢于预期,我们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可能需要多年重构,方可恢复到新的供需平衡状态。

      不过,我们认为,如果即将出台的措施重在清理“可售库存”(包括已完工和未完工的未售出房产,而且基于去年销售状况的库存年数不到3年)、即大约1/4的整体库存,则房地产价格企稳有望实现。

      我们应该关注哪些潜在的推动因素:1)家庭对房价前景的信心提升,从而使得(几乎所有城市)取消住房限购以及放松住房贷款的措施更能行之有效;2)政府注入充足的资本金。我们以80个城市为例的示意性分析显示,所需资金投入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我们认为政府“全方位”推行“以旧换新”可能是一项关键推动因素。与此同时,另一个可能带来积极意义的举措是,限制流动性溢出至未达到预售标准的在建项目或生地,从而避免可售库存不确定持续存在;3)管理二手房市场。与许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一手房市场规模仍然大于二手房市场。然而,我们注意到如今的二手房市场已明显大于此前下行周期,在大城市中尤其如此。因此,如果房价预期仍为负面,政府可能需要干预和管理二手房市场供应。

      可能需要多长时间?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我们对于拥有长期库存记录的80座城市的示意性分析说明,从现在开始可能需要一年时间可售库存才会降至与“市场平衡状态”相符的水平。我们认为,房价长期走低可能会引发负反馈环,令总需求和信贷供应进一步收缩。

      我们已经在基本假设中计入了二季度推出“第二阶段”放松政策(与上文第二点类似,参见2023年10月31日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预计2024年一手房交易量和成交价都将只同比下降5% (图表1;参见3月16日报告),但如果政府未能迅速采取强有力的额外举措,则风险依然偏向下行。

      

    我要报错
    点击浏览报告原文
    数据加工,数据接口
    我要给此报告打分: (带*号为必填)
    关闭
    如果觉得报告不错,扫描二维码可分享给好友哦!
     将此篇报告分享给好友阅读(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
    小提示:分享到朋友圈可获赠积分哦!
    操作方法: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发送给微信好友。
    *我要评分: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当前终端的在线人数: 63377
    温馨提示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正在加载,请稍候...